1、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学习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学习重点、难点:对简单事件的排列、组合规律的发现和运用教学具准备:骰子、图片、数字卡片、实物展台等课时安排:3 课时学习措施及策略:1要借助于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求排列数或组合数。排列、组合是很抽象的数学知识,要用操作活动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2注意把握学习要求。在这儿还只是用图示的方式把所有的排列或组合情况罗列出来(即有哪些排列或组合),不是抽象地计算一共有多少种排列数或组合数。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求排列数、组
2、合数。至于排列、组合等名词,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等,都不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图:衣服的搭配,找出不同的组合数 例 1 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 例 2简单的组合 例 3课题一 数学广角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力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难点:使学生能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数字卡片、练习纸。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及设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
3、学生熟悉的情景,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让学生用三张数字卡片,摆出 6 个三位数,使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感受有顺序、有规律摆列的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学生能够区分排列和组合的不同之处。一、导入:小强、小明和小丽,他们三个人约好一起出去玩,你们瞧!(出示:课件)二、新授课:1.小丽在选衣服:出示例 1她有几种选择办法,可以怎么选呢?小结:看来,只要有规律、有顺序的思考,就不容易重复,遗漏。看来,穿衣服这件事,还藏着不少数学知识呢!今后,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还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呢!2.摆卡片:例 2(1)你们看,他们三个人又在干什么?(出示:课件,
4、他们正在草地上用 1.2.3 三张数字卡片摆三位数。)(2)你们会吗?看能摆出几个三位数,把数记在纸上。(3 你摆出了几个两位数?你是怎样摆的?小结:只要是有规律、有顺序的排列,就不容易重复和遗漏。三、巩固练习1.112.113 页做一做2.练习二十五 1.2 题第 115 页的第 1 题。早餐的搭配:小组讨论。学生进行操作生拿出练习纸在纸上用线连连看。集体订正小明的妈妈给他准备了两种饮料和三种早点,小明却嫌单调,到底单调吗?如果各选一种搭配的话,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第 2 题、你是怎样连的?你连的很有顺序四、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7 3 9 3 9 76 种搭配
5、 9 7 33 7 3 9 7 9课题二 数学广角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力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难点:使学生能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数字卡片、练习纸。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及设想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三人握手和四人一、有关握手问题1.三人握手他们三个人一共握了几次手?(生:3 次,2 次)握手的情景,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有顺序、有规律的排列,才不容易重复、遗漏
6、。进一步体现方法的多样性。看来大家的想法不一样,这样吧,把你的想法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汇报:一共握了几次手?给大家表演一下。你们是怎样握手的?下面再来看一遍,小强他们一共握了几次手,是怎样握的?(出示:课件)小结: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了 3 次手。2.四人握手:如果再来一个小朋友,那 4 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手?(生:4 次,5 次,6 次)你们的意见又不统一了,下面小组再合作一次,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先 4 人表演一遍,再用图,把你们握手的过程有顺序的画出来。指名汇报出示学生画的图:第(1)种画法:第(2)种画法:你们是怎样想的?二、出示例三、小组内解决,交流。
7、三、巩固练习1.114 页做一做2.116 页第四题,排一排,读一读。拿出练习纸在上面写一写、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表演一下,小组合作。先请学生表演 4人握手,小组合作。生 1:a 先和 b 握一次,a 再和 c握一次,a 再和d 握一次;b 再和c 握一次,b 再和d 握一次;c 再和d 握一次。这样一共握了 6 次。生 2:a 先和 b 握一次,b 再和 c握一次,c 再和d 握一次,d 再和a 握一次;a 再和c 握一次;b 再和d 握一次。一共握了 6 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2 A B C 2+1=3(次)13A B C D 3+2+1=6(次)12
8、教后记: 课时三 数学广角学习目标:知识: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力能力。思想: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难点:使学生能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教、学具准备:实物展台、课件、学生准备钱币 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及设想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一、 复习112 页做一做,113 页做一做。通过同学们课下的观察还有那些这样的例子?二、练习1.115 页第二题课件出示,有几条路线?2.第三题不管怎样思考,都应该规律、有顺序的思考。3.第六题
9、 自己涂涂看。4.第七题 5.观察一下,还有哪道题和第七题的办法一样,试试看。三、作业 117 页第 8.9 题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连线,再指名订正说说想法。统一意见。怎样走合适?交流,怎样想的?先猜一猜。怎样想的?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后记: 实践活动学习内容:118-119 页学习目标:知识: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难点: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和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具准备:实物展台、 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及设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三个层
10、次:1组合(两个骰子上的数字之和)2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3可能性大小,组成的和是 2 至 12中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活动步骤一、示范游戏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 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 5 个,学生选 6 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三、理论验证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学生掷骰子,列举不同结果。每个骰子上可能的结果是 1 至 6 六个数,组成的和可能是 2 至12 的所有数,不可能是 1 或 13 等数。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