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篮球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探讨摘要:通过对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避免和防止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能在比赛中形成良好的比赛意识,同时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关键词:中学生;篮球运动;攻击性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 前言: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易于推广球类运动,在中学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开展。各校际之间的学生篮球比赛也时有进行,且学生对于此类比赛的热情很高。然而,不论是由学校或教委正式组织还是学生自发进行的篮球比赛,期间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和协的音符。比赛中队员之间有时会因为一球的得失而耿耿于怀,有时更会因一不合理的技术动作
2、小动口角,甚至大动肝火,比赛中个别学生为了本方获得胜利而故意违背体育道德侵犯对方防员,也偶有出现,从而导致许多不友好事件的发生。其后果,轻则队员之间、学校之间的关系恶化,重则可能会产生人生伤害事故。这种在比赛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应该引起我们从事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 研究方法: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和文献资料法以及多年参赛的体会。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 分析讨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1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在篮球比赛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一名进攻队员被对方队员严密防守,无法传、运、投时,(因严密防守时,持球有五秒限制)将球
3、砸向一名近身的防守队员的身体,使球出界,从而获得了一次新的控球权。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性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看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通过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理、肌体,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任何行为。因此,攻击性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第一、攻击性行为是以明显的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为标志的,它必须指向一个有生命的对象而不是情感、动机、态度等内在心理状态,它是有明显外在表现的行为。上例中就有将球砸向防守队员的外在行为而不是一种内在想法。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第二、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有动机指使
4、的外在表现的行为。砸球的队员是有意识将球砸向防守队员的的,目的就为了再次获得球权。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第三、攻击性行为是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包括直接伤害他人身体的攻击行为和伤害他人心理的语言或行为。也就是说不论是肢体暴力或言语中伤,也不管成功或失败,都属攻击性行为。上例中,很明显砸球的队员已经直接用球伤害到了防守队员的身体。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在比赛中要确定是攻击性行为还是非攻击性行为时,却常常让裁判员感到为难,原因是就象砸球的例子,攻击队员的砸球的动作隐蔽,近似传球,而非故意砸人。所以在比赛中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这个例子还存在一个发展的方向,被砸到的队员,十分恼怒意欲出手还击,但看
5、到裁判或教练员正在注视,由于害怕惩罚,强忍住没有出手。此时他并没有伤害到对方,但的确想伤害对方,我们可以看到情境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使一个外显的攻击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虽然攻击性行为并没有发生,但是这种潜在的攻击行为想法在比赛中也是极其危险的。根据攻击行为的动机,可分为工具攻击和敌意的攻击。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2 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工具性攻击:目的是通过攻击行为从而获得某种利益。工具性攻击也许会给对方造成伤害,但它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利益,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发生攻击行为只是达到目的的工具。它是人类特有的攻击行为。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工具性攻击行为。体育新课程版权所
6、有敌对性攻击:目的是使对方受到伤害或产生痛苦,大多是由于攻击者愤怒引发的行为。比如上面的例子发生后,被砸队员因身体受到伤害,不满对方队员的行为,进而推打或辱骂砸球队员,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敌对性攻击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3 篮球比赛中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几方面因素: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3.1 客观环境因素: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 气候和地域状况:太高或太低的气温,攻击的可能性皆很低。因使人的身体无法产生攻击所需要的觉醒,唯有在最适当热度时才引起人类的攻击欲望,12 度 C 以下,35 度 C 以上攻击的事件明显减少。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 主客队条件:经观察客队明显容易
7、发生攻击性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 比赛所处阶段:越是关系出线、晋级阶段时越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 场外人员的影响:教练员、观众、拉拉队等人的不恰当的情绪、态度、舆论等等也可能成为产生攻击性行为。如震天的喊声,使得球员不知不觉中觉醒提高,加上各种挫折、不如意因素,产生攻击的行为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5 场内人员的影响:比赛中运动员、裁判员等人员不适当的技术动作、态度或者是错误的判罚等,更是可能成为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来源。比如运动员看到同伴或对手在比赛中有攻击性行为或粗野的动作时,不仅没有受到判罚,相反却从中获得了利益,那幺这种刺激会使其它队员出现类似的攻
8、击性行为的倾向大大的增加和得到强化。这也同时说明了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习得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3.2 运动员的自身因素: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 生理因素:经已知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相关,所以,通常男子篮球赛比女子篮球赛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再者由于蓝球比赛情境刺激,运动员的身体比平常更活动起来,心跳加快、呼吸加深、皮肤电流反应升高、血压升高等,如果再加上愤怒情绪就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 心理因素:攻击性行为常发生在情绪急躁易怒、自我控制能力差、性格倔强和鲁莽的队员身上。攻击性行为是他们为了
9、消除在比赛中产生的急躁、愤怒等等的内心情绪,主要采取发泄的方式。这种行为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并妨碍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如一名运动员知觉到对方故意要伤害自己,或已经所到伤害时,往往会引起具有以上心理特质的运动员攻击行动的报复。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比分差距较大也会引发运动员的不良的比赛情绪,从而诱发运动攻击事件。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人类的行为可以经由观察别人某种行为得到奖赏而增强时,自己同样的行为也将可以获得增强,因此模仿他人同样的行为,这就叫替代性增强和模仿。这种在比赛中看到他人发生攻击性行为而没有受到判罚后,同样发生攻击性行为的事件并不少见。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最后还有运动员在比赛
10、中的竞技状低落,也会影响队员的比赛情绪,从而诱发攻击性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4 关于预防和控制篮球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建议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我们可以明显的得出结论:攻击性行为发生不利于篮球比赛的发正常开展,更违背了体育道德准则,同时还会影响学生身心的正常发育。因此必须做好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以使学生能在比赛中形成良好的比赛意识,同时让比赛更加激烈、精彩。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4.1 运动员方面: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 提高运动员的篮球技、战术水平:防止不合理的技、战术在比赛中出现。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 以非攻击行为的运动员、球队和事例为榜样:促进正面的
11、教育效果(如设立 “公平竞争奖 “)。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 严惩不法攻击行为的运动员:订定一套妥善惩罚办法。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 表扬和奖励自制力好的运动员:公开表扬(如设立 “精神文明运动员 “称号)。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5 教育运动员区分攻击行为和果敢行为的不同,工具攻击与敌对性攻击的不同。同时明确:在比赛中不论是何种攻击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6 练习控制敌意攻击行为:意象或心智等等的心理练习。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4.2 教练员和裁判员方面: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 召开教练员裁判员赛前会议:沟通和明确比赛的规范与尺度。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 提高裁判员执法水平:
12、裁判员必须公正执法,不漏判、误判、反判,做到公平正直、不偏不倚,摒弃私念,坚持实事求是。这对防止攻击性行为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 教练员要学会如何做好队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杜绝攻击性行为的萌发,有攻击行为发生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学生。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 严惩纵容运动员攻击行为的教练:教练要为此事件负责。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5 鼓励两队的相互交往:多做良性接触(如赛前的相互示好和致意)。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6 教练做好全队参赛的总结工作:让全队从实际出发总结比赛经验和失误,提出改进的方法和要求。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7 裁判员赛后做好的总结工作:总结执法情况,相互交流,
13、提升裁判员执法水平。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4.3 环境和观众等方面: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 尽可能的为比赛创造一个公平、适宜的比赛环境:让比赛能够顺利的进行,做好各种安全工作。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 要求观众(多为学生)文明看球:不在比赛中大声的叫喊、呵倒彩和辱骂不支持球队、队员等等行为。(包括对方球队有不恰当的技术动作时)让他们明白裁判员会正确处理好场上事件。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 严禁在赛前宣传和宣染两队间的冲突和茅盾:此为刺激两队队员不良情绪。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 迅速制止观众攻击行为:设警卫马上处理事件。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5 当运动场上发生严重的攻击行为甚至出现暴力行为时,应立即中
14、止比赛。待处理好冲突事件后,再继续进行比赛:防止队员在比赛中因冲突影响比赛情绪,从而再次发生冲突事件。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参考文献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年 4 月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年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球类运动.篮球.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年 1 月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龚智敏.关于足球比赛中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体育与科学.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2001 年 5 月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高亚兵.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年 7 月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