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 (1).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066806 上传时间:2019-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以孙少平为例姓名:目录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 1一、引言 2二、孙少平:在困境中对知识的渴求 3三、孙少平:在困境中追求高尚的人格 4四、孙少平:超越自我,追求平凡中的不平凡 5五、孙少平:合格的儿子和兄长 5六、总结 6七、参考文献 7浅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精神对现代青年的影响以孙少平为例内容摘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文,时间跨度为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2 / 7五年近十年的时间,作者刻画了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把人物的个性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孙少平在成长过程中喜怒哀乐复杂的心理变化,分析其对现代青年的影响。孙少平的正直、

2、善良和执着的性格,在面对平穷的困境,从高贵的自尊心、自卑、到自信和奋斗拼搏,是成长到成熟的一个过程,他完成了自我人格的超越和升华。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便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便是克服了人类的懦弱,自卑亦是坚强。孙少平在面对现实逆境时是一个强大的精神战斗士,对现代青年有很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人格 劳动 执著 超越自我一、引言在平凡的世界一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主人公孙少平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不仅是我个人有这种感慨,诸多学者也被主人公的精神影响至深。邵燕君女士陈述说“它常常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克服它并勇敢地走下去”。 【1】路遥用他如黄土

3、高原般朴实的笔调,创造出百万字的鸿篇巨作-平凡的世界。从今天的角度看主人公孙少平,他无疑是一个“矛盾丛生”的文本,理解孙少平我们要回到 80 年代改革开放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不仅是陕北人民、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都笼罩在荒谬的政治阴影之中,人民长期受到精神控制和人性的压抑,所以孙少平才会是矛盾丛生的文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孙少平那种只要有一息尚存便不安于现状的精神,那种奋斗不止的陕北硬汉特质和内心对新生活憧憬的与冲动的热情,是当代青年缺失的一种质量,他虽自卑,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拼搏进取中不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并不断地完善了他自己的人格。路遥塑造孙少平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反映着不平凡的精神境界。小说

4、中展现出来的人物精神,更是让每一位新时代的青少年了解他们喜怒哀乐交织在3 / 7一起的复杂情感,从而以其本真的面目映像今天的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青年人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激励自己凡事从我做起,做一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对社会、对家庭做贡献的新青年。二、孙少平:在困境中对知识的渴求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为了实现对知识诉求的满足,孙少平忍受了饥寒困苦带来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尽管上学如此艰难,但他内心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他从双水村刚到县城上高中,路遥在原文中是这样描述孙少平,他“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 【2】这是由于长期忍受饥饿,营养不良造成的。刚刚退

5、掉稚气的孙少平,并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纪持有的那种年轻人独特的青春光彩,总是给人一种病态的视觉感受。食堂里的饭菜被分成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乙菜,其它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里面没有肉;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 【3】 主食也分成三等:“白面膜、玉米面膜、高粱面膜。” 【4】 在学校里常被学生调侃说成是欧洲、亚洲和非洲,家境贫寒的孙少平,每餐连几分钱的丙菜都买不起,每顿饭只有两个非洲的黑面膜。在路遥平凡的世界一文中,有一次集体劳动时孙少平因饥饿而晕倒,醒来后他说半天劳动、半天上课是雷打不动的。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孙少平曾在一个人来到空无一人

6、的院落,怯怯地四顾张望,同学们都各自拿好自己的饭菜走了,雨水混着剩菜汤的盆里,盆里还漂着油水花,饥饿让他不得不蹲下来,用勺子从碗里舀着汤,然后急急地走进拐角处的开水房,搀着一些开水,将黑面馍掰碎了泡进汤里,凑合着在屋檐下狼吞虎咽起来。为了求学,为了获得知识,为了了解他不知道的大世界,他甘愿忍受饥饿带来的痛苦,但他却并未被苦难压倒,相反,他从知识的积累中慢慢摈弃了小农狭隘思维,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乐观、积极向上、拥有对客观事物自我认知的青少年,这深深地触动着我们当代青年的心灵。从心理学上看,自卑是人对自己所怀有的否认或消极态度的感情,它是由4 / 7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决定的。孙少平

7、他从山乡旮旯里来到了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不论是在做揽工汉期间还是做掏碳工人,他时刻不忘读书看报。这也使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知识沉淀中,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慢慢地以一个文艺青年的形象出现在同学面前,他也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很好!” 【5】今天,我们不再缺乏物质,对知识的渴求也不用忍受饥寒交迫。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威逼利诱之下,还有多少青年记得要用知识来为心灵自我丰盈?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类宣传工具,还有各类书刊,刺激我们的听觉和视觉,还有多少人能保持着渴求知识的那份纯真?看到孙少平对知识如饥似渴,心灵是否有

8、为之震撼呢!三、孙少平:在困境中追求高尚的人格莫扎特说过:“贫穷造就了饥饿,也造就了英雄”。小说中孙少平是历史变革时期贫苦与现实抗争的普通农民的代表,他勤劳、正直、善良、执着,务实而又有责任感。为了走出平穷的苦难,他可谓是忍辱负重,忍受着生活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这种折磨使他迫切地希望改变命运,凭自己的执着和远大的抱负,通过顽强的意志和双手的不断努力,开创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忘记做人的尊严和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人格。在孙少平的身上, 兼有着健壮的体魄和破旧的衣衫, 自尊的信念与贫瘠的生活, 自强的气质与屈辱的地位等多种矛盾的冲突。 【6】 现实和理想境界的矛盾,几乎是

9、每一个年轻人步入社会时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那些志存高远的青年,这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则表现得更为突出。 【7】 文中田晓霞为了帮助他,又害怕伤他自尊心的时候,故意把粮票弄丢让孙少平捡到,但是,孙少平虽然贫穷,却有着拾金不昧的崇高精神。 黑格尔不无苦心地在他的精神现象学扉页中题写了赫拉克利特的隽语:“灵魂是使自身超出自身的东西”。孙少平虽为小农,但他正直,为人处世都有他自己的模式和底线,从他把捡到的粮票交给教导的行为中已经彰显了他高5 / 7尚的人格魅力。四、孙少平:超越自我,追求平凡中的不平凡理性的超越性最现实、最具体的体现,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现实中的历史超越性“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他自身中具

10、有神圣的东西那便是我们从开始就称做理性的东西;又从它的活动和自决的力量, 称作自由。【8】 孙少平他必然要投向“外面广大的世界”,不仅是中学时借助阅读中“想象的翅膀”,或是现实中行动的脚步,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一点,兰香、田晓霞、田润生、金波都是理解他的。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依然背井离乡,来到城里当了揽工汉,辛苦的劳作并没奴役他的精神。他对金钱也有他自己的看法:“我们过去太穷了,我们需要钱,越多越好。可是我们又不能让钱把人拿住了,否则我们仍然可能活的痛苦。我们既要活的富裕,又应该活得有意义。赚钱既是目的,也是充实我们生活的一种途径。如果这样看待金钱,就不会成为金钱的奴仆。归根结底,最值钱的是我

11、们活的要有意义。”对生命的看法“没有什么力量能扼杀生命。生命是这样顽强,它对抗的是整整一个严寒的冬天。死亡的只是躯壳,生命将涅 ,生生不息,并会以另一种形式永存。” 【9】对于平凡的我们而言,生活就是一本巨著,不同的人有不同读法。正如路遥笔下的孙少平一样,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应该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不应该是消极懈怠,而是抗争与进取,这也是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自我实现和衡量生命价值的尺度。平凡的人们无畏困难,坚强勇敢地朝自己的理想攀登,“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 【10】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谈话中,说到“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可以过不平凡的生活。”每个人都自己的理想,千

12、万不能在平凡的日子中丢了自己的初衷,放弃自己的追求。 五、孙少平:合格的儿子和兄长“孝顺 ”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方面。弟子规一文首篇就是6 / 7“首孝弟”,可见在我国是有多么的重视孝道。孙少平作为儿子和兄长的形象并不是作者刻意浓墨重彩渲染的, 他在里边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形象, 也是人道精神的体现。他对自己家庭情况特别了解,上学那会儿他并没有因为在学校食堂连丙菜都吃不上而心生抱怨,在哥哥外出时从学校请假回家帮忙劳作,还用自己省下来的粮票换了钱给奶奶买眼药水。当田晓霞问他最近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他说“赚足钱,在村口给爸爸箍一口新窑。”在做揽工汉期间,省吃俭用定时给妹妹兰香邮寄生活费。在给他

13、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写到:“我们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思想意识上彻底摆脱了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的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 它应该使我们更伟大! ” 【11】 孙少平用他自己对贫穷和苦难的深刻理解,帮助妹妹兰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人公对生活深层次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身边的人,这一点,连生活背景和家庭教养同他截然不同的田晓霞也感到了,“她看得出来,少平甚至对苦难有一种骄傲感只有更深邃

14、地理解了生活的人才会在精神上如此强大。”他的好友金波和一直帮助他的田润生也受到了他很大的影响,不卑不亢地生活。生活给孙少平上了很重要的一堂课,但他没有放弃他的追求。不管面对怎样残酷都现实,都不要忘了对父母亲尽尽孝道。六、总结无论在那个年代,能劳动着就是幸福的。平凡的世界路遥用笔下主人公孙少平等人物塑造出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引发一个让我们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该怎么正确地看待劳动,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及思考。世界本就平凡,在平凡中与苦难作斗争最难能可贵,由此,不仅联想到 21 世纪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更要勇敢的面对未知世界带来的一切挑战和挫折。7 / 7七、参考文献【1

15、】 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常销书生产模式分析、小说评论2003 年第 1 期。【2】 【3】【4】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5】路遥.平凡的世界I.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梁海艳.与苦难的顽强抗争平凡的世界所展示出的不平凡的力量J.文艺评论,2007(5). 【7】刘俊超、王家芝.越苦难追求个体生命无限丰富的平民英雄孙少平J新课程下,2011(3)【8】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 M .北京:三联书店,1958.【9】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I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文集2,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5)【11】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I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