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062730 上传时间:2019-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但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在我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本学期由于学校人事分工的调整,我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比较多,时常出现上述现象,由此引发我对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思考,以下是我对培养倾听习惯的一些想法,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会听、

2、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教学目的。同时, “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一个不能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的人,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听不得反面意见的人,是缺乏修养,很难与人成功沟通的。 倾听” ,现代汉语词典上定义为“用心细听” ,即指细心听、专心听。倾听能力主要包括主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和理解他人口语表达的信息,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两部分。倾听是人们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获取的知识 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 来自味觉。积极的倾听习态度,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3、同时,它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有关语言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人们在日常交往活动中, “听”占 45%, “说”占 30%, “读”占 16%, “写”占 9%。人们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素养,甚至是一门艺术。 1激发倾听兴趣 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障。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有效的导语过渡能很快地把课

4、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这样,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老师还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我们要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绘声绘色,语调抑扬顿挫。这样的教学语言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形式的激励评价,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更注意倾听了。 2教师先学会倾听 倾听

5、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首先自己会倾听。教师要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的课堂“霸主”角色,改变自己只善于说而不善于听的习惯,要告诫自己:再等一等,给学生多留一些说的时间;当学生的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再等一等,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新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教师这样侧耳倾听,俯身细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和倾听学生的意见,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教学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 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善

6、于做出积极的回应。不少教师由于不善于倾听,对学生的发言感到茫然,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指导和矫正,致使教学不仅不能出彩。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应通过明示或暗示,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指导和矫正,如“我听清楚你的意思了” ,“你的发言有独到之处” , “换一个说法可以吗” , “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考虑一下”这样给以不同的回应,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很在意自己的发言,激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且能使交流始终沿着话题的中心延展,使教学任务得以高质量地完成。 教师应做一个高明而又机敏的倾听者,不仅要听出学生发言的表面意思,还要“听”出学生不曾言表的“心音” 。高明的教师会在学生吞吞吐吐时,听出他断续的言语中有着

7、很大的“含金量” ;会在学生明亮而期待的眼神里,感到他将会有不同寻常的见解;会在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一皱眉中,发现他可能有“惊人之论”这样“倾听” ,都会促成愉快的交流,并使这种交流变成美好的享受。 3让学生懂得倾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刚入学,还不懂怎样去倾听,教师有必要跟学生约法三章让他们懂的怎样去尊重他人、去倾听他人的的发言。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指导学生倾听,数学课上要求学生当老师讲课时,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带着自己的眼睛、大脑、耳朵“专注”听讲。老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教师身上;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 ;要听请老师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

8、想其他事;当同学发言时,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不随便打断,不嘲笑、不起哄。听时要做到: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听同学回答问题时,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也要尝试在对发言者提出的意见或补充之前,先对发言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我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我还有补充”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倾听中切忌高高在上或对立,要明之以理形成自觉,从而形成倾听的优良品质。4、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

9、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 ,即做到:一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要“专心” ;二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有“耐心 ;三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要“细心” ;四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接受并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要 “虚心”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 、 “听” 、 “思”并重,相互促进,要“用心” 。课

10、堂实施中可以做一些倾听游戏训练孩子的倾听习惯。5、要善于矫正学生不良的听课习惯 有的时候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这种方法,只对某一对象进行注意的转移,而不造成其他外围效应。 1、 “手势暗示”:教师在讲课时,一旦发现他(她)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用特定的微妙手势和特定的口令以及课堂上所设置的加减分竞赛评价来提醒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 2、 “目光暗示”:教师把严峻、期

11、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身上,与之目光交触,引起学生警觉,使她意识到老师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应该收敛言行,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3、 “语调暗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灵活多变的语调,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造成一种临时的教学氛围,有意带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差(或美感等) ,从而产生奇特的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 “接触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教师就很有必要走下讲台,以巡回讲课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摸一摸他(她)的头,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鞭策其端坐静听和思考,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5、 “教

12、具暗示”:当个别学生的注意通过一定手势转移到听课上来时,另外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不良习惯,教师应凭借教学的辅助工具, (图片、板书等)要求学生随着手指,或教师指点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个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带动个别学生专心听课,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群体的学习目的。 6、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 ”“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

13、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 “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倾

14、听的习惯非一朝一夕养成的,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有这么一句名言:“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 养成倾听 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