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1)根本因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2)直接因素(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必然的吗?,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人与人关系,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决定,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力,决定,决定,直接因素,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生产力现状: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根本因素),材料:小榄镇永宁村集团主要是集体经济,集体资产超过近40亿元。2004年,全
2、村完成销售260亿元,实现利税10多亿。 村民在村里都是工人,他们的工资和奖金的分配是按照每个人在集体中贡献大小确定的,因此每个人在集体中积累的财产有所不同。问:材料是如何体现按劳分配的?(前提、尺度、结果),2.按劳分配的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 适用范围:,(3)分配尺度:,(4)分配什么:,(5)分配结果:,公有制,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1) 地 位:,基本原则,主体,注意:,按劳分配,c,1.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 个体劳动所得 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某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A B C D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补充): (1)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2)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3)农村经济中的家庭联产承包取得的收入。,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案例分析:某车间因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 三位技工都各自在打这笔奖金的主意。,最爱偷懒的小李想平时自己干得最少,
4、 如果按人头平均分配,自己最有划算。,常超额完成任务的小张想自己一直没为车间 少出力,这次奖金一定少不了我的。,1,2,3,如果你是这个车间主管,该如何来分配这笔奖金?,高级技工老王资格最老、级别最高,他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他想最好这次能满足他的需要。,按劳分配 VS 按需分配,按劳分配 VS 平均分配,讨 论,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饭,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
5、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只能实行按劳分配。,(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因此,不能实行平均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4.按劳分配的意义,(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对按劳分配为主
6、体的“主体”的认识,第一,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社会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主体。,第二,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第三,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如我国规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以公有制企业中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制定的。,理解,下列属于哪些分配方式?,小陈的姐姐是永宁村工业集团公司的职工, 收入包括工资和奖金。,他的叔叔是一家外资企业中的一线工人, 工资加奖金也有3000元。,1,2,3,4,小陈的父母与他人合资并经营了一家
7、规模不小的服装厂,收入颇丰,买了别墅和汽车。,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他的舅舅开了一个水果店,兼营水果零售和批发,扣除成本和税收,收入也不错。,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管理要素分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小陈的父母与他人合资并经 营了一家规模不小的服装厂, 收入颇丰,买了别墅和汽车。,他的叔叔是一家外资企业中 的一线工人,工资加奖金 也有3000元。,他的舅舅开了一个水果店, 兼营水果零售和批发, 扣除成本和税收,收入也不错。,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管理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 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前提:在个体经济中,个人收入=劳动成果 - 成本 -
8、 税款,个体劳动者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他们的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 术,管 理,(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2)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信 息,土 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
9、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相同点:都是合法的劳动性收入,比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比一比,比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比一比,老刘在国企工作领到的工资2000元。小张自己开个水果档,每月得到收入1800元。老李在某私营企业做职工,每月工资1000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问:请你说说小明家收入来源哪几种收
10、入分配形式?并根据这些方式概括其意义。,3.我国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1)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2)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原因,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意义、地位,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
11、理等,其他:福利性分配,学生活动,说说你家的收入来源,易混易错问题,1、合法收入非法收入 2、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 3、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辨析: 1、劳动收入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非法的,国家保护劳动收入,取缔非劳动收入 2、劳动收入就是指按劳分配收入,练一练:1、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工资、奖金、津贴 出租房屋的租金 股息、红利 商业买卖收入A、 B、 C、 D、,B,解析:“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
12、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工资性收入, 属于经营性收入。,2、现阶段,我国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 ( ) A、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与按资本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3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 ( ) 国有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 个体工商户的收入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 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 A. B
13、. C. D.,D,材料: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问题: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