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057322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第 I 卷 选择题(44 分)1. 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地方分裂势力坐大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2. 2016 年又是美国大选之年,而近些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 (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 (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作用的削弱 B.

2、美国总统的行政权不断扩大C.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加强 D.美国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3. 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 ”由此判断( )A.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战与人民战争路线 B.国民政府曾期待国际力量援助C.中国反法西斯战场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 D.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4.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5. 以下是苏俄(联)

3、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图 10据此判断,该委托书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十月革命展开 B新经济政策实施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6.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 。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 。材料能说明( )A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C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7.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图 8):图 8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 )A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B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C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D民族资本

4、主义发展艰难8. 在哥伦布发现“世界是圆的”500 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 。 “世界是平的”揭示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这一变化主要是指( )A.世界的多极化 B.经济的区域化 C.经济的体系化 D.经济的全球化9. “一个智者应当在所有正常和生活遭遇中追求道德,尽可能的了解并遵守古代礼仪。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他都应是仁慈、明智、勇敢的。他应当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低下的人区别开来。 ”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

5、老子 C 孔子 D 苏格拉底10. 清末维新派代表人士樊锥(1872-1905 年)形象地把地球比作一个有血脉、有神经的人体,而近代的交通、电邮则有调神养血的功能。这反映出维新派( )A.认识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大体把握了当时科技走向C意识到蒸汽时代已经降临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11.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

6、的认识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第 II 卷(56 分)12.(19 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

7、分配”的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5 分)材料二 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改革论坛网:宣晓伟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安排的优点和缺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积极意义?(5 分)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美汉

8、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3)材料三“两种不同的政府” 、 “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的理解。 (7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 (2 分)13.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62 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凡擅自变更住所之人,都应被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1795 年和 1 846 年的贫民迁移法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对劳动力迁徒的限制。丰华琴:英国工业化时期的济贫政策与人口迁移运动材料二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国外市场上销售,而国内消费的大部分原料又靠国外

9、来供应,其中以棉纺织业为最。此期,英国的煤、铁、机器的输出不断增加。先后发生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革命,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靠从英国输入的技术装备进行的。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材料三 某 同 学 在 研 究 性 学 习 过 程 中 做 了 如 下 表 格 , 并 根 据 所 学 知 识 得 出 了 一 些 结 论 。结论 1: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衰退的迹象 结论 2: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总值呈提升趋势结论 3:1960 年后的二十年间日本和中国经济增长显著(1)材料一中英国人口管理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要取消对劳动力迁徙的限制。 (6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

10、析英国对世界市场形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6 分)(3)材料三的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 (6 分)14. (19 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思想文化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6 分)材料二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

11、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7 分)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文池思想的灵光(3)

12、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6 分)2017 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第 I 卷 选择题(44 分)1. 【答案】D【解析】西汉开始成为正统学说,与材料中“东汉时期”不符,故 A 项错误;东汉末年地方分裂势力坐大,与材料中“东汉时期”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表明社会阶层的固化,而非流动性加强,故 C 项错误;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逐渐被大家族控制,出现弊端,与材料中“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相符,故 D 项正确。2. 【答案】A【解

13、析】从材料看选民更倾向“一党政府”且有增长的趋势表明美国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的作用不断削弱,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也在削弱。故选 A。3. 【答案】B【解析】根据武汉会战排除 A;C 项不符合史实;从材料内容可知 B 项正确;D 项与材料无关。4.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左图信息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右图为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发展,C 项符合题意,D 项只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影响不是二者的共同点,AB 两项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也不是二者的共同点。5.【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

14、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十月革命后发布的土地法令中附有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 ,其中包含“永远废除土地私有制” ,一切土地,不论是国家的、地主的或农民的土地, “一律无偿转让,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 “禁止使用雇佣劳动”等内容,反映了革命后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故选 A。其余选项反映的土地政策与时代特征不符,均可排除。6. 【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强化,文化专制是加强,不是松弛,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出现“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 ,说明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故

15、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白银流通扩大的信息,故 D 项错误。7. 【答案】A【解析】图表信息: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说明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说明我国的自然经济更进一步解体。BC 在图表中无法体现,D 表述错误。8. 【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从题中“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可得出特征。ABC 从题中无法得出。9.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依据材料文字“追求道德”

16、、 “遵守古代礼仪” 、“仁慈” 、 “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底下的人区别开来”等综合判断材料中的思想家是孔子。孔子重道德,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思想核心是“仁” ,主张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C 项符合题意,正确;ABD 三项均排除。故选 C。10. 【答案】B【解析】维新变法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已经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邮”属于“电气革命”范畴,据题干材料可知,维新派大体上把握了当时的科技走向,故 B 项正确。学生很容易误选 A、D 两项,但题干中材料缺乏“世界市场已形成”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有效信息,故排除。11.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技的发展,

17、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材料反应的是由中世纪地心说到认为地球是宇宙中普通一颗行星的变化,这是自然科学发展对认识的影响,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C 项,AB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微观世界的内容,排除 D 项。第 II 卷(56 分)12. 【答案】(1)背景:接受唐代藩镇割据而造成五代分裂的教训。变化:派文官任州郡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2)制度:联邦制。意义: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同时也确保了各州的灵活性与独创性,这为美国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基础;美国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3)分别指:中央政府与各州

18、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理解: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防止过度集权专制,保障民主。(4)认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要统筹兼顾;中央集权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权力过大则不利于国家统一与安定;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等。【解析】(1)唐朝后期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地方权力膨胀,使国家自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呈现出分裂局面。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削弱地方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三方面。(2)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学生要回答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各自带来的影响。(3) “两种不同

19、的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几个分立的部门”指的是三权分立,学生要回答出具体的部门。 “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指的是两种政府之间的制约及国会、总统、法院之间的三权分立,以此避免了专制,从两方面保障了人民的权利。(4)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影响到了国家的兴衰。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既要加强中央集权,也要保持地方一定的自主性。13. 【答案】(1)变化:从严禁流动到允许自由迁徙。 (2 分)原因:启蒙运动使自由、民主思想得到传播,自由主义盛行;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公民自由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限制人口不利于经济发展。 (答 2 点就可) (4 分)(2)作用:通过

20、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行“炮舰政策”进行海外扩张;通过掠夺原料、倾销产品抢占市场;通过技术革命是欧美国家依赖英国的技术装备;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维护自由贸易;交通条件的改变是世界联系更加便捷。 (写出任意三点,得 6 分)(3)结论 1 不对:理由:在 20 世界 60-70 年代随着三次科技革命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经济是迅速发展,70-80 年代只是增长停滞而不是衰退。结论 2 正确:这 20 年间发展中国家反对美苏霸权,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崛起,故正确结论 3 不对:1960 后包括文革,受计划经济以及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中国经济增

21、长较慢。 (日本制定合乎国情的战略,重视教育贸易立国等经济快速增长。生可不答,)【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1662 年凡擅自变更住所之人,都应被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1795年和 1 846 年的贫民迁移法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对劳动力迁徒的限制。 ”回答第一小问。联系所学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本题实际上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从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经济思想及交通的变化等方面归纳总结。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关键是对表格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纳,再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14.

22、 【答案】(1)希腊: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孔子:提出了“仁” 、 “礼” 。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 (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3)看待: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解析】(1)当时的古希腊正处于苏格拉底生活的时期,当时他们倡导人文主义思想。而同时代的孔子,倡导“仁” 、 “德” “礼” 。因为二者都关注人类社会、重视道德,因此以上是他们的相同点。(2)材料反映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生,因此它的起因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关。而第二问,学生要回答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变化,从中认识到人文主义思想在不断发展。(3)材料三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因此学生要回答出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借鉴西方文化时,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