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31 页)2017 年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 解析版)一、1 (3 分)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中考试卷厚度大约为 1mmB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的质量大约为 300g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 1000WD某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 8s2 (3 分)下列关于材料、技术及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与处理芯片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品的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大量的“ 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 “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3 (3 分)眉山市瓦屋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
2、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山中冒出的烟B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4 (3 分)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5 (3 分)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 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第 2 页(共 31 页)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 4s,甲乙相距 8m6 (3
3、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 45cm 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7 (3 分)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B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第 3 页(共 31 页)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
4、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8 (3 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电灯 L 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用试电笔测试灯头的两端 C、D ,发现这两处都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试电笔测试 B 处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AAC 段某处断路 BBD 段某处断路 C电灯 L 断路 D电灯 L 短路9 (3 分)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摩擦后丝绸带正电荷C金属箔带电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D玻璃棒
5、与验电器接触时,瞬间的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10 (3 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11 (3 分)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 B,在 F=1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31 页)AA 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 A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B 受到的重力与 A 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C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0D若增大拉力 F,则 A 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12 (3 分)如图所示,将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 160Pa(取 g=10N/kg)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液体的密度是 0.8103Kg/m3B木块的密度为 0.6g/cm3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6N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 4N 向下的压力13 (3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6V 且保持不变,R 0=30,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小灯泡上标
7、有“3V 1.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A当 S 闭合,S 1、S 2 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420B当 S 闭合,S 1、S 2 都断开时,电路消耗最大功率是 3.6WC当 S、S 1、S 2 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 2.4WD当 S、S 1、S 2 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15第 5 页(共 31 页)二、填空题(共 6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4 (4 分)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 (填“
8、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15 (4 分)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完全燃烧 500g 汽油释放出的热量是 J(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16 (4 分)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 A 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 B、 C 管中的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则 h1:h 2= ,B、C 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 A 处空气流速加快, ( 酒精=0.8103kg/m3)17 (4 分)某品牌手机充电宝,上面标有电压为 5V,容量为 12000mAh,它充满电后,可以储存的电能是 J,在充电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 能储存18 (4 分)如图
9、所示,是研究“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和若电阻丝 R 甲 =5,R 乙 =10,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0.5A,则甲电阻丝在 2min 内产生的热量是 J19 (4 分)如图所示,斜面高为 2m,用斜面向上大小为 250N 的拉力 F,将重第 6 页(共 31 页)为 6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 0.6m/s 的速度匀速拉动,经过 10s 到达顶端,则拉力的功率是 W,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 N三、实验与探究(共 3 个题)20 (6 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 、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10、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 相同,然后比较 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 (选填:“较大” 或“较小”)(4)由图象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21 (6 分)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 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或 “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 m1
11、=20.8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的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第 7 页(共 31 页)直至观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 m2= 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cm 3,则樱桃的密度为 kg/m 3(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将偏 (选填“大”或“ 小”)22 (7 分)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为 3 节新干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 1W) ,滑
12、动变阻器标有“25 1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请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连线)(2)连接电路过程中,滑片 P 应置于 端 (选填“A”或“B”)(3)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小灯泡几乎不发光,两电表均有较小示数且保持不变,则故障可能是 (4)排出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 P 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 2V,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应将滑片 P 向 端移动(选填“A”或“B”)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5)利用该电路继续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将小灯泡换成适当的定值电阻 R,其他器材不变若
13、实验时保持电压表示数为 2V 不变,则更换的电阻阻值不能大于 第 8 页(共 31 页)2017 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 (3 分) (2017眉山)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中考试卷厚度大约为 1mmB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的质量大约为 300g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 1000WD某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 8s【考点】63:长度的估测;23:质量的估测;61:时间的估测;J7:电功率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29 :估算题;5A2: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
14、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 0.08 毫米,合 80 微米;不足 1mm,故 A 不符合实际;B一般教室的建筑面积为 100m2,教室的高一般为 3m;故教室内空气的体积为 V=sh=100m23m=300m3;根据空气的密度为 1.29kg/m3;故空气的质量为m=V=1.29kg/m3300m3=387kg,故 B 不符合实际;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 1000W,故 C 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略小于 10s,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在 16s 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故选 C【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
15、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2 (3 分) (2017眉山)下列关于材料、技术及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与处理芯片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第 9 页(共 31 页)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品的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大量的“ 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 “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考点】42:半导体的特点;K2:能源的分类;K4:核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561: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594: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16、;(2)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3)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4)核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解答】解:A、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 A 正确;B、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微波(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B 错误;C、可燃冰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C错误;D、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导体、电磁波的利用、能源的分类以及核裂变利用的掌握
17、情况,需要准确记忆3 (3 分) (2017眉山)眉山市瓦屋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山中冒出的烟B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第 10 页(共 31 页)D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考点】1M :液化及液化现象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 :定性思想;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的雾气是什么状态,然后知道这种状态的物质从哪来的雾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变来的【解答】解:山上空气中总有很多的水蒸气,但是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的山顶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18、,形成雾故选 B【点评】本题中不要误以为雾气是水蒸气生活中看到的白气、白雾都是液态的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它的形成过程都是液化4 (3 分) (2017眉山)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考点】G6: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 :定性思想;523: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角度看表示了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内能是分子
19、动能(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分子势能(分子间作用力)的总和【解答】解:A、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 A 正确;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B 错误;C、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故 C 错误;第 11 页(共 31 页)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故 D错误故选 A【点评】区分温度、热量、内能,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的表现来认识:宏观的温度的升高是指微观的分子运动更剧烈;宏观的物态变化是指微观的分子间作用力变化;内能是指二者之和5 (3
20、分) (2017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路程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 4s,甲乙相距 8m【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4B :图析法;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 (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 st 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 4s 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
21、关系【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 st 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 B 正确;第 12 页(共 31 页)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 时间甲车路程为 s 甲 =4m,乙车路程为 s 乙 =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 s=s 甲 s 乙 =12m4m=8m 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 C 错误, D 正确故选 C【点评】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 st 图象,我们可以求: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判断物体的
22、运动状态,求物体的运动速度6 (3 分) (2017眉山)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 45cm 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3 :实验题;4B :图析法;5A5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
23、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第 13 页(共 31 页)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 u=f 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fu2f,v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利用了此原理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图示不照相机机的原理图故 A 错误;B、成实像时的动态变
24、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则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故 B 正确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f u15cm2f,则 7.5cmf15cm,当将蜡烛放在刻度线 45cm处,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7 (3 分) (2017眉山)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
25、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B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第 14 页(共 31 页)变【考点】FN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41 :控制变量法;593: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势能越大(3)在大气层外,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
26、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卫星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离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 A错误;B、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离地球最远,势能最大,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 B 错误;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速度越来越小,动能逐渐减小,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势能逐渐增大,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 C 正确;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速度越来越大,动能逐渐增大,距离地球越来越近,势能逐渐减小,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
27、械能守恒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注意太空中由于物体之间有相对距离时,具有的是势能而不是重力势能同时知道太空中没有空气的阻力,机械能守恒8 (3 分) (2017眉山)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电灯 L 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用试电笔测试灯头的两端 C、D ,发现这两处都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试电笔测试 B 处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第 15 页(共 31 页)AAC 段某处断路 BBD 段某处断路 C电灯 L 断路 D电灯 L 短路【考点】IP: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542: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保险丝没有熔断,
28、说明没有发生电流过大的情况;测量火线氖管发光,证明进户火线正常;测量零线不发光,说明零线也正常【解答】解:A、AC 段某处断路时,则试电笔接触 D 点时,氖管不发光,故 A 错误;B、BD 段某处断路,则试电笔接触 CD 点时,氖管发光,接触 B 点时不发光,故 B 正确;C、电灯 L 断路,则试电笔接触 D 点时,氖管不发光,故 C 错误;D、电灯 L 短路,则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会熔断,与题意不符,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中故障的分析,需要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9 (3 分) (2017眉山)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
29、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摩擦后丝绸带正电荷C金属箔带电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D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时,瞬间的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考点】H7:摩擦起电的实质; HE:电流的方向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 :定性思想;531:电流和电路【分析】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摩擦起电中并没有创造电荷;第 16 页(共 31 页)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摩擦的过程中,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C、当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玻璃棒上的正电荷吸引验电器
30、上的负电荷(自由电子) ,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由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少了带负电的电子而带正电;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解答】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摩擦起电中并没有创造电荷,故 A 错误;B、丝绸摩擦这的玻璃棒带正电,故 B 错误;C、当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玻璃棒上的正电荷吸引验电器上的负电荷(自由电子) ,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由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少了带负电的电子而带正电,故 C 错误;D、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电流从玻璃棒到验电器,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
31、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电流方向的规定以及电子转移情况,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10 (3 分) (2017眉山)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第 17 页(共 31 页)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考点】IZ :电路的动态分析;IH:欧姆定律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27 :动态预测题;53 :电路和欧姆定律; 5A8: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
32、阻 R1 与滑动变阻器 R2 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 R2 的电流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1 与滑动变阻器 R2 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 CD 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
33、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 I= 可得,通过 R2 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 A 正确、B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11 (3 分) (2017眉山)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 B,在 F=1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 A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第 18 页(共 31 页)BB 受到的重力与 A 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B 物体受到的摩
34、擦力为 0D若增大拉力 F,则 A 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考点】6S: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7D:摩擦力的大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4B :图析法;572 :运动和力; 573: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4)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A 受到的重力与地面
35、A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A 错误;B、B 受到的重力与 A 对 B 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B 错误;C、 AB 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AB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B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即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0故 C 正确;D、若增大拉力 F,A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 A 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摩擦力及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12
36、 (3 分) (2017眉山)如图所示,将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第 19 页(共 31 页)木块前升高 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 160Pa(取 g=10N/kg)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液体的密度是 0.8103Kg/m3B木块的密度为 0.6g/cm3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6N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 4N 向下的压力【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8O:阿基米德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83:浮力;584:浮沉的应用【分析】 (1)已知压强变化了 160Pa,根据公式 p=gh 即可求
37、出液体的密度;(2)由题意知,木块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求出木块密度;(3)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 G=mg=gV 求出木块的重力,根据漂浮条件即可求出浮力;(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浸没时所受的浮力,然后利用 F=F 浮 G 求出压力【解答】解:A、根据公式 p=gh 可得液体密度: 液= = =0.8103kg/m3;故 A 正确;B、木块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则 V 排 =(1 )V 木 = V 木 ,根据漂浮条件可得:F 浮 =G 木 ,即: 液 gV 排 = 木 gV 木 ,所以, 木 = 液 = 液 = 0.8103kg/m30.6g/cm
38、3;故 B 正确;C、木块的体积 V 木 =L=(10cm) 3=1000cm3=1103m3,木块的重力 G 木 =m 木g= 木 gV 木 =0.6103kg/m310N/kg1103m3=6N;则 F 浮 =G 木 =6N;故 C 正确;第 20 页(共 31 页)D、木块完全浸没浮力 F 浮 = 液 gV 木 =0.8103kg/m310N/kg1103m3=8N;则压力 F=F 浮 G 木 =8N6N=2N;故 D 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已知压强的变化可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来进行计算深度的变化13 (3 分) (2017眉山)如图所示,电源电压
39、为 6V 且保持不变,R 0=30,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3V 1.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A当 S 闭合,S 1、S 2 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420B当 S 闭合,S 1、S 2 都断开时,电路消耗最大功率是 3.6WC当 S、S 1、S 2 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 2.4WD当 S、S 1、S 2 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15【考点】JA:电功率的计算;IH:欧姆定律的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 :计算题;4B :图析法;53 :电路和欧姆定律;
40、541:电能和电功率【分析】 (1)S 闭合,S 1、 S2 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和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2)S 闭合,S 1、S 2 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 L 串联,根据 P=UI 求得电路消耗最大功率;(3)S、S 1、S 2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与 R0 并联,要使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据此求得流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与 R0 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为干路上的电流,然后利用 P=UI 求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4)S、S 1、S 2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与 R0 并联,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时,第 21 页(共 31 页
4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干路中的电流,利用 R= 求得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可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解答】解:A、S 闭合,S 1、S 2 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由 P= 可得,小灯泡电阻 RL= = =6,由 P=UI 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 = =0.5A,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阻最小,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R 小 = =6;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1A”,则最大阻值 R 大 =20,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620 ;故 A 错误;B、S 闭合,S 1、S 2 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 L 串联,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其最大电流:I 最大 = =0.5A电
42、路消耗最大功率 P 最大 =UI 最大 =6V0.5A=3W;故 B 错误;C、 S、 S1、S 2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与 R0 并联,通过 R0 的电流:I1= = =0.2A,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此支路上的电流最小,则 I2= = =0.3A,则干路上的电流 I 最小 =I1+I2=0.2A+0.3A=0.5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 P 最小 =UI 最小 =6V0.5A=3W,故 C 错误;D、由电流表的量程可知,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0.6A,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 = = =10,滑动变阻器与 R0 并联,则 = + ,即: = + ,解得 R 滑 =1
43、5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路连接关系的识别、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第 22 页(共 31 页)电功率的计算,是电学典型的综合题,考查全面,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电路特点、计算公式和规律二、填空题(共 6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4 (4 分) (2017眉山)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 振动 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 音调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考点】91:声音的产生;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声音是
44、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解答】解: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发声的原因和乐音的特征;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15 (4 分) (2017眉山)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做功 冲程完全燃烧 500g 汽油释放出的热量是 2.3 107 J(汽油的热值为 4.6107J/Kg)【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GJ:燃料的热值菁优网版
45、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524: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 (1)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2)根据 Q=mq 求出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在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对活塞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活塞机械能增加,即将第 23 页(共 31 页)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完全燃烧 500g 汽油放出的热量: Q=mq=0.5kg4.6107J/kg=2.3107J;故答案为:做功;2.310 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热机各冲程特点的了解和热值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46、,基础性题目16 (4 分) (2017眉山)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 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 B、C 管中的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则h1:h 2= 4:5 ,B、C 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 A 处空气流速加快, 压强减小 ( 酒精 =0.8103kg/m3)【考点】8A: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8K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 :应用题;581:压强、液体的压强; 582: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 (1)由图知,管内气体压强加上液体产生的压强和大气压相等,据此可知两边液体柱产生的压强相等,知道水的密度、酒精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
47、公式得出液柱高度大小关系;(2)流体在压强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在压强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解答】解:(1)设 B 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 p 水 ,C 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 p 酒精 ,管内气体压强为 p,由图知,管内气体压强加上液体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则大气压 p0=p+p 水 =p+p 酒精 ,所以 p 水 =p 酒精 ,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水 gh1= 酒精 gh2,则 h1:h 2= 酒精 : 水 =0.8103kg/m3:110 3kg/m3=4:5;第 24 页(共 31 页)(2)当在 A 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A 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管内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液体在
48、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故答案为:4:5;压强减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液体压强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确定B、C 两液柱产生的压强相等17 (4 分) (2017眉山)某品牌手机充电宝,上面标有电压为 5V,容量为12000mAh,它充满电后,可以储存的电能是 2.1610 5 J,在充电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储存【考点】J3:电功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 :计算题;541:电能和电功率【分析】 (1)由铭牌可知电池的电压和容量,根据 W=UIt 求出它一次充满后储存的电能;(2)电池充电与放电过程实际上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根据充电能量形式的变化进行解答【解答】解:(1)该电池一次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W=UIt=5V12000103A3600s=2.16105J;(2)电池的充电和供电是相反的过程,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