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中考化学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 C12,O16,Cl35.52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3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H+ NH4+ K+ Na+ Ba2+ Ca2+ Mg2+ Zn2+ Cu2+OH- 溶、挥 溶 溶 溶 微 不 不 不NO3-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Cl-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SO42- 溶 溶 溶 溶 不 微 溶 溶 溶CO32- 溶、挥 溶 溶 溶 不 不 微 不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 “不”表示不溶于水, “微”表示微溶于水, “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2、选择题(共 10 分)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1空 气 成 分 中 , 体 积 分 数 最 大 的 气 体 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 B石蜡融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 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氧气 B金刚石 C氯化钠 D蒸馏水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蒸发5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H 2O和H 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 分子数目变少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种类没
3、有改变6有关甲烷(CH 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相对分子质量是 16gC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14 D碳元素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燃烧实验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B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能减排C食品包装中填充氮气可以延长保质期D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大量蛋白质8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 3+CO2+NaCl+X=NaHCO3 +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H2OBNaHCO 3 受热易分解CCO 2 和 Na2CO3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
4、同DNaHCO 3 分解产生的 CO2 可以回收再利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D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一定生成氨气10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 Cu(OH)2 固体:用 CuO 与适量 NaOH 溶液混合B鉴别稀 H2SO4 和稀盐酸:取样,分别滴加 Ba(NO3)2 溶液C除去 CO 中的少量 CO2 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D分离 MnO2 和 KCl 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非选择题 (共 40 分)11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的符号为 ; (
5、2)两个氢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 ;(3)水的化学式为 。12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3)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自来水厂常利用 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14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1)在实验一中,水能够吸收有毒的 ;(2)由实验二可知,CO 2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3)在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
6、件之一是 。15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 性;(2)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 3CO+ Fe2O3 2Fe + 3CO2 ,该反应利用了 CO 化学性质中的 性;(3)碳酸钠、碳酸钙都含有 CO32-,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 。铜片8016结合右图中 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2)20时,将 20g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3)将 50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1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B
7、降温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黄铜和纯铜相比,硬度较大的是 ;(2)铁生锈是铁与 O2、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向CuSO 4和Na 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8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1)仪器 E 的名称是 ;(2)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上图中的 A、B、H、I、J、L 、P 和 ;(3)利用组装完毕后的装置制取 CO2 气体时 ,验满的操作是 ;(4)若要制
8、取 8.8gCO2,理论上至少需要 100g 质量分数为 的稀盐酸;(5)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和气体的性质。19下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图中“”表示某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 能够实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转化、都是与同种物质反应生成 CaCl2,则该物质是 。20在实验室里配制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液。(1)用 NaCl 固体和蒸馏水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 的质量保持
9、不变;(2)下列配制方法可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的是 。A将 10gNaCl 固体与 100g 水混合溶解B向 5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的 NaCl 溶液中加入 50g 水21为验证 Ba(OH)2 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2)实验二、三验证了 Ba(OH)2 能和某些 (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讲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 A。取一定量溶液 A,加入少量 Ba(OH)2 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 A 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22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 NaCl,可能含有 MgCl2、 KCl、BaCl 2 和 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如下实验:(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 ;(2)向无色溶液 D 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3)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4)若用上述实验中的 A、B、C、D 四种溶液鉴别稀 H2SO4 和 NaOH 溶液,分别取样后,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就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