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54407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版】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版】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版】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版】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 届 20182019 学年度高二上期 10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天下为公B. 家国一体C. 中央集权D. 官僚政治【答案】B【解析】周天子分封土地和人民给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给士,形成森严的等级结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维护政治等级,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2、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B 正确;夏启时即已“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A 错误,故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C“中央集权”说法错误,故排除; D 所述官僚政治始于秦朝,故排除。点睛: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 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 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 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 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答案】B【解析】

3、根据“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表明孔子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情怀,反映了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匡正社会秩序,B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非“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排除 A;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即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不属于“政治主张” ,排除 C;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排除 D。点睛:思想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希望匡正社会秩序,体现孔子经世济民的情怀。3

4、.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 ,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 消灭人的欲望B. 维护社会稳定C. 满足物质需求D. 调节社会纷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因而制定“礼”是调节人的欲望,以避免纷争,保持社会安定,所以答案选 B;材料认为用礼来调节人的欲望,排除 A;C 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讲的是避免纠纷,而不是调节纠纷,排除 D。4.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

5、: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爱无差等C.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存天理,灭人欲【答案】C【解析】【详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 ,是孔子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即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行事,国家即可治理好,强调等级秩序而不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合题意,故 A 错误。爱无差等是墨家伦理思想,即主张不分远近、亲疏、贵贱地爱一切人,是墨子“兼爱”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儒家的“亲亲、尊尊” , “爱有差等”的思想不同,墨子主张爱一切人,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 ,意指自己

6、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这句话所揭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指出人应当以自身的感受为出发点,推己及人,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故 C 正确。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思想,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故要“存天理,灭人欲” ,因此这里主要强调个人修养的问题,不涉及待人接物的原则,不合题意,故 D 错误。5.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

7、映了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 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 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士族集团,这体现了儒学对当时政治的强大影响力,故 D 正确;秦朝已经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A 错误;材料未涉及选官的经济基础问题,故 B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故 C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对士族集团政治地位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

8、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A. 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 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C. 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 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女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体现了宋代理学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故 A 选项正确;宋代治国理念是重文轻武,但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 B 选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唐代,但女服的特点由开放到拘谨,故 C 选项错误;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也无法说明女服的特点由

9、开放到拘谨,故 D 选项错误。故选A。7.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A.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 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 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 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答案】C【解析】从材料“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中可以看出,儒学传统中没有佛教和道教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儒学本身存在着不足,故 C 项正确;材料“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说明 A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多元

10、化,故 D 项错误。8.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 46来自寒族。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 年为56.3,1256 年为 57.9。这表明A.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B. 科举制日臻完善C. 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D. 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逐渐增多,体现出宋代官僚组成成分比较完备。C 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科举制度影响,不是经济重心问题,A 错误;科举考试制度完备不是材料主旨,B 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并不是说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D错误。9.朱熹编著小学集注 论语训蒙口义 童蒙须知 ,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

11、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 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 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 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D. 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朱熹编著小学集注 论语训蒙口义 童蒙须知 ,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 ”,这有利于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故选 C。B、D 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和影响。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名师点睛】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

12、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本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 。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1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 “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 “格物致知”的

13、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的功能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故 B 正确。研究天人关系,属于董仲舒思想,故 A 排除。认识自然发展规律,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故 C 排除。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只符合“齐家平天下”的功能论,故 D 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特点11.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 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 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 为往圣继绝学,说

14、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 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张载这四句话的理解,以及对宋代历史的了解情况。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为天地立心,是宋代学者希望通过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使天地生化万物的心显立起来,故 A 正确;为生民立命,是学者们希望通过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使生民的生活有所依循,从而得以护持生命,说明不了政府重视市民阶层,故 B 项不正确;为往圣继绝学,指的是学者们要续先秦儒家的学脉,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没有联系,故 C 项不正确;为万世开太平,是宋代学者“开出太平盛世”的美

15、好愿望,并不是一种现实存在,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名师点睛】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的庄严,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理学中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力行意识对个人品质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使儒家思想成为更加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

16、、防止人民反抗的理论工具。其中的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重理轻法观念等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2.“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材料反映出A.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 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 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 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答案】C【解析】据材料“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代封建政府赋税和百姓衣食之源在于农业,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

17、现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的问题,故 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故 D 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可以正确理解该信息的含义,再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13.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 ,孔子主张“德治” ,孟子提出“仁政” ,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 、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 ,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B.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C.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敬天保民” “德治” “

18、仁政” “天人感应”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 “正君心”都是要求统治者关注民本,行仁政,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所以 B 项符合题意;选项 ACD 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强调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特别是“郡守、县令,民之师”更能表明这一点,所以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就是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 B,而非其他的选项。14.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

19、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 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欧阳修上疏中所提为“雕印文集” ,是雕版印刷术印制的文集,不是活字印刷的文集,所以不能反映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故 A 项错误;题干只给出欧阳修建议政府加强对雕印文集的管理,说明政府还未对其作出有效管理,故 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及“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 ,只是认为不便把国家的“时政”信息透露给他国,没有说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故 C 项错误;雕印文

20、集属于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且使得信息传播相对方便。由于雕印文集中涉及到议论时政的内容,不便广为流传,政府就需要对其加强管理,这反映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影响政府的管理,故 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印刷术15.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只知道钻研书本,考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 ”请问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A. 陆王学派 B. 程朱学派 C. 浙东学派 D. 洋务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圣人之所以为

21、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的观点是心就是理,这是陆王学派的观点。所以答案选 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学派16.“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 B. 经世致用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C. 对理学批判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D. 爱国“经世”思想得到继承发扬【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

22、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说明明清时期的杰出思想家传承了中国古代儒学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故 D 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只是当时一部分进步思想家提出,并未发展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 A 项错误;它继承了儒学的优良传统并不是对儒学的否定,故 B 项错误;当时的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故 C 项错误。17.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 ,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 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B. 历代气象的变化有

23、规律可寻C. 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D. 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可以看出,这是先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和态度,并在后续的生活中指导自身的生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 选项错在本题与重农抑商无关;D 选项没有体现出“二十四节气”产生背景。18.回顾 1719 世纪的历史不难看到,当资本主义代议制政治制度在欧美逐渐得到普遍认可的时候,中国却通过设置军机处等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源是A. 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B. 欧美管辖下的是公民,清政府管辖下的是臣民C. 欧美等国进行了

24、轰轰烈烈的革命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1719 世纪,欧美逐步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政治制度,而中国却在强化君主专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反差是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故 A 项是根源;B项不是根源,是反差的反映,故错误;A 项是欧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因之一,故错误;D 项叙述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根源” 。 “根源”即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般从经济角度考虑。19.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

25、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 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 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 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 A 项错误。天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业发展,但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 B 项错误。事实上,天象和君权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这种所谓的联系是由官方统治者构建的,C 项言过其实,排除。通过材料可以反映出统治者对于天文的重视,古代君主将自身的权力来源追溯至上天,因而天文学作为一门直接与“上天”沟通的学科必须由官方垄断,以维护君主统治,故 D 项正确。20.关羽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

26、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A. 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 B. 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C. 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 D. 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宋代以后,民间关于关羽的传说已经大部分偏离史实,虚构较多。因此该项说法不准确,故 A 错误。传播道教观念仅仅对应材料中第二句话所描述的现象,属于断章取义;三国演义中的“忠义勇武”更多的是儒家精神。且这一故事也与思想进步无关,故 B 错误。关羽故事的流传多为民间创作

27、,并非史学考证,因此没有丰富正统史学观或扩充历史内涵,故 C 错误。关羽故事在民间的流传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发展,表现了市民价值观,财神、崇尚忠义等形象对于百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故 D 正确。2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在这其中,最为根本的乃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队伍不断扩大,B 项符合题意;自然经济缓慢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央集权

28、不断加强、儒家地位逐步提高与题干无关。由此分析 A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队伍不断扩大,是明清小说兴起的原因。2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 书法B. 绘画C. 戏剧D. 杂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可知是我国戏曲艺术虚拟特点的体现,戏剧用虚拟手段表现戏剧时空场景的更替,故 C 项正确。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形式,与题意

29、无关,排除 A。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与题意无关,排除 B。 杂耍是旧时对曲艺、杂技等技艺的合称,与题意无关,排除 D。点睛:本题以古代戏剧为切入点,考查戏剧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结合古代戏剧的特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3.“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关于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A. 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B. 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C. 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D. 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

30、出“车”的原始文字像一辆行进的马车,后来“车”字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今天的“车” 。这反映了中国的汉字是以图画为基础的逐渐演变。故选 B。其他三项均与材料的内容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2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 ,周的“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汉的“凝重” ,六朝的“消瘦” ,唐的“丰满华丽” ,宋的“理性美” ,元的“粗壮豪放 ,明的“敦厚繁丽” ,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唐的“丰满华丽” 、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 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31、B. 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 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思想D. 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答案】D【解析】本题从服饰的角度入手,考察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周的“秩序井然”反映的是服装在周代礼乐制度上的表现,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服装的变化趋于“清新” 。唐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人们的服装也显得“丰满华丽” 。宋朝统治者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理学兴起,人们的穿着不再彰显个性,突出了服装的

32、“理性美” 。所以答案选 D 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内容及影响2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是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D. 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答案】D【解析】中

33、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矛盾就是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 项不能体现鸦片战争作为赶往近代最初一步的“一块界碑”的意义。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符合对鸦片战争历史意义的认识评价,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项。26.在“一五计划”的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这一分配方式说明我国A.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 “左”倾错误滋生C. 重点推行公私合营D. 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D【解析】材料“58.2%投入工业建设”反映了“一五计划”对工业投资的比例最大,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故 D 正确

34、;材料未涉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也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故 A 错误;“一五计划”时期没有“左”倾错误影响,故 B 错误;公私合营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材料未涉及,故 C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预算总支出58.2%投入工业建设”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7.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 6 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

35、现了古希腊A. 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B.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 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D. 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答案】A【解析】材料既体现了人文精神又注意到了审美情趣,所以是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选 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古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一直未提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D 均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而非材料所要体现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体现人文精神,二是“会影响美观”说明也是注意审美的。28.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

36、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 符合题意;A 是材料现象;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 ,C 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

37、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9.17、18 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因为苏格拉底A. 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尊崇理性、追求自由C. 强调美德即知识 D. 是希腊的伟大哲学家【答案】B【解析】【详解】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故选 B。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就是苏格拉底针对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所提出的,他强调的是人的思想力,即如何正确地思考,排除 A;美德即知识就是强调通过教育提高道德修养,排除 C;D 是苏格拉底的地位,排除

38、。30.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 ,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 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 B. 揭露教会腐败C. 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 D. 反对禁欲苦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薄伽丘十日谈 ” ,联系薄伽丘十日谈讽刺了教会的虚假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即可知选 B。考点:神权下的自我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的掌握。14 世纪文艺复

39、兴兴起于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初期出现的是意大利三杰,包括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最具代表的作品。31.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 ,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 ,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A.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 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依据所学知识,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即人只要虔诚的信仰上帝,灵魂即可得救,从而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传教士的作用,所以A、B、D 说法错误,所以选 C 选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40、32.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可以推知宗教改革实质是在反封建,D 正确;反教皇的宗教斗争是对宗教改革的现象,而不是本质,排除 A;反对君主不是宗教改革内容,B 错误;D 项民族革命错误。所以选 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

41、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33.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A. 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 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C. 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D.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王阳明强调“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显然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而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人人都可以读圣经 ,这同样是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故 C 项是两者的相同点,故选 C。A 项不符合王阳明;B 项不符合王阳明;D 项不符合王阳明。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

42、运动马丁路德与王阳明的比较34.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的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法律、社会方面的,还是政府方面的。 ”在此,阿伦布洛克A. 赞赏启蒙思想家抨击专制统治的腐朽B. 认为批判的理性能够应用于众多领域C. 肯定启蒙思想家敢于挑战权威和政府D. 指出英国启蒙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答案】C【解析】由“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可知,阿伦布洛克是在赞赏启蒙运动;再由“把批判的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可知,其赞赏启蒙运动敢于挑战封建权力,故选C。BD 两项从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A 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侧重

43、点,排除。35.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它”指的是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说明这一科学成就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且成就巨大,B 项符合要求。达尔文的进化论是 19 世纪,C 项错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影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D 项错误。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牛顿

44、36.“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 神创论与进化论B.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 相对论与量子论【答案】B【解析】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些定律只有在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时空绝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是全盘的否定,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B 项符合题干要求。A 项错误,进

45、化论否定了神创论;C 项错误,量子论与经典力学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D 项错误,相对论与量子论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名师点睛】首先要抓住关键信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提取新理论和旧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能正确把握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关系,前者不是否定后者,而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37.1859 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是因为A. 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B. 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 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D. 进化论奠定了生命科

46、学研究的基础【答案】C【解析】17 世纪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 世纪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故达尔文和牛顿的学说都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故 C 正确;达尔文是生物学家,牛顿是物理学家, “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错误,排除 A;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界的规律,而不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排除 B;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D 错误。38.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 17、18 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47、”对“近代社会宣言书”理解最为契合的是A.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B.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C. 描绘了“理性王国”蓝图D. 鼓舞了民族独立的斗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是指文艺复兴,故 A 项错误;启蒙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这一发展与“近代社会宣言书”并不契合,故 B 项错误;“理性王国”就是对资产阶级建立国家的设想,与“近代社会”是相契合的,故 C 项正确;民族独立的斗争和“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不相契合,故 D 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影响39.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

48、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答案】B【解析】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 ,故 A 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故 B 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 C 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 D 项错误。40.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

49、39%,美国同期从 1957 年的 209%下降到 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 年至 1970 年,西欧所占比例由 208%升至 286%,美国同期则由 486%降至 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D【解析】材料数据说明,欧共体成立后大大冲击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地位,由此可知,欧共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 D 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 1944年,故 A 项错误;此时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主导的,故 B 项错误;欧共体的发展会激化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故 C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题,其中第 41 题 20 分,第 42 题 20 分,共 40 分。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