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省融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二)试卷(无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52478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融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二)试卷(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省融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二)试卷(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省融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二)试卷(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省融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二)试卷(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省融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二)试卷(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融水中学 2018 年秋期 段考试卷二 高 二 语 文预估分:全年级 88 分命题人:农其业 审题人:唐健媛(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王建军因血缘关系而萌发的亲情是家庭成员交往的自然基础和人伦准则,从亲亲敬长的血缘亲情中提升出孝悌仁爱等道德,这是古代家庭教育乃至道德教育具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孔子说,孝悌之德的培养并非停留于孝顺之举的行动层面,而应追求尊老敬长情感的升华。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家庭教育

2、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古人对孝悌内涵的界定并未停留在情感的层面,而是力图将这一情感导入尊卑贵贱的家族制度的轨道,将对家长的孝顺之情转化成对宗法等级制度的服从。在宗法制度的影响及古代思想家们的包装下,这种血缘关系的不同却成为家庭成员内部主从、尊卑的客观基础,成为家庭成员之间贵贱亲疏的理论依据。这种血缘宗法制度给古代家庭教育贴上了等级制度的标签,遵守和服从这一文化秩序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要求,古代家庭中的儿童备受其害。可这压抑儿童天性有损家庭和睦的家庭教育主张却能在古代社会大行其道,历久不衰,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家庭教育所倡行的孝悌之德适应了封建社会的发

3、展需要。孔子曾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萌发于血缘之情的孝悌之德不仅具有“事亲”的效用,而且具有“事君”的效用,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所决定。这样,培养孝悌之德不仅成为“齐家”的需要,而且成为“国治”的基本素质要求。正由于古代家庭结构与社会政治结构的这一同构性,将孝悌之德政治化和制度化便成为封建政治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身居这一文化环境中,任何家庭都难以摆脱这一教育模式的张力。魏晋时期的嵇康素以“言论放荡,非毁典谟”著称于世,但他并不希望子女效法自己,为子女和家庭的前途考虑,不得不又回到了家庭礼教的轨道。这说明,在宗法血缘制度之下,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

4、谐,认同和服从血缘宗法制度成为古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要求,但要求子孙服从家长权威认同家庭制度并不是古代家庭教育目的的全部。遵从血缘宗法制度的积极意义是继承家庭传统的自强自立,以扬名显亲,光宗耀祖。在中国古代,无论何等家庭,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百姓,对这一目标有着高度的认同。为了强化子弟的门第意识,各等家庭的尊长们都十分注意向后代灌输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思想。很多人以历史的反面教材为例,告诫子弟从中吸取教训,免蹈覆辙。翻开古代多如牛毛的家训、家诫、诫子书,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封建士大夫对家门兴衰的忧患意识。正是基于这种忧虑,有眼光的士大夫无不把自立自强的要求置于家庭教育的核心。当然,在封建士大夫

5、家庭中,读书乃是谋生的第一要务,鼓励子弟读书入仕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主流。隋唐科举盛行以后,科举入仕成为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最实在最便捷的途径,家庭教育的重心由此向鼓励子弟应试科举的方向倾斜。这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心理趋向。封建统治者“劝以官禄”的政策与家族家庭“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相济,使古代家庭教育的追求与封建统治的追求又一次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古代家庭教育以孝悌之德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其合理性的原因主要是它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B. 孩子对家长的孝顺本源于血缘亲情,但宗法制度的介入,使得古代家庭教

6、育中要求孩子遵守和服从长辈,体现了等级制度的特点。C. 孔子和大多数古人对孝悌之德的培养的认识并不相同,前者止步于追求尊老敬长的情感层面,后者还将其导入家庭制度的轨道。D. 培养孝悌之德不仅是“齐家”的需要,也是“国治”对人们的基本素质要求,所以孝悌之德才具有“事亲”和“事君”的效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古代家庭教育所倡行的孝悌之德后来转化成对宗法等级制度的服从,而这符合封建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它压抑了儿童天性,也有损家庭和睦。B. 魏晋时期的嵇康虽然自己“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但他并不希望子女效法自己,这一事实论据充分说明了古代家庭难以摆脱家

7、庭礼教的束缚。C. 家庭尊长们都很注意向后代灌输光宗耀祖的思想和用历史反面教材来告诫子弟,这些材料证明了“古代家庭教育十分强化子弟的门第意识” 。D. 相比其他途径,隋唐科举入仕是古代弟子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最实在最便捷的途径,这导致了在当时的家庭教育中鼓励子弟读书入仕成为主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是以亲情作为自然基础和人伦准则的,而这种亲情既属于自然天性,也源于本身在家庭生活中的体验。B. 古代家庭教育中的血缘宗法制度并不只是要求子孙服从家长的权威,它也有其积极意义,且这积极意义得到了所有家庭的赞同。C. 中国古代家庭都十分看重

8、孩子的自强自立教育,有些士大夫还因为具有家门兴衰的忧患意识,就把这种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D. 古代家庭教育与封建统治的追求多次高度统一,根源都是封建统治者“劝以官禄”的政策和“望子成龙”的普通社会心态相契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你有多重要( 孙道荣)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

9、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进入梦乡。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出车祸了!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

10、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头车尾不在一个水平面!车头向下,尾巴翘起。车内再次爆发出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开着,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

11、车可能随时坠落,那自己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

12、爬过来。汽车轻轻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要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坳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

13、他们山寨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败,相比以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终于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第一段对山路崎岖难走的描述为下文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车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则为后文车祸发生后车内的惊险状况做了铺垫。B车祸是小说情节上的一个转折,同时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车祸后,他认识到先前挫折的微不足道,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C文

14、中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失去生还的机会。D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心理等描写除了刻画人物形象,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实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5小说标题“ 你有多重要 ”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 分)6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

15、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

16、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 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2016年我国 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每日人均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15.38分钟 18.91分钟 98.85分钟2016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个 8951个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 / 44 万人 个 /1.3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本 50 本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人均年阅读量 4.3

17、9本 7 本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参考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 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 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 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 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 15位工人中,只有 4人有这种经历。15位教授中,有 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 15位工人中,只有 4人家中有书。15位教授中, 13人的母亲与 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 15位工人中,只有 6人的母亲与 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1

18、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 15位工人中只有 3人受到鼓励。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 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 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 “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 ”。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 阿尔杰 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 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 “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 ”,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注 】 霍雷肖 阿尔杰:( 18321899) ,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 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

19、成功的故事,代表作 衣衫褴褛的迪克 。(节选自吉姆 崔利斯 朗读手册 )材料四: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 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节选自许知远 电子时代的阅读 ) 7阅读上述材料,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阅读各种无用

20、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B. 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C. 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 D. 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材料一中,周国平认为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B. 只有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在人类精神探索中构成一种伟大的传统,得到世代公认的著作才能让人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C. 根据材料

21、二中两个表格,我们能够了解我国国民在阅读方面时间的分配情况以及我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在阅读的相关对比所体现出来的差异。 D. 材料三中, “调查报告 ”得出的结论是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只要努力,孩子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9根据上面四则材料,说说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6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 皇太子

22、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

23、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

24、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10下列对文中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 难触龙鳞者欤B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 /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C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 /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D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 难触龙鳞者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谥:即谥号

25、,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 给予的一种称号。B在 过秦论 中,作者贾谊有“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的表述,“合从” 指的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政策。C在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颛臾“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 代表国家。D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国家在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后,就要“谨庠序之教 ”,庠序:是古代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和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B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

26、魏征的功劳最大。C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5 分)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阅读这首诗,完成 14-15 题。深湾夜宿王勃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注】津涂:道路。岑:小而高的山。堰:拦河蓄水的土坝

27、砧:捣衣石。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D. 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15.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三)名句默写(共 7 分)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分)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1)_,_(2)_”

28、,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本文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_(3)_ ,_(4)_?江畔何人初见月, (5) (6) ,余亦乘舟归鹿门。日出江花红胜火, (7) 三、语言综合运用(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_)。谁来担此重任?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

29、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 1 月 1 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

30、了然B.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C.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D.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B.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C.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D.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19.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

31、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B.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C.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D.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 ,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 。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就象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

32、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大多数的书,其实就象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 。21“归谬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仿照示例文段中划线的两句话,运用归谬法,在“仿写”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反驳相关观点。(4 分)【示例】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分析: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 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

33、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仿写】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分析: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 。 ?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四、作文(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议论文。(60 分)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