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语言文字应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专记南宋以前岁时风俗。书中记载,清明节最重要的是改火 ,古人是钻燧取火,( ) 。清明,正是要换榆柳之火的时候。这里面有旧象更新的喜悦。据岁时广记 记载, 有的地方有清明淘井的风俗,因此饮用水是新的;而此时又到了收茶的时令, 因此茶也是新的。正是苏东坡所谓 “且将新火试新茶”的时候,这清明节着实过得 。 清明节也上坟,但似乎没什么 之意。岁时广记居然是在 “游郊外”条目下写到民间祭扫的事。“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 ”,简直就是郊游的盛况。唐代杜甫曾有诗云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当时全民宴乐、清明郊游的盛
2、况, 。 从清明节的缘起看,似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 ,那是寒食节该做的事。只是这两个节距离太近 ,而寒食节又慢慢消亡,节俗就并到了清明里。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在寒食扫墓, 发现 ,所以才有了清明节专供游玩吧。而最早用“清明”来指称这个节气,正是因为有清爽明净、春风扫旧冬之意的缘由。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同季节得用不同木材来钻B.得用不同木材在不同季节来钻C.不同木材得在不同季节来钻D.用不同木材得在不同季节来钻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自出机杼 黯然泪下 可圈可点 燕约莺期B.别具一格 悲痛欲绝 可见一斑
3、 燕舞莺歌C.别具一格 悲痛欲绝 可圈可点 燕舞莺歌D.自出机杼 黯然泪下 可见一斑 燕约莺期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最早用“清明”来指称这个节气,正是因为有清爽明净、春风扫旧冬之意B.最早用“清明”来指称这个节气,正是因为春风扫旧冬, 有清爽明净之意的缘由C.最早之所以用“ 清明”来指称这个节气,正是因为春风扫旧冬,有清爽明净之意D.最早之所以用“ 清明”来指称这个节气,正是因为春风扫旧冬,有清爽明净之意的缘由4.将下面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 不得改变原意。(5 分) 千里江山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5 月 17 日,它在故宫武英
4、殿书画馆首次全卷展出,预计以后最少 10 年以内,该画较难再度以全卷示人。答: 5.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关于春节的关键词有“守岁”“迎新”“团圆”“年夜饭”“年味”“拜年”“红包”“春晚”“仪式感”“禁炮”“文明”“压岁钱”等。请从中选择 23 个关键词,写一写你的春节生活或者你倡导的过春节的形式。字数不少于 80 个字。(6 分)答: 二、名句名篇默写(6 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王湾在 次北固山下 中用 “ , ”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2)
5、杜甫在 登高 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 , ”。 (3)苏轼在 赤壁赋 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飘飘忽忽地离开尘世,超然独立的句子是 “ ”;用“ ”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气质是怎样形成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是 :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
6、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 ,有的消失了 ,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古希腊文明,第二棒是古罗马文明, 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 ,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 更具有持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执两用
7、中,不走极端 ;二是无过无不及 ,避免偏执,追求平和; 三是得时勿失 ,时不我待,追求时中; 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 ,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
8、,天下为公”;强调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 “失信不立”“ 一诺千金”; 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强调“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 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一个大国
9、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 ,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 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 “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 ,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 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三个方面逐层深入
10、地论述了中心论点。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文化传统 ,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B.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保温常练(十八)1.A2.B 解析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黯然泪
11、下: 沮丧流泪的样子。悲痛欲绝: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可圈可点 :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 值得肯定或赞扬。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能推知事物的全貌。燕约莺期: 比喻男女约会之期。燕舞莺歌 :指燕子在飞舞,黄莺在歌唱,形容春光明媚 ,鸟欢雀跃 ,一派升平的景象。3.C 解析 A 项缺少关联词“之所以 ”,“有清爽明净、春风扫旧冬”语序不当。B 项缺少关联词“之所以”,“正是因为 的缘由 ”句式杂糅。 D 项“正是因为的缘由”句式杂糅。4.答案 于 5 月 17 日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首次全卷展出的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预计以后最少 10 年以内较难再度
12、以全卷示人。解析 短句变长句的步骤:先要在短句中找到一个表达中心意思的支撑句,然后将其他有关的短句看成句子成分,将短句改为短语,插到支撑句状语、定语的位置上。另外, 改后要对句子进行调整 ,注意短语之间的关系要符合逻辑。5.示例:对于春节的传统习俗 ,我们要发扬下去,但是不能因无原则的发扬而带来不良影响。比如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大气污染,我们可以选择电子烟花, 或者通过悬挂宫灯的形式来增添节日气氛 ;又比如给小孩压岁钱,不要互相攀比压岁钱的数额,而要量力而行 ,毕竟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祝福与心意。6.(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徘徊于斗牛之间7.D 解析 “以和为贵”“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了中国的大国气质 ,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属于以偏概全。8.C 解析 不是逐层深入。9.C 解析 A 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B 项,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D 项, 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