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鄱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 史 试 卷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命题人:张欣 审题人:肖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家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依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习惯来维持秩序。礼俗实际上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用体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家族礼俗( )A协调了宗族内部的矛盾B有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C束缚了宗族成员的个性D具备了国家法律的权威2汉武帝元封元年规定:把郡国应贡物连同运输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正常的市
2、价,折合为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直接上缴给国家在该地设置的均输官,然后由均输官像过去商人那样,将这些土特产品运往需要该项物资的其它地区去出售,这一措施( )A解决了郡国对中央的威胁 B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体现了政府的垄断政策3李华中书政事堂记: “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 ”材料说明了政事堂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制约了君主专制C不利于商业发展 D有利于政治清明4雅典的公共墓地
3、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分部落刻上牺牲者的名字,但不标明他们的家世;巴特农神庙上的浮雕刻画了马拉松之战中牺牲的 194 名战士,整幅浮雕没有突出个人。这体现了雅典的( )A 平等意识 B 公民意识 C 和平意识 D 人文意识 5货币一般被认为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下列有关货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曾经用图一中的货币来巩固其统治B图二中货币最早可能铸于唐朝开元年间C北宋政府曾经一度推广图三中的货币D他们的使用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6下表列举的是古代诗歌中关于武则天的评价。据此能够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武则天关于武则天的(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闹。陶钧万国丹青
4、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唐杜甫赠蜀僧丘师兄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元叶颙唐武则天传 樵云独唱卷四A有虚怀纳谏的胸襟 B治国才能值得肯定C当政推动社会繁荣 D当政有违儒家伦理7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濮院镇等,这说明当时( )A商业分工越米越细致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D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
5、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A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 B总理制约总统各国没有先例C两者牵制无法体现三权分立 D人民主权却无人民真正参与9 1938 年月 11 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 “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 ;“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它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 ”12 月为“建立东亚新秩序” ,又提出所谓 “善邻友好” 、 “共同防共”、 “经济提携”三原则。这主要表明( )A国民政府的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B为灭亡中国日本在策略发生了新变化C日本根本
6、目的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D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10 1949 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声明:“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 ”这反映了他( )A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 B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C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 D尽快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11下图是人民日报不同历史时期与援助有关的报道的占比柱状图。以下解读合理的是 ( )A60 年代报道情况可能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B7
7、0 年代外国援华报道变化受中美建交的影响C80 年代的变化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D从整体上看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12 19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 至 70 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 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 19 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A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 B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C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D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13下表是中国在一战期间钢铁、机器设备进口及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8、 )钢铁(千吨) 机器、车辆、交通电气器材及其工具进口(千关两)年份进口 出口 差额 按当年币值 按 1913 年币值1913 245 71 -174 16976 169761914 230 79 -151 24857 234501915 126 104 22 13504 114441916 146 156 10 30794 260971917 123 164 41 19538 160971918 149 190 41 20173 164001919 325 168 -157 44148 364861920 367 198 -169 51185 39073A大战中钢铁的进口骤增而出口锐减连续逆
9、差B一战期间工业设备和重要原料的进口呈向上的趋势C一战后期机械、交通器材的进口显著减少D一战期间战争的物质需求造成了价格明显上涨14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 世纪的英国商人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土地贵族掌握政权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业经营落后 15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在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罗马法( )A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B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10、C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D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16右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初创时期发行的股票,由此可见,当时( )A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时捉襟见肘 B中国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已经产生C民众对洋务企业寄予厚望 D洋务派具有近代经营理念17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 ( )产品名称 1952 年产量 1957 年计划产量增长百分比棉纱 3618 万吨 500 万吨 138棉布 111634 万匹163721 万匹 147食用植物油 72 4 万吨 1552 万吨 214面粉 299 万吨 467 万吨 156盐 346 万吨 593.2 万吨 171A国民
11、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 B经济建设侧重于改善民生C 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左倾冒进思想已开始滋生18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 18 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 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 )A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B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C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D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19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全球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将是西方
12、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相互作用。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材料表明 ( )A文明冲突的社会不会有政治经济利益 B东西文明的对抗决定国际秩序的走向C国际政治斗争的新领域将是文化领域 D冷战时期遏制理论已不能适应新形势20 20 世纪 30 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拥有” “免于匮乏的自由” ,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 )A主张创新自由制度以活跃经济 B意在鼓励民众摆脱贫穷C强调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D唤醒人们自信推进21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推行
13、“美国优先”的理念,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对美国不利,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其理念主要表明特朗普( )A掩盖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倾向 B追求利益却不愿承担相应责任C建立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和秩序 D企图避开联合国追求单边主义22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 年 10 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 20。但相对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 年到 2009 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14、 )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 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3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下图邮票是土耳其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某组织建立五周年,这一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北约 D华约24 禹贡 和山海经是现存仅有的两部先秦地理书,两书关于 “九州”的地理方位记载多所不同。古人相信禹贡是大禹亲自所作,载于尚书 ,又被汉书地理志叙于篇首,是华夏地理学的正宗。但近世学者们认为, 山海经成书早于禹贡 ,早期文献中关于天下观的表述,原型和素材都是源于山海经 ,因此山海经才
15、是中国地理学传统的发端之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古人观点可信,有尚书 、 汉书为证B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往往荒诞不经缺乏研究价值C孰是孰非必须在新的考古发现基础上考辨D近世学者们的研究有可能改变古代原有的历史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5 分,共 52 分25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群岛国家,既离开欧洲大陆,又靠近欧洲大陆,这样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自 1588 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此后 300 多年里,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处于世
16、界首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英国的海上控制进行挑战。17 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而在欧洲舞台上,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面对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这使英国人认为自己优越于和强大于欧洲其他民族,英国应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因而反对欧洲大陆新崛起的力量对英国形成挑战。英国的均势外交目标就是无期限地扮演欧洲舞台的主角和持续拥有英国固有的战略优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
17、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 ”这段话是对英国均势外交的最好概括。摘自英国外交浅析等材料二 英欧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聚焦点,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受挫,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在他们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与此同时,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认为英国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同时,英国国内在野的独立党势力渐大,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
18、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 52%公民支持脱欧。2017 年 3 月16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欧关系的变化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摘自脱欧公投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推行均势外交的原因。 (10 分)(2 ) 根 据 材 料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英 国 脱 欧 公 投 的 原 因 及 英 国 脱 欧 带 来 的 影 响 。( 1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所
19、谓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特指在中国近代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社会心理,人文观点及其意识形态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的。所有这个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 ”摘编自刘爱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及其特征围绕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应符合材料;阐述须思路清晰,史论结合。 )27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 1978 年 12 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的号
20、角。不过在当时,中国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战后几十年的加速发展所知甚少,社会科学界与国际主流也隔绝多年,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对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不十分清晰。这样, “摸着石头过河”就成为中国改革的重要策略。其内在合理性在于允许下层主体进行创新性探索,中央政府也在不完全否定原有体制的条件下做出一些变通性的安排,使改革试验得以进行。而一旦这些试验取得成功,就继之以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使整个社会分享成果。体制边缘的种种改革,为突破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开辟了一定的空间,促成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和 80 年代初期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曲折起伏,中国在 1992 年
21、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展开了以财政、银行、外汇等体制为重心的全面改革,启动了以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为中心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这样,中国在 20 世纪末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并于 2001 年加入 WTO。据吴敬琏万马齐喑环境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整理(2016 年 11 月 22 日)(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和原因。 (8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7 分)高三历史月考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1-5 BBDBB 6-10 BBABA 11-15 CCDBB 16-
22、20 DCCCC 21-24 BDCD 25 25 (25 分)(1)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强大的海权;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 “世界工厂”地位使英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英国的岛国心理和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形成的民族特性等文化因素在更深层次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要争夺市场、欧洲和世界霸权。(10 分)(2)原因:英国与欧洲之间本身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光荣孤立”的历史传统也可以) 。英欧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党派选举之争的需要。以退为进,想从欧盟获得更有利的条件。英美关系过于亲近。无论是历史还是经济原因,当欧盟与美国有利益分歧时
23、,英国也往往站在美国的立场上。(8 分,任意四点即可得 8 分)影响:对英国:短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但从长远来说,英国脱欧会使其经济和国际地位大打折扣。对欧盟:打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内部不稳定性增加,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将被削弱。对世界:英国脱欧公投,对全球政治经济稳定与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冲击。对中国:英国脱欧,中欧、中英贸易或将分开进行,这在中国处理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上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对美国:英国脱欧,使欧盟实力整体上削弱,对美国有利。 (7 分,其中任意三点各得 2分,第四点得 1 分)26 (12 分) 【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 (3 分)阐述:
24、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面对民族危机提出向西方学习思想,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他们都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通过改良和革命的方式实现资本主义;以陈独秀为首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在该运动后期转向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思想。因此,近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是在民族危机出现和加剧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体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意识。 (9 分)示例二:观点:知识分子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不断演进。 (3 分)阐述: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是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新式学堂的兴办、
25、留学热的兴起,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 19 世纪中叶,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首先开眼看世界,提出并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序幕。此后,不论是洋务思潮,还是维新变法思潮、民主革命思潮,或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或发展,都与知识分子的推波助澜密切相关。因此,知识分子成为近代中国各阶段社会思潮演进的核心力量。 (9 分)27 (15 分)(1)特点:从局部突破到全面推广;以体制边缘改革打破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 (2 分)原因:长期的相对封闭状态缺乏对国际社会的了解;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固化了经济发展的观念;局部改革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改革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探索。 (6 分,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2)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财政、银行、外汇等为重心进 行管理体制改革;以国有企业有进有退为中心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 (3 分)成果: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