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50866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铁人中学 2018 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

2、的理想。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 ,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

3、,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

4、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选自袁行霈中国诗

5、歌艺术研究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 “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B. 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C. “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D. “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屈原最后投身汨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楚国国君没有理解他,重用

6、他,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B. 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C. 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D. 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结构谨严。3.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B. 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C. 文中引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的

7、目的是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D. 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 橘颂 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答案】1. A 2. C 3. C【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偷换概念,原文第三段,原文是说“无求与苏世”使独立不迁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8、,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的最后一段,原文为“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 ,由此可知, “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错,这是作者的观点。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指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 ,这是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9、点态度的能力。C 项“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表述不当,本选项信息对应原文第四段,这一段的中心句是“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再联系原文“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屈原的原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可知,文中引材料的目的是为了阐释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木 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考试分初试、复试

10、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 ;2柴

11、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

12、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

13、,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4. 下列对

14、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篇小说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进入终试拒绝吹奏,取消资格纪念碑前吹奏悲乐破格录取 ” ,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也是朱丹精神的发展过程。B. 文章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 ,运用了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朱丹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C. 小说中的“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小说中的这个重要场景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D. 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心理

15、描写生动细致;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5. 小说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小说中的朱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加以分析。【答案】4. C 5. 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打基础。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暇。 6. 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

16、一点。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解析】【4 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 “情节的发展过程也是朱丹精神的发展过程”不确切,朱丹的精神从故事开始就存在。B 项,朱丹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其意图显而易见,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D 项,文中没有心理描写,有多处神态描写。【5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中对“

17、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题时注意从交代故事情节,烘托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答题时先找到文中写“雪”的句子“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第一句写景交到时间,地点,尤其是地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 “雪”和典型环境吻合,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从情节的推动和人物的塑造看,两处写“雪”是朱丹被淘汰之后,推动情节的发展,此时借助“雪”写朱丹的心情,突出其精神;从主旨看,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

18、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暇。【6 题详解】此题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答题时首先用一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象。分点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答题时注意抓住文中的“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从纪念碑前的吹奏” “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 “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 “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概括其“出色的音乐才华” “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精神品质。【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

19、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三秒钟的小公益王宇凡 欧阳洁 王发财 2011 年 10 月 2 日,家住甘肃兰州市红古区薛家村的李芬连老人十分高兴。镜头前的李芬连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神情庄重,端坐在家门前,好像在举行仪式。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照相。每给一位老人拍完照片,袁柯都会告知很快就会寄来照片。他是西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22 岁,于 2011 年 8 月发起了一个叫“快门三秒钟”的公益项目,呼吁爱心

20、人士关注农村,用相机帮助农村老人和孩子,解决农村老人缺少遗照、孩子缺少童年照片的难题,不让他们因没有照片而留下遗憾。袁柯刚和他的团队走出大门,李芬连老人就拿着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追上来,送给他们。在路上,袁柯碰见了拉着架子车的薛成基老人。他留着长长的花白胡须,听说这些大学生要给自己拍照,立刻同意了。薛成基老人希望和妻子苏美英照一张合影。53 年前,他们有过一张黑白结婚照。如今,梳洗打扮了一番,他依旧站在她的右边,拘谨而又兴奋地盯着镜头,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这一瞬间就此定格。“好浪漫啊。 ”有一名队员由衷感慨。有位老人拿到照片后,次日一早,就提着自家种的桃子,来到袁柯借宿的农民家。老人感动地说:“

21、我活了 70 多岁,儿子都没给我照过一张照片,你们真是好人啊我也有老人照(遗照)了。 ”袁柯不由心情沉重。辛苦抚养子女,寂寞地守着空家,老人们因此就能满足。袁柯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外婆。两年前,刚刚考上大学的袁柯去看望 84 岁的外婆。他提议用新手机给老人照相,下身瘫痪的老人硬撑着爬了起来。临走时,老人问袁柯能不能把照片洗出来?当时的袁柯不知道手机资料可以传输到电脑,就摇摇头。外婆叹了口气。不久,老人离世。去年春节回家,他把照片洗出来,放到了外婆的坟前。这个遗憾,也是袁柯创办这个公益项目的初衷。在大都市,人们很难理解一张照片对于一个农村老人有怎样的意义,自小生活在农村的袁柯对此深有感触。他们也给乡

22、村的孩子送去温暖。苏家沟小学的孩子们就因为要拍照,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孩子们有的拍桌子,有的站在凳子上,高兴得直跳。等确定在小花园前拍照时,孩子们全都围过来了,抢着要站在镜头前面,两个孩子还打起来了看到这一幕,袁柯心里酸酸的。苏家沟很贫困, “快门三秒钟”项目组给他们带来了新鲜的喜悦。短短六天时间,他们帮 300 多名孩子拍了照片,有单照,有小伙伴们的合照,也有全家福。苏家沟村有个家族,前几年闹了矛盾,两个家庭关系很紧张。项目组积极地调解,并且提议拍张“全家福” ,终于让两家人凑在一起拍了照片。过后两家人开始沟通、接触,现在已经和解。双桐村也有两位村民因为田地边界闹了矛盾,在队员和村民的劝说下,

23、两人照了张合影,也就握手言和了。他们认为,既然都拍了合照,都固定到相纸上了,还闹什么别扭啊?有人质疑袁柯搞公益是为了出名:“在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拿一张照片有什么用?”袁柯说“除了物质需求,人还有精神需求。谁不想有一张童年照?谁不想在去世后留下一张照片?”“快门三秒钟”团队从 2011 年 8 月至今共进行五次活动,已经拍摄近 2000 张照片。(21)22 岁的袁柯并非专业摄影师,用的也是 1000 元左右的尼康相机,还经常把做家教的钱拿来做公益。(22)“一张照片,虽然看起来很微小,却对我们的目标群体很重要。从小处着眼,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星星之火也可燎原,那样我就实现了大精彩 ”。

24、(选自中国青年 )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 1 至 3 段,以一个特写镜头描写了一位老人平生第一次照相的场景,画面生动温暖。B. 第 9 段中,将袁柯和老人的儿子来进行对比,以袁柯的富有爱心衬托出老人儿子的不孝。C. 第 10 至 12 段,补充交代了袁柯创办这个项目的初衷,进一步明确了这个项目的现实意义。D. 这篇新闻多处使用数字,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说明事实,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特征。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中的“小公益”和结尾的“大精彩”遥相呼应,最后段的“从小处着眼” ,正是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法则。B. 第 15 段中,两个孩子因为

25、照相而打了起来,这显然违背了袁柯倡导这项公益活动的初衷,他因此而心里酸酸的。C. 第 22 段强调袁柯身份的不专业和相机的普通,是在呼吁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做这项公益活动。D. 这篇报道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对公益事业的独特理解。9. 请简要概括这项公益活动带来了哪些直接的社会效益?【答案】7. B 8. D 9. 免除了老人的遗憾;带给孩子欢乐和温暖;消弭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解析】【7 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B

26、 项,无中生有,说老人儿子不孝没有依据。故选 B。【8 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正是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法则”说法绝对化;B 项,袁柯是为孩子们对照相的急切程度而心酸;C 项,身份的不专业和相机的普通,表明做公益并不需要多么高的门槛。故选 D。【9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这项公益活动带来了哪些直接的社会效益,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用相机帮助

27、农村老人和孩子,解决农村老人缺少遗照、孩子缺少童年照片的难题,不让他们因没有照片而留下遗憾” “他们也给乡村的孩子送去温暖” “过后两家人开始沟通、接触,现在已经和解。双桐村也有两位村民因为田地边界闹了矛盾,在队员和村民的劝说下,两人照了张合影,也就握手言和了” “除了物质需求,人还有精神需求。谁不想有一张童年照”概括答题要点。【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

28、)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太平兴国二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洪州,恕以乡里辞。改澧州。澧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会契丹引去,迁右谏议大夫、知澶州。驿召为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太宗谕以农战之旨,恕对曰:“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太宗曰:“卿第行,朕思之。 ”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而已,营田之议遂寝。恕每便殿奏事,太宗或未深察,必形诮让。恕敛板蹴缩,退至殿壁负立,若无

29、所容。俟意稍解复进,悫执前奏,终不改易,如是或至三四。太宗以其忠,多从之。真宗即位,加户部,命条具中外钱谷以闻。恕久不进,屡趣之,恕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 ”真宗嘉之。咸平二年,帝北巡,充行在转运使。俄以母老求解,拜吏部侍郎。五年,知贡举。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赢瘠。起复视事,迁尚书左丞。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真宗曰:“卿求一人可代者,听卿去。 ”是时寇准罢枢密使,恕即荐以自代,遂以

30、准为三司使,恕为集贤学士、判院事。准即检寻恕前后改革兴立之事,类以为册,及以所出榜,别用新板,躬至恕第请判押。恕亦不让,一一押之,自是计使无不循其旧贯。(节选自宋史陈恕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B.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C.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D. 古者兵出于民/

31、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是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 15 岁许嫁举行及笄礼时所取,以供长辈称呼。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C.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如咸平;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往往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D. 起复,指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丧尚未满期而应召赴任官职;也可泛指革职官员重

32、被起用,文中即是前者。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陈恕为官清廉,精于吏治。他因自己家在洪州而辞去洪州通判之职,后改任澧州通判,到任后又揭发澧州官吏利用账簿欺上瞒下,投机图利的弊端。B. 陈恕性格直爽,公忠体国。真宗曾责令他奏报国库情况,他因为担心陛下年轻,如知府库充实,会生奢侈之心而迟报,此举颇受真宗赞许。C. 陈恕非常孝顺,事母尽心。母亲年老,他曾请求解官回家服侍,未被批准。当母亲死后,他又因过度哀伤,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D. 陈恕擅长识才,举贤任能。他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时,就推荐当时被罢枢密使之职的寇准,举荐他代替自己,真宗就任寇准为三司使。13.

3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而已,营田之议遂寝。(2)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陈恕走了好几天,果然有诏书,只让士兵修缮完善城堡、开通疏导防护沟渠罢了,屯田的提议就搁置了。(2)陈恕已经生病了,还勉强亲自处理政事,凡个月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馆殿里的闲职,用获得的俸禄来解决家贫之急。【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

34、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寇至则战” “今之戎士皆以募致” “衣食仰给县官”句前有名词作主语,前面可断开。 “万一生变” “悔无及矣”意思相对简单明了,中间要断开。【11 题详解】试题分析:“以供长辈称呼“错,名供长辈呼唤,字是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古代人在名字方面比较严格。分为姓、名、字三个部分。姓是记住祖宗用的;名是用来区别自己与他人的,字则一般为两个;其中一个要纳入自己的辈份,辈份不是自己取的是家族叙的,称为家谱。比

35、如,孔家近代有玉延庆凡祥令等字。另一个则要与名配合,使之意义相近。如岳飞,飞是其名,字鹏举,举是其辈份。【12 题详解】试题分析:作答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题型,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做题时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对比对即能发现问题。D 项, “他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时,就推荐当时被罢枢密使之职的寇准”表达有误,文中陈恕担任集贤殿学士、判院亊是在他荐寇准之后。【13 题详解】试题分析: 该题第一句中“止” ,意思是只;“修完” ,

36、修缮完善;“寝”意思是搁置。第二句中, “职” ,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处理政事;表,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上表;以济其贫,意思是来解决家贫之急。翻译时要字字对译,用词准确,整体句意连贯通顺。【文言文参考译文】陈恕,字仲言,是洪州南昌人。小时候做过县吏,改变旧习,发愤读书。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大理评事、洪州通判,陈恕以自已家在洪州辞官(各朝几乎都有规定不得在家乡为官) 。改任澧州通判。澧州自唐末起就是节度使兼管,官吏多凭借登记财物的账簿侵吞财物。陈恕揭发其中的所有弊端,郡中都称赞他精明强干,以做官有才闻名于世。正好赶上契丹撖军,召入朝廷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升为右谏议大夫、澶州知州。在上任

37、的路上又奉圣旨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罝使。宋太宗问他农业和作战的关系,陈恕回答说:“古时候兵从百姓中临时征集,没有军情就种地,敌寇来了就当兵打仗,现在的战士都是招募来的,补给都要依靠官府,如果让他们冬天持兵器抵御敌寇,春天拿着锄头种田,万一有什么变故,后悔都来不及啊。 “太宗说:“那你先去上任吧,我再想想。 ”陈恕走了好几天,果然有诏书,只让士兵修缮完善城堡、开通疏导防护沟渠罢了,屯田的提议就搁置了。不久做了代州知州,可以参与吏部举士考选,选拔职官,授予盐铁使。陈恕有心計,将积久的弊政清理一空,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題词“真盐铁陈恕” 。陈恕每次在偏殿奏亊,太宗有时没有深察,常提出责问。他就收

38、回手板恭敬不安地不断后退,一直退到大殿墙边站立,好像无处容身。等皇帝气消了一点后,又恭谨地上前奏事,不改变自己立场,像这样有时会有三四次。太宗因为他的忠心,大多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提升至礼部侍郎。真宗即位,加户部郎中,命令他整理列举京师内外的钱粮情况上报。陈恕许久不报,皇帝催促多次,陈恕说:“陛下年轻,如果知道府库充实,恐怕生出奢侈之心,臣因此不敢上报。 ”真宗很赞许他。咸平二年,真宗北巡,让陈恕担任行在转运使。不久陈恕以母亲老了为曲请求解任,真宗任命他为吏部侍郎。咸平五年,负责科举考试。陈恕因为自已是洪州人避嫌,凡是江南的贡士都被清退。又援引“贡举非其人“(就是“推举的人不合袼” )的律条,

39、所以取士很少,而所取的举人以王曾为首,等到廷试糊名考试,王曾又考了第一等,当时人们都称赞陈恕所举得人。陈恕对母亲很孝顺,母亲亡故,过度哀伤思慕,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服丧期没满而起用,升为尚书左丞、代理开封府知府。陈恕已经生病了,还勉强亲自处理政事,凡个月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馆殿里的闲职,用获得的俸禄来解决家贫之。真宗说:“你找一个可以代替你的人;就听任你离开。 ”当时寇准被罢枢密使一职,陈恕就举荐他代替自己,真宗就任寇准为三司使,陈恕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寇准就收检搜寻陈恕前后改革兴立的事务,分类成册,加上陈恕出的榜文,重新刻印,亲自到陈恕家请陈恕决断签署。陈恕也不谦让,一一进行签署,

40、从此担任三司主管的官员都遵循他的旧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莎衣杨 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注莎衣:即蓑衣。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 直饶:犹纵使,即使。绶:系印纽的丝带。 金章:金质的官印。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绿软柔蓝”是写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 “绿” “蓝”写色彩鲜明, “轻” “柔”点明质地轻柔。B. 颔联中的“蒹葭”指芦苇, “菡萏”指荷花, “卧”和“披”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

41、船上。C. 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D. 颈联写到渔人醉酒之后及晚晴之时脱掉蓑衣,渔舍也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可见其洒脱豪放。15. 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伊”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伊”表面上指的是蓑衣,实际上指的是隐居生活。尽管紫绶、金印极其尊贵,但作者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作者借对蓑衣的喜爱,表达了对亲近自然、洒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也表达了厌恶官场,不愿做官的思想感情。【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

42、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 项, “颈联写到渔舍也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错误,选项曲解诗句意思, “乱堆渔舍晚晴时”不是渔舍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而是在晚晴时,归棹拢岸拿蓑衣,乱堆蓑衣。故选 D 项。【15 题详解】试题分

43、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伊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考生应先明确诗句中“伊”所指的对象,再分析诗句中表达的情感。从诗中来看,本题虽然是针对尾句设题,但考生需要关注全诗,要想知道“未肯轻轻博换伊”中“伊”所指的对象,需要对诗歌的标题以及诗歌的内容有所把握。本诗的标题是“莎衣” ,即“蓑衣” ,而诗歌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

44、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本诗中, “莎衣”是诗人放旷不羁、自由洒脱、清高脱俗的品性和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蔑视权贵的志趣的写照。诗歌尾联说“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意思是“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 ,由此可知诗句中的“伊”指的是“莎衣” ,但此处的“莎衣”有了象征意义,即“隐居生活” ,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

45、【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赏析: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

46、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 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在本诗中, “莎衣”是诗人放旷不羁、自由洒脱、清高脱俗的品性和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蔑视权贵的志趣的写照。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

47、气中,披着蓑衣 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雨溅珠玉,一叶扁舟,渔人蓑衣,这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忧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对比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非常喜爱的。颔联既直接描写主人公身披莎衣,驾扁舟畅行江湖,或卧或立,穿蒹葭,闻荷香,又以朦胧烟雨和蒹葭之

48、影、菡萏之香等景象作烘托,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放旷不羁、自由洒脱的心性。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 ,一写“脱” 。“披时风景如画, “脱”时神情活现。写“披” ,景是动,人是静;写“脱” ,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 ,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

49、你的官场礼服的。 “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 “富贵非吾愿” ,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 , “渔歌入浦深” ;“白云依静渚” , “万事不关心” 。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 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 ,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贯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 ,从而构成“换”的关系, 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再别康桥中使人流连康河时兴致勃发,乃至很想“_” ,然而又转念作罢,紧接着以“_”一句解释作罢的原因。(2)易水送别时,高渐离的筑声起到了烘托气氛的重要作用。高渐离先是“_” ,让在场者无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