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联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 I 卷1单项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下,自耕农群体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下列哪一制度或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群体( )A. 井田制 B. 海禁政策 C. 初税亩 D. 均田制2.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所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江南生态环境恶化 B. 南方的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最终确立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 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说的是古代中
2、外贸易主要商路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 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 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 15 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4.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生了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
3、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6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入市井队伍中。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 B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D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7. “16 世纪 40 年代,海地岛上的 6 万多印第安人只剩下 500 人,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古巴等地的印地安人甚至被斩尽杀绝,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
4、隶。 ”材料中的“他们”主要是指( )A. 葡萄牙人 B. 西班牙人 C. 法国人 D. 荷兰人8. “公元 1500 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 ”这段话表明 1500 年前后的世界( )A. 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出现高潮 B. 世界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 新大陆沦为英、法的殖民地 D. 资本主义征服了全球9.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 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 D. 工人
5、手工纺纱速度提高10.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 14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 )A.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 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C.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 D.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11.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 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 2 B. 31 C. 73 D. 19312. 1881 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材料说明开平煤矿( )A.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6、B. 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 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D. 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征13. 据统计,189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 549 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 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 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C. 洋务企业的诱导 D. 外商企业的刺激14. 照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
7、行。该照片可以说明( )A. 上海社会风貌已完全西化 B. 传统交通工具在中国已被取代C. 上海处在西方列强殖民统治之下 D. 西方工业革命成果改变了上海的交通状况15.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16. 1933 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该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 )A. 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 B. 通胀严重,通过政府大量投资
8、稳定通货C. 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D. 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人民反危机的信心17.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期的是( )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20 年建成社会主义” 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8. 毛泽东曾经说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段话直接影响的新中国的经济活动是(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
9、设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19. 1978 年 12 月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1982 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理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B. 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C. 广大农民由不理解到积极拥护 D. 在全国农村同步开始20.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小组成员收集的相关材料有: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性质的
10、企业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A. 上海 B. 广州 C. 南京 D. 厦门21. 1990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总理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认为( )A. 英国不会参与法德两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B. 欧洲一体化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C.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D. 成员国发展水平的悬殊差距将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2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
11、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 C. D. 23.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A. 新航路开辟时期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C. 20 世纪 40、50 年代 D. 20 世纪 90 年代初24.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
12、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第 II 卷二、材料解析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25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材料一: (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 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 1.5 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 8
13、 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 3500 张。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 (2 分)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2 分) 材料二: 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 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式的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本保障。 ”材料三: 1832 年一家英国报纸用既满意又警觉的口吻宣称:“大不列颠的制作业体制,以及由之而来的大型市镇令人难以置信的迅速增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
14、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2 分)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4 分)材料四: 1952 年1957 年我国工业比重图(3)据材料四说明 19521957 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 (2 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4 分)26国家制度和政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材料一: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
15、产方式的作用。 (见下图)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2 分)造成这一效应的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6 分)材料二: 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 引自苏联兴亡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开始变化的标志性措施是什么?(2 分)材
16、料三: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找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象战时紧急状况那样一,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3)材料三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2 分)分析其国际影响。 (2 分)27.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店铺,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
17、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材料二:(明代)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如山西商、徽商、江右商等。他们从事各种转贩活动。简明中国经济史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
18、出口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四: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市场国家公共领域(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10 分)(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6 分) 高一联
19、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1-5:D B A B A ,6-10:D B B C B ,11-15:D D B D B ,16-20:C C B A A ,21-24:D C D B 二25.(16 分)(1)变化:私营丝织业超过官营丝织业(居主导地位) 。 (2 分)因素:商品经济发展(2 分)(2)条件: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资金、技术条件。 (2 分)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4 分)(3)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2 分)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 分)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 分
20、)26.(16 分)(1)效应:滞后效应。 (2 分)制度政策: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等。 (6 分,答三点即可)(2)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 分)。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 分)(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 分)影响:开创了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2 分)27. (20 分)(1)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4 分)明代:商业资本十分活跃、实力雄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6 分)(2)变化: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 (4 分)(3)主要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2 分)过程: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 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