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选择题满分练11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48793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选择题满分练1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选择题满分练1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选择题满分练1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选择题满分练1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选择题满分练1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择题满分练十一说明: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2016 年底以来,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各大城市,如图所示,单车的车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 模块和SIM 卡等,便 于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用户仅需用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APP) 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开锁,骑行时手机 APP 上能实时了解单车的位置;骑行结束关锁后 APP 就显示计时、计价、里程等信息此外,单车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为车内电池充电,满足定位和自动开锁等过程中的用电根据以上信息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车的位置信息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准确定位的B单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的C由手机 APP 上的显示信息,可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D单车在被骑行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表现为阻力解析:选 B.单车某个时刻的准确位置信息是借助通讯卫星 GPS 定位确定的,故 A 错误;单车在运动过程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充电,故 B 正确;由手机 APP 上的显示信息包括路程和时间,没有说明具体的位移,故不可以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单车在被骑行过程中前轮受摩擦力向后,表现为阻力,后轮受摩擦力向前,表现为动力,选项 D 错误;故选 B.2(2018山东泰安市高

3、三二模)如图所示,水平面上A、B 两物块的接触面水平,二者叠放在一起在作用于 B上的水平恒定拉力 F 的作用下沿地面向右做匀速运动,某时刻撤去力 F 后,二者仍不发生相对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撤去 F 之前 A 受到 3 个力作用B撤去 F 之前 B 受到 4 个力作用C撤去 F 前后,A 的受力情况不变D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小于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选 D.A、B、撤去 F 前,整体做匀速运动,故 B 受地面的摩擦力与F 平衡,而 A 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 A 不受 B 的摩擦力,B 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共 5 个力作用;A 只受重力和 B 对 A 的

4、支持力,A受两个力的作用;A 错误;B 错误;C、撤去拉力 F 后,由于整体做减速运动,A 受到重力和 B 对 A 的支持力及 B 对 A 的摩擦力, A 受 3 个力的作用;C 错误;D、撤去拉力 F 后,由于整体做减速运动,整体的加速度 a 2g,而 A 的加速度 aA 2g1g,即 21,D 正确;故选 D.3如图所示,绷紧的倾斜传送带始终以恒定的速率v1 顺时针运行,初速度大小为 v2 的小物块从底端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 v2 v1.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象不可能为( )解析:选 D.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能在速度减为 v1 以前已经到达

5、最高点,因此 A 正确若小物块速度减为 v1 后还没有到达最高点,若 mgcos mgsin ,那么小物块将匀速向上运动,故 B 正确若 mgcos mgsin ,小物块将继续减速上滑但加速度减小,可能在未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向下加速下滑,加速度不变,因此 C 正确小物块上滑过程中速度不可能立即反向,因此 D 错误选 D.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极管(正向通电时可以理解为短路,反向通电时可理解为断路)连接,电源正极接地初始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 P 点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极板上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B上极板上移,P 点电

6、势升高C上极板下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D上极板下移,P 点电势升高解析:选 D.将上极板向上移动,d 变大,由 C 可知,C 变小,而 UrS4kd不变,要放电,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能放电,由 E 可4kQrS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油滴静止不动,上极板电势为零,P 点到上极板的距离增大,根据 UEd 可知 P 与上极板间的电势差的绝对值增大,而电场中的电势都为负,所以 P 点电势减小,A 、B 错误;若上极板下移,则 d 变小,C 变大,两极板间的电压 U 等于电源电动势不变,电场强度 E 变大,电场力变大,电场力大于重力,油滴所受合力向上,油Ud滴向

7、上运动,P 点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根据 UEd 可知 P 与下极板间的电势差的绝对值增大,总电压一定,则 P 与上极板的电势差减小,而电场中的电势都为负,所以 P 点电势增大,C 错误,D 正确5(2018衡水中学押题卷)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宽度为 d 的条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直角三角形金属线框 ABC 的 BC 边长度为 L,已知Ld.现令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 v0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 B 点进入磁场的时刻为计时起点,规定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 i 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解析:选 C.B 点进入磁场后直至线框位移为

8、 d 的过程中,线框的有效切割长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线框中电流随时间均匀增大至 I0,方向为逆时针,已知Ld,线框位移大于 d 小于 L 的过程中,其有效切割长度不变,线框中电流不变,仍为逆时针,线框出磁场的过程中,有效切割长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电流随时间均匀增大,A、D 错误;由 B 项的横轴可知 L2d,由几何关系可知线框位移为 L 时的有效切割长度与位移为 d 时的有效切割长度相等,故电流等大,但方向为顺时针,位移为 Ld 时,有效切割长度是位移为 d 时的 2 倍,电流为2I 0,B 错误;由 C 项的横轴可知 L3d,由几何关系可知线框位移为 L 时的有效切割长度是位移为 d 时的 2

9、倍,故电流为2I 0,位移为 Ld 时,有效切割长度是位移为 d 时的 3 倍,电流为3I 0,C 正确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R 0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L 为标有“22 V 20 W”的白炽灯泡,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灯泡 L 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 R 的交变电流频率为 50 Hz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01C变压器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 101D当滑动变阻器 R 的滑动片 P 向下移动时,电流表 A1 和 A2 的示数均增大解析:选 ABD.由乙图可知,周期 T210 2 s,则频率

10、为f 50 Hz,故 A 正确;由乙图可知,原线圈的最大电压为1T 1210 2Um220 V,则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 U1 220 V,而此时灯泡正常发光,2Um2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U2U L22 V,故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故 B 正确;原、副线圈均在同一个铁芯n1n2 U1U2 22022 101上,其磁通量变化率相同,故 C 错误;当滑动变阻器 R 的滑动片 P 向下移动时,R 的有效阻值减小,副线圈电压不变,故副线圈的电流增大,根据 可知,n1n2 I2I1原线圈的电流也增大,故电流表 A1 和 A2 的示数均增大,故 D 正确7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

11、“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该卫星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h 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周期为 T 的匀速圆周运动,再经变轨后成功落月已知月球的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42(R h)3T2R2B “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2RT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R h)3GT2R3D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2RT R hR解析:选 AC.在月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得:G mg;对于MmR2“嫦娥三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由

1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 (Rh ),联立解得:g ,故 A 正确;“嫦娥三号”Mm(R h)2 42T2 42(R h)3T2R2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Rh,则它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 ,故 B 错误;根据 G m (Rh) ,2rT 2(R h)T Mm(R h)2 42T2解得月球的质量为 M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42(R h)3GT2 ,故 C 正确;设在月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v,M43R3 3(R h)3GT2R3则有:G mgm ,解得 v ,故 D 错误MmR2 v2R gR 2(R h)T R hR8如图所示,一小球套在倾角为 37的固

13、定直杆上,轻弹簧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 O点小球由 A 点静止释放,它沿杆下滑到达最低点 C 时速度恰为 0.A、 C 相距 0.8 m,B 是 A、C 连线的中点,OB 连线垂直 AC,小球质量为 1 kg,弹簧原长为0.5 m,劲度系数为 40 N/m,sin 370.6,g 取 10 m/s2.则小球从 A 到 C 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 B 点时的速度最大B小球在 B 点时的加速度为 6 m/s2C弹簧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小球从 A 到 B 过程和从 B 到 C 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解析:选 BD.小球合外力等于 0 时速度最大,在 B 点时由于弹簧弹力为k(lOB) 40 N/m(0.5 0.3)m8 N,方向垂直杆向上,重力垂直于杆的分力为 mgcos 1100.8 N 8 N,方向垂直于杆向下,所以小球在 B 点时合外力Fmg sin 1100.6 N6 N,所以经过 B 点时速度不是最大,A 错误;此时加速度 a 6 m/s2,B 正确;在 AB 段弹簧弹力与小球位移夹角大于Fm 6 N1 kg90,所以做负功, BC 段做正功,C 错误;A、C 两点小球速度为 0,由图形的对称性知 AB 过程和 BC 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D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