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46593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耀华实验学校 2018 年九月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 50 分钟,满分 100 分。2考试范围是必修一第一章,选择题 10 道,填空题 3 道,计算题 2 道。 3. 卷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4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u 64 Ag 108 Fe 56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 个答案,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一般不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是( )A.

2、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一般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操作是过滤、蒸馏、萃取或分液,常用的仪器分别是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根据装置特点可知,AD 分别是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容量瓶和漏斗。容量瓶常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不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C。考点: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时仪器选择的判断2.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11.2 LB.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 2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C. 25,1.0110 5Pa,64 g 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D.

3、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依据 n= = 计算,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含有 NA 个氦原子的氦气物质的量为 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L,故 A 错误;B不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故 B 错误;C、依据 n= 计算物质的量= =1mol,结合分子式计算原子数为 3NA,故 C 正确;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3.在实验室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B. 温度计的水银球位

4、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不能插入液面C. 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汽的流向相反D. 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通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停止通冷凝水再撤酒精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为避免加热时出现暴沸现象,应在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故 A 正确;B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目的是控制馏分物质的沸点,得到较纯净的物质,故 B 正确;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汽的流向相反,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这样冷凝效果好,故 C 正确;D开始蒸馏时,先开冷凝水,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故 D 错误;故选 D。考点:考查实验室制备蒸馏水操作4.由 CO2、H 2和 C

5、O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 2和 CO 的体积比为( )A. 44:2:28 B. 22:1:28 C. 29:8:13 D. 26:16:57【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 CO 与 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 CO2、H 2、CO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 CO2和 H2来决定,CO 的量可以任意。由十字交叉法: ,由十字交叉法可求得 CO2和 H2的体积比为 26:16 或 13:8 时(CO 的量可以任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28,故选 D。5.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当氧气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时,下列物理量一定不改变的是

6、( )A. 质量、摩尔质量 B. 体积、摩尔质量C. 分子数、电子数 D. 密度、摩尔体积【答案】D【解析】A摩尔质量属于强度性质,不随物质的量变化,而质量属于广度性质,随物质的量变化,A错误;B摩尔质量属于强度性质,不随物质的量变化,而体积属于广度性质,随物质的量变化,B 错误 C由 N=nNA可知,氧气分子数目及电子数目随物质的量变化,C 错误;D密度、摩尔体积都是强度性质,不随物质的量变化,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对常用物理量的理解、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明确有关物理量的含义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的理解。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 ,所加试剂或采用

7、的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 NaCl 固体(Na 2CO3固体):加水过滤 B. KNO 3溶液(NaCl):蒸发结晶、趁热过滤C. CO2(HCl):通入 Ca(OH)2溶液中 D. CuSO 4溶液(Cu):直接过滤【答案】D【解析】【详解】ANaCl 固体和 Na2CO3固体都易溶于水,不能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故 A 错误;BKNO 3和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 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 B 错误;CCa(OH) 2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将原物质也除掉了

8、,故 C 错误;D铜不溶于水,可用过滤分离,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注意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原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B,要注意结合 KNO3和 NaCl 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判断。7.将 1L0.2mol/L NaCl 溶液和 1L0.2mL/L 硫酸钠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变为二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2mol/L B. 0.3mol/L C. 0.6mol/L D. 0.8mol/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混合溶液中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n(Na+)=n(NaCl)+2n(Na 2SO4

9、)= 1L02mol/L +21L 02 moL/L=06mol;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 c(Na+)=06mol2L=03mol/L。故选项是 B。考点:考查电解质浓度与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关系的知识。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质量相等的 O2和 O3中所含原子数相等B. 物质的量相等的 O2和 O3中含分子数相等C. 质量相等的 CO 和 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D. 物质的量相等的 CO 和 CO2中含碳原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 n=m/M、N=nN A可知,质量相等的质量相等的 O2和 O3,O 2和 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的质量相等,故含有氧原子

10、相等;B、根据 N=nN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根据 n=m/M 求其分子个数比,再利用这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解题;D物质的量相同,含有分子数目相同,二者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之比【详解】A、根据 n=m/M、N=nN A可知,质量相等的质量相等的 O2和 O3,O 2和 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的质量相等,故含有氧原子相等;或这样解答:质量相等的质量相等的 O2和 O3,分子个数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等质量的 O2和 O3的含有的分子数目之比为48gmol1 :32gmol 1 =3:2;故等质量 O2和 O3的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为(32):

11、(23)=1:1,故 A 正确;B、根据 N=nNA可知,等物质的量的 O2和 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 1:1,故 B 正确;C、假设两物质的质量都是 m,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11:7,则碳原子的个数比是:11:7,故 C 错误;D、物质的量相同,二者含有分子数目相同,CO 和 CO2分子中 C 原子数目分别为 1、1,故二者所含的 C 原子数目之比为 1:1,故 D 正确;故选 C。9.2013 年 4 月 20 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卫生防疫人员要紧急配制 0.01 mol/L 的 KMnO4 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所取的 KMnO

12、4样品受潮 B. 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 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C【解析】A. 所取的 KMnO4样品受潮,则溶质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 错误;B. 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 错误;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的液面低于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 正确;D. 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增加,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明确误差分析的依据以及操作会引起哪些物理量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根据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13、 B和溶液的体积 V 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 和 V 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 nB比理论值小,或 V 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 nB比理论值大,或 V 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10.将标准状况下的 LHCl(g)溶于 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b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 B. molLC. molL D. mo1L【答案】A【解析】【详解】将标准状况下的 a L HCl(气)的物质的量为 = mol,氯化氢的质量为mol36.5g/mol= g,所以溶液质量为 1000g+ g=

14、(1000+ )g,所以溶液的体积为 = L,所以溶液浓度为 = mol/L,故选A。二、填空题(共 40 分)11.某同学配制 480 mL 0.5 mol/L NaOH 溶液。 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_。 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则甲图操作应在乙图中的_(填选项字母)之间。A与 B与 C与 D与 该同学应称取 NaOH 固体_g,用质量为 23.1 g 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 NaOH 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填小写字母),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填大写字母)。附表:砝码规格a b c d e砝码大小/g 100

15、50 20 10 5 该同学实际配制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0.48 molL1 ,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称量 NaOH 固体时,采用了“左码右物”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水C溶解固体的烧杯移液后未洗涤 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答案】 (1). 烧杯、500mL 容量瓶 (2). C (3). 10.0 (4). cd (5). C (6). ACD【解析】(1)实验室没有 480mL 的容量瓶,配制时应该选用 500mL 的容量瓶,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 500mL 容量瓶中,并

16、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 500mL 容量瓶、烧杯。 (2)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甲图操作属于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所以应在定容之前,即乙图中的与之间,答案选C。 (3)该同学应称取 NaOH 固体质量是 0.5L0.5mol/L40g/mol10.0g,用质量为 23.1 g 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 NaOH 固体时,需要砝码质量是 30g,游码移动到 3.1g 处,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 c、d,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是 C。 (4)该

17、同学实际配制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0.48 molL1 ,即浓度偏低。则 A称量 NaOH 固体时,采用了“左码右物” ,导致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配制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A 正确;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B 错误;C溶解固体的烧杯移液后未洗涤,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C 正确;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导致配制时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 正确;答案选 ACD。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

18、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第一次 KCl、K 2SO4、Na 2CO3、NaCl第二次 KCl、BaCl 2、Na 2SO4、K 2CO3第三次 Na2SO4、KCl、K 2CO3、NaCl(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首先,向溶液中滴加_溶液(填化学式) ,其目的是_;其次,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_;第三,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溶液(填化学式) ,其目的是_;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溶液(填化学式) ,其目的是_。【答案】 (1). 二 (2). HNO3 (3). 检验碳酸

19、根离子 (4). 除尽碳酸根离子 (5). Ba(NO3)2 (6). 检验硫酸根离子 (7). AgNO 3 (8). 检验氯离子【解析】试题分析:(1)因氯化钡与硫酸钠在同一溶液中不共存,所以我们判断第二个方案是错误(2)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时,因在确定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必须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所以我们首先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所以我们首先加过量的硝酸,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在检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我们先检验硫酸根离子,因硝酸银能跟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银,是一种沉淀干扰检验所以我们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最再用硝酸银来检验氯离子。【考点

20、定位】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名师点晴】明确离子间发生的反应是解题关键,在确定溶液的组成时,首先要保证所确定的溶液中的溶质必须保证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也就是所确定的溶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检验氯离子时,我们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在检验硫酸根离子时,我们可用硝酸钡和稀硝酸,为了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我们可以先加硝酸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据此分析解题。13.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 100mL 3.6mol/L 的稀硫酸。(1)甲:量取 20mL 18mol/L 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 23 次,

21、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将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_;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_;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2)乙:用 100mL 量筒量取 20mL 浓硫酸,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到 100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方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答案】 (1). 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2). 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3). 加水至离刻度线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 不

22、正确,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解析】【详解】(1)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 2-3 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故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筒量、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故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故答案为: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作为: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

23、倒入容量瓶中,故答案为: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定容的操作是:加水至离刻度线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加水至离刻度线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2)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故该做法不正确,故答案为:不正确,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掌握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实验过程中使用仪器的确定,可以根据实验步骤依次罗列出需要的仪器再解题。三、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4.常温下,

24、在 35.5g 水中溶解 12.5g 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 1.20g /cm3,求:(1)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2)该溶液中 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0.1 摩尔 1molL【解析】试题分析: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12.5/250=0.05mol,硫酸铜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 0.05 摩尔硫酸铜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0.1 摩尔。溶液的质量为35.5+12.5=48 克,溶液的体积=48/1.20=40mL,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0.05/0.05=1mol/L。考点: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名师点睛】必须掌握有关物质

25、的量的计算公式:n=m/M=N/N A=V/Vm c=n/V。15.在 25、101 kPa 条件下,将 15 L O2通入 10 L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 15 L,则原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中 V(CO)_L, V(H2)_L.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a L,则原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中 V(CO) V(H2)_.【答案】 (1). 5 (2). 5 (3). (a-10)/(20-a)【解析】【详解】(1)设一氧化碳的体积为 x,则氢气的体积为 10L-x,2CO + O2 2CO2 2H2 + O2 2H2O,2 1 2 2 1x 0.5x x 10L-x (10L-x)0.5根据题意,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有:x+15L-0.5x-(10L-x)0.5=15L,解得 x=5L,则氢气的体积为:10L-5L=5L,故答案为:5;5; (2)根据题意,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有:x+15L-0.5x-(10L-x)0.5=aL,解得 x=(a-10)L,则氢气的体积为:10L-(a-10)L=(20-a)L,则原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中 V(CO):V(H2)= ,故答案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