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学习纲要】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重点、难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梳理】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西汉(1)背景:汉初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北宋(1)背景: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把地方的财政权、行政权、兵权收归中央。(3)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元朝(1)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
2、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3)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相权进一步削弱。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3、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大权由皇帝总揽。5元朝: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威胁着皇权。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3隋唐科举制(1)形成:隋炀帝时。(2)完善:唐宋元时期。(3)影响: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重点拓展】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集权是指权力的分配,是相对于地方分权来说的。在中国古代,统一
4、与分裂、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地方割据与反割据的斗争,都在反复进行着。(1 )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的由来: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倒退出现在西汉时期。如果将西汉的疆土分为两部分,西部地区属于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的管理之下,而东部地区则实行分封制。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郡,诸侯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并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在封国内独揽大权。诸侯国拥有强大的武装,由诸侯王随意调遣。此外,还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实际上成为独立王国。汉高祖刘邦本意是通过分封巩固刘氏天下,结果适得其反,诸侯国最终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王国问题的解决 A.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B
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2 )唐朝中期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唐朝藩镇割据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A.节度使的设置安史之乱(3 )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唐朝亡于藩镇割据,并且导致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出现,这种教训对北宋统治者来说是极其深刻的。较大的政治自主权、雄厚的财力和强悍的武力这些是地方敢于挑战中央甚至取而代之的本钱。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收兵权、财权和行政权)可以说刀刀见血,效果显著。宋代是对地方控制最严的朝代,而且这种控制是全方位的。宋朝以后,统治集团内部官员造反、成为割据势力的危险基本消除。当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的不断扩充,财政入不敷出,形成了冗官冗兵
6、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告诉对我们今天行政改革的启示是:改革要注意提高行政效率,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地方工作的积极性。(4 )元朝的行省制度 说到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省制的创立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元朝是我国古代疆域最辽阔的朝代,如何有效管辖这样广土众民的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元代的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所以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物。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蒙古族作为外族用这一制度统治中国,不放心
7、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长官来亲自管理。如果说宋代是分化地方事权,那么元代行省,事权再度集中,当然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元朝地方事权的集中在元末酿成了行省军阀群雄割据之局。所以明代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司掌军政,三司分立相互牵制。这样一来割据之弊虽除,扯皮内耗之弊又生,可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2君主专制的演进君和相,一个是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个是古代国家的最高行政首长。放眼中国古代,君主权力不断膨胀,宰相的权力起伏跌宕。君相博弈,表面上是人的斗智斗勇,本质则是政治制度设计的落实与向往。在中国古代
8、,皇位是世袭的,皇帝可能是婴孩,也可能是白痴,其本人很可能不具备管理国家政务的能力。即使是正常人,他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皇帝需要选拔干练、优秀、贤能的人才来充当他的总管家,这个人就是宰相,有了能干的宰相皇帝才可以从繁重的政务工作中超脱出来,操纵全局,并有足够的时间,悠闲享受,即使童稚或弱智的君主在位,也可以保证政权的正常运行。一旦发生了天灾或者重大决策失误,导致民怨难平时,皇帝还可以把宰相推出来,承担罪责,罢免或者赐死,以达到重新稳定政治的目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从本质上来说相权与专制主义皇权是相矛盾的,因为专制主义具有独占性和
9、排他性,专制主义皇权的发展,就必然导致相权的削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是以相权轻重的变化作为标志的。(1 )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 在秦朝和汉初,丞相的地位是十分尊贵的,皇帝诏旨的发布,必须有丞相的副署。汉初,办事机构设在宫内,职务主要是伺候皇帝并管理身边的文墨等事者为内朝官。内朝官就是一帮秘书班子,是皇帝的私臣,这些人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但无权干涉外朝事务。办事机构设在宫外的政府官员,例如丞相、九卿等,称为外朝官。他们掌管全国政务,但不能随便出入宫廷,而是定期朝见皇帝汇报请示工作。汉武帝以前,中朝权轻,外朝权重,武帝上台后,重用诸多内朝官员,于是出现了决策权从外朝向内朝的转移,形成内朝决策外朝执行的状
10、况,内外朝制度正式形成。此后,相权与皇权的博弈,基本遵循了这样一种模式,以中朝官制约外朝官,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然后再以中朝官制约外朝官,如此循环而已。(2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如果说汉代的丞相是真正的朝廷首长,是汉朝的 CEO。唐代是以董事长制度取代 CEO 制度。在唐代,皇帝是董事长,而政府分成三个部分:管设计的中书省,管执行的尚书省,管封驳(审核)的门下省,三省之上有一个主管,这个主管就有皇帝自己来做。相权被分散,皇权独尊。当然门下省和谏官、言官能发挥相当的制衡作用,甚至可以批评和规劝皇帝。三省之间有分工合作,相互监督,但是也难免扯皮,于是皇帝便使中书门下两省联合议政,这就是著名的政
11、事堂制度。在唐代,皇权的专制化程度是不彻底的。唐朝规定:不经过中书门下发出来的诏书,一定要经过政事堂,才能算是政府的命令。如果皇帝要免除宰相中的一员,一定要其他若干宰相替皇帝下诏书。唐朝是中国走向专制国家的过渡时期,相权对皇权的制约越来越不取决于制度的力量,而是取决于皇帝的人格修养。唐太宗有这样的雅量,其他皇帝就不一定有这样的雅量。(3 )宋代宰相和皇帝的关系基本上和唐朝是颇为类似的,宋代宰相制度的关键是中书门下政事堂和枢密院“对掌大政” ,另外还有三司管理财政,合称“二府三司” ,二府三司互不统属,均直接隶属于皇帝,从而使宋代君权大大强于唐朝。宋代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被分割,皇帝得以总揽
12、大权。比较唐宋两代宰相制度,古代政治制度已经从“有限专制”走向了“绝对专制” 。(4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权力很大。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元朝中书省宰相职掌全国最高行政,既无隋唐三省制的牵制、分权,又无宋代宰相严格的划分事权,这种隋唐两宋宰相制的反动不可能持续长久,无怪乎朱元璋要对中书省进行限制,最终裁撤中书省。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一个政权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主要是看拥有权力是局限于某一集团、某一阶级,还是来自不同的集团和阶级。这样来看,春秋战国之前的夏商西周基本上是一封闭性政权,在制度
13、上就体现为世卿世禄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政权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也是典型的封闭式政权。元代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甚至连科举也不搞了,政权操纵在蒙古人手中。汉代有察举制,用人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大致算是开放式政权。当然,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开放式政权的制度乃是科举制。从选官角度来看,古代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两种社会形态:世袭社会和选举社会。中间还夹杂着一个门阀社会。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如下: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选贤任能制,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1)察举制 由于秦朝短暂而亡,开创古代中国选举制的是西汉。察举,就是察廉举孝。其基本精神就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
14、科目,由中央或地方有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自己的考察,将士人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政府,再由皇帝亲自考试,中央政府择优授予一定官职或予以提升。最能体现察举制精神的就是续汉书.百官志里说的“四科取士” 。大致说来就是孝廉、贤良方正、太学博士弟子和特科特举。其中以孝廉科最有影响。在察举制中,什么样的人能获取官府的亲睐呢?根据阎步克先生的研究就是那些有“德”者,有“能”者、有“文”者,才有可能被举荐。汉代以孝治天下,选官重德行,选官以孝廉为先也就不足为怪了。(2 )九品中正制 到了东汉后期察举制已破败不堪,民间流传“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谚语。九品中正制的创设
15、是基于察举制存在的弊端。察举制没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与测量方法,仅凭查访、调查,更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必然导致腐败。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包括几个环节:(1)各州各郡设中正;中正负责对本地士人考察;考核结果分为九等,上报吏部;吏部根据等级高低,委以官职。这一制度把察举制中的郡县长官荐举之权转移到中正手中,仍是取决于中正的意志,本质并没有改变,而察举制的精华部分,即由皇帝亲自考试这个环节被取消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倒退。后来世家大族垄断“中正”职务,加之评价方法又无客观标准,从一开始就百弊丛生。当两晋世家大族完全把持政坛包括中正之后,这一制度完全沦为一张甄别门第等级的
16、筛子,它对当时人才的扼杀乃至对官僚政治都造成严重的后果。(3 )科举制 到了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走向没落。科举制与察举制有两个根本区别:第一,普通人,无须一定官员的推荐,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第二,以考试为考察人才的主要方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科举考试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家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的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选官制度,其实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统治者控制的制度。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此外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
17、方式,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说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时期 阶段特征 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西汉 巩固地方:汉初实行郡国并存制。封国是朝廷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封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中央:隋朝继承魏晋三省体制,将其作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隋唐 完善地方:唐朝后期因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大而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北宋 加强地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元朝 新发展 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