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洋服装,西洋近代服装发展,中世纪,近代,5-10世纪,“文化黑暗期”,11-12世纪,“罗马式时期”,13-14世纪,“哥特式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近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1789-1825),巴罗克时期 (以男性为中心),洛可可时期 (以女性为中心),意大利风,德意志风,西班牙风,荷兰风,法国风,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路易十五时代,路易十六时代,浪漫主义时期(1825-1850),新洛可可时期(1850-1870),巴斯尔时期(1870-1890),S 形时期(1890-1914),洛可可时期,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此风格以岩
2、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洛可可式样的特征: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的而又纤细、轻巧、华丽、反复的装饰样式。巴罗克那洋溢着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被洗练
3、的举止、艳丽的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夫拉克阿比埃:由夫拉克(frock)、基莱(gilet)、克尤罗特(culotte)组成的三件套。作为上流社会的男子社交服一直用到19世纪。,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巴罗克时期向洛可可时期的过渡,法国式连衣长袍(耐葛里杰)为典型,路易十五时代(1730-1770):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典型为帕尼埃呈前后扁左右宽的椭圆形,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洛可可 “优美但很轻薄”的文化向“朴素、高尚、 平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这种倾向 就是新古典主义,表现在服装上是头饰 膨大化、裙子体积缩小、帕尼埃消失。,发型上的装饰物有:山水盆景、庭院盆景、森林、马车、农妇、牧羊人、牛羊等有关田园风光的和扬帆行驶的战舰等。,参考文献: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光明、赵伟月,西洋服装史图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百度词条: 洛可可,奥尔良公爵,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百度文库: 西洋服装史,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