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041150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省委党校 朱荣春,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朱荣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13360030998 ,引子: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的“五柱”文化亭,儒:仲尼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释: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 道:武侯之言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易:子舆之言曰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法:亭林之言曰天下兴亡匹夫舆有责焉。,提纲,一、形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二、神传统文化的精髓:禅 三、用人性文化环境修养,一、形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儒,释,集,经,史,子,文:知识经验 的结构增长,化:气质境界 的内在变化,儒,释,儒,道,释,儒,经,道,释,儒,史,经,道,释,儒,子,史,经,道,释,儒

2、,集,子,史,经,道,释,儒,集,子,集,史,子,集,经,史,子,集,钱穆开出的书目(1978年),儒:论语、孟子 道:老子、庄子 释:六祖坛经宋:近思录 明:传习录,道:老庄,老子 约前571前471年道德经 81章5000字,分德篇和道篇。,庄子 约前369前286年 庄子 共33篇约80,000字,大宗师、齐物论,儒:孔孟,孔子 前551年前479年 论语 共20篇有11,705个字,孟子 前372年前289年 孟子 共7篇35,374字,释:六祖坛经,六祖惠能 公元638713年坛经 分10品(篇)约1.22万字,近思录,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与朱熹会晤,两人在寒泉

3、精舍相与读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著作,感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622条,辑成近思录,共分14卷。“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传习录,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小结:文化即人化,根深则叶盛,文:知识经验的结构增长化:气质境界的内在变化,二、神传统文化的精髓:禅,(一)儒释道是什么? (二)什么是禅?,(一)三家是什么?,古三家;今三人,(二)什么是禅?,1、表现是一种文化。自唐宋以来,它兼容先秦诸子百家

4、学说,贯通儒释道。这种文化,预设人人皆有智慧佛性,个个皆可为尧舜;倡导一种内修自省,促使每个人回归那颗本具的理性、良知、智慧的圆明透澈之心;籍以实现自利利他的伟大事业。 例证:如苏轼号东坡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2、 方法是一种修行。可言为“禅定”。方法为“静坐”、“冥想”、“参话头”。强调专注、默念。 例证:爱因斯坦参话头的体会:“在黑暗中焦急地探索着的年代里,怀着热烈的向往,时而充满自信,时而精疲力竭,而最后终于看到了光明,所有这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引自科学家的个性) 3、功用是一种智慧。表现为灵动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思考态度。如:孔子的核心原则为“无可无不可”;老子强调

5、“知不知,上。”六祖提“不思恶,不思善” 例证:建材不是房子,博学不是智慧!,1、禅是一种“心”文化,心,2、禅是一种“修行”方法,坐,3、禅是一种“智慧”功用,心,脑,灵动的思维方式,线性思维,空性思维,一分为二思维,系统生态思维,线性思维的特点:单向的、封闭的、 僵化、经验的、自我的,一分为二思维特点: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非此即彼,势不两立,系统生态思维特点:要素结构功能; 共存相生相克转化。 你也存在,我也存在;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成我,我变成你。,儒:正确地做事VS.做正确的事?,千年古树莫存身 杀人不明勿动手,3X8?,“无可无不可”,儒家四合一:修身齐家

6、治国平天下,做好一个男人, 才能做好一个兄长; 做好一个兄长, 才能做好一个家长; 做好一个家长, 才能做好一个镇长; 做好一个镇长, 才能做好一个厅长,儒家:修己安人。管理不是管理别人,领导不是领导别人。,道家:“说”得清楚,“道”不明白。,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 “知不知,上。” “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庄子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庄子大宗师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庄子达生,老子思想精髓论危机及其治理:知止,3个?2个!3个。一、问题:名利与自由 名与身孰亲? 身

7、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二、结论:名与利害死人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三、出路:少私寡欲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宗旨:因果报应。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法:六度般若。 持戒、布施、忍辱、 禅定、精进、般若境界:悟空 不思恶,不思善。,戒定慧: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三、用文化人性环境修养,1、人性认知 2、文化理念 3、体制环境,1、人性大观(1),1、人性大观(2)人生三条命的关系,谁?绑架了谁,精神生命(喜怒哀乐),自然生命(生老病死),社会生命(名利权情),2、文化理念:唯利是图的文化观念(“四大主义”!),(1)文化的三层 (2)

8、西方的“四大主义” (3)中国的实惠主义,(1)文化的三层,(2)西方主流文化“四大主义”,人类中心论,科技万能论,消费至上论,无限理性论,(3)中国实惠主义,名缰利锁,伪文化,小结:科技越发达,欲望越无边!,3体制环境:道法为何不存?,(1)授权模式 (2)双轨制与潜规则,体制,文化,道德,愚蠢总统说的真理,“人类发展史上值得称赞的,不是大部头著作,也不是科技发明,而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 小布什,政府权力授受模式:隐性、整体性、300年,联邦中央,州政府,老百姓,美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老百姓,法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老百姓,中国,体制环境(1)授权模式,体制环境(2)双轨制与潜规则,小结:求是还是求利?,吸引力,排斥力,可能的结论:传统文化的现代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