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3唐文化圈的形成(备份).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5039792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唐文化圈的形成(备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3唐文化圈的形成(备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3唐文化圈的形成(备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3唐文化圈的形成(备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3唐文化圈的形成(备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三讲 唐文化圈的形成,一、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二、唐朝文化之西传 三、唐代的外来文明,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在这个时代,东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规定于律令之中。因此,对于各国而言,重要的是学习此律令,引入律令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堀敏一,一、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日 本,日本遣唐使表,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遣唐使航线图,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遣唐使船,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日 本,645年,

2、孝德天皇模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次年设教官,以留唐回国的学问僧僧旻、留学生高向玄理为博士,参与革新。日本自大化改新以后,开始全面地吸取唐文化,吸收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模仿唐的政治制度,完善各级统治机构。这种对唐朝的封建统治制的学习和模仿,到奈良时代(710-794),达到了顶点。,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日 本,中央: 二官:神祇官、太政官 八省:中务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宫内省 一台:弹正台 五卫:卫门府、左右卫士府、左右兵卫府地方: 国郡里机构内部:长官、次官、判官、主典 位阶制:,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日 本,法律: 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

3、1):大宝律令养老二年(718)或略晚:养老律令教育: 中央置大学寮,设明经、纪传、明法、书道、算道、音道等六学,学习课程以礼记、左传、周礼、尚书等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经济: 班田制宦官制度:日本没有引进,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吉备真备(695-775) 随第9次遣唐使于开元五年(717)至唐朝。空海(774-835) 随遣唐使于德宗贞元二十年(804)至唐。,弘法大师空海像,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空海书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文镜秘府论,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圆仁,圆珍,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鉴真(688-763)天宝十二载(753)第六次东渡,搭遣唐使船到达日本。“如一灯燃百千灯”唐大和尚东征

4、传,鉴真和尚像 日本唐招提寺藏,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新 罗,金春秋掌权时期,649年新罗导入唐朝的衣冠制,650年采用了唐朝的年号。654年,金春秋即位,马上制定了理方府格。 朝鲜半岛从668年新罗灭高句丽起,到935年新罗敬顺王归降高丽王建止,称为新罗统一时代。 与日本一样,新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向唐朝学习,并受到唐朝文化的强烈影响。,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新 罗,“新罗用人论骨品,苟非其族,虽有鸿才杰功,不能逾越。我愿西游中华国,奋不世之略,立非常之功,自致荣路,备簪绅佩剑,出入天子之侧足矣”。三国史记卷四七“虽不以文籍出身,曾入为大唐学生,不亦可用耶”?三国史记卷十,唐朝文化在东亚之

5、影响,新 罗,新罗国学:“教授之法,以周易、春秋左氏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秋左氏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授之。诸生读书以三品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为上;读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下。若能兼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超擢用之”。 三国史记卷三八,唐朝文化之西传,贞观九年(635),击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贞观二十二年(648),设安西四镇(龟兹 、焉耆 、于阗 、疏勒 )。,丝绸之路的打开,高昌故城遗址,唐,吐 蕃,新罗,靺 鞨,唐高宗朝疆域,唐朝

6、文化之西传,乾陵六十一王宾像,唐朝文化之西传,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以逻些(今西藏拉萨)为中心的吐蕃王朝。,拉萨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壁画,唐朝文化之西传,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 高宗时期,“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中宗景云元年(710)四月辛巳,以嗣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金城公主像,唐朝文化之西传,疏勒,龟兹,焉耆,于阗,小勃律,石堡城,唐,吐蕃,唐、吐蕃对西域和陇右的争夺,唐朝文化之西传,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开元十年(722)

7、,“吐蕃围小勃律王没谨忙,谨忙求救于北庭节度使张嵩曰:勃律,唐之西门,勃律亡则西域皆为吐蕃矣。”,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防护国家重心之要地,而小勃律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断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朝文化之西传,天宝六载(747),高仙芝破小勃律。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克石堡城。唐在西域势力达到顶点。“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朝文化之西传,天宝十载(751)唐、大食

8、怛逻斯之战与造纸术的西传这次战役在东西文化传播的历史上意义重大,战争中,大批唐朝士兵包括工匠在内被俘往阿拉伯地区。据珍闻谐趣之书等阿拉伯文献记载,被俘的中国人中有造纸工匠,他们在撒马尔干建立了穆斯林世界第一座纸坊。造纸术在九世纪传入埃及,而后有长足的发展。十世纪以后,摩洛哥的首府非斯成了造纸业中心,造纸由此传入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唐代的外来文明,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时代。尤其是在宗教、艺术、器用乃至习俗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隋唐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其实,唐代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中外、胡汉混合的文化,正是多种文

9、化的交流会聚,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张广达、王小甫 著,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唐代的外来文明,向达 著,唐代的外来文明,玄奘取经回长安图,唐代的外来文明,大唐西域记,唐代的外来文明,汤用彤先生总结隋唐佛教之特性 统一性、国际性、自主(独立)性、系统性,唐代的外来文明,三夷教,景教碑,摩尼教 经典残片,祆教官职萨宝,唐代的外来文明,荣新江 著,唐代的外来文明,唐代的雅乐和燕乐,隋唐燕乐,唐代的外来文明,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唐代的外来文明,唐代的软舞和健舞,健舞:胡旋、柘枝、胡腾,均来自中亚舞蹈白居易:胡旋舞

10、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余里。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唐代的外来文明,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 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男装胡服女立俑,唐代的外来文明,李贤墓打马球图,追逐轻薄伴 闲游不著绯 长拢出猎马 数换打毬衣,唐代的外来文明,隋李静训墓出土 玻璃罐和玻璃瓶,唐代的外来文明,何家村窖藏 唐舞马啣杯纹银壶 唐舞伎八棱金杯,唐代的外来文明,唐狮纹银盘,谢弗 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