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5039220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6.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距今六千年的陶瓶,这个陶瓶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是尖底,侧面还有两个环,这个陶瓶是做什么用的? 为什么是尖底,侧面还有两个环?,火焰中的文化,陶器瓷器 青铜文化,陶器,陶器的出现大概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陶器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而且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的更加稳定,并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陶器与生活,1、猜一猜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两个环可能有什么作用?下边为什么是尖的? 2、让学生说一说钵上画的是什么图案,为什么把猪印在上面? 3、这个陶俑是什么意思?猜一猜骑在骆驼上的人是谁?他们要去做什么?,瓷器,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

2、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语中同为一词,的确,瓷器以它的精美绝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古董瓷器,古董瓷器,古董瓷器,古董瓷器,古董瓷器,古董瓷器,青铜文化,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计算,铸造青铜器要用埚熔铜,每埚可熔铜12.7千克,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需要多少埚同时并用才能浇铸?假如一个埚的操作场地为2平方米,运料、烧炭等操作人员平均每埚2人,需要多大的场地和多少工作人员?,青铜器欣赏,青铜器欣赏,青铜器欣赏,青铜器欣赏,青铜器欣赏,青铜器欣赏,总结,我国有过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陶器、瓷器、青铜器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我国古代劳

3、动人民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古代青铜器,鼎、尊、鬲(l)、簋(gu)、爵、角、觚(g)、觯(zh)、卣(yu)、盉(h)、壶、匜(y)、盂、盨(x)、甗(yn)、斝(ji)、罍(li)、盤(pn),鼎烹饪器,尊盛酒器,鬲烹饪器, 簋盛饭器,爵饮酒器,角饮酒器, 觚盛酒器,觯盛酒器,卣盛酒器, 盉斟酒器,壶盛酒器,匜注水器, 盂盛水器,盨盛饭器,甗蒸饭器, 斝温酒器,罍盛酒器,盤盛水器。,青铜器的分类,青铜器从功能上可大体分为五大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杂器,青铜器的发展概况:,萌生期(夏) 育成期(商代前期) 鼎盛期(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转变期(西周中、晚期

4、) 更新期(春秋、战国),萌生期,镶嵌十字纹方钺 夏代晚期, 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束腰爵 夏代晚期, 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连珠纹斝 (jia)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云纹鼎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育成期,兽面纹尊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兽面纹鬲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兽面纹爵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中叶前15世纪中叶,兽面纹觚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鼎盛期,父乙觥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黄觚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兽面纹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兽面纹斝 (

5、JIA)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龙纹壶 商代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龙纹扁足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古方尊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鼎方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德鼎 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父庚觯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凤纹卣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司母戊方鼎:商代晚期, 通高133,口长116,宽79厘米。 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北地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晋侯稣钟西周历王,公元前9世纪中叶,转变期,大克鼎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伯盂 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末,妊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仲

6、羲父西周中期 (公元前11世纪末前10世纪末),鱼龙纹盘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更新期,秦公鼎 春秋早期,公元前771年前7世纪上半叶,龙耳尊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络纹扁壶 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纪中叶,龙纹盆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秦公簋 春秋早期,公元前771年前7世纪上半叶,鸟兽龙纹壶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牺尊 春秋晚期,吴王夫差 春秋晚期,镶嵌荆刺纹尊 春秋晚期,镶嵌荆刺纹尊 春秋晚期,交龙纹鼎 战国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镶嵌狩猎纹豆 战国晚期,虎纹戈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交龙纹鼎 战国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制作的技法,1 合范法2 失蜡法3 金银错,欣赏,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巫,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青铜制品,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西汉时期制作,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盛之妻窦绾墓。,曾侯乙墓编钟,小结,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和等级制度的体现,是人与天沟通的工具。既是礼仪形式,又是典章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