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武安戏曲文化.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5037618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安戏曲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武安戏曲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武安戏曲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武安戏曲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武安戏曲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武安戏曲文化武安落子是河北省特有的地方剧种之一,源于太行山脚下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它有着浓郁的武安地方色彩和独特的地方风格。武安落子诞生于明嘉靖年间,经历代艺人口传、加工、改革,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艺术。长期演变而日臻成熟,武安人至为喜爱,至今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回顾武安落子的兴衰, 及对未来的展望,是件武安人有意义的大事。300 多年来,星移斗转,几度兴衰沉浮,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年代里曾鼎盛一时。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地方戏曲文化的总称。当时武安及其周围有专业剧团就有 18 个,业余剧团百余个之多,别说是年节庙会,即在四时农闲,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当时兴盛得很。那是在武安,无分通

2、衢大道,还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山坡野场,常常能听到合板合韵的地道吟唱之声,真正是“时时响弦乐,处处听清歌”。许多剧目为百姓所熟知、所喜爱、所传唱、所乐道,剧中反映的爱恨情仇、是非善恶、忠奸邪正己化为百姓日常判断是非和行为的标准。尤其是剧中的方言俚语、民谚儿谣,甚至那些骂人的话,常使武安人忍俊不禁,捧腹哈哈大笑起来。无论激昂慷慨的平调,还是婉约柔和的落子,戏剧使百姓释忧解烦,给生活增添了欢乐祥和气氛。给百姓增添了欢乐,可以说,当时的戏曲演出活动范围东到大名,邯郸、南到新乡、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西到山西潞安府、晋阳、晋东南等地区,北到邢台,保定。主要活动地区为豫北,冀南和晋东南地区,经常

3、活动地点为武安、涉县、邯郸、磁县、永年、临漳、邢台、沙河、曲周、河南的安阳,山西的左权等地。处于整个文化娱乐活动的霸主地位。平调以演历史剧为主,有传统剧目 200 多个。在清中、末叶。主要戏班子有:“柏林班“、班首郭三毛艺名: 头杆旗,当时的名艺人有大李明、韩蕴金,(艺名:金马驹); “土山班”,班首郭李所、子郭兴科;“永和班”,班主高老永,名艺人王太祥、蔺所(二杆旗;“万和班” ,掌班主马万和,其徒弟孔重阳艺名: 红牡丹、白増的(艺名:白牡丹)、郭文武(艺名:盖三川)。民国时期,大多戏班由富豪仕绅主办,自任班主,请名艺人任教,边学边演,主要有“云驾岭班“,名艺人韩绵堂、王忙来等。樊龙堂的“龙

4、堂班”系 1939 年伪县长李聘三创办, 后交于伪军中队长樊龙堂、教师纪四丑、谷秀山、刘福山、侯建新、郭根沙等,名艺人卜锡林、秦崇德、秦尚德等出自该班。据说该班除学习平调落子外,还学京剧。此外,自外自民国年间始,武安城家道小康的一些人,自娱自乐,学唱平调落子,称“票友”。逄年过节喜庆之日,聚会演出,乐在其中。武安姊妹梨园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最能代表一个剧团两种特征的即是它的音乐。落子音乐属板腔体, 基本板式有流板,喊腔、哭迷子等。辅助板式有数板、念板、砍头句等。唱腔音乐素材有落子腔和武安地方俗曲耍孩子、山坡羊两类。落子伴奏音乐是听觉艺术,锣鼓一响,胡琴一拉,人们就能辨别这是什么戏,什么剧种。各剧

5、种都有自己区别于兄弟剧种的伴奏音乐和不同旋律的唱腔。它的旋律有跳跃活泼,节奏明快, 跌宕起伏,鲜明的特点。唱腔中的唱与说(韵白?武安方言),常常交织在一起,唱中有说, 说中有唱。因而体现出较强的叙述性和说唱性,音乐的可塑性亦强。同一板式, 因剧词情绪不同, 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技巧,既能表达喜悦情绪,又能表达激越凄凉的情绪。武安落子定调采用 F 调(或 G 调, 较少用)。音域十四度(从 3-2), 男女声同调, 除(娃娃板)外, 其他均为宫调式。唱腔旋律上句落音常常是 3、2、5,下句落音为 1,唱段的结束音均落 1。落子的娃娃板是徽调式,娃子腔调可独立成章, 也可从流水板的 F 调升四度自然

6、转到娃娃板, 转后变为 B 调,有异峰突起之感。落子戏音乐主奏乐器为高音板胡, 定弦里弦音高 C, 外弦为 F, 四度定弦。许多伴奏师便定五度弦,里弦 C, 五度弦远不及原来传统的四度弦更能体现出落子戏音乐地方特色。落子戏的乐队分文场武场, 文场只用一把板胡。武场采用板鼓、锣、镲即可。文、武场各置戏台一边,, 随着时代发展艺人们先后增添了二胡、竹笛、笙, 使乐队表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政府十分重视武安平调落子,从省文化部门派来厉声、曹成章等音乐老师到邯郸平调落子剧团(原武安人民剧团)工作。经他们大力倡导,乐队伴奏逐渐形成高、中、低配制。文场: 板胡、二胡、笙、琵琶、竹笛、中胡、中阮、大提琴。

7、武场: 板鼓、锣、镲、小锣、战鼓、大堂鼓、大锣、云锣、盒梆、碰钟等。武安解放前, 著名板胡艺人有 : 魏山子(百官村人), 瞎老于(陈家坪村人)、小顺(武安镇人),他们三人均是盲人, 另有崇义村的瞎来继、武安镇李嘉惠, 王文太也颇有名气。鼓师贺士秀、李风鸣享有盛名。在武安落子众多琴师中张清江(艺名: 九的)是佼佼者。他继承了前辈琴师王文太的演奏技巧, 刻苦练功 , 终日不辍, 加之天赋聪敏,他的功底深厚,经笔者深入走访探讨,他还能演奏京剧、河北梆子等,善于包腔托腔, 用高音二胡模仿各个流派演员唱腔、唯妙肖, 演员都乐于与他合作,在他从艺 30 多年, 是武安一位出类拨萃的优秀琴师。武安落子的伴

8、奏琴师中程澍田(伯延村人), 王林聚(常寨村人)、孟永祥(阳邑人)、王玉田(固义村人)、王振林(夏庄村人)等等, 他们不仅是出色的落子的伴奏员, 还不段地对音乐设计, 对武安的地方口语中,“噢” 、“呦” 、“呀” 、“那个依呀” 等串联在唱词中,在全国梨园中, 独特的地方风格由此表现得丰富多彩。先后设计上百部落子戏的音乐唱腔。平调落子的音乐,舞蹈,曾吸引中央。各省市许多戏剧。音乐谱曲专家多次进行研究。扶植、学习。著名作曲泶马司。戏曲理论家五朝闻。戏剧家、诗人乔羽。戏剧家杨兰春。河北省不少专业戏剧,音乐工作都对平调落子戏曲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促进了平调落子剧种的发展。戏文乐,古老的唢呐是武安梨园

9、伴奏用途最广,老艺人对平调伴奏曲牌最多。建国前后,唢呐演奏由二弦二演奏者兼奏。能垃又能吹称为“全把式”,只能拉不能吹奏的则为“半把刀”。随着武安梨园戏曲音乐的发展,人员扩大了吹、拉、弹有了明确的分工,各操一种,不再兼奏。平调戏曲的打击乐器分为大家伙、小家伙两种,大家伙即:战鼓、大铙、大镲、大川锣、小锣;小家伙即:板鼓、锣、镲、小锣、加上板鼓与梆子。大家伙与小家伙的锣鼓经基本相同,在古装朝代大戏中,出现的壮观场面。如:红脸、黑脸以及武生、旦角的扎靠戏中交战场面,则用大铙、大镲伴奏、渲染气氛,烘托场面。武安平调其音乐伴奏(文、武)及唱腔旋律走向,和各地的地方剧种一样,同样颇有自己风格独特和地方特色

10、。在部分配合身段的打击乐中,有民间拳术鼓乐的色彩,体现了平调梨园的打击乐和民间花会音乐的渊源。作为武场伴奏,操作板鼓的人(称作:鼓师或司鼓),在旧时称为坐“九龙囗”,他是全乐队(包括文场)的总指挥,他不仅非常熟锣鼓经,而且能熟练巧妙地配合每个演员的表演动作,对剧本、台词、唱腔、过场都必须熟悉到了如指掌的地步,加之高超的演奏技巧,方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平调戏中的武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上特有的功能,因此,武乐伴奏的各种技巧,具有的强、弱、快、慢,技术上滚、打、搓等技巧须训练有素,才算称职的演奏员,方能完成平调戏曲赋予的两大任务:其一,所有板式的开板连接,转板的包腔;其二,配合演员台步、念白、

11、武打、身段等动作和渲染烘托戏曲气氛。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平调的打击乐受京剧、河北梆子的影响较大,有的锣鼓曲牌消失了,新的锣鼓曲牌却出现了,旧有的四大扇被淘汰,新颖的锣鼓点被溶化借鉴进来,可见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发展的,纵观武安平调的发展,其锣鼓经比昔日更加铿锵有力,丰富多彩。平调的文乐伴奏乐器最早是四大件。即:“二弦、大三弦、琵琶和轧琴。三弦、琵琶拨弹,二弦、轧琴拉奏”。四件乐器合奏时浑然一体,其音响文雅洒脱,妙不可言。平调中有一些笛腔戏,用竹笛、笙、海笛伴奏唱腔,别致有味。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剧种走向衰落,三弦、琵琶消迹于舞台,只剩下二弦、轧琴了。民国初,受到其他剧种的影

12、响,艺人们增加了中音板胡,比二弦低八度定弦,外弦“3” 内弦“6”。民国年间老艺人胡文亮、王继的又发展了吹奏乐笛子,魏洪昌等向外地学习,又增添了二胡、笙,后又加入了三弦、低胡,现在有的剧团还增加了琵琶、大提琴、月琴等。落子的板式有慢板、流水、散板、悲腔、快腔、栽腔、扣板、老二板、赞子语、砍头句、高腔、娃子腔等。常用曲牌有杨州开门、南八哪吒令、簸表子、小开首、唢呐曲牌有慢二板、三腔,打击采用锣鼓经、勾撕谣等。据说 50 年代中后期,曾去掉二弦,以高胡为主奏乐器,当时因缺乏平调味儿,老百姓不认可,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传统戏重新演出之后,才又以二弦这个古老特色乐器为主弦伴奏。二弦属古老的乐器,

13、这个代表武安平调梨园的传统乐器,最富有特色,拉奏时能发出“噶叽噶叽”的声音,其穿透力强,二里之外,能听到梆子击打和二弦的演奏声。古代二弦的制作较简陋,选择武安独特的桐木挖空做筒,筒面用桐木板,枣木或用梨木做琴杆,里弦用牛筋弦,外弦是粗丝弦。琴身长度不足 65mm 米,把位窄,音距小,操作难度较大。外弦定“3”,里弦定“6”。平调曲牌大都调为“B”调。而二弦的外弦高为 D,里弦为 G,弦的紧张度相当高,演奏乐手们称二弦为“硬弦”,操作时用的力度很强,必须手戴用铁皮制成手帽进行演奏。方能演奏出浓厚地道的平调味,而且柔美细腻,悦耳动听。二弦使用的弓子较粗黄竹弯成,马尾甚粗,弓法多采用“一弓一音”,间

14、用断弓和河南豫剧板胡多用连弓正好相反。据说 70 年代,对二弦进行了改革,琴筒和琴杆用质地优良的红木,筒面仍然使用桐木板,弓杆稍细,用白马尾,里外弦用比例适度的合金钢丝弦,演奏时不用指帽,减去了带指帽发出的“沙沙” 的噪音,音质更加纯而细腻。轧琴(又称:轧筝琴),是武安平调最古老的五音乐器之一,它和弦于二弦。其状如古筝,它与二弦联袂伴奏甚为得体。其琴全部用桐木胶合而成。琴面系 9 至 11 根丝弦不等,用枣木小杈(呈三角形)作支柱,斜排在琴面上,音高低靠演奏者移动枣木小杈的位置来调整。丝弦固定于琴身下端。另一头系于线绳上,用力扽紧固定于琴顶侧,枣木小杈上下移动作微调音准,轧琴一弦一音。武安古俗

15、话曰:轧琴好拉弦难定。最为奇特而简朴的轧琴弓子,用高梁杆刮去光滑面,擦上松香即成。演奏时还有一个独具的方法,需要右手持弓,左手握琴,左手摇晃右手在一条线上移动,发出“双双”的声音,短音一弓,长音则抖,举起与双肩持平,紧趋二弦,水乳交融。50 年代之初,舞台上仍在使用轧琴,随着梨园艺人不断改革和发展,逐渐退缩这古老伴奏的舞台销声匿迹。现已作为武安古老民族弦乐,被陈列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供人欣赏研究而已。平调落孒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16、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武安几代平调、落子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平调戏在表演艺术是相当严格的,旦角能踩跷,生旦会武功,黑:脸能耍牙,红脸会勾脸。平调勾脸是武安具有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它与其他剧种不同,唱传统剧目是红生为主,所以红脸的行话是“二道眉脸”,黑脸为“四块瓦脸”,丑(角)脸为“豆腐块脸”,艺术家们为了给所表演剧目添加艺术色彩,结合表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用勾绘脸谱来表达各种形象和剧情,使剧情得到更加完整。武安平调

17、落子艺术家对脸谱色彩的囗诀是“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全银普照。”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平调梨园具有武安民间文学艺术特色,讲究勾绘脸谱的色彩以红、黑为主,为了表达舞台艺术,脸谱的勾绘主要;根据人物个性、特征、相貌夸张地勾绘出来。在脸谱勾绘有特异,就是说把表演的角色人物面部特点勾绘出来。例如:二郎神、马王爷是三只眼;尉迟恭、郭光卿是黑脸;关羽是丹凤眼、卧蚕眉,大红脸。脸谱特长是把剧中人物特殊技能从勾绘脸谱勾画出来。比如孟良能放火,在脸上绘出一个火葫芦;典书画双戟;杨延嗣画一笔虎;武将在脸上勾绘兵器和用器均能表达出来。寓意是利用脸谱图形来表达剧中人物性

18、格、命运、官职等涵意。如剧中的姜维额头画太极,显示此人能干、会算、懂兵法;赵匡胤额头左眉勾龙,右眉勾蟒,有登皇位之才;包拯脸上画月牙寓意清正廉明、公正不阿。会意是在剧中人物脸上勾脍出动物。如剧中娄阿鼠在鼻子上画老鼠,表述此人是个惯偷,窍贼;杨广额头上勾绘蜘蛛是个阴狠毒人。绰号是剧中人物的外号,画在额头上的脸谱观众一看便知,葫芦大王额头上画葫芦;金钱豹画钱字;催命判官等都在额头上画有特性的:脸谱来表明。喜欢武安平调落子的戏迷大多知道,在武安平调落子的表演中,几乎都离不开手势语。“手是演员的第二张脸”,戏曲舞台上的这句名言说明了手的重要作用。手势语是平调、落子演员在表演时根据不同剧情的需要,用手指

19、、手掌、手臂所做的动作戏剧中有“生、旦、净、末、丑”等主要行当,每个行当的手势都有一定的规范和含义。净角五指张开,谓“虎爪势”, 表示雄伟、勇猛;小生五指并合,拇指微屈,表示稳重;老生中指、食指微伸,其余三指皆屈,表示衰老、迟钝;旦角中指倒下搭住拇指,食指挺直,无名指、小指微屈,状若“兰花”,谓“兰花指”,表示温柔、矜持。此外,抖手动作也有许多讲究,向外抖手表示厌恶、拒绝;向内抖手表示惊恐、慌张;上下左右抖动即表示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当然,手势语不仅仅是这些。剧中人物在表演中通过不同的手势语可以把各种复杂的内心情感和思绪表达出来。这种在具体情节中灵活运用的手势,是一种艺术化的形体“语言”。手势

20、这种戏剧“语言”在表达事物方面有时连快捷的口头言语都比不过它。譬如舞台上没有门,演员却虚拟开、关门的动作。虚拟的手法给戏曲艺术家带来表演上的自由,大大开拓了表现生活的领域。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有一种奇特的哑联令人拍案叫绝。将手势当作一种特殊的语言,根据各类剧情潜心研究、细心揣摩、精心塑造手势的表演艺术。武安平调剧团角色行当齐全,有所谓“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四生即红生(通称:红脸)、小生、老生、配生(不抹红脸和靠架生);四旦即: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四花脸即:大脸(通称二黑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十二行中以红生、小生、旦(青衣、小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故称:“

21、四梁”。四梁中红生居第一,其戏最多,如古装大戏中的杨继业、赵匡胤、李渊、王莽等。小生中文质彬彬的扇子生很少,一般少爷公子由三花脸扮演,而武小生居多,如罗成、杨六郎、李彦荣等。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其五声徽调式,唱腔优美激越,表演场面粗犷豪放,程序严谨,崇尚特技,带有合称“四梁八柱十二行” 或“四生、四旦、四花脸” 美誉。艺人多为武安当地人,故以武安话或方言为基础韵白,有的戏剧和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乡土气息浓厚,风格淳正朴实。其中以“红生、小生、旦角、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影响较大的有两狼山、天仙配、天河配、盘坡、三进帐、杨八姐游春、晏婴买母、蔡文姬

22、、韩信拜帅、天子乐、收吴乐、反徐州、斩白袍、下燕京、封官、忠保国、姚刚征南、董家岭、李钢打朝、归宗图、三上轿、桃花庵、朱彦荣吊孝、铡赵王、扫洪州、奇男传、反冀州、反徐州、三劝、审马荣、访姬昌等等。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据查阅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对有伤风化,历来禁演”。由此可见,武安落子于民国时期在武安及周边县已十分流行。据乐府诗集卷十三平调曲解题:古今乐录、王僧虔大明三年宴技录记载:平调有七曲,一曰:长歌行、二曰:短歌行、三曰:猛虎行、四曰:君子行、五曰:燕歌行、六曰:行军行、七曰

23、:鞠歌行。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 演变而来。据明代胡赛所著的武安史话中有这样的记载:“武俗善歌,班头开明”。武安明代即有戏楼。落子戏当为演出剧种之一。最初称该剧种为“硬歌”,当时没有乐器伴奏,坐着硬唱,通过艺人的不断改革创新,发展为一人脚踏小鼓,手持竹板,顺口编唱。至明末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有的地方又出现了“打霸王鞭”、“ 翠月檀香” 的舞蹈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硬歌” 的曲调与与“翠月檀香” 舞蹈形式相结合,构成了武安梨园姊妹剧种之一的早期艺术。此后,从唱腔、戏装、道具、化妆、伴奏均有所发展和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落子风格。落子在舞台上所演传统剧目,大都反映封建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

24、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一些讽刺性戏曲,不受程式拘泥的舞蹈戏。所有戏文多是由武安当地穷秀才编写,素材大多都来源于家庭琐事、儿女之情。为百姓喜爱乐道。当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最熟悉农民的劳动生活、习俗和武安地方语言,句词通俗易懂、语言淳朴、泼辣、生动、夸张、具有口语化、生活化、民歌化的武安色彩和地方风格。武安落子沿漳河流域由东向西传至山西上党地区,行于冀南、鲁西、豫北、晋东南一带。开始由数艺人手持霸王鞭对唱,后来发展成化装表演,角色也有了生旦之分。据清道光二十年(1850 年)的潞府志记载:“武安落子剧由东向西流于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县)”。在此之前武安

25、最早艺人王喜顺,来到山西黎城、潞城、长治、晋阳、恰逄在潞安府演出时,此府有个李锁柱,喜编戏文,演出闲的时候便与王喜顺(艺名:独一个) 学唱落子戏,先后学会了庄子探妻、二进本色院、薛礼还家等戏剧,逐渐将武安落子韵味动听的戏曲传入山西演变为“上党落子”。他俩合作在武安落子唱腔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在上党演出武安古老脍脊人口的吕蒙正赶斋、借当等剧目,开始在黎城、潞城、长治一带演出,随着演出的不断扩大,不久传遍了晋东南各地。经过他们的探索和加工改造,并且揉进了上党梆子的音韵,慢慢地形成了“上党落子”,分布于上党各县。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唱落子的(艺名:假媳妇)老艺人到河南清风

26、、内黄一带打班教戏,内黄城有位姓赵的老艺人,对武安落子颇感兴、便主动找到假媳妇求教,他俩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把当地剧种曲调融合在一起编排演出,逐渐发生变异后形成了内黄落子(当地人称:落腔) 。影响深远传至于宁海平调、通化落子、传至山东演变为“沙东落子”等声韵之间存在血绿关系,演出风格如出一辙。在清代,民间“花会” 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登上舞台形成剧种。传统的剧目有 160 多剧种,多取材于民间农村家庭生活,如经典剧目借髢髢、端花、劝九红、老少换妻、跑沙滩、机房训子、吕蒙正赶斋、大隔帘、二隔帘、王小赶脚、抱灵碑、闹书房、大上吊、打丁僧、杭州失印、劝九红、村选、杨四的派款、

27、顶灯、扫荡、阎家坟、安安送米、机房训子、闹驴、密兰对象、茂林事变、钱三请客、闹井台、小过年、小姑贤、借当、何文秀、打狗劝夫、卖布、卖妙郎、避兵、小坐楼、林公子投亲、道庭门、访昆山、血汉衫、蓝桥会、捉奸、皮秀英告状等等。武安落子唱腔板式变化体, 旋律优美动听。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主要有板式和腔调有“慢板、流水板、散板、喊腔、娃子、坎头句、赞子语、悲腔、迷子”等;丝弦和唢呐曲牌有 20 多余种。早期伴奏乐器只有三弦、轧琴、锣踏鼓,后陆续增添“镲、钹、笛子、板胡、笙”等。表演动作矫健活泼,朴实健康。武安落子“曲调优美、宽厚洪亮、带有地方乡土气息浓厚”在全国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唱腔有武安

28、方言化说唱的特点,武安剧团脚色齐全、主要分“青衣、小旦、小生、小丑、老生等行当。昔日分工不甚严格,小旦、小生都是相互兼演,三花脸还能演老旦、彩旦,有些三花脸又可由小生代替。小生又可代娃娃。70 年代之后,行当分工比较但分工不甚严格,但仍有兼演现象。舞台道具较为简单,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丰富见长,将武安古老的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融入戏中,边唱边做、且歌且舞,既叙事又抒情,活泼自如。道白使用武安方言。庄谐兼重,常有妙语联珠,具有强烈的武安乡土气息。早期的伴奏比较简单,明末清初没有乐器伴奏,坐着硬唱,后来又添加小鼓、竹板和锣踏鼓之类的乐器,都是顺口编唱,至明末清初,民间艺人将

29、“硬唱” 与武安民间舞蹈相结合融化吸收民歌和外来剧种的音乐营养,又增加了镲钹,民国年间老艺人胡文亮、王继的又发展了吹奏乐笛子、子。其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演员使用道白均采用武安方言与曲调结合得非常紧密,保留有大批的入声字。悲腔和哭迷子的哭唱,声调高亢,起落也大,颇类似武安办丧事时妇女的哭腔,流水板则如从容不迫的日常生活叙事,亲切自然。历史上落子较有影响的艺人中,据武安英脑村李祖坟碑(始建于1708 年)记载:东井村李四的一生好戏,以唱武安落子腔为生,晚年死于异乡。明末的王天富,清代的王四的、胡廷芳、陈兰娣、裴云山、张兴华、申玉柱,民国的王麦喜、贾泉成、连的(郝连的)、继子(张书田)落花甜(李

30、和尚)仨人顶不住一个史文年(工青衣)。当时还有一位著名老生艺人胡文亮,以老生见长,嗓门大、声音宏亮、表演又好、吐字清晰。在武安得到了观众的夸赞,只要在哪个村搭台演出,三乡五里以内,足不出户在家里都能听到他唱戏的声音。和胡文亮同时期的著名小生演员王银以演吕蒙正赶斋最佳,他的技艺超人。老百姓观赏后夸他,浑身带戏,脸朝里脖子上都是戏。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伪残害,敌占区戏班大被迫解散,逄年过年,村民自发组织,临时凑合演出,被称为“艮家头“即外行戏班。与此相反,抗日根据地戏班仍在发展。1942 年底,冶陶、固镇、赵庄分别组织起农村剧团,冶陶名为“醒农剧团“,固镇为“醒民剧团”,赵庄为“胜利剧团”,宣传目

31、的极其明确,曾排演我上当了、天堂地狱、荡家恨、忠臣血等剧目。三个剧团还开始比赛、看谁得剧目多、演出多、筹抗日款额多、其他宣传工作多。不久,柏林、阳邑、南丛井也先后成立了剧团。县政府组建起续城今贺进剧团又名武安平调落子剧团。车谷、小店、管陶、陆渠、大水峧等村的旧剧团也恢复演出。其中柏林剧团当时最为突出,班主温太明,副班主李文端,剧务郭鸿举均为农会会员,太行文联、太行剧协视该团为开展文化和姊妹梨园运动的典型,当年文联干部王跃前、刘匡、田英南丛井人,系田烈茂长女、田静田烈茂茨女,均曽赴柏林采访总结该团经验,当年演出的砸核桃等剧目影响很大。1945 年 9 月 ,该团即其编排的武安落子乔老汉唤子回头与

32、太行第六专署文工团同台演出。该剧本被太行新华书店作为当年宣传材料铅印成册出版。之前,武安平调落子均为男性伴演旦角,一直同台演出,一个剧团演两个剧种均可演出,落子班子人手也少,俗称“紧七慢八”、多者十五人,两头驴驮子就能把行头带走,演员大都能够跨行当,兼演平调又演落子。此后,各地出现了女演员,逐渐女演员的增多,除了别丑角外,已无男扮女现象,而女扮男却多了起来。因而那时就造就了很多多才多艺的艺人。50 年前后,武安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山疙瘩” 孙富琴、 “如意的” 魏洪昌、 “红薯蔓的” 王银仓、杜更会(杨兰春曾是他的徒弟)、人称落子戏的四大名旦。他们均是唱武安落子最为轰动的名角等;平调较有影晌的

33、有郭毛三(头杆旗,艺名“吓惊驴”)、蔺所(二杆旗、艺名“云遮月”)、刘双保、老小堂(艺名“狗头黑”)、史秋来、王太祥、马非贞、赵全年(艺名“白糖”)李喜的(艺名“小喜的”)等。50 年代初, 戏班逐步改称为剧团,除了演传统戏外,还排演王贵与李香香、二流子转变等现代戏。当时在武安比较有名气的剧团主要有县联合剧团及和村、杜庄、康宿、大北庄、小汪、南丛井、柏林等剧团,杏花村、龙务、迂城、淮河沟等村剧团当时也较有名、各剧团又先后上演了百姓喜闻乐见的落子现代戏。例如高山流水、锁不住的人、金马驹、姑娘的心、雄关红哨、迎春曲、钱三请客等。原贺进剧团 1948 年改名为武安县人民剧团,成力武安第一个专业剧团。

34、当时剧团出现了许多著多艺术家。据刘正年编著论平调落子一书记载:河北省于 1954 年举行全省戏曲观摩汇演,原武安人民剧团, 老艺人路鸿贞和 14 岁的王秀琴, 演出经典剧目借髢髢, 轰动了河北梨园界,获得极大成功。大会上连续几天传唱“小四姐你来来来”的唱腔。大有满城争说借髢髢之势。武安人民剧团前身系贺进剧团,1944 年组建,属武安县抗日政府四区领导。1945 年 9 月武安县政府没收的汉奸李茂斋的戏箱给了该团,剧目演职人员增加 50 多人,1948 年改称武安县人民剧团,逐步调入一批名演员。其间以演现代戏赤旪河、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杨四的派款等为主。1954 年该团以平调王责与李香香、杨四

35、的派款等为主。1954 年该团以平调两狼山、天仙配、落子戏锁不住的人、借髢髢参加第一届戏曲汇演,两狼山获剧本、导演、兵卒龙套三项奖,借髢髢获剧本奖、路洪贞、魏洪昌、秦崇德、秦尚德、李秀奇荣获演员奖,剧团获集体演员奖,名震省内外。1955 年该团由邯郸地区接管,改称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武安人民剧团归邯郸地区之后,县通过汇演,选定以刘庄乡半职业剧团为基础,1958 年正式命名为武安平调落子剧团,是时全县有专业剧团 94 个。1955 年 5 月,河北省政府对武安平调落子两朵姊妹花进行了重点扶植。邯郸地区将武安县人民剧团上调专署,更名为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该团成为省重点剧团。河北省文化局先后派遣

36、厉声、曹成章、章羽、刘舂惠、于雁军、程贵平、赵春、陈素珍、曹芙英等一批戏曲专业人员到剧团工作,有武安人民剧团胡广田、孟永祥、贾根山、姚占江等老师对武安平调落子的剧种及其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进行挖掘整理。当时胡广田、贾根山、孟永祥分别在邯郸平调落子剧团、武安平调剧团担任主弦伴奏兼音乐唱腔设计。1984 年调入武安市文化馆后,对两朵姊妹梨园戏曲做了大量整理工作,他的代表作品有魏洪昌唱腔集。1976 年,李恒昶的雄关红哨,1978 年,李恒昶创作的落子剧迎春曲,1985 年李恒昶和李富琴合作创作的买驴荣获文化部“丰收大奖”,王文德改编小过年,1984 年李恒昶改编卖妙郎均获得河北省剧本创作奖;1986

37、 年李恒昶和孔祥峰合作创作钱三请客获得河北省“月季花奖”,1986 年,贾密景创作的舞蹈戏姑嫂观灯荣获河北省“繁荣奖”,均有孟永祥、贾根山等音乐、唱腔、谱曲;有得作品还分别获得国家奖励。整理的武安赛戏音乐资料被收入河北省戏曲研究室编入地方花会集成卷.还有姚占江在市剧团期间担任音乐伴奏和戏曲音乐设计.他为武安平调戏状元媒,五女拜寿,哑女告状等作了音乐设计工作.并出版和记录了许多剧本、音乐等珍贵资料,为武安两朵姊妹梨园剧种艺术发展无论是声腔、剧本文学、表演和演出规模,他们都作出巨大的贡献。1958 年河北省文化局拨专款建立“平调落子戏曲学校”培养平调落子演员。后该班转为邯郸地区戏剧学校。组织艺人挖

38、掘整理传统剧目,连续多年组织文艺汇演。硕果累累,人才济济,先后涌现出如:如落子表演艺术家杜更会,善演青衣,闺门旦,他 14 岁拜万安村郝连的为师,出师之后自组建戏班演出,先后参加抗日文化剧团,刘家庄乡业余剧团。武安县人民剧团,其唱腔宽厚、宏亮、甜美、吐字清晰,表演注重人物心理刻画, 杜老师一生为武安平调落的发展壮大,培养学生 200 多人,中国著名作家杨兰春少年时代曾拜其为师,其子杜银芳饰演生角也为后起之秀。孙富琴(男。艺名:“山疙瘩”)著名落子青衣表演艺术家,他的戏风朴实,表演直挚深厚,1954 年因患嗓疾改做戏曲教育工作,培养一代表演艺术家:有李魁元、韩小芝、王秀芹、李双风、李淑兰等。著名

39、表演艺术家小生魏洪昌(艺名:如意的) “行当小生”,他 9 岁时拜师于贾泉成,王麦喜,学艺 11 岁出师登台演出安安送米、打路儿,当时他的表演艺术轰动了冀南、豫北、晋东南、晋阳一带。其唱工自攻一泒,以演小生见长,也演旦角,他对其他行当熟悉,戏路宽广。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既编又能导,他与孙富琴共同创作的大型落子剧扬四的派款演出时影响很大,得到了称赞。此后,他又和王庆元创作了安娥的翻身。1964年他和剧作家王正平改编的传统剧目落子卖布,在全国“戏剧月刊”上发表。他主演的吕蒙正赶斋,唱腔淳厚、宏亮,刚柔相济,至今无出其上者。1949 年加入武安人民剧团,后调入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曾任团长,并先后

40、任邯郸地区艺术剧院副院长,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中囯戏剧家协会会员。路鸿贞著名落子表演艺术家,1954年以精典落子借髢髢参加河北省第一届汇演中,其饰演的王嫂泼辣、风趣,乡土气息浓郁,唱腔深厚爽朗,获得大奖。卜锡林“行当老生”著名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13 岁的他因家境穷困被卖到武安樊龙堂小班开始学戏 20 岁出科专攻红脸,他饰演老生更著。1948 年参加涉县群声剧团,1953 年调入武安人民剧团,1955 年被调入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任副团长一职,后任艺术顾问。其唱腔深沉,韵味浓厚。其表演两狼山中饰杨继业,行腔慷慨悲壮,表演逼真,大有燕赵慷慨悲壮之遗风,人称活的“杨老将”,1954 年荣获河

41、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二等奖。他饰演老少换妻中的马忽伦,贪婪、狡诈、吝啬的小丑形象活脱脱地圼现于舞台,可谓入木三分。李秀奇(艺名:“自鸣钟”)著名平调旦角艺术家,11 岁开始学艺,14 岁登台饰演主角。据说1941 年他在冶陶庙台,其在六台对唱中夺得头奖。武安玉皇庙他两次义务聚演中夺得第一,当时名震“平调剧坛”。先后在涉县群声剧团,武安人民剧团演出,1954 年在河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中荣获“三等奖”。1958 年调入邯郸专区戏曲学校任教。秦崇德“行当生”著名表演艺术家,8 岁进伪县长李聘三的戏班子学习平调、落子、京剧。他天资聪慧,台词、唱腔不拘繁简,只要通过他学习三遍即可会,在武安他 13 岁就唱

42、响武安城,观众送他艺名:“十三红”。1948 年入武安人民剧团,后来调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他主攻小生,后又攻红脸,不拘传统程式,大胆地进行创新改革,唱腔宏亮、流畅、高亢,形成自己独特风格。1954 年在河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中,饰演天仙配中董永,荣获大奖。武鸿风(原名:武淑贞)著名平调表演艺术家,她自幼酷爱平调戏,不顾家庭阻拦及人们的非议,1951 年参加武安人民剧团,她成为武安平调第一代女演员。后调入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担任主角。她在多年演出实践中,改革了过去男扮女角的“假嗓子”唱法,她根据自己“嗓音宏大、音域宽厚”的特点,改用女声本腔唱法,自成一派,成为武安平调和落子“大腔”唱派的代表者之

43、一。唱法上吸收了平剧的“发声”、豫剧的“拖腔”、河北梆子的 “碰板”、京剧的“吐字收音”等技巧。她博众家之长,融汇贯通,开创了武安平调碰板的摆字唱法先河。她的唱腔或“一字一顿”如韵白,或激越高昂似流水,其节奏鲜明,韵味淳厚,拖腔悠长而婉转,声情并茂,表演上落落大方,柔而不媚,刚而不野,有自家风度。她在武安迷倒了很多观众。据说个别戏迷若逢人评说武鸿风唱得不好,他会当即与你抗争,甚至会赤臂相见。她的拿手精典剧目为桃花庵、三上轿、蔡文姬,都曾被河北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灌制唱片,播放录像,1956 年在河北省戏曲汇演时获荣誉奖,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被载入中国艺术家大辞典。李魁元“行当旦角”著

44、名表演艺术家,她以“唱腔委婉悠扬、表演细腻真切”而著称,擅于饰演善良、贤淑的女性。她 1950 年参加武安人民剧团,后调入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先后在武安姊妹梨园大舞台上,以甚演白蛇传、吕蒙正赶斋、天仙配、铡赵王、拜月记、高山流水等几十个剧中女主角,塑造出众多富有个性女性形象。1959 年,国庆十周年彵和陈素贞合作赴京演出端花。此时,武安平调落子先后涌现出表演艺术家: 李和尚(艺名:落花甜)“行当:青衣”、杜更会“行当青衣”、任耀华(艺名:文志的)“行当青衣”、白喜来(艺名:山镢把)“行当青衣”、李密山“行当青衣”、李金保(艺名: 白苹果)“行当老生” 、刘守堂、王忙来、郭文武、侯天喜、郝连的

45、“行当青衣”、赵炎的(艺名:结叭的)“行当三花脸”、张吉顺(艺名:大飞机)、杨山林(艺名:难拿)“行当小生”、韩玉金(艺名:金马驹)、孔重阳(艺名:红牡丹)“行当旦角”、黄太的(艺名:水仙花)“行当旦角”、王起富(艺名:小飞机)“行当旦角”、李龙(艺名:盖山西)、白坤的(艺名:白牡丹)“行当旦角”、郭文武(艺名:盖山川)“行当红脸”、黄培生、彭音、王忙来、秦尚德、苏老贵(艺名:老羊皮)李天喜(艺名:门虎黑脸)、刘守堂(艺名:小堂)、郭毛三(艺名:头杆旗)、蔺所(艺名:二杆旗)、刘连发(艺名:三杆旗)、王广影(艺名: 红著腕)“行当花旦”、王麦喜“行当青衣”、王中林、韩锦堂(艺名:五时的)、李明

46、、郭文武、尚之章(艺名:半个天)“旦角”、张承先(艺名:三杆笔)、王山林(艺名:中秋月)、刘彦祥(艺名:白糖)、刘满屯、杜润田、王殿夫(艺名:红薯蔓)、申存柱(艺名:板嘴的)房志彬、韩小芝、李淑兰、陈素贞、杜银芳(更会之子) 、石坦志、杨绵元、刘广昌、王荣庆、裴广庆、白志强、范树仁、籍成、任才林、王贵锁、杜天奇、袁锡章、韩德考、朱延荣、靳成奎、祝树元、李晋军、杜成生、李金奎、徐恩柱、史延昌、郝春祥、李双付、申建军、王振国、谷籍华、王才生、李文武、李启祥、白诺夫、黄五保、刘军昌、郝用兴、孟便如、王太河“行当大净”、杜天奇“行当花脸”、刘化果、郭宝贝、曹香弟、李爱华(艺名:小叶)“行当旦”、李捧英

47、、胡便的、贾恩梅、樊艳芳“行当青衣、老旦”、郭兰英“行当小旦”、贾之霞、周华华、李喜如“行当青衣”、张红英“行当旦”、易果田、郝锁林、申焕如、赵赶祥、郝春祥、李进军(艺名:李狗的)“行当红生”、李喜如“行当青衣”、李风明、刘金莱、郭宝贝、白碗林、任清兰、孟祥华、柴二旺“行当大净”、王贵所、王平、王新荣、周素霞“行当青衣”、孙巧风“行当刀马帅旦”、吴风平“行当老旦”、郝存斌“行当红生”、王秀琴“、李双凤、刘天顺、王树森“行当武生”、郭林风、刘竟荣、刘桂茹“行当青衣”、王彦书“行当花旦”、郭从祥“行当生”、张红英、王晓红、李艳云、王晓燕、王巧娥、马建国、孙陆花、康旭军、史爱朝、张争峰、张建强、申文

48、玉、赵建伟、李红梅“行当彩旦”、王菊芳、宋玉芳、韩正红“行当二花脸”、陈文涛、王巧娥、白莲风、张玉兰、郝小风、武风莲、李喜茹、宋玉芳、李金霞、王江燕、韩淑萍、杜艳霞、孟便如等都是武安平调落子的表演艺术家。落子梨园以生戏为主演出吕蒙正赶斋、老少换借髢髢、状元打更、安安送米、卖布、卖妙郎、闹井台、王定保借当等剧目。也有一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戏,如天仙配盘坡等精典剧目保留演出至今,武安落子进入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大城市演出,扩大了影晌。1959 年 7 月,武安平调落子剧团代表河北地方剧种,曾多次进京汇报演出并获好评;多次参加省、地区汇报演出荣获大奖。有些剧目参加北京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1956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整理改编了落子端花有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魁元、陈素贞等曾同平调剧一起多次进京演出。当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均作了整版报道。1959 年 6 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灌制唱片。1959 年,平调戏碧血杨州在邯郸地区汇演成功,主要参赛演员袁习章、胡便的、李棒心、王太河、杜银芳、李爱华艺名“小叶荣荻优秀演员奖。1959 年 7月,平调精典剧目盘坡参加河北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