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草原文化论坛(5).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5037004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文化论坛(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草原文化论坛(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草原文化论坛(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草原文化论坛(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草原文化论坛(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草原文化论坛(5) 论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陈光林光明日报20050628 第 7 版-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重要时期,草原文化都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华文化的繁荣提供新的滋养,成为其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 21 世纪的中国,草原文化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 草原文化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华文化重要一元的草原文化,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适应草原生态环境创造

2、的一种文化形态,是草原游牧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近年来,经过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三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草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蕴含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精神资源和思想源泉,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滋养和启示,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历史过程。由多个民族相继创造、

3、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文化,为现代文明建设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草原文化发祥地的北方草原,从远古开始就有早期人类活动的印迹。进入新石器时期,这里相继产生了拥有“华夏第一村”、“中华第一龙”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许多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文明结晶,使草原文化在新石器早期近千年的历史时段,一直处于“先行一步”的前导地位,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草原文化又积极进取,在建立政权、创制文字、建设都市、繁荣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涌现出了成吉思汗、耶律楚材、明安图、曹雪芹等一批举世闻名、迄今仍有广泛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为丰富中华

4、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和文明具有传承性。草原文化留下的丰富遗产和文明积淀,不但曾在历史的天空光辉耀眼,而且时至今日,其积极、进取、优秀的特质仍然显示出智慧之光,成为中华现代文明建设的宝贵历史资源。 集中体现北方游牧民族性格和气质的草原文化,又是现代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地涸泽碱卤,不生五谷”、“木皮三寸,冰厚六尺”的干旱、寒冷气候条件下,又常常相互争战。这种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草原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自强不息、豪迈刚健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的内核和精华,时至今日,依然是包括草原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建设现代文明、实现民族伟大复

5、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与此相应,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培育出草原人们的豪放大气、宽容大度和博大胸怀,形成很有自信力的开放型文化心态。他们不但敢想敢做,还善于“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吸纳一切有益的新质文化,以推动民族发展进步。例如在蒙元时期以国家政权形式与世界交往的蒙古族,“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通路”,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同中亚、南亚和意大利、法国等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且以世界历史舞台为背景,展示了草原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特质。草原文化除上述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开放胸襟外,还有诸如崇尚英雄、注重诚信、团结互助等多种有益于现代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需要我们认真挖

6、掘汲取,进一步发扬光大。 凝聚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草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草原文化是由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许多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共同创造的。在这些民族的政治、军事、科学、艺术文化观念和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反映出这些民族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态度和准则。其中,许多优秀思想和观念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依旧是我们推进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例如“以法治事”的观念,草原民族是很有一些法制观念的。草原文化集大成者蒙古族,就一向重视“以法治事”,一方面非常注重遵从各种习惯法,违背习惯法的人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另一方面

7、,又十分重视成文法,在制定实施成文法领域取得了很高成就。成吉思汗在登临汗位之际,即颁行大札撒法典,树立了“以法治事”的典范。再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应当说,“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生态智慧”。但作为草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相比较,又有着明显的特点。草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不仅把人当作“天”(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把“天”(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惜自然。这一特点直接导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草原文化天然地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变为行动的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因此,在当代世界人类生产发

8、展普遍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的形势下,历史上以游牧文明为基础的草原文化这种固有的先进生态理念,更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和价值,实为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 草原文化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深深植根于草原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草原文化,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古老的民族传统,成为迄今为止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以饱含现代文明内涵的丰富内容,融入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 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草原文化所蕴含和揭示的生态文明意义是十分突出和显而易见的。草原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的需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选择,珍爱草原和生灵,重视对草原、森林、山川、河流的生态保护,对

9、生态保护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比如,为了防止草场的超载使用,将可利用的草原划分为四季营盘,以减少对草原原生态的破坏。传统的游牧、轮牧、休牧,实际上是一种对草原的自然的生态恢复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历史上还形成过一系列依法保护生态的法典。再如,牧民对河流的爱惜和保护,也有一套很好的做法和习惯。游牧民族对自然生态的良好观念和做法,对当代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深刻启示。近些年来,我国北方草原、森林正在恢复起来,它是我国北方的一道绿色天然生态屏障。它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生态和生存环境的意义,极为重要。而当今那里的各族人民实践和创造的“围封转移”、“轮牧休牧”、“生态移民”等做法,

10、无不都是优良历史传统在新条件下的继承和创造。 在当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时代,草原文化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为地区经济和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在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绿色文明,重视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潮流的趋动下,以无污染、纯天然绿色产品闻名的“草原文化”品牌大受欢迎,“草原文化”的经济文章大有可为。来自内蒙古草原的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小肥羊、草原兴发、河套面粉等知名企业和产品,就是依托深厚的草原文化底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草原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景更为广阔。事实上,草原文化已寓于草原地区文化

11、旅游业、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博会展业、餐饮服务业等文化产业之中,成为草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表现出巨大的魅力、潜力和优势。 草原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影响也很深远。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在当代中国,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先进文化,实质上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草原文化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今日草原文化创造主体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翻身解放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唯

12、一能够给他们带来富强文明、繁荣进步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歌唱党的领导,歌唱社会主义,始终是当代草原文化高昂的主旋律,是草原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同时,草原文化始终坚持以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牧民,把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群众喜闻乐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部草原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繁荣、携手进步的历史。向来以“歌海舞乡”著称的草原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团结进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着特殊的、浓厚的熏陶力和感染力。 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还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

13、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如前所说,以天人和谐相处为根本特质的草原文化,不仅含有丰富的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资源,而且具有这方面实践活动和实际经验以及这一实践活动结下的丰硕果实。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审视辽阔的草地、森林资源千百年来基本得到保护,形成我国北方的一道生态屏障,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在要求有更深刻的历史感悟。草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在认同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那种博大、开放、吸收的精神和姿态对中华文化和自身文化的贡献,当然也包括这种文化交流、吸收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延续和光大。这对增强民族凝聚

14、力,促进民族大团结,构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的内蒙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和谐的景象,为祖国建设和边疆安宁、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既是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拓进取的结果,也是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受到草原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草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草原文化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 我国的现代文明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方向上是一致的、统一的,但由于各地的地理、资源

15、、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必然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单从地域特点看,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是不同的,高山、丘陵、平原和草原地区是不同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发展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从我国民族众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我国现代文明建设,既要发挥沿海发达地区“先行一步”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又要加快中西部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口占多数的汉族和地域分布广的少数民族共同实现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结果。而在我国民族地区和广大少数民族之中普遍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从那里所处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历史

16、文化、民族特点等实际出发,依托和借助于地域的和民族的载体和形式,使我国现代文明建设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特征和方向,又具有地域和民族形式上的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草原文化以其特有的风格,为我国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重要形式。比如,这些年我国北方的草原地区,正在开拓出一条既重视生态建设,又加快地区繁荣发展;既坚持开发建设,又促进民族和谐的发展道路和建设形式。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及其相互激荡已是当今世界的显著特征和趋势。正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预言的那样,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

17、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现状,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问题是走西方强势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道路,还是选择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清醒地把握现代文明发展的趋势,深刻认识多样化的文化交流互动,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吸纳,从而增强文化的创新能力,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文化多样性符合各民族尽可能发展自身文化的意愿,符合人类发现和选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取向,合乎人类生存的基本原则。草原文化是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它所特有的自然辽阔、雄浑奔放、委婉舒展的形式,是在中国本土生成并

18、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文化形式。我们保持和弘扬草原文化,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添了一分活力,而且可为我们有效抵御文化“西化”倾向,抵御“文化霸权”提供有力支持。 由我国北方草原的先民和许多民族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创造和积累,形成了草原文化这样一个显著特征和重要形式。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产方式,穹庐顶的建筑,鄂尔多斯青铜器造型中凝结着的粗犷质朴和厚重协调,辽墓壁画笔法的简洁畅达,一首敕勒川所展现的天高地阔,蒙古族的长调、呼麦唱技的神奇,蒙古族舞蹈以抖肩、揉臂和各种马步所表现的骏马飞奔辽阔草原的舒展奔放,蒙古族“好来宝”的娓娓述说,无不都是草原文化鲜活、生动、优美的民族形式。

19、这些民族形式深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是建设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的,是繁荣和发展 56 个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文化百花园需要的。草原文化的民族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其合乎历史进步的积极姿态参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实践,展示出自身具有的时代风貌和精神。以草原上千百年来盛行的那达慕来说,如今的那达慕已经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它所要展示的、表达的已经不单是草原人们的娱乐竞技,而是增强了文化与生产、商贸、旅游等经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内涵,实现了草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更加凸显了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得到充分的肯定。在现实生活中,草原文化中的节庆、祭祀、娱乐、餐饮、服

20、饰、工艺、歌舞、文学艺术、历史遗迹、民俗等都在实现与现代文明之间双向互需的有机结合。草原文化必然地以特有的方式吸纳现代文明的成果,实现发掘、更新、重构以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现代文明也在与草原文化的结合中,实现了在更广泛的领域落地生根。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趋向,聚焦于经济作用和文化展示。草原文化不断融会现代文明的内容,传统的内容得到了延伸、升华,原有的形式具有了品牌价值,实现了文化功能的提升,展现了草原文化作为现代文明重要载体的时代风貌。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创办的“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就是适应这一历史新趋势诞生的一种新的草原文化形式。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是文化发

21、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动力源泉。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草原文化与国内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接触和交流开辟了广阔的舞台。多年来,草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受到世界的注目、感叹和欣赏。草原歌舞在各地风靡,草原风情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红山文化等文化遗址见证了草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蒙古族无伴奏合唱和民族歌舞摘得国际乐坛上的金奖,乌兰牧骑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草原的乳、肉、绒等产品享誉国内外。草原文化的对外交流,展示了草原文化蕴涵着的无穷魅力,增强了世人对于草原文化重要性和深远影响的理解和认同。草原文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于各地、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和走向世界的升华,并以此成

22、就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 全文检索 搜索引擎 旧报查询 本周调查 继“杜宝良罚单事件”后,又有一名司机田华因 87 次交通违章被罚款 1.82万元。对此,北京市交管局表示,依法处罚交通违法人就是保护守法者的利益,交管部门处罚适当。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交通管理不能为罚而罚, 如果一名司机连续多次因同一问题违法, 交管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提醒。您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赞 同反 对说不清查看网友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有效的用户名密码。昵称 密码 新闻网站 | 天气在线 | 电视节目 | 广告报价 | 网站介绍 | 编辑信箱 | 投稿信箱文化部 | 教育部 | 科技部 | 卫生部 | 中科院 | 社科院 | 图书馆 | 大学 | 科研院所 | 医院 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 5 号邮编:100062 电话:010-67078111 网管信箱 本站声明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京 ICP 证 010288 号总监制:张碧涌 法律顾问:宫伟力 赫英强 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