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冀东文化圈的历史特质作者:赵朕河北省“三冀文化”课题组发表的“三冀文化”当成为河北主流文化关于准确定位河北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建议指出:“冀东的唐山、秦皇岛、承德虽属于燕文化圈,但由于板块相对独立,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诚然,按德国史学家费里茨 格雷布纳和奥地利民族学家威廉施米特的文化圈的理论,文化圈是一个分布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由若干文化元素,诸如经济、器物、社会、道德、宗教、民族、风俗等,相互联系地排列在一个地域内,构成其传统相同或相近、功能相互关联的有机文化体系。文化圈的分布,并不是以一个地方行政区划为标志的。文化圈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自然生态的、民族经济生活形态的、社会
2、生活与精神信仰的、稳定的民族历史沿革的、不稳定的民族迁徙和战争及文化移动和融合等等。不仅有跨国的民族文化圈;在一国之内也有很多跨省区的文化圈;甚至一个省内也有跨市县的文化圈。基于文化圈的理论,反观河北的文化历史,由于历史因素的作用,大致形成了四个文化圈。即以冀南邯郸为核心的赵文化圈、以冀中保定为核心的燕文化圈、以冀北张家口为核心的汉蒙文化圈(或称洋河文化圈)和以冀东唐山为核心的汉满文化圈(或称滦河文化圈)。这些文化圈的实际范围通常与临界的省市相勾连。具体到冀东滦河文化圈,它包括唐山、秦皇岛、承德等市。自夏商周以降,流经冀东这个地理区域的 885 公里的滦河,作为一条母亲河,养育了两岸的山戎、鲜
3、卑、契丹、满族和汉族等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了以多民族和移民文化相交融为其显著特征的地域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与我国诸多的地域文化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人们通常说的河北燕赵文化圈,产生于战国时代对中国文化圈的概括。时至数千年之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这种文化圈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演变。我们弘扬某个地域文化的基础是廓清这个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质,需要厘清冀东文化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多民族文化的聚合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地域分布和人口数量占有绝对比重,但在边远地区则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叉生活在同一蓝天下,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文化圈。以冀东地域而论,虽
4、说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体,但从历史长河的轨迹看,这片热土却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造就了多民族聚合的文化圈。在商朝汤王时期,冀东是个方国林立的地区,较大的方国有燕(今北京、蓟县一带),较小的方国有孤竹(今卢龙、滦县、迁安一带)、山戎(今玉田一带)、令支(今滦县、迁安一带)无终(今遵化、丰润一带)等。当时的孤竹国因伯夷、叔齐的的谦恭礼让而闻名,而山戎和令支是游牧民族,出自东胡,即是后来的鲜卑人。可见远在三千多年前,冀东地域就是汉族与北方民族聚合的地区。尽管冀东大地地广人稀,但却一直是以汉族居民为主体的。由于这里地处边地,土地肥美,成为东北部民族觊觎的一块甜美的奶酪,实力强大的东北民族都产生了品
5、尝的欲望。首先动用这块“奶酪”的就是鲜卑人的先祖山戎人。公元前 664 年强悍的山戎进犯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援,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兵败,退居孤竹国,齐桓公继而进军孤竹国,并将其灭掉。“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的典故,就出自齐桓公伐孤竹的征程中。到了战国时期的公元前 311 年燕昭王执政时,重用乐毅为将,联合各国攻破齐国。公元前 300年(燕昭王十二年)燕昭王派大将秦开打败了经常侵扰燕国北部地区的山戎,将原属孤竹国和山戎、令支的大片土地,划归燕国。接着,秦开又挥师东进,占领了整个辽东半岛。由此燕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然而好景不长,燕昭王去世后,齐国乘势反攻,占据了燕国的绝大部
6、分领土,将燕王喜赶到了辽东。公元前 222 年,居于战国七雄之首的秦国发兵辽东,吞并燕国,冀东地域被燕国管辖了 78 年之后,便易手为秦国的版图。公元 386 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并于公元 436 年,拓跋氏跨越长城,占据了冀东地域,在令支(今迁安一带)设立治所,管辖渔阳郡(即秦汉以来的辽西和右北平郡,即今秦皇岛市一带和唐山的西部和北部)。公元 472 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后,将燕长城以北的 30 多万鲜卑人内迁到徐无、土垠(今遵化、玉田一带),推行汉化政策,鼓励鲜卑人说汉话、易汉服、改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从而在北魏统治的 98 年中,鲜卑人大量南迁,形成了最初的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融
7、合的进程。第二次民族迁徙是在公元 916 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之后。公元 923 年耶律阿保机拥兵南犯,攻克平州(今卢龙),设置节度使。辽国本来是游牧民族,可是占据了平州、营州(今昌黎西南)、蓟州(今蓟县)等冀东的地域之后,在与汉族 202 年的接触过程中,开始重视农耕生产,发布了劝农桑、保护农田的诏令:“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鼓励农耕生产。这不仅促使入关的契丹人放弃了游牧生活,还使得这里的土地大部分得到开发,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公元 1125 辽国灭亡后,沦落于长城以南的契丹人由于熟悉农耕生活,逐渐同化为汉人。第三次民族迁徙是在东北的女真族完颜阿骨打部落强盛起
8、来之后。公元1114 年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占领了辽国的地盘(包括冀东一带),并于第二年建立金国。为了巩固自家的统治,将大批女真人迁居到关内,以期依靠他们加强对汉族的统治。可是,女真族的劳动人民在与汉族人民交往中,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学会了汉话,穿上了汉服,甚至连饮食、姓氏都受到一定影响。尽管金世宗(公元 11611189)曾下令不准金人穿汉服,改汉姓,但在119 年的统治中,仍然没能阻止定居冀东的金人融入汉族的生活秩序。公元1234 年,从蒙古草原肯特山起家的成吉思汗发兵打败金国,结束了金国在冀东119 年的统治历史,败亡失国的金国移民自然地融入了汉族大家庭。与此同时,冀东又在元蒙的统
9、治下度过了 134 年的艰苦岁月。(元朝在汉族地区统治了 97年,但由于冀东地区随着金国灭亡而早几年沦陷,经受元蒙统治者的时间较长。)第四次民族迁徙是在 1644 年皇太极率领清军入关后。清军入关的第二年发布了“圈地令”,满清贵族在顺天府和永平府圈地最多,有些州县的 80%的良田被强占,大批失去土地的汉人成为满族贵族的差役,为其耕种田地。1667 年康熙亲政后,采取适合汉族地区的统治政策,废止圈地,奖励垦荒,改善汉满民族关系。随着圈地贵族的经济生活方式转向农耕,逐渐转向封建地主阶级,一些满族地主逐渐融入到汉族中来。历史上这四次伴随着异族入侵的民族迁徙,改变了冀东的原住民的汉族成分,特别是在通婚
10、、易姓的基础上,刚加速了民族的融合,甚至连本地家谱失传的家族都无法说清楚自家是汉人还是其他民的混血儿了。明朝开国后为了重建其封建统治,农业发展生产,曾两次组织移民来冀东垦荒。公元 1371 年朱元璋命大将徐达负责组织山西泽州(今晋城一带)、潞州(今长治一带)和浙江西部山区的移民到冀东开垦荒地。公元 1399 年朱元璋死后,他的子孙竞相争夺皇权。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先发制人,起兵反抗南京朝廷,史称“靖难”之役。这次战争,朱棣与明朝东辽军的战争在永平府的滦州和昌黎一带打了四年,使得滦州、卢龙、昌黎、乐亭等县“人物凋耗,土地荒旷,旧有存者,十仅二三”,成为移民补充的核心地区。为了恢复发展生产,明成祖朱
11、棣下诏移民。从永乐元年(1403 年)开始连续三年从山西、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往这里移民。著名作家曹雪芹的先祖就是从江西武阳渡移民到丰润的。这些移民中虽有一些江南富户,但大多数是山西的丁多田少或无田的农家,以及发配的罪犯。移民中的一些来自直隶(苏州、南京、浙江一带)富户,招募流散居民屯田,形成村落;也有些移民被明政府安置屯田,每人分配给官田十五亩,菜地两亩,免租三年,同时还鼓励垦荒,免收赋役。随着生活的安定,人口的繁衍,为这一带增加了汉民族的比例构成。此外,军队屯田也为冀东输送来很多南方的汉人。公元 1567 年,明穆宗朱载垕为确保北京的安全,戚继光奉调出任蓟镇总兵,从浙江带来 3000 戚家
12、军,携家带口,挥师北上。戚继光在镇 16 年,在戍边之余,依据明代制度,实行军队屯田。屯田官兵以营盘为核心建立屯堡,有战事去打仗,无战事屯田种地。后来这些屯田军户,子继父业,代代相传使得大批浙江军士及家属落户于冀东各县。明朝时期的几次移民和军屯,为这里补充了大量的汉族人口,加强了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综上可见,历史上的冀东地域是个汉民族与山戎、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聚合与交融的地区,这种民族的聚合与交融,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东汉的服虔认为:“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山戎,盖今鲜卑”。契丹族也出于鲜卑族,是公元 4 世纪中期从鲜卑族分离出来的。可见山戎、鲜卑和契丹,本是同一族源
13、。女真族,为古代的肃慎族后裔。肃慎族曾是与山戎并列的民族。女真与满族也是同一族源,是在 1635 年皇太极宣布改女真族称为“满州族”的。可见金国与清朝乃一脉相承。生活在广袤无边的东北边疆地区的这些民族,经济的经营方式都是以游牧经济,思想观念的认知、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都有着大体相近的特征。因此在金国灭了辽国之后,整个东北地域居为统治地位的满族兼收并蓄,吸纳契丹族、蒙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的优长,形成了大体能体现东北地域各民族特色并且具有兼容性的多元文化的代表满族文化。纵观整个历史,燕国管辖冀东地域 78 年、北朝的鲜卑人管辖 98 年、契丹和辽国管辖 202 年、金国管辖 119、元蒙管辖 134
14、 年、满清管辖 267 年。仅就殷商到清末的 3500 年中国历史中,冀东地域大约有 820 年为少数民族所管辖。冀东的汉族同胞大约有四分之一多的时间是与山戎、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生活这片热土上的,尤其是与满族(含女真)相处的时间达 387 年。尽管由原住民、山西洪洞大槐树、山东枣林庄、江南移民,以及戍边屯田的江浙军士和家属构成的冀东地域汉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农耕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恪守着汉族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满族文化较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熏陶之下,也不可能不受到统治者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因而形成了汉满文化交融的独特风采。鲜卑、契丹和女真、满族等游牧民族,以及
15、汉族,尽管属于不同的族源,有着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的文化心理,但是随着社会形态的衍变与历史进程的磨合,逐渐形成一种经济、文化、习俗交融的态势。那些入住中原的游牧民族,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他们熟悉自身的不足,很重视从占据先进地位的汉族文化中去寻找营养,效仿唐宋政制,吸取儒家学说,启用汉人为官,迁徙民族移民,鼓励与汉族通婚,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同化、大融合。尤其是入关后的满族,是在女真重新分化、组合的基础上融汇一部分外民族成员而形成的新民族。它在契丹败亡失国后,吸纳了部分区契丹人扩充了自家的队伍,后来又相继吸收了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异民族成分,如清代丰润籍作家曹雪芹就是汉族
16、出关加入正白旗的。这个民族经历了先后三百多年与汉族和其它各民族人民从互相隔阂到逐渐了解、互相学习和融合的过程。随着满汉杂居共处局面的形成,彼此交往增多,语言、文化、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诸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尤其是满族贵族随着圈地向封建地主的转变,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就使得冀东地域人民的经济经营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习俗都融进了多民族的文化因素,形成了以汉满文化交融为特质的多元态势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并非是满族文化覆盖了冀东地域的汉族文化,而是汉族文化容纳了满族文化因素的同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保持了自己的基本品格,形成了“汉兼满”的文化交融的多元态势。兼收并蓄的民族文化冀东地
17、域文化的多元态势,体现于它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其开放性是指它对其他地域或民族文化,采取一种积极主动地吸取的态度;而其兼容性,是指在容纳其他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因素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本地域或民族文化因素的主体特质。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某个地域的文化特质体现的较为突出。风俗民情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习俗惯制。它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并且受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政治条件、社会结构、心理状态及民族的信仰、语言、艺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我们不妨从冀东地域的民俗风情中寻绎其满族的遗风,或称之为汉族人民吸纳满族文化的典型范例。首先从语言上看,冀东地域
18、方言中保留了很多满族语言。满族入关后,与汉族人民杂居共处,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接受了大量的汉族影响,作为满族交际工具的满语自然失去它当初的重要性。到康熙末年,北京城内闾巷间满、汉人交往皆用汉语,这反映了满、汉人民长期交往的需要,又是两民族关系日益密切的结果。在满族逐渐使用汉语的同时,汉族人民也从满语中汲取了不少富于表现力的生动语汇。清中叶以后,汉族中下层人民在日常谈话中,兼用满汉词汇,称“满汉兼”,是满、汉语言交汇中出现的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如同海外华人在说汉语时,时不时地说出一两个外语词汇一样。在冀东方言中可以信手拈来很多被汉化的满族语言。如,“邋遢”(脏,不利索)、“胳肢”(用手
19、挠腋窝)、“埋汰”(脏)、“哈喇子”(口水)、“拉忽”(粗心大意)、“耷拉”(下垂)、“哈喇”(食品变质有味)、“累赘”(负担)、“隔色”(特殊)、“啰嗦”(絮叨)、“别扭”(不好受)、“倒腾”(挪来挪去)、“蝲蝲蛄”(蝼蛄)“捅娄子”(闯祸)、“巴不得”(盼望很久)、“蚂螂”(蜻蜓)、“懒散”(提不起精神,不振作)、“埋汰(不干净)、“把式”(匠人)、“姑爷”(女婿)、“消停”(安静)、“糟蹋”(损坏)、“赤马糊”(眼屎)、“苛答”(讽刺人)、”掰扯掰扯“(分析分析)、“折腾”(翻来覆去)、“勃勒盖”(膝盖)、“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心不细)、“磨蹭”(消耗时间)、“卡巴裆”(裤裆)、“麻利
20、”(动作利落)、“咋咋呼呼”(虚张声势)、“马猴子”(吓唬小孩的鬼怪)、“勒特”(邋遢)、“瞎诌白咧”(胡编乱造)、“央个”(求助)、“撞克”(中邪)等等,这类汉化的满语还有很多,例举若干,以便以其一斑而窥知全豹。这种穿插在汉语中的“满汉兼”的语言现象,在冀东乡村的口语中更为常见。如今,人们已经不知道这些词语是“外来语”,还以为是地道的汉语呢!其次在居住习惯上,冀东地域也留有满族的遗风。古代的冀东多草房,建筑方位是坐北朝南,三间或五间一座,中间的房屋南向开门,称堂屋,作厨房或厅堂用。西屋住长辈,东屋住晚辈。院子左右建有东西厢房。房屋南向开窗,分上下两档,上档可开启,下档固定。炕上还放着一张长方
21、形炕桌,吃饭、待客,都在炕桌两侧盘腿而坐。以火炕取暖,其烟囱不砌在山墙内,而是建在房山前约一米的地方。与屋内火炕相连接的部位有橱柜大小,俗称“烟筒柜子”。烟筒一般有一米多高,用砖、坯砌成,便于排烟通畅,也利于防火。这些房屋的建筑形式都因袭了满族的房屋风格。满族官宦人家的住宅比较复杂,一般要建三进或四进,三间、五间不等。第一进为二堂(穿堂客厅),直通大堂。第二进为大堂,中间是办事厅,两侧是客人休息室。第三进为内室,正房是直系家属居所,东西西厢房为晚辈或佣人居住。或许是因为冀东是满清入关达大通道的缘故,冀东民居受到满族的影响很深。这种式样的住宅,在冀东则演变为“串糖葫芦”式的普通民居,这是冀东地域
22、所独有的。这种宅院在庭院南门内设立影壁。一般为三进或四进(俗称三层或四层),可以穿堂而过,从前街到后街。这种民居形式,是借鉴了满族民居的特点而建造的。遗憾的是,唐山大地震之后,这种民居已经荡然无存,替代的是“北京平”,完全没有满族民居的遗风了。第三从饮食习惯上看,冀东人民喜欢吃的食品中,有些就是满族的食品。譬如牛舌饼、豆糕、油炸糕、凉糕、“驴打滚”、切糕、豆馅包等原本都是满族食品,后来为冀东人民所接受,以致成为全国人民喜欢吃的日常食品。每年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吃“腊八粥”,逢年过节吃火锅,以及吃酸菜汆白肉、酸菜熬粉条,都是满族的食俗。如今,不仅冀东人保持吃“腊八粥”、火锅、酸菜汆白肉和酸菜熬
23、粉条的食俗,而且风行全国了,说明满族食俗得到了广泛普及。还有,清东陵的大饽饽和小饽饽,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和小八件,更是满族食品,同时也是冀东人喜欢的名牌糕点。第四从服饰上看,冀东老辈人喜欢穿的服饰,好多都是从满族服饰演变而来的。譬如,长袍、马褂、坎肩、棉套裤、瓜皮帽、凉帽、毡帽、风帽、幼儿的虎头帽、“兜兜”、双脊脸靸鞋、千层底布鞋等。本来,汉族的衣服在古代是上为衣,下为裳,除了官吏没有穿长袍的。满族的服装与汉族不同,“衣皆连裳”的“旗袍”,原称“骑袍”,是满族男女老幼的衣着。后因满族划分为八旗而称“旗袍”。清军入关后,这种服装逐渐普及为民间的礼仪性服装长袍、大衫。上述例举的满族服饰在 1940
24、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冀东百姓的日常服装。时至今天,除了坎肩、幼儿的虎头帽、双脊脸靸鞋、千层底布鞋外,都成了历史的遗迹或拍电影的道具了。特别是棉套裤和兜肚,恐怕很多 50 岁以下的人都没有见过。棉套裤这是满族人冬季狩猎时穿的一种裤子,没有裤裆,只有两个裤管,套在裤子外,上端系在腰带上。在冀东农村,曾是农民冬季很流行的服饰。第五从民间艺术上看,冀东流行的大秧歌受到满族大秧歌的影响。本来,秧歌起源于唐代的“踏锤”舞,到宋代得以普及,称作“村田乐”。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较为安定,满族在原有民间舞蹈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民间秧歌的表演手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鞑子秧歌”。“鞑子秧歌”的带队者叫“鞑子官
25、”,手持“花棍”摇晃着引导秧歌队伍边走边演;还有个俗称“外鞑子”的“克里吐”,造型怪异,抹黑脸,头戴毡帽,反穿皮袄,斜挎串铃,手挥长鞭打场,维持秩序。他们的秧歌是由一出出戏剧故事组合而成的舞蹈队伍。 汉族秧歌中没有“鞑子官”和“克里吐”的角色,也不按戏剧故事表演;而冀东秧歌中却与满族秧歌十分相似。这里也按戏剧故事组合演出,如赶脚、拾玉镯、打渔杀家、傻柱子接媳妇等。所扮人物分为小妞、小丑、公子、“老”(kuai,中老年妇女)等行当,除“老”手持一双棒槌,其他角色皆手持折扇或手绢。表演中,演员把舞蹈动作、手势、道具、哑剧等表现手法融于一身,塑造出各种喜人的形象。尤其是“老”的表演最突出,其“抖肩”
26、很有游牧民族舞蹈的韵味。这说明冀东的秧歌是汲取了满族秧歌的表演特色,显得与其他各省的秧歌有所不同。东北的二人转与冀东的评剧也有亲缘关系。二人演唱形式是从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演化而来的。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古代北方的民族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近代的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等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二人转产生年代约在清代前期, 二个演员说、唱、做、舞、绝等的表演形式和萨满祭祀歌舞中大神、二神演唱形式、形态基本一致。二人转音乐曲牌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如“文嗨嗨”、“武嗨嗨”、“咿幺咳调”、“九郎悲”、“喊大腔”、“慢四棒”、“放牛调”
27、、“盼五更”等单鼓唱腔,则是脱胎于萨满跳神的单鼓唱腔的。可见二人转是在萨满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转,最初叫“蹦蹦”,也叫小秧歌。“蹦蹦”的演出形式“单出头”和“双出头”,都与冀东的单口莲花落和对口莲花落相似。还有“蹦蹦”的一些道具,如扇子、手帕、竹板等都与莲花落基本相同。这种相同与相似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因袭与借鉴的关系,很有可能是随着清军入关而将“蹦蹦”传入冀东的。“蹦蹦”的“拉场玩艺”,如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表演动作和化妆等,莲花落没有,这就促使莲花落艺人向“蹦蹦”艺人学习,吸收借鉴了“蹦蹦”的曲牌、唱腔和“拉场玩艺”,将莲花落原有的“单口”和“对口”节目提高到能拆开演出的戏曲形式,为
28、评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最初的评剧也被称作“蹦蹦”。看来,这种评剧的产生与满族文化的影响是有着不可回避的渊源关系。第六,从民间活动看,冀东民间的一些游戏方式也受到满族的影响。譬如儿童们玩的“老鹰叼小鸡”、“撞拐”、抓“嘎拉哈”(俗称“歘大吧”、“歘蛤喇核”)等,原本都是满族儿童的游戏项目,后被冀东人接受的。满族许多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满汉节日文化交融的结果,但也要看到,具体到某个节日活动又有所不同。譬如端午节,满族称这个节日为“五月节”。在这个节日要吃黄米粽子,门框上插艾蒿,窗户纸上贴葫芦花避五毒和小孩带香包等,这是以驱邪避瘟为主
29、旨的防疫节。冀东的端午节却与满族的“五月节”大体相似,而与南方的端午节有着明显的不同。冀东的庙宇与冀中、冀南或其他省区相比,大的寺庙并不多,但是关帝庙却比较多,几乎所有的集镇都建有关帝庙。这实际上也与满族的影响有关。在东北地域各民族中,早在辽金之前便随着汉文化输入到东夷,关羽形象也成为东北诸民族的理想人物和神化的人物。从金代开始,在女真人中对关羽的崇拜即已兴起。满族贵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汉族的传统文化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对关羽崇拜更是推崇备至。在清代宫廷祭祀中,将关羽与如来、观音一同列为尊神,奉为萨满祭祀的朝祭大神。在东北故地、京城和各地普遍兴建关帝庙,冀东作为满清从肇始地到京城的必经之路
30、和皇陵的所在地,更是注重关帝庙的建设和尊奉。关羽已经成为北方民族的英雄神祇,在民间诸神祭奠中,关羽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冀东地域文化吸纳了很多以满族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因素,但并没有被满族文化所覆盖,也没有泯灭汉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反而是汉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本民族文化因素的主体地位,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的衍变。最终奏响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兼收满族文化因素的冀东地域文化的新特质。民族融合的特质台湾著名学者钱穆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致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
31、业文化。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塞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由此看来,地域环境确是人类文化历史的舞台,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地域环境对于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人的性格、思想意识、生活习俗,无一不包含着地域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或明显,或隐藏,却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代代相传的血脉里,俗话说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就生动地道出了地域文化的特征。其实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有一种近于同一性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和他们的祖先生存居住的环境密切相关。但是,地域环境和生活境遇的变化也会使人的个体性格由于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变
32、化。尽管这种变化从宏观上难以摆脱祖先的遗传基因,但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这种渐变即使本族群的人察觉不明显,而对异地人却是感受很鲜明的。满族等少数民族龙兴之地的东北大平原,地域广阔,人烟稀少,生活节奏缓慢而惬意。游牧生活的环境促使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粗犷的性格,而且单调的生活又培养了他们能歌善舞,鲁莽冲动的个性。这种地域环境培养成人们豪爽质朴、热情直率、骁勇无畏的性格特征。他们待人真诚、热忱、直率、乐于接纳,勇于助人。这些性格特点是在地域性的历史文化的哺育下,经过漫长的代代延续,对人的性格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从而在宏观上给人一种同一性民族性格的印象。然而,游牧文化的主宰者们在进入
33、冀东这个农耕文化的大世界之后,在北部有山,南部有海和中部有平原的地域环境里,诱发了放弃游牧生活的强烈愿望。特别是满族等民族的统治者,折服于汉族文化的魅力,学习汉制,奖励农耕,提倡民众以种田为生,过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就逐渐地融入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中来。当然,导致游牧文化融入农耕文化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本地汉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死后,伯夷、叔齐谦恭礼让、崇尚气节、讲究仁义的精神,对冀东地域人民的影响是深根蒂固的。明代永乐年间的山西移民,也带来了山西民众的生命基因。山西多山少水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山西人多山性少水性的性格特点如多稳定性少流动性,多原
34、则性少灵活性,多封闭性少开放性,多儒家传统少道家思想,多质朴少浮华等,有鉴于此,山西人由于受亚文化的影响,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耕生活,使他们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守土不离乡,安土重迁,恋家爱乡,成为挥之不去的不老情结,流进血液注入骨髓,使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生态无不打上了鲜明的黄土地烙印,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正如孔子所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其实,山西的文化圈也不只是一个,而移民到冀东的洪洞县恰好位于山西的腹地南部,典型地体下了晋南人礼让文雅的性格特征。明朝中期,戚继光被任命为蓟镇总督,带来他的浙江籍 3000 子弟兵。这些浙籍军士一向训练有素,不畏艰
35、苦。有一次在教场进行列队训练时,突然电闪雷鸣,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可是这些军士却面无改色,始终笔直地在大雨中完成着每一训练动作,直到训练完成,与平时相比丝毫没有走样。这种军纪似铁、军令如山的严明纪律和严谨精神,随着军屯的开展,安置在丰润、滦州等平原地带进行军屯的军卒及其家属,也将浙江人的讲求实效、不尚空谈、严肃纪律、踏实苦干的性格风采带到了冀东。本地土著文化与异族文化、移民文化相交融,使得冀东文化形成了开放性和兼容性。这种开放性和兼容性,能敞开胸怀,吸纳异族或异地文化的优长,以丰富本地域文化的内涵,从而形成兼收并蓄的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汉满交融的文化。这种文化依然是以富于生命力的汉文化为基础,兼收了
36、以满族文化为代表的东北地域文化。但是由于本地的原住民和山西、山东、江苏等地的移民和浙江军屯军士及家属等汉族人,祖祖辈辈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在长时期的历史流程中形成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但又因处于较长时间的异族统治,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满族等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冀东地域汉满交融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的具体到历史性的人文性格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古道热肠、安土重迁、重传统、重礼仪、善待人、尊贤礼让,冒险精神稍逊。冀东地域虽然没有出现冀南的董仲舒那样的大思想家,可是他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于汉代大一统当局的推广,使得儒家文化成为中华主流文化,冀东地域在汉朝的统揽之下
37、的幽州之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是顺理成章的。另外,冀东地域在辽国、金国,以致后来的元、明、清三朝都是京畿重地,为统治者重点防范的地区。对此地域人民的王民教化一直未停过,因此这个地域的民众在长期王民教化的规范下,养成了重传统、重礼仪,恪守传统的道德规范,与东北和冀中相比,侠义和慷慨悲歌之士较少。在古代这个地域是兵家必争之地,人们饱受兵燹战乱之苦,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加之这个地域鲜少豪门地主,阶级矛盾较为缓和,很少外省那种官逼民反的血与火的斗争,基本上没有爆发过自发性的农民起义。人们自食其力,安分守己,本地有句俗语:“出头的椽子先烂”,就十足地表现了安于现状的顺民心态。其二,诚厚朴实、务实求稳、知
38、足常乐、小富则安、思想较为保守,创新性稍差。冀东地域的地形是北山、南水、中平原。北面的长城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南面临海,中部平原又相当开阔,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给自足,对外部依赖性很差,因而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得老百姓能专心于农耕经济,养成了独自经营,知足常乐的性格。尽管在数百年的东北民族的管辖时期,带来了外来文化的成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的本质却能雍容消纳,使地域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因而呈现出保守性和封闭性的特征。同时,这里的百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原地带又土质肥沃,百姓容易得到温饱。早期农业文明使农民在一分辛苦一分收获的劳动过程中,形成了勤劳、诚实守信、务实
39、求稳、平和温顺的文化品质,但也导致了人们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心态。冀东人有句俗语:“不见兔不撒鹰”,就生动而形象地道出了冀东人务实求稳的心态。即使生计不如意,也能忍辱负重地适应环境,鲜少铤而走险的内驱力。其三,冀东人不欺生,不排外、独善其身,但老乡观念不强。冀东地域有句俗话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观念的形成恐怕与冀东地域的移民和很长时间的战乱频仍,兵燹不断有关。一方面诚厚的冀东原住民敞开胸怀接纳了外省和外族的移民,从这些移民身上原住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因此对外来移民产生了一种亲和力。在原住民与移民的交往中,养成了冀东人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性
40、,形成了不排外、不欺生、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善于交往的性格。另一方面在这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人们饱经战火的沧桑,统治者“你才唱罢我登场”,安居乐业的冀东居民为了自家的安定生活,只好逆来顺受,顺从接纳,独善其身,以求得自身的安宁。冀东人在异地,彼此相见很少有南方某些省区的人们那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的感觉;也不像东北大平原那样,人烟稀少,人与人见面,不管陌生与否,一种渴望交流的心态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冀东地域淡化的老乡观念是由于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的。冀东地域虽然在 1.5 万年前就有先民生活在这里,但这里地广人稀
41、,是多次移民或军屯加强了人口浓密度。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以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各不相扰地和谐相处,缺乏宗法大家族的社会结构的社会土壤,因而松散的移民组合,没有形成家族集中聚居的社会族群,没有出现豪门贵族的宗法势力,更没有形成相互依存的群体关系和地域圈子。加之,这里平原多,土地肥美,人口密度小,生活不是很艰难,互相依赖性相对较少,尤其是独立自主的农耕生活容易自给自足,不需要团结协作地对付生存难题,这就使得冀东地域的百姓养成了既不排斥外来人,也不亲近老乡,追求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行为便会传承下来。闲适、独立而自足的生活导致乡亲间的依赖性淡化,因而造成老乡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不强
42、。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里,“存在决定意识”,便会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和观念,深深地融入到人的思维中去,成为地域性格。弘扬冀东文化的时代内涵冀东文化的历史基因是趋向于守旧的独善其身、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进取、创新、平等、自由、契约、等价交换等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也束缚着冀东人的思想和手脚。只有转换思维模式,厘清冀东历史文化与新时代创新的关系,才能赋予冀东文化以时代的内涵。首先要大力加强开放超越的理性精神的培育。市场经济是重视理性精神的经济,讲求效益、注重谋划,更需要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的智勇双全的魄力和胆略,因此我们要改变对传统和教条盲
43、目依赖的思维模式,努力将经验型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知识型的思维模式,培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吸纳精神。敢为人先,勇于超越,不断拓展思维视野,既善于利用它山之石攻玉,又善于发挥自我的进取精神,开创事业的新天地。 其次要努力培养感恩博爱的人文精神。冀东的地理环境在我国是得天独厚的,它不同于大西北的地上荒芜,地下富饶,也有别于江南的地上富庶,地下贫瘠,而这里是山地有多种有色金属的矿藏,平原的地下有煤和铁的矿藏,地上土地肥美,旱涝保收,沿海地域又适合农牧渔业发展和良港的天然优势。可以说这种富饶的地理环境为冀东的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后劲,但过去却没有被冀东人所重视,而是让其虚度了难以计数的时光。冀东还是个人杰地灵
44、的热土,自古以来就出现了很多杰出人才,如文学家曹雪芹、医学家王清任、三国时大将军程普等,在历史上都留有值得彰显的业绩。但冀东却在一定程度上存有故土自恋情结较弱的现象,缺少著名诗人艾青写的那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感情。如果追究其因由,恐怕与历史上移民文化的“泛故乡”观念有关。移民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一要生存,二要温饱,注重生活的实际需求和理念,同时也与本地历史上望族较少有关,缺少望族的历史积淀和张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解放思想,切实从历史和传统的惯性思维羁绊中走出来,加强培养明礼诚信、感恩博爱的人文精神,使得冀东人养成一种感激故乡的培养与养育之恩的回报情怀,将热爱家乡与热爱祖国的观念统一起来,在为国家奉献聪明才智的同时,不忘为故乡添砖加瓦,树立对故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以便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生态优势,闯出一条主动进取、积极创新的创业道路。 总之,开放、超越、感恩、博爱,集中地体现了冀东地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也是凝聚冀东地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大力倡导这种人文精神,对于推动冀东地域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具有根本性的力量,它必将引领冀东地域突破经济社会的文化禁锢,推进冀东地域的文明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