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梦与文化自信.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036785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梦与文化自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梦与文化自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梦与文化自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梦与文化自信摘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梦滋养着文化自信,而充分的文化自信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关系,对于实现文化自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正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中国梦不仅是物质雄厚之梦,精神 强大之梦,也是文化兴盛之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

2、梦,是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 、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 对其自身的文化有高度的 认同和自信。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根基。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 抛弃自己的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特 质。悠远浩博的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着中 华文明永恒的价值特征,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民族特有的精神标志,成 为中华民族川流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

3、,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透露出的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蕴,为周边地区带来过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深刻地影响着周 边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为 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包含着发愤图强、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民唯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情怀;正道直行、诚信求是的道德准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仁者爱人、义者利他的宽容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恪守中道、因地制宜的处世之道;天人合一、物我两亲的精神境界;大同之世、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这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作为构筑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元素,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 对自身精神文化的自豪感和

4、自信心,成为推动 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使中华文化能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积累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中 华文明历经千年而不断,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坠。2、革命文化精神是文化自信构成的主要元素。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仅仅 是以古代的辉煌成就为基点的,还需要近代和现代的文化成就来巩固和加强。1840 年鸦片战争后,面 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瓜分,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强烈的文化自信心被严重损害了,面 对着内 忧外患的危亡境地和五千年未见之大变局,要想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绵延民族生命,唯有救亡图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为追寻中国梦的 领

5、导力量。在 28 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 坚定的革命信仰进行着不懈的奋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 胜利,最 终领导 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 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形成的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主体的精神链条,构成了中国共 产党的革命文化精神 。3、适合我国发展的马克思主 义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那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

6、进的文化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立足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把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 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新 飞跃。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发展,它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创新活力, 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4、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具备 高度的文化自信。要提

7、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 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时代变化中能自觉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心理认同和坚定信念,同时又能正确看待世界文化的理性心态。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力量。蕴含着中华文化基本特质的“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中国梦。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粘合剂,是 “三个自信 ”的基础。文化自信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一)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生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

8、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对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与经济、政治相比更为 深远。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大 发展、大变革、大融合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是因为 我党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如同生命,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封闭固守的文化只会止步不前,最 终消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标志,是文化 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 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勇于探索,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二)文化自信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保证中国梦旨

9、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人民自由而全面的 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是共产主义社会发 展的终极目标。在社会生活 层面,人的全面 发展和生活幸福,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充裕上, 还应该当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构建人民自信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国梦的价 值目标相契合的,是实现人民幸福梦的思想保证。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精神富有,作 为社会主体的人要通过社会主 义优秀文化的教化熏陶,需要通 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之内化 为一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这种人文精神和素养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表现为独立的人格、理性的精神和自觉性的道德意识。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瘠亦不是社

10、会主义,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物 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能力,要着力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风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三)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中国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融通的。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秉持和平发展理念的中国梦是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期盼,反映了人 类追求自由、幸福的终极目标,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趋向。中国梦的实现,不 仅要依靠中国人民的勤 劳奋斗,也需要世界范围内的支持和认同。这就要求中国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 动文化走出去, 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我们需要以开放兼容的胸 怀融入世界文化体系,以

11、“拿来主义”的文化自信,以 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外来文化 进行吸纳、借鉴,丰富中 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开设 ,“熊猫外交”的开展,中国优秀文艺作品的输出,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方式,也是中国文化在面向世界时自信的表现,也将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梦想的重要标志。综上所述,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 中国梦奠定了精神基础,文化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伟大的梦想需要伟 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国家的崛起高度认同自身的文化,促使所有的中华民族儿女们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集体,以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璀璨文明 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每个人都以中 华民族为荣,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每个人都为中国贡献出自己,相互促进,互相不离不弃,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中国梦丰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 涵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的团结的促进国家的强大,实现 中国梦,振我中 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