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为什么要正确认识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它与道教并列。在两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佛教与佛教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文化学术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哲学、伦理学、文学、语言学、艺术(美术、建筑)等方面。佛教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也起过一定作用。佛教影响更深浸到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情感之中。 哲学:佛教哲学本身蕴含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中国哲学史上,佛教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与命题,丰富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起过积极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有众多对
2、中国哲学作出过贡献的佛教思想家,如僧肇、智顗、吉藏、法藏、慧能、神会、宗密等,还有如谢灵运、柳宗元、王安石、苏轼、李贽等许多卓越的思想家,他们都从佛教哲学汲取过思想资料。宋明理学主要受华严、禅宗等的影响,晚清民主思想启蒙者纷纷从中寻求思想武器:龚自珍、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很多佛教经典本身就是典雅瑰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 、 法华经 、 楞严经 、 百喻经 。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影响了谢灵运、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文体方面,四声的发明、律体诗的产生(沈约、周颙) ;唐宋以来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俗文学源自文辞
3、酣畅、想像丰富的佛经变文。中国的建塔造像起源于佛教。它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影响深远。现在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著名风景点的标志。举世闻名的敦煌、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更是中国雕塑、绘画艺术的宝库。佛教对晋唐以后的绘画艺术影响极大。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张僧繇、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唐王维的文人画发展到宋明写意画,与禅宗和般若学思想有关系。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季羡林茶叶的盛行亦源于佛教。唐代茶圣陆羽,长期生活在寺院中,他的茶经就是对僧人制茶、饮茶技术的记录。此外,伴随佛教而来的还有天文、医药
4、、音乐等内容。二 如何正确认识佛教:佛教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自从它在印度创建以后,南传至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北传经中亚到中国、朝鲜、日本,又传到中国的西藏和中国西北部蒙族、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及前苏联远东布里亚特族地区。经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并出现了许多部派、学派和宗派。首先,认识佛教在教主、教义、教徒方面的特点 佛、法、僧三宝:佛教与其它宗教相比,有明显的特殊性。佛教在信仰上比较松散与自主,在教义上比较开放与自由,在组织上不严密。其次,要区分佛教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形态。佛教自创始起经历过原始佛教、部派佛
5、教和大乘佛教三个阶段。大乘佛教中先后形成了中观学派、瑜伽行学派以及密教。中国佛教,是佛教的一个特殊形态。佛教传入时期的中国,已是一个具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国家。中国人对佛教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批判地汲取。佛教只有适应中国的环境与条件加以改造,才能在中国民众中扎根。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在中国的思想土壤之上加以理解与发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学派与宗派。世界名人论佛教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只有辨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辨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辨证思维才成熟。弗里德利希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
6、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伯特兰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 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我觉得不论是智慧还是人格佛陀都超过耶稣。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 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章太炎 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
7、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梁启超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 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 谭嗣同 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私谓释迦玄言,出过晚周诸子不可计数,程朱以下尤不足论。 孙中山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鲁 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他居然大部分早
8、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第二讲 佛教的产生一、佛陀的时代佛教产生的背景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前 565前 486):释迦族的圣人;“吠陀文明” (雅利安人)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吠陀信仰;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社会变动思想上百家争鸣;沙门,六师外道二、佛陀传记与传说 17 岁:耶输陀罗、罗睺罗 29 岁:出家 35 岁:成道(传道 45 年)80 岁:涅槃“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 “佛陀”:Buddha 觉悟者菩提 Bodhi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anuttara-samyak-sambodhi (无上正等正觉)佛陀的足迹降生地:迦毗罗卫;成道
9、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加; 竹林精舍:摩揭陀国王舍城 ;祇园精舍:拘萨罗国舍卫城三、佛陀的面貌 思想家:重理性;伦理家:重现实;哲学家:辩证思维;文学家;教育;宗教家佛陀是一个为了追求理想解脱大众的疾苦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彻底的人,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真理的追求者,他不安于现世安逸的生活,不愿稀里湖涂在生死中沉浮,艰苦探索,精进努力,从贵族家庭走进沙门的行列。几十年间,经过无数次艰难困苦的考验,又克服了内心中的种种矛盾,追求人生的奥秘、宇宙的真实,得出了在当时是十分独特和杰出的结论。他本人也成为历史上极少数以个人力量改变人类面貌的伟大人物之一。第三讲 佛法的基本内容(一 )
10、一、人的本质1、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 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2、人的本质:五蕴色:物质。四大即地、水、火、风;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五尘即色、声、香、味、触。 受:领纳之义,指感觉。如六根领纳六尘所生之喜怒哀乐等感受。想:取像之义,摄取事物的相貌,知道是青黄赤白,是长短方圆等。相当于知觉、表象和概念。行:意志一类的心理活动,亦即对于外境,生起贪嗔等意念。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做行(即业) 。识:了别、分别之义,指总的意识活动,对于所认识的对象,予以判断和推理。四谛佛教的人生观 苦痛苦 集原因 灭寂灭 道途径1、苦谛
11、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2、集(原因)无明执著、欲望 烦恼(三毒:贪瞋痴) 造业苦3、灭谛 nirvna 灭烦恼得解脱 有余涅槃 无余涅槃4、道谛( 八正道 三学 六度) 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学 戒(Sla) 定( Samdhi) 慧(Mati)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具足戒:男子 250 条,女子 348 条(四分律) 定 “定”: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生定” , “修定” ) “禅” “静虑” 、 “思维修” 、“弃恶” 、 “
12、功德丛林”: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虑义理。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慧 断惑证理。决断疑念,达于无为之空理,获得智慧解脱。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六度 Pramit(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6 5 4 3 2 1般 禅 精 忍 持 布若 定 进 辱 戒 施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智 进 忍 情戒戒 度 度 度 度 度 度愚 散 懈 嗔 毁 悭痴 乱 怠 恚 犯 贪“六度”体现了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它以大慈大悲,济渡众生为道德的出发点,以克制自我,救助他人为行为的准绳,以
13、“自利利他” , “自觉觉人” 即以个人利益和众人利益的统一,一己的解脱和拯救人类的统一,作为社会伦理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人生解脱的最高理想。由于这些修持方法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如大慈大悲、自利利他、普渡众生、忍辱、精进等,同古代社会理想化的道德规范近似、相通,从而在历史上引发过美好善良、利国利民的动机,在先进的人们中激励过英勇奋斗、自我牺牲的热情。 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长阿含经三、缘起论宇宙的真实存在的本质1、缘起论缘起论是关于世间万有的形成及变化原因的理论观点。 “缘 起”:诸法由因缘而起。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发生存在,都是相对的互存
14、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一个事物或现象。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佛教认为:一切现象或事物都是由一定条件而产生,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而存在的。世界就是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关系,与空间上无数的互相依存关系织成的无限的网。由缘起论,可以导出以下论点:无造物主 无我 无常 2、无常无常 :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时时在变,永远在变。一期无常 念念无常。生住异灭、生老病死、成住坏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3、无 我无 我 :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成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 人无我
15、法无我 无造物主无作者义、有因生义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诸行无常 -缘起论诸法无我 灭谛(说苦的消灭-涅槃的道理) 涅槃寂静 道谛(灭苦的方法-怎样涅槃) 苦谛(世间之苦) 有漏皆苦 -十二缘起- 集谛(苦的原因)第四讲 佛教初传与中国佛教的特点一、佛教初传中国1. 佛教传入的路线陆 路(包括南北两道):南道由敦煌越过沙漠,经鄯善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昆仑山北麓,到达于阗(今和田) ,再向西北前进到达莎车。北道是指由敦煌北上到伊吾(今哈密) ,经由吐鲁番到龟兹(今库车) ,然后再到疏勒(今喀什一带) 。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印度来华的僧
16、人大多通过南北陆路到达内地,走海路的较少。2. 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 2 年) ,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受 浮屠经 。 (三国志卷三十魏志注引魏略西戎传 ) 后汉书楚王英传:明帝永平八年(公元 65 年)诏天下有死罪可用绢赎,楚王英亦奉黄绢、白纨五十匹。明帝诏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3. 佛教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佛教传入时期的中国,已经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与文化的国家。思想意识领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宗教思想:没有定型的宗教4. 佛教立足中国,融入中国文化的原因一、佛教的可塑性、
17、调和性(pk 基督教)二、汉人的开阔胸襟、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能力(pk 南传佛教 /藏传佛教)二 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1. 中国佛教依附于封建统治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高僧传卷五道安传 ) 。统治阶级把教团纳入自己管辖范围 僧官制度:后秦设僧正,北朝立沙门统,南朝立僧正、僧主等。唐代受祠部和鸿胪寺管辖,又设左、右僧录等僧官。 寺院经济的依附性2. 中国佛教思想对传统意识的调和性 东晋孙绰: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内外名之耳。 (喻道论 , 弘明集卷三)刘宋宗炳: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也。 (明佛论 , 弘明集卷二)颜之推: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 (归心 ,
18、颜氏家训卷五)何承天:佛经者,盖九流之别家,杂以道、墨、慈悲爱施,与中国不异。大人君子仁为已任,心无忆念。且以形像彩饰,将谐常人耳目。(全宋文 卷 23)六朝时期,僧侣谈玄习儒;儒生周流三教成为风气。张融遗令:死后三千买棺,无制新衣,左手执孝经 、 老子 ,右手执小品 、法华 。 3. 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所决定,在中国传播与发达的主要是大乘佛教 自度度人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入世精神修持简便易行居士佛教丰富的学术文化内容文化发达4. 宗派佛教的建立 ,是中国佛教成熟的标志与成果从隋代开始建立的宗派,各以一定佛典为典据,来进行独立的理论发挥。宗派佛教首先以“教相判释” (“教判”或“判教” )来组织
19、教理体系。各宗派在教相判释的基础上,对佛教的基本理论如缘起理论和修持方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宗派佛教推动了中国佛教发达的宗教哲学和宗教学术。法华宗 三论宗 律 宗 唯识宗华严宗 净土宗 密 宗 禅 宗中国佛教各宗派远传到三韩、日本和越南,对这些国家的佛教以至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日本,传入、保存了许多宗派,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宗派,相延流传至今。中国宗派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佛教学术的内容,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5.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民众间低俗的信仰实践是其重要内容在社会的广泛阶层,特别是在民众中,传播着以实际救济为主要内容的信仰潮流。观音信仰(法华经 ) 、净土信仰(弥陀净土、
20、弥勒净土) 、舍利信仰、经典信仰(金刚经 、 法华经等) 、寺塔信仰 佛教这一外来宗教,移植到中国土壤之上,逐步适应了中国经济基础与各方面的需要,也逐步适应了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实际。禅宗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随着佛典大量传译和中国僧俗研习、体会的深入,佛教思想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佛教信仰也在民众中扎下了根。这个从外国移植来的宗教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新的根株枝叶。水土变异,橘化为枳。佛教逐步中国化,最后形成了中国化佛教。隋唐五代时期的宗派佛教已完全是中国佛教,它与印度佛教已大异其貌。宗派佛教的形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禅宗是完全革新的中国佛教 。禅宗,又称“佛心宗”
21、 ,传说的创始人是印度来华僧侣菩提达摩。实际的创始人是道信、弘忍。至弘忍弟子神秀与慧能,观点出现分歧,到慧能弟子神会,明确分立为北南二宗。后慧能一系的南宗禅法大盛,在诸宗中长期保持一枝独秀之势。 禅宗教义的核心: 对平凡人的自性清净心的肯定。人性本自清净,自性清净心就是佛心。但它被染污了,因而不能实现。所以,涅槃、佛土、菩萨等等都不须外求,繁琐的宗教教条也不必研习,真正的解脱只在求净心这种宗风标新立异,代表了佛教中的一大变革。禅宗的发展阶段禅宗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思想观点的变化表明理论的逐步深化,同时也与现实社会的思潮相呼应。第一阶段以道信、弘忍及其弟子神秀为代表第二阶段以弘忍弟子慧能及弟子神
22、会为代表第三阶段以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为代表第四阶段:南宗禅分裂为“五家七宗” (晚唐到宋初)第一阶段:以道信、弘忍及其弟子神秀为代表弘忍(601-674 )俗姓周,从道信出家,永徽三年( 652) ,道信付法传衣,在黄梅双峰山东冯茂山另立东山寺,称东山法门。神秀(606-706 ) ,俗姓李,从弘忍出家,为东山寺上座。这一系的禅法,重在修心。弘忍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神秀认为心如明镜,需勤勤拂拭,清除染污,这就是凝心如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这样,就廓除了一切经典教条和烦难修证,把佛性的实现变成了心性修养功夫,把彼岸的追求变成了现实的理想。在这种理论中,平常心不是清
23、净心,清净心是修习的目标,平常心转化为清净心要一番渐修的过程。第二阶段以弘忍弟子慧能及其弟子神会为代表慧能(638-713 ) ,俗姓卢。咸亨三年( 672)到黄梅东山寺为踏礁行者。南宗禅以见性和顿悟为两大纲领。见性就是见自性本自清净: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复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然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 (坛经 ) 神会语录说:众生心即佛心,佛心即众生心。六祖慧能悟道时,脱口而出: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顿悟成佛每个人的平常心与清净心统而为一。这种自性清净心本自具足,与见闻知学无关。因此
24、,体道只要顿悟即可。不须要勤勤拂拭地渐修。 坛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顿悟则无修、无作、无念。随所住处恒安乐,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切计较思虑都是不必要的。这样又把心性修养变成了人性的自然复归。第三个阶段,以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为代表 道一(709-788 ):俗姓马,受法于南岳怀让,先后在建阳佛迹岭、南康龚公山、钟陵开元寺等地说法,被尊为“马祖”;弟子知名者有百余人,称“洪州宗” 。 希迁(700-790) ,俗姓陈,端州高要人。曾受法于慧能及其弟子行思,后往南岳衡山南寺,称“石头和尚” 。他与道一一主湖南,一主江西,称并世二大士。 这一时期的禅的特点:对平常
25、心的肯定。慧能与神会讲自性清净心,把佛心归结到凡人的心,但却仍有“悟”与“未悟”之别。道一、希迁及其弟子,则直指平常心就是清净心。“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穿衣吃饭,莫非佛道。因此道不用修,背离经教,呵佛骂祖。南泉普愿:还我本来面目百丈怀海:求佛人是,骑牛觅牛兴善惟宽: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丹霞天然: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佛陀说法不过是用黄叶代钱止小儿啼,佛经则如眼中金屑,虽宝终为病。平常心就是佛心,每个人都要自作主人公,作唯我独尊、不受外惑的人。禅发展到这一阶段,又把心性修养功夫变成了任运随缘的生活。 第四阶段:南宗禅分裂为“五家七宗” (晚唐到宋初)自弘忍开创的禅宗,发展到中唐时
26、期思想最为活跃、最有创造性。当时的禅风具有开放性、民众性、哲理性与实践性的特色。但到了晚唐,禅风又有所转变,这即是禅的贵族化与形式化。时代的衰败,使许多官僚士大夫不得已而遁入禅门;而当时凋敝的形势,又没有孕育新鲜有生机的思想意识的可能。这样禅就走向它的反面,建立起一套独特的言句形式,而法系上的斗争愈演愈烈,遂形成了“五家七宗” 。“五家七宗”:南岳系的沩仰宗和临济宗;青原系的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的创始人是沩山灵佑(771-851)和仰山慧寂(814-890) ,此宗活动在今湖南、江西。临济宗的创始人是临济义玄(?-867) ,此宗主要活跃于今河北,以镇州(今河北正定县)为中心。曹洞宗的
27、创始人是洞山良价(807-869)和曹山本寂(840-901) ,此宗主 要活动在今江西。云门宗的创始人是云门文偃(864-949) ,此宗主要活动在今岭南一带。法眼宗创始人是法眼文益(885-959) ,主要活动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到了北宋时期,临济宗又分立为杨岐、黄龙二派。杨岐派的创始人是杨岐方会(992-1046) ;黄龙派的创始人是黄龙慧南(1002-1069) 。到南宋,只临济、曹洞二宗传承较盛,其余各宗皆先后衰微。 到了后期,禅不再注重思想的创造,而转化为说“公案” ,斗“机锋”的文字禅。禅宿为接引学人常引用一些话头来截断常识情解,这些前辈故事成了参悟对象,如官吏断案一样要以测量学
28、人水平,所以叫做“公案” 。禅师与弟子间互相测试、启发、对问,又用一些问题进行勘问答辩,对答中显示各自禅解的高超,此之谓“机锋” 。五家七宗各自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公式,如临济宗的“四料简” 、 “四照用” ,曹洞宗的“五位君臣” ,云门宗的“三种句”和“一字关”等等。这样,形式上最为活泼自由的禅变成僵化的教条。禅风的这种转变,是禅宗衰落的表现。 禅宗之禅已不仅是一种修持方法,而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哲学理论,进而融化到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哲理。这种理论不但大大改变了中国佛教,而且大大改变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和艺术,影响了并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佛教的寺院殿堂寺院建构的演变殿堂
29、配置与塑像佛 塔佛教的寺院殿堂是供奉佛和菩萨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人居住和修持的场所,历来为佛教活动的中心。从文化和景观的视角来说,佛寺殿堂作为荟萃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的琳琅满目的综合艺术馆,既是古代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人们休憩游览的胜地。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神奇的联想,也为诗人和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佛教寺院不仅和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相联系,还和农业生产、商业经济、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相联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二、殿堂布置:寺院典型结构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总称。殿是供奉佛像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地方,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置在
30、东西两侧。寺院的主要建筑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楼) 。东西配殿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南北中轴线左侧(东侧) ,包括僧寮、香积厨、斋堂、库房(办公室) 、客堂(接待室)等。旅宿区常设在右侧(西侧) ,主要是云水堂(旦过寮)中国佛教寺院建筑,体现了追求对称的美学法则,是造型艺术的杰作,它与佛教雕塑、绘画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了佛教艺术的繁荣。 佛教与中国艺术 一 佛教雕塑早期佛教雕塑早期佛教认为释迦佛的形象是不可描述的,一切艺术手法都不可能具体表现其风貌。所以直到印度阿育王(前 273前 232 年)时 200 多年中,印度佛教艺术中始终没有释迦佛
31、的形象,表现佛前生(本生)和今世生平的绘画和浮雕都用象征手法,如佛到一处刻一脚印,说法的地方刻一法轮、宝座或菩提树等。直到公元 12 世纪犍陀罗才出现了佛的形象。犍陀罗佛教艺术特点其式样模仿希腊人之骨相,面貌不同于印度人,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一反中印之螺发,而呈现波状发纹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且带胡须等。 中国的佛教雕塑艺术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经历了直接取法印度佛教雕塑,到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相结合,再到中国化的过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初期,中国佛教造像迎来了它的兴盛期。后赵石虎建武四年(公元 338 年)金铜佛像是我国现存有明确纪年的最早佛像
32、,标志着定型化的单独佛教雕塑已普遍出现。佛教造像的中国化印度佛像传入中国后,适应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作了改造。这以南方东晋戴逵为代表。据历代名画记卷五记载,逵“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佛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帐中,密听众议,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 “遂成东夏制像之妙致使道俗瞻仰,忽若亲遇。 ”佛教造像的中国化早期佛教造像,面相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北魏孝文帝亲政以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并迁都洛阳。这时的佛教雕塑,受到南方以戴逵为代表的“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了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情爽朗,风神飘逸的佛
33、教造像。隋唐时期:雕塑艺术史的辉煌时代佛教雕塑在武则天时代达到高潮。龙门奉先寺是唐高宗和武后开凿的大型摩崖像龛,包括卢舍那佛及弟子、罗汉、菩萨、天王、力士等十一尊巨像,主像高 17 米。群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肥丰硕,笔意豪壮;菩萨细腰斜款、雍容华丽;天王、力士肌肉怒凸,纠纠雄武。玄宗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代,此时的造像,圆润丰腴,宽妆高髻,充满生命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圆熟与完美。唐代雕塑家竞相在佛教艺术舞台上献艺,此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雕塑家杨惠之,世称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佛教石窟:佛教雕塑的宝库佛教雕塑最集中地体现在佛教石刻艺术上。佛教
34、有石窟寺,即在山崖河畔开凿的佛教寺庙。佛教石窟源于印度,中国石窟开凿始于 3 世纪,盛于 7 至 8 世纪,延及 16 世纪。国内现有石窟寺遗存约为 100 多处,其中重要的有新疆拜克孜尔石窟,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云南大理剑川石窟和浙江杭州飞来峰造像等等。其中,敦煌、云冈、龙门是是我国最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 二 佛教与中国绘画中国关于佛画的记载见于东汉明帝时期(公元 58-75 年)魏书释老志:“明帝并命画工图佛,置清凉台显节陵上。 ”这是中国最
35、初的佛教绘画,也大概是中国艺术家自作的佛教绘画。而中国佛画的兴盛始于魏晋南北朝。近代画家傅抱石指出:魏晋南北朝时代“洵可说是完全的佛教美术”时代。这个时代的佛画艺术家代表是戴逵、顾恺之、曹仲达、张僧繇。相传东晋顾恺之以维摩诘像所得布施为建瓦官寺捐款,此像以其神妙而得观者布施百万钱。 东晋戴逵“十余岁时于瓦官寺中画” ,代表作五世佛与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和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 。北齐曹仲达亦工画佛像,他多画印度打坐入定的释氏人物,代表作有禅定图等。梁代画家张僧繇以善画佛像著名,梁武帝崇奉佛教,凡装饰佛寺多命其画壁。所画佛像,自成体系,有“张家样”之称,被雕塑者取作范式。 唐
36、代,以吴道子和周昉为代表的初唐和中唐画风,都以创作“满壁风动”的寺观壁画而载誉史册。吴道子,擅长佛教人物画,尤长壁画。在长安、洛阳两地作壁画三百余间,情状皆不相同。他画人物或从臂起,或从足先,却能不失尺度,绘佛像圆光、屋宇柱梁都一笔而就,被后人誉为“画圣” 。其佛画代表作是地狱变相 。吴道子弟子卢楞伽所作六尊者像亦是今存佛画名作之一。周昉 “妙创水月观音之体” ,在两京寺刹作佛教壁画多处,朱景玄认为“其画佛像皆神品。”(见唐朝名画录 ) 北宋以后,佛画虽不如从前发达,但一直占很大的比重。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收录从五代到宋神宗时画家 250 人,以释、道人物为主的画家有 110 多人。据南宋邓椿
37、继郭若虚之后统计:从北宋熙宁七年到南宋乾道三年载画家 144 人,其中仙佛鬼画家 34 人。又宣和画谱将中国绘画分作十科,十科中道释人物科居首。宋以后至元、明、清,以佛画而名垂画史的代不乏人。如元代的赵孟頫、任仁发,明代的丁云鹏、仇英、商喜,清代的禹之鼎、丁观鹏等。赵孟頫红衣天竺僧卷 、 无量寿佛图 ,丁云鹏罗汉图 ,丁观鹏释迦牟尼佛会图 、法界源流图卷佛画特点佛像特点:佛像虽然有千万之多,但相貌、体态、神情都大致相仿,他们的区别只是手印、法物、坐姿有所不同,衣饰、背光、莲座有所变化而已。佛像的相貌、神态就是:安祥、静穆、崇高、完美,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汉地佛像:颜容奇妙,常若少年,面
38、如满月,眼如垂凤,鼻如悬胆,口如仰月,唇如涂朱,齿如编贝,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足可容龟,肌如凝脂,胸背平满,远观巍巍,近观恰恰。总之,具备一切贵美之相、大人之相,回避一切贱丑之相、贫薄之相,集真、善、德、福、神、妙、常、乐、净、定、慧、明等人间诸种妙好于一身。菩萨像特点,菩萨像可分两类第一类侍立菩萨:如释迦牟尼身旁的文殊、普贤菩萨,阿弥陀佛身旁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等。其中观音菩萨像,就有几十种,如一面两臂观音、一面多臂观音、多面多臂观音、如意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等等。第二类是佛像旁所画的供养菩萨,如献花菩萨、献香菩萨、音乐菩萨等。菩萨外貌特征与佛相像,即刚足 16 岁的童男、童女相,凝聚着
39、安祥之美,体现着慈爱精神。所不同的是佛顶有肉髻,菩萨顶无肉髻;佛面如满月,菩萨面如鸡子、芝麻或鹅蛋;佛的服饰单纯朴实,身披袈裟、偏袒右肩、显露心胸,菩萨的服饰华美庄严,首戴天冠、身披璎珞、手贯环玔、衣曳飘带。菩萨的相貌、衣饰相近,唯一的分别方法是手印和法物。如观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而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衣饰则几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观音菩萨天冠中有一化佛(阿弥陀佛) ,大势至菩萨天冠中有一宝瓶。弥勒菩萨(天冠弥勒)手持宝塔,文殊菩萨手持经筐或经卷,地藏王菩萨手持摩尼宝珠和锡杖等。 佛教传入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一、佛教传入引起了美术创作队伍的变化;二、佛教传入带给中国美术全新的内容 ; 三、佛教美
40、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彩纷呈的不同流派,促进了中国美术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四、佛教传入给中国美术带来了全新的技法和理论 。 三 佛教与中国书法(一) 佛教对书法的看法 1、书法是修行培福之道 写经功德殊胜,易于收摄身心 2、书法有助扬佛教之功 (二) 佛教对书法的贡献1、保存书法文化:佛教大量的写经、抄经、刻经、造像题记,以及有关佛教的碑、铭、志、记、帖等,累积了无数有关书法文化遗产,对研究各朝的书法贡献匪浅 。2、影响书法艺术创作:佛教与书法的结合,丰富了书法创作的题材对中国书法风格的影响(“晋唐尚法 ”、 “宋人尚意”) 四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佛曲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中国佛教音乐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级: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化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及衰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