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清真饮食是指中国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法律例食物的统称。 “清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专用名称,一般多用于一些固定的称谓,如“清真寺”、 “清真饭店”等。 “清真”一词古已有之,最初和伊斯兰教无关。宋代陆游园中赏梅中说:“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 ”这里的“清真”指高洁幽雅之意。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后来穆斯林学者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崇尚清洁的教义,多选用“清真”、 “清净”一类词译称伊斯兰教或礼拜寺。传说始建于唐代的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最初就称为“清净寺”,元代赛典赤瞻思丁还奏改“清教寺”为“清真寺”,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题金陵礼拜寺百字赞中
2、亦有“教名清真”一语,说明清真在当时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种通称。明末清初时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穆斯林学者,系统地诠释了“清真”的含义。王岱舆说:“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 ”又说:“夫清真之本,乃遵命而认化生之真主。 ”王岱舆这里对“清真”的解释,实际就是对伊斯兰教的解释。不少学者对自己译著的有关伊斯兰教的著作也冠以“清真”二字,如清真大学、 清真指南等。 至此,我们明白, “清真饮食”完全可以解释为“伊斯兰教饮食”, “清真食品”译为阿拉伯语“泰阿姆伊斯兰”,就是“伊斯兰教食品”。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涉及到清真饮食的实质与认定。由此我们也知道,要完全透彻地了解清真
3、饮食,必须先熟悉伊斯兰教的饮食律例,唯此才有助于理解清真饮食的内涵和性质,这对研究清真饮食具有重要的意义。回族“清真文化”浅论摘 要 “清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本文是从狭义上提出这一概念,也就是回族“清真文化”,体现了回族文化内在特质。我们认为发现和挖掘回族“清真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一种“自知之明”。当代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对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关键词 回族文化,清真,清真文化,可持续发展“清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是从狭义的角度来提出其概念。因为要明确一种文化现象,
4、不可忽视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和传统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回族“清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文化体系,是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本土形成的“清真文化”多元的“文化区”(cultural area)中具有回族自身文化特质(cultural trait)的一元。广义的“清真文化”,超越了回族文化的范畴,涵盖了世界伊斯兰教文化精髓。由于“清真”作为中国回族对伊斯兰教最佳汉语表达和特有的认知,它所建构的回族“清真文化”是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因此我们所说的是狭义上的回族“清真文化”,是指回族人在中国本土化历程中以汉语“清真”认知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的“清真”的汉语表述而形成的回族人“清真”的信仰
5、观,在此基础上逐渐的形成一套从形而上(信仰)到形而下(生活方式)层面上具有清真品质的文化体系。它不包括中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为在清真的定位上既存在着共同认知(如对清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具有着各自民族的差异(如对于马肉,在回族的文化中,是属于非清真范畴,而哈萨克民族却食用马肉),回族“清真文化”是中国回族文化特质的标识和彰显。一、回族“清真文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1“清真”一词的溯源“清真”一词,作为一个汉语词语,在中国自古有之,而不是回族人的专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清真”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清真寡欲,万物不可移也”,意纯净朴洁,无尘无染;唐宋时文人墨客以“清真
6、”入诗的不少,诗人李白有“圣代复元古,乘衣贵清真”,“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意创作自然质朴;宋代词人陆游在咏梅中有“阅尽千葩万花春,此花风味独清真”,予以赞赏称誉;宋代诗人周邦彦著有清真词一书,还自号“清真居士”;清朝薛雪的一瓢诗话中有“文贵清真,诗贵平淡”一语,“清真”指文章要真实,出于自然。同时在明之前,“清真”也指称犹太会堂、道观、佛寺等幽静场所.“河南开封,久有犹太教堂,系明弘治二年重修,内有石碑题名重修清真寺碑记”; 1揭文安公集卷十二乐丘碑:“名同寅,字惟寅,姓陈氏,宋咸淳中弃家人清真 观 为道士 ”;2同时清真 还是天主教教士之名:“平西房山县境十字寺中有碑,系辽穆宗应历十年
7、立,题曰大都崇圣院碑记,该碑在十年前为西人 Arlington 发现”。 3由此可见,从南北朝到明代前期,文人墨客或宗教者多用“清真”一词,以表述清廉高洁的品格和清雅幽静的环境。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在明中期以后,回族学者借用了“清真”一词,用来表示伊斯兰乃“清净真实之教”,称“安拉”为“真主”、“真宰”,称古兰经为“真经”,赋予了“清真”新的含义而成为回族人的一个专用术语。2“清真”一词的伊斯兰教化和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在中国以“载体移植型”方式(中国内地)的传播而终走上中国本土化的历程,其携带载体回族先民从移华之时便开始了“华化”的脚步。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及至明
8、朝中后期回族伊斯兰文化的衍传出现了危机,面对危机四伏的挑战,一批回族文化精英们以应战的自觉掀起了文化自救的运动:开办经堂教育和开展汉文译著运动。后者以明末清初为高潮,以王岱舆、刘智等回族经学家,凭借着学通四教的渊博知识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中国当时主流文化的宋明理学来诠释伊斯兰教教义和教法,使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获得文化生长空间,建构起中国特色伊斯兰教文化的辉煌殿堂。“以儒诠教”中回族贤哲以理学术语为手段,对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法进行了准确阐释,其中出现最多的词即是“清真”,“清真”一词正是回族学者对“大传统话语的借用”中逐渐的从汉文中剥离而走进回族文化的殿堂。“清真”一词做为“真、善、美
9、”的集合,是我国穆斯林在长期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文化中对伊斯兰教基本教义高度浓缩后的概括;是伊斯兰的最高概括,是穆斯林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学者著书、翻译,都采用“清真”这个名词来表述伊斯兰教,如王岱舆的清真大学、马注的清真指南、金天柱的清真释疑、梁以浚在正教真诠的序里,以“清真之道”、“清真之教”指称伊斯兰教等。他们在对“清真”一词的原有中国词义的基础上对伊斯兰教教义和教法给予阐释,赋予了“清真”一词新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实现了对回族伊斯兰文化的自我认知和表述。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清真回化的历程作一简要的回顾。王岱舆(约 1580 约 1660),最早倡导并实践“以儒诠经”的回族经学
10、家,也是最早使用了“清真”一词来阐释伊斯兰教义的回族人。在他的正教真诠正教章中,他是这样来解释的:“经云:教道之正,惟清真而已。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无二之谓真”,“夫清真之原,乃真主自立”,4 王岱舆 以清真阐释世界之本体真主,清 洁无染,“不增不减”, 5“扫清诸邪”, 6安拉独一。康熙年间回族经学家马注(16401711)继王岱舆之后,在他的清真指南中,以“清真”来表述伊斯兰教为清净无染、纯洁质朴之教:“盖教本清则静,本真则正,清净则无垢不染,真正则不偏不倚。” 7 同时 他还认为真主至尊至大,独一无二,清净本然,真实无妄,“大哉,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 8 乾隆年间金天柱在其著作清
11、真释疑中有:“回教素名清真,夫所谓清者,凡所行事远避其浊、求入于清真者,不媚诸邪以邀福,独事真宰以听命。存真去伪之义,明天道也”, 9 金天柱认为“清真”是指穆斯林在行 为上避浊远邪,一心向善;在信仰上去伪存真,认主独一。 清朝云南经学家马德新对清真的文化阐释,是把清真一词与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联系起来解释,说克己之谓清,复礼之谓真,克去己私,复还天理;所以名为清真者此耳。 10就是 说“清真”即“克己复礼”。 显然,这一解释与伊斯兰教的原意相去甚远,大相径庭,但也概述了伊斯兰教的“天道”和“人道”之礼。这种理圆机融下的思维变化,也是文化适应中的一种有益创新,显示了伊斯兰文化中国本土化下的思
12、维风格。总之,明清之际的中国回族学者在解释教义时说,“清”是指真主清净无染,不拘方位;“真”是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常存。“清真”一词,有“清洁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安拉之清净”等解释。近代新疆回族教长马良骏解释更加简明,清则净也,真形不杂也,净而不杂,就是清真。 3“清真”回族的自我定位和维持族群边界的象征符号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美国人类学家道格拉斯曾研究某些族群中存在的“肮脏与洁净”的文化现象,她透过这一表象揭示出其内在深层的象征意义,她认为肮脏与洁净不是卫生与美学的问题,而是人类维持社会秩序合法化的主观建构。“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必须将
13、人类行为的若干领域加于区别,甚至要创作一些认知领域,并且要模式化”。 11“清真”作为历史是回族人对自我信仰及生活方式的汉语表达,是回族人在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历程中自我文化和族群定位的一个象征符号,在中国由于历史造成的回族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格局,区域性的广延分布形成的文化差异因而存在着对“清真”差异的阐释:“在西北地区,清真就是信仰伊斯兰教;在华北农村,清真就是通过对内婚制保持民族血统的纯正性;在都市,清真就是保持饮食禁忌;在东南沿海,清真就是具有穆斯林的血统”。 12但事 实上,“清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回族人的内部认同,是回族人凝聚认同的主观建构的符号,在差异中清真的符号意义被群体成员所共
14、享。个人以此实现对群体认同,如信清真者为穆斯林,不信者为非穆斯林,回族人“视清真为伊斯兰教的信仰,遵守和作为回族的象征”, 13同时“他们又将清真看作是他 们优越汉族的证明”, 14而“大传统把清真和民族相关 联,将清真视为相对于先进的汉民族而言的回族原始性(primitiveness)的标记”, 15 鲜明的标识为 族外人和族内人所共识,清真成为回族人独有的一种话语权,一种回族人随身携带的族群标记,一种伴随着回族人生死不弃的情结,一张无形的回族人的族份证。如此在“清真”与“非清真”的二元对立中,一道“我族”和“他族”的族群边界的秩序合法性被共识了。千百年来,“清真”成为回族人加强回族的的内聚
15、力抵御同化捍卫族群边界的有力武器。4回族文化的主导观念“清真”的文化意向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结构体系,在其整体之中存在着一个统摄文化结构诸因素的“文化主导观念”或“文化主题”,“这一文化主导观念规定了文化结构的基本性质及其演变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也规定着文化结构对异质文化的态度和选择”。 16文化的主导观念是“指体 现文化灵魂和主体生命特征,隐帅于文化结构之中并支配全部文化内容及其演变的恒常稳定的根本文化精神”。 17每个民族文化体系中都存在着独特的文化主导观念,回族文化的主导观念是回族人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清真文化倾向,进而构筑起回族清真文化的心理品质。正是这一主导观念的存在,以其基因般的遗传作用
16、决定了回族独特的文化类型,文化类型是“建立在民族主体生命特征之上在历史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体现着文化主导观念的特定社会群体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 18回族文化由于主导观念的影响而形成所特有的清真文化类型。回族“清真文化”的形成是从文化的最高层精神文化开始,由此形成了回族文化的主导观念,在此基础上,清真文化开始了向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最底层的物质文化延伸和渗透,文化的主导观念具有调整和规范约束机制的功能,清真的文化倾向成为回族文化形成和发展中贯穿始终的主导观念,从精神文化的诠释而成的清真教,清真言以及清真信仰言行的清真 饮食的清真、钱财的清真等,“清真”成为回族人一种
17、神圣的信仰和世俗中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回族“清真文化”则是对回族人特有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概括,并积淀和形成千年中回族人独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二、回族“清真文化”的三个层面回族“清真文化”概念提出,是对中国回族特有的文化深层内蕴和外在文化现象的高度概括。按照华语圈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的论述,人类的文化体系是围绕着三个对立面发展起来的:自然(nature) 、他人 (other)和自我(self) 。人 类在自然中求生存而发展起了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展了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对自我的认知和阐释中发展起了观念文化和表达文化( expressive cult
18、ure)。19清真的信仰支配了回族人的全部生活,回族“清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这一文化体系中的三个层次,具有外在的表征性和深层的内涵,形成了回族“清真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这里简单的从文化的三个层面介绍一下回族“清真文化”的主要内容。1回族“清真文化”的精神层面精神文化,是蕴藏在人的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及其他各种信仰等。是以人的意识形态而表现的,是无形的、内隐的、不易察觉的。回族“清真文化”的精神层面体现了回族人特有的宗教信仰观,表现在对清真教和清真言的认知中。清真教,伊斯兰教的另称。清真释疑中说:“当吾教初来,与中夏言语不通,文字未识,人见吾教有彻底澄清之道,真实无妄之行
19、,遂别其名曰清真教”。 20明洪武元年(1368)敕建金陵礼拜寺御书至圣百字赞:“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圣贵圣人”。 21以后 “清真教”成为伊斯兰在中国的称谓。在以儒诠经中,回族学者在其著述解释伊斯兰教时,寻求能恰当表达伊斯兰的汉语词汇,因“清真”一词原旨清净无染的涵义,它能准确表述“吾教之宗”,寄寓着回族对伊斯兰教文化认知和精神信仰。 清真言。清真言是伊斯兰信仰(伊玛尼)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回族清真文化的核心。“清真言”就是:“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是每个穆斯林之所以为穆斯林的根基和凭证,是穆斯林的信仰观。诵读清真言(凯里麦),并明白和践行它,使一个人从非穆斯林
20、变成一个穆斯林、一个“洁净的人”、一个安拉喜悦的人。伊斯兰教要求口头诵读,“一念之诚,可以利贯金石,超越古今,包罗天地”, 22还要内心诚信,身体力行,否 则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穆斯林,因为信仰是从真主那里获得的,诵念清真言和实践信仰是对真主的存在和独一无二的确认。这是穆斯林对真主的信仰和行为的真诚,也是在真主的使者榜样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穆斯林。作为穆斯林,在信仰中出生,在持受信仰中归真复命。2回族“清真文化”的行为规范层面规范文化,包括规范(民俗、民德、法律与禁忌)、价值观等。指那些用来约束人们社会互动的规则标准.它告诉人们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促使个人行为与社
21、会理想模式契合。回族“清真文化”的规范是以古兰经、圣训的精神为地基构建而起,因为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信仰体系,它规定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支配着穆斯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了有着深厚伊斯兰教积淀的回族伦理道德,体现着回族人以清真的精神理念对个人行为的一种理想期待和规范。“清真人”,是在伊斯兰信仰下回族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一个清真的穆斯林,不仅体现在言行衣着方面,更体现在心灵追求上;既要仪容美,举止美,更要心灵美。日常生活中要敬主孝亲,合邻睦友;正心明理,谦恭不傲;言行一致、公道正派;举意纯正,不慕名利;洁净饮食,远避污秽;戒酒禁赌,远离迷信;仁爱宽容,仗义疏财,顾全大局
22、,做一个守教持道的穆斯林。而清洁精神这是每个穆斯林一生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清真的人应该是身体洁净、行为洁净、心理洁净、思想洁净的综合,一个穆斯林每日礼拜前的沐浴,不仅是洗涤一个清洁的身体,更是以此敬拜真主,实现信仰上的至洁至净。“清真人”,即在清真理念下穆斯林内在的一种自我历炼和修养,相对于法制社会中强制性的人性规训,这种自我约束和道德软控,彰显着伊斯兰人文教化的魅力,对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在物欲横流、伦理失范的当下,不失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正道精神。 3回族“清真文化”的物质层面物质文化,是人类克服自然,从自然界获得以物化形态表现的、显在的、摸得着、看的见的,有形
23、的物质财富,是文化的物质躯壳或物质载体。物质性回族“清真文化”作为符号表征是回族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回族人物质文化创造的结晶。它具有着广泛的内容,比较典型的如下:(1)清真寺。清真寺是穆斯林举办宗教礼仪的场所,阿拉伯语称为“麦斯吉德”,意拜主、叩头的地方,亦称礼拜寺。自回族先民入居中国,清真寺陆续在中国大地上兴建而起,较著名的有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清净寺,杭州的凤凰寺,西安的化觉寺等。清真寺最早是对中国犹太教教堂的称呼,“有宋时流寓东京开封犹太教徒若干户,人以教堂名清真寺”。 23真正的称名 为清真寺据考是明正统十二至十三年(14471448)的北京东四清真寺,景泰年间(14501457)陈循撰
24、敕赐清真寺兴造碑记:“清真寺初名礼拜寺寺成,蒙恩赐额曰清真寺”。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聚众礼拜,表达清真信仰的神圣场所,也作为交流聚会、庆祝节日、为新人办理婚礼、为亡人举行殡礼,或排解纠纷的场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教坊制度文化。同时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回族经堂教育,在传承回族伊斯兰文化中发挥了重要职能。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中阿合璧,一般都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沐浴室、讲经堂等构成,在方向上,大殿一律座西朝东方,大殿内绝对不供奉偶像,也绝不用动物图形为饰。形成了中国回族特有的清真寺建筑文化,成为中国回族社区显著的标识符号。(2)清真学校。传统经堂教育作为中国回族文化传承方式历经百年
25、沧桑,到清末民国之际,随着回族穆斯林文化的兴起,回族有志之士顺应时代潮流,改革传统经堂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一批清真学校应运而生,如 1908 年王宽(静斋)阿訇在北京创办“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1907 年湖南邵阳创办的清真偕进小学,1913 年宁夏固原创办清真第一高初两等小学等等。新式清真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中阿并授,科目齐全,造就了大批的阿汉兼通、德才兼备的回族人才,弘扬了回族伊斯兰文化,推进了回族教育的新发展,产生了深巨的影响。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是回族在大众教育氛围中自我教育的一种特有形式。(3)清真饮食。凡遵循伊斯兰教教法的食品统称为清真食品,习惯上也把穆斯林制作的食品称作
26、“清真食品”。回族在饮食方面忌食猪、驴、狗、猫、鼠等动物,不食自死的动物及动物的血液。选取的肉食必须是赞颂真主尊名而宰杀的牛、羊、鸡等,以确保清真。回族人开设的餐厅注明“清真”,别于汉餐,店堂内还特意挂上“本店清真,外菜莫入”的醒目字样,以示严格清真。发展到今天,“清真”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个统称。由于地域性差异,回族清真饮食品味多样,各具特色。如甘宁一带的蒸羊羔肉,鲜嫩香美,清新爽口;历史悠久的烩羊杂碎佐料丰富,色美味香;陕西的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兰州牛肉拉面,汤清面精,味道绝佳;还有炸油香、馓子,粉汤等。回族人喜欢品茶,最具特色的盖碗茶品种多样,口感地道,保健养颜
27、,闻名全国,共同组成了回族人丰富多彩的清真饮食文化。三、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今全球化迅速席卷全球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飓风,全球化以经济、科技、教育等同质一体的趋势消解着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拥有多元文化的民族主体,如何以自我文化的建构和张扬来实现对文化一体的抗拒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时代命题。对此,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关照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生存的理想范式。回族作为中国多民族中的一员,其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清真文化”作为回族文化
28、中最亮丽的景观,对于当代回族文化的新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动态的发展成为其生命力常青不朽的源泉,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指的是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相互影响而造成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 24回族先民自此移居中国,就开始了中国本土化的文化适应的千年历程,以伊斯兰文化的精髓和汉文化的借入与融合而形成回族文化新的文化类型。伊斯兰中国本土化的历程实质上是一个回族文化拿来为主导的历史。在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的新适应成为回族人继承传统开创未来的文化自觉。新时期文化适应突破了历史局限富有时代特色,即回族文化历经千年,在总结
29、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今天则需要以自信的姿态在文化拿来和输出的互动中实现回族文化新发展。拿来与输出的文化互动是一个维持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文化自觉”,发现民族文化更是进行文化输出实践的一种高度自觉。因此回族文化输出需要民族主体权衡利弊客观的估量回族文化的实力,回族“清真文化”以其“美人之美”的魅力首当为回族文化输出的资本。文化输出一般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思想文化、规范文化、器物文化。回族“清真文化”涵盖这三个层面,其输出不仅仅是回族物质文化的输出,更是深入到哲学的层面对回族思想文化的输出。回族“清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独树一帜,为中国社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当前人文精神匮乏的中国社会也能带来清新的
30、气息。张承志倡导清洁精神以“赈济时代精神的匮乏”;回族作家石舒清以文学作品向国人展现回族人追求清洁内里的清真人的“清真文化”。回族“清真文化”特有的人文价值为中国本土文化提供了一种精神资源,回族“清真文化”的人文内涵彰显着多元文化中鲜亮一景。在现代背景下,回族文化的输出的主要方式是回族文化的资本化战略运营,就是让文化作为资本走进市场的成为交流的商品,“民族文化创新必须是在与民族经济相结合的实践中才能实现”, 25因为“民族经济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来都是与民族文化嵌合在一起”, 26而回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实质上即是回族“清真文化”的资本化运营,回族“清真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文化遗
31、产,更是一种隐形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而利用和开发清真人文资源不仅能产生新的人文精神,也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实现回族文化创新下的可持续发展。这当中更重要的是挖掘回族“清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在文化生产场域中与“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 )相 对的“符号资本”(symbol capital)和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 27以人文内涵和文化知识为核心是这两种资本区别“经济资本”的实质性特质。在非物质经济(符号经济)主导下符号消费大势所趋的当代背景下,实施回族文化输出的战略的运营,必须重视和开发清真文化
32、的人文资源并实现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一种转化清真人文资源为强势“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社会炼金术”,而“符号经济”下的“社会炼金术”和资本化运营,关键在于如何在“清真文化”正本清源的前提下,使“清真文化”特有的文化精髓成为一种隐形的优势符号资本,“符号经济正是利用非物质的文化价值的大开发,实现了由符号向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 28由此,挖掘“清真文化”这一符号资本的文化价值,以清真的文化内涵建构起商品独特性文化标识来激发消费者的需求,符号具有调动消费者无限欲望的非同寻常的魔力,清真的符号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清真商品深厚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而这一隐形魅力不仅是清真产品所具有的,也是顺应消费文化大
33、潮下人为精心打造的非物质价值,这也是回族文化输出的精义,也就是说,在回族文化输出的实践中,与其说我们输出的物质形态的清真产品,更重要的是富有清真文化魅力的“符号资本”。以回族人的清真饮食文化为例,回族清真饮食文化独树一帜,历史悠久。它以其独有的特色性和卫生保健而构成回族饮食的清真文化内涵,成为回族文化输出的重要资本,清真饮食的消费不仅仅是清真的物质食品的消费,更重要的是对清真符号的更高层次上的非物质消费。因此,在清真饮食的产业化发展时,清真的文化理念的彰显和符号价值的挖掘是运营成功的关键,提升回族清真饮食文化的美誉度,实现“清真”为特征和品牌的食品业由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使回族使清真饮食产
34、业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清真符号文化优势在商品资本化的形成,能够提升回族文化的整体实力,从而使回族文化在文化拿来和输出的平衡互动机制中增强生长的活力和发展的生机。同时,回族文化输出的过程更是以清真文化作为回族一种特有的标识符号,以其拥有的文化内涵、文化品味、文化风格,塑造回族人崭新的人文的“清真”的民族形象的过程,每个民族都要建构其独特的文化符号,缺乏标识符号的民族,是一个缺乏个性的民族。如此在文化自觉驱动下的回族文化新适应中,“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化互动才显得异常重要,这不仅是在千篇一律的文化同质中保留一份异景,更是回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1323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
35、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38.38.382揭文安公集.卷十二M4562122王岱舆著.余振贵点校.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166.311.308.11.8278马注著.余振贵点校.清真指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43.231920金天柱著.海正忠点校.清真释 疑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152.11510马复初著.汉译道行究竟下卷M161718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10.315.3261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0012Dru
36、C. Glade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e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Orland. Hardcourt Brace & Company. 1998131415Maris Boyd Cillette.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Modernization and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M.124.114.114.Stanfiord university press。19李亦园.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M.济南: 山东画 报出社,
37、1999.722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972526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94.19427Pierre Bourdieu. Fri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ntroductionM.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3,7828叶舒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经济J.民间文化论坛,2005(5)Hui tribe “Islamic culture“ shallow discussYangWenbi li hua(The School of Human
38、ities,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Abstract: “Islamic culture” a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is the product of Islam China, a rich cultural meaning and spiritual quality。All this is a narrow concept that is Hui nationality “Islamic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Hui nationality cultur
39、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We believe that the discovery and excavation of Hui nationality “Islamic culture” is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Hui tribe cultural development should have a “self-knowledge”。Contemporary Hui nationality “Islamic culture”,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sustainable
40、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Key words: Hui nationality culture, Islamic, Islamic 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者简介:1杨文笔(1981),男,回族,宁夏海原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专业 2005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 2 李华(1974-),男,回族 ,山东临沂人,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专业 2005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联系方式:宁夏大学人文学院369,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