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版型结构的曲度共担原则众所周知,服装分割得片数越多,就越能体现合体性,而完成合体性功能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分割线。一般来说,如果分割线空走一遭,不做曲度变化的话,对提高合体性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帮助,而那些分担了某一方向尤其是围度方向的曲度的分割线,才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合体功能。我们以七分裤和长裤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上图中的八分裤由于有较高的合体要求,侧缝以及下裆等部位的曲线曲度很大,但单靠这两个部位的曲度本身来实现合体的目的显然有些勉强。裤子的合体效果也不会太好,例如:后片臀下一般都会有横向堆积的量存在,这个堆积量在缺少纵向分割的情况下,很难直接去除,所以才造成臀下堆积的不良外观。在同样尺寸规格的前提下,如果增加纵向的分割线,情况就会大为改观:第二张图中的前后片各有一条纵向的分割线,各自分担了前片以及后片侧缝线以及下裆线两处的曲度,使得裤子的裤管合体性更高。尤其是臀下设计的臀托,去除了一个多余的量,让臀部的合体性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臀下的不良堆积。 类似的处理在服装的很多部位都有所体现,这是需要制版学习者要掌握的基本原理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观察该裤子在设置纵向分割前后状况的比较动画,来进一步领会曲度共担原则:图片描述:裤子分割的曲度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