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春风之服装风云巨变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8 年 12 月 29 日 改革春风之服装风云巨变【摘要】: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改革春风之下的服装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关键词】: 改革开放初期 服装 变迁 色彩斑斓 时尚 自由 时代 年代 流行个性1、改革开放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1)服装特点:新旧交替,革命色彩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
2、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 洋布” 、粗棉布 、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 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中山装:在 50 年代列宁装是人们身上穿衣的一个亮点。列宁装的由来是因为中山装过于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
3、制服“ 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 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 ,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这种服装服饰主要的特点是简朴和实用。1956 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当时的中国女性服装除了原始的美化功能之外,还兼具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容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意识形态使命。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
4、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款式特点: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 ,质地粗糙,对女性风采的体现70 年代才初期和中期,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
5、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 、 “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军装盛行, “老三色” (蓝、灰、黑)随处可见,所谓的“不爱红装爱武装”就是这时期服饰特点的写照。在红卫兵运动影响下迅速升温的集草绿色军服军帽、宽皮带、毛泽东像章、红色语录本、草绿色帆布挎包等于一身的典型的红卫兵装扮可谓盛极一时。70 年代初期和中
6、期的时尚风同 60 年代末期的一样,最流行穿的依旧是草绿色军装。那时候女士流行的服装是裙装-江青裙。这服装款式特点是小和尚领,领内有个白衬领,领子和前襟的边缘镶布边,腰间抽褶,并配上一条本色腰带,腰下是半长裙,裙子的下摆在小腿中部。 时代的潮流总是能把人们的爱美之心给释放出来,在 1974 年已经出现流行穿大尖领子的衣服,1975 年流行穿家制的卡其喇叭裤,1978 年时兴穿蒙着尼龙布衫内衬定型棉的外套时代背景:50 年代 60 年代初,三年的自然灾害遗留的烂摊子使人们的穿着更是受到严重限制。棉花欠收,纺织品供不应求,人们对服饰的要求是偏往坚实耐穿。在色彩的选择上也偏向耐脏耐洗的颜色,因此蓝、
7、灰、黑三色在服饰上占有的地位更是巩固了。同时,中苏关系的恶化,列宁装也退出服装舞台. 60 年代末,随着10 年文革的深入展开,中国服装在这 10 年里非但没有长足的发展,反而大有断送服饰传承,在服装界,中国重新回到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旧的时代;一个与国际服饰时尚主流相脱离、相平行的自行发展的阶段中。穿衣习惯:列宁装: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布拉吉:从前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最受欢迎: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 中山装: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干部的象征。 工装裤:人人参加劳动,建
8、设新中国。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二)文化思想信仰加经济营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服装时代时代背景与影响因素:、文化底蕴:人们选择并热带列宁装,中山装,工装裤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衣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当时人们的文化素质,和中华民族具有的传统文化底蕴。例如,人们道德观念、人生理念。2、思想与信仰:人们更多的是崇尚政治意义,由于毛泽东等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在,开过大典上的穿着打扮,深深的影响着那些崇拜中国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人的学生和更阶层的干部,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平常老百姓。3、经济水平: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和大力发展阶段,人们的时间更多的是参加各种生产劳动,以
9、及当时的生活环境而决定的。二、改革开放后期:个性才是王道(一)服装特点:色彩斑斓,时尚个性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逐步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 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
10、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中国大陆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 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1982最吸引眼球的是山口百惠。 血疑使山口百惠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满大街“幸子衫 ”、 “幸子头”、 “光夫衫” 、 “大岛茂包”不仅让个体户赚个钵满盆
11、满,也让中国大众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名人效应”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 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另一方面,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在全世界
12、受到注目和尊重。时代背景:上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中国的大门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有必然联系。上世纪 90 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时期。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在大城市里,这一时期的女性都习惯到专卖店买衣服、鞋子,而低收入的城市女性则更多地光顾各种服装摊,那里有更多的款式与花色供人选择,价格也更加便宜。统治了中国消费市场几十年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国营百货商店的服装柜台,一时门可罗雀,除了外地游者,几乎无人
13、问津。昂贵的专卖店和便宜的服装摊,成为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年轻女性们选购服装的两极,中间地带几乎不存在。在 21 世纪的最初几年,在国际时装潮流趋势影响下,北京等大型城市出现了频繁的时装表演秀,而国际二线品牌也开始走向中国。品牌专卖店出现在城市街头,超短裙正式进入中国,并很快受到时尚女子的喜爱。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另一方面,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穿衣习惯: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
14、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如今,女士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男士的服装也开始注重凸显阳刚之美。张扬个性、展现魅力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服装也成了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二)文化思想信仰加经济营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服装时代时代背景与影响因素:、文化底蕴:中国人追求美的道路似乎格外曲折漫长。然而一旦观念解放,她们的追求又是快速、果决而又大胆的。短短二十余年,她们不仅追上了国际潮流,还以迷人的东方元素引领着国际潮流。沧海桑田,令人感慨。 2、思想与信仰:追求个性,时尚,自由。3、经济水平: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步入了小康水平,对精神和穿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总结及意义服装不仅能体现时尚的变化趋势,更是一个时代鲜活生动的记录。如今,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我们会发现,30 年的服装变化历程就是一部写在不同年代人们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当我们回忆这段发展历程时,有苦涩也有辛酸,但更多的欣喜,因为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 . , .http:/ 慧聪中国服饰网http:/ EFPP 服装网http:/ 中国纺织网http:/ 全景网之建国 60 周年:70 年代服装走出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