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034516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 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 标准 )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图所示。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四、关于目标

2、要求的说明 标准 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包括 5 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科 学 探 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能源、资源、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化学与社会发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每个二级主题从 “标准 ” “活动与探究建议 ”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标准 ”规定了学习

4、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活动与探究建议 ”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

5、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 标准 对科学探究主题2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

6、,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二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要 素 目 标提出问题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猜想与假设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制订计划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进行实验1.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 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

7、实验操作。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收集证据1.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4.初步学习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反思与评价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

8、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表达与交流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三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 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

9、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四)学生的实验活动1粗盐的提纯实验。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实验。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

10、的,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3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一)我们周围的空气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 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天然(自来水)水、硬水与软水

11、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8知道结晶现象。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 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 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 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实验:

12、比较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观察生产、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三)金属与金属矿物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 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2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3 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认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知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交流有关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信息,或利用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新型合金的

13、成分、特性和用途的资料。 实验: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 调查当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金属利用情况,提出有关的建议。 参观炼铁厂或观看工业炼铁的录像。 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置换出来。 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设计实验探究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 调查家庭金属垃圾的种类,分析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 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6知道一些

14、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使用 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 自制汽水。 当地农村常用氮肥的鉴别。 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 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能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同时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4(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15、和无机化合物。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查找一些常见物质的熔、沸点,并说明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结合实例讨论:普通温度计内的液体应具有什么性质。 加热碘固体,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粗盐提纯。(二) 微粒构成物质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比较空气和水在被压缩时的体积变化情况。 观察并解释浓氨

16、水和浓盐酸相互接近时的 “空中生烟 ”现象。 写科普小品: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三) 认识化学元素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5形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 ”的观念。 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收集有关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四) 物质组成的表示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

17、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 ”的观点。 交流平时观察到的各种化学变化现象(或观察一组化学变化) ,讨论并归纳出化学变化的一些特征。 设计实验证实孔雀石(或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 观察硫酸铜溶液(或

18、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3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取新物质,改善物质的性能,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用实验证明:镁带燃烧、水的电解生成了新的物质。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的发生置换反应及其规律。 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实验,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5(三)质量守恒定律标 准

19、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 、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20、的意识。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氢气的燃烧。 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 、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理想? 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 观察汽油、柴油、润滑油样品的燃烧情况,调查其用途。 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 讨论

21、用 “蒸馏法 ”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可行性。(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腈纶) 。 写调查报告: “我家里的合成材料制品 ”。 查阅并交流有关复合材料和合成材料应用的资料。 调查 “白色污染 ”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三) 化学物质与健康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 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22、等) 。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收集有关微量元素、维生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摄取这些物质的主要途径。 收集化学物质引起毒害(如吸入有害气体、误食有毒物质、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物的污染物等)的资料,提出防止这些危害的建议。 观看录像,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的危害。 观看禁毒展览或影像资料,了解毒品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 辩论:化学制品对人类的健康有益还是有害?(四)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处理 “三废 ”(废水、废气和

23、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认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参观本地的三废处理设施(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 ,组织讨论。 设计实验,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 辩论: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 从报刊、电视或其他媒体上收集一段时间以来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从环保部门(或环保网站)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参与有关的环境监测活动,提出治理的初步建议。6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

24、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观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按照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只是三维目标之一,应注意挖掘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例如,关于 “空气 ”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可设计为 “学习从化学角度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

25、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 ”,这样的设计与 “能例举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的知识目标相匹配。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应结合 标准 中的 “课程目标 ”和 “内容标准 ”以及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 “酸 ”的概念的学习,就可以整体设计为四个阶段:在 “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中,要求 “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在 “金属与酸的反应 ”学习中,要求 “知道铁、铝能与稀硫酸反应 ”;在 “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中,要求 “定性认识酸的性

26、质 ”;在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 ”学习中,要求 “了解用 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初步认识。3科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使得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例如,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的学习,其过程与方法目标就可以设计为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课时教学目标应准确、具体和可行。例如, “铁钉生锈的原因 ”内容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表述为 “通过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发展科学探究能

27、力 ”,则欠具体,而且也不可行;若设计为 “通过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等科学方法 ”则比较恰当。案例 4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的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通过实验比较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 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经历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案例 4 中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注重实验探究过程

28、的阶段性,将探究设计成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表述上也较为具体、可行。(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1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三)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1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2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二、评价建议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课程标准

29、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的评价活动应具备下列特征: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评价标准的制定应清晰、完备,以保证评价的信度与公平性;评价的设计、实施应科学,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任务真实和公平,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并符合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能让教师据此作出决策以改进教学。(一)评价目标的确定量。案例 7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0、”的评价目标7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习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包括(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 2)通过实验比较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 ( 3) 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经历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 与之相应,评价目标可采用细目表或描述性语言呈现。( 1)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评价目标细目表维度 评价目标说出金属的物理特征,区分金属与非金属指出铁、铝、铜在导热性、延展性

31、和导电性上的差异设计实验步骤并组合实验装置、进行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知识与技能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了解并经历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具有小组合作意识。( 2)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评价的描述性目标目标 1:给出几种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指出哪些是金属,哪些是非金属,并阐明区分的依据。目标 2:给出几种常见的金属如铁、铜、铝等,设计或观察实验比较它们的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目标 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能够总结出金属的主要

32、化学性质,目标 4:了解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方式。(3)“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的评价方式对于知识目标 金属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可采用试题测试学生掌握的水平,而有关实验技能的评价目标以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适宜采用活动表现评价。(二)评价方式的选择实施学业评价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不同,评价的方式也有差异,常见的有纸笔测验、学习活动表现、建立学习档案三类。教师可以依据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选择、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案例 8 通过演示实验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关 “酸的性

33、质 ”的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在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 20% 稀硫酸各 20mL。取两块条形铜片,把其中一片插入稀硫酸中。把另一铜片的一端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到表面明显变黑,再冷却到室温。把变黑铜片的一端插入另一只小烧杯的稀硫酸中。请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比较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从学生的调查研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多方面地了解、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考察学生能否全面、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案例 9 在调查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金属材料的利与弊 ”的调查学生在进行 “金属材料的利与弊 ”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可以从各种媒体(包括网络资源)

34、收集有关金属材料的使用信息,了解金属材料利用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巨大贡献;了解金属材料制造、加工、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调查之后,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编写调查报告,并通过小组讨论或编写小报,交流、发表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研究的结论。教师可从学生的活动中了解他们能否应用金属的有关知识分析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了解他们处理调查数据、分析问题、做出结论并进行表述的能力,由此进行综合评价。在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要侧重了解和评价学生探究活动的主动性、探究活动中所表现的多种能力。案例 10 对学生探究过程和探究能力的评价“测定、分析学校所在地雨

35、水的 pH”“测定、分析学校所在地雨水的 pH”的活动,学生要做雨水取样和 pH测定的实验,要记录并处理数据,还要通过分析、比较,做出是否出现酸雨的结论。8如果有酸雨出现,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实际,分析酸雨出现的可能原因。评价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进行交流讨论的积极性、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考查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依据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的能力。总之,活动表现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分析问题的思路、实验操作的技能、口头或文字表达力;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步。活动表现评价

36、还能考察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思维的积极性、情感态度的变化、合作交流的能力等。教师要注意从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做多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通过面谈与学生直接沟通、交流做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还可以在学习活动后组织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总结、反思能力。3. 建立学习档案建立学习档案是要求学生本人把参与学习活动的各种资料收集起来,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建立学习档案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了解,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加强学生与教师、同学、家长间的沟通和交流;利用学习档案,教师可以更全面了解、评价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怎样改进教学

37、。建立学习档案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鼓励并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案例 11 学习档案收集的资料实例对 “身边的化学物质 ”的认识一些学生在学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的有关内容时,在学习档案中收录了以下资料:( 1)自己或同伴收集到的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资料,包括有关化学品性质、使用、生产的新闻,有关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动态的剪报、图片、照片、有关物质的标本等。一所学校所在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教师结合金属与矿物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收集矿物标本,查找资料、写出有关矿物的主要成分和外观特征、当地开采利用的情况。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当地自然资源开发利

38、用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所收集、分析的资料成为学校学生引以自豪的学习成果。( 2)记录自己在学习空气、金属、水与溶液、生活中的化合物等项内容后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及其与社会生活关系认识的小结、小论文和疑难问题。有些教师结合 “燃烧与灭火 ”的学习,要求学生实地了解校园或社区里灭火器材的配备情况,作出记录和统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把调查得到的有关灭火机的配备的数量、类型、使用期限和更新、维护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数量不够、超出使用期限、放置地点不当等) ,都做了详尽记录,放入学习档案。( 3)自己设计的有关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性质变化的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记录。( 4

39、)对学校所在地区大气污染状况的调查和防治污染的建议。( 5)对自己学习状况、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分析、评价资料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设想。学校在期中试卷分析中让学生检查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做统计分析。部分学生发现自己试卷中出现化学用语书写、使用错误的问题非常严重,他们翔实地记录、分析了差错的实例与原因,并一一订正,还提出了补救的方法与计划。他们把这份资料放入学习档案中,督促自己改进,在期末考试获得了显著进步。建立学习档案的目的要明确。不能因中考选拔中没有直接考查学生的学习档案,就不予关注;也不能为应付上级检查而搞形式主义,单纯追求收集资料的数量和档案装帧形式上的美观。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档案的积累和整理

40、工作,养成自觉的习惯,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检查。教师要及时查阅学生的学习档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观念和方法上获得的进步和发展,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还要注意从学习档案中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要注意要求、鼓励学生定期整理自己的学习档案,回顾、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运用适当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档案资料,展示优秀的学习档案,帮助学生了解同伴的进步和发展,取长补短,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三)评价标准的制定学业评价标准必须具体、清晰,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以此确保评价的效度和信度。纸笔测验的评分标准一般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内容:评分的参考答案;评分办

41、法和具体规定;必要的说明。标准答案和评分规则要事先编写,不能在测验后制定。活动表现评价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复杂,容易受活动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而降低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因此活动表现评价的标准应该做到:评价内容维度全面、界定清楚;表现水平的规定客观、具体,每一条应附有适宜的评定等级或具体说明,提供不同表现水平的实际样例,为评价者提供参照,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表现评价标准一般以核查表或等级量表形式呈现。如案例 12和案例 13。案例 12 “测定、分析学校所在地雨水的 pH”的活动表现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权重每项 10分) 评分1.能否根据给出的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2.能否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论证

42、3.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他人合作4.是否规范地称取药品,是否保持实验台的整洁5.是否注意节约化学药品96. 是否客观、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7.对所获得的数据能否运用表格、线图等形式进行处理8.能否规范地书写化学实验报告9.能否主动、流畅地交流自己的实验成果10.是否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五)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教师对评价的结果要做出解释,并用恰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教师在解释评价结果时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点。对日常教学而言,测验不是为了确定每个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诊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参照教学目标解释评价结果,努力实施个人发

43、展的参照评价。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状况,肯定进步与发展,发现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明确进一步发展的努力方向和需要克服的弱点,评价结果最好采用评语(定性报告,在写实性的记录基础上作的分析性描述)与等级记分(定量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如 “在这次实验活动中,你能够积极搜集有关资料,并拟定了初步的方案,值得赞赏,但实验操作技能还需加强,如溶液的配制中的注意事项被你忽略,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实验报告中数据分析需进一步规范。你的本次实验活动综合评定为 12分(满分 16分) 。 ”等。在期末学业终结性评价和初中毕业考试中,还要运用适当方式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可

44、以综合纸笔测验成绩、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活动(包括实验活动)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档案资料,对学生的化学学习状况做出客观的总评,肯定学生化学学习的长处,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方式,都要注意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进作用。通过学习评价全面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学习评价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以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发展。评价结论要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不宜在班级、年段中公布考试分数和评价等级,更不能依据分数排列名次。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

45、价反馈时要尽力挖掘和表扬学生的成绩 ,仔细发现 “学习困难学生 ”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的鼓励;设计评价内容应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评价反馈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增强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不要轻易表扬某些学生的 “天资聪明 ”,避免使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分析评价结果应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潜力。评价所起的最有效的作用是驱动学生个人的自我激励机制,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承认的过程,在学生心中产生更持久、更强大的学习动力。要充分利用评价的诊断导向功能改进教学决策。可以针对如下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思考:( 1)对当前的学生是否可以继

46、续实施原定的教学计划?( 2)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是否可以接受新的课程内容?( 3)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具体困难?( 4)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最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健康发展?( 5)哪些学生需要接受个别的帮助以克服学习障碍?因此,无论是新课的推进,还是进行单元或综合复习,都必须依据诊断和评价所提供的具体信息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三、教材编写建议(一)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三)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习题类型要多样化,应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的比例(六)采用生动多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发挥教材的多种教育功能。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一)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二)提倡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三)编制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四)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五)及时总结教师和学生教学实践的经验(六)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七)善于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学习素材(八)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环境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