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 RHT荣 成 华 泰 汽 车 有 限 公 司企 业 标 准Q/XXX XXXXX2013人体坐姿与乘坐空间舒适性校核规范Body posture and comfort of passenger space check specifica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2013 - XX - XX发布 2013 - XX - XX实施荣 成 华 泰 汽 车 有 限 公 司 发 布Q/XXX XXXXXXXXX1前 言本标准按照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华泰汽车设计工程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华泰汽车设计工程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
2、泰汽车工程研究院产品设计部总体设计科。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俊。Q/XXX XXXXXXXXX2人体坐姿与乘坐空间舒适性校核规范1 范围本校核规范适用于三踏板、方向盘、地板、座椅等数据初步布置到位后坐姿与乘坐空间舒适性校核。本校核规范适用于整车开发或改型设计中对人体坐姿和乘员空间舒适性有影响时所进行的校核。本校核规范中以 SAE 成人男子 95 百分位作为基准,根据不同车型要求使用不同百分位人体进行校核。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使用者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3、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T 11559-1989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 H 点装置GB/T 11563-1995 汽车 H 点确定程序GB/T 15759-1995 人体模板设计和使用要求GB/T 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SAE J826 JUN2002 H-Point Machine and Design Tool Procedures and SpecificationsSAE J1052 AUG2002 Motor Vehicle Driver and Passenger Head Position3 基本术语3.1 H 点指三维
4、H 点装置的躯干和大腿的铰接中心,它位于此装置的两侧 H 点标记钮间的装置的中心线上。3.1.1 “R 点”即“乘坐基准点 ”指制造厂规定的设计 H 点,该点:确定了由制造厂规定的座椅每个设计乘坐位置的最后面的正常驾驶和乘坐位置,它考虑了所有的座椅可能调节状态(水平、垂直及倾斜)。具有相对于所设计的车辆的结构建立的坐标。模拟人体躯干和大腿铰接中心位置。作为安放二维人体样板的参考点。3.1.2 汽车座椅 H 点指三维 H 点装置的躯干线和大腿中心线的交点。是用三维 H 点装置测得的,此装置应选用适当腿长数据,并安装在制造厂规定的座椅的正常驾驶或乘坐姿势时最后位置。汽车座椅 H 点由三维 H 点装
5、置上的 H 点标记钮测得。3.2 躯干线Q/XXX XXXXXXXXX3指三维 H 点装置头部空间探测杆的中心线。3.2.1 设计靠背角指通过 R 点的铅垂线与二维人体样板的躯干线之间的夹角。3.2.2 实际靠背角指三维 H 点装置探测杆处于最后位置时,由位于其上的靠背角量角器测得,通过 H 点的垂线与躯干线之间的夹角。3.3 乘员中心面(C/LO)指 H 点的 Y 坐标平面,由在每一个特定位置上的乘员中心面或三维 H 点装置的中心面来表示。在单人座椅上,座椅的中心面就是乘员的中心面。在其他座椅上,乘员的中心面则由制造厂规定。3.4 驾驶员的踵点指三维 H 点装置的踵部与地板覆盖层或其他踵部支
6、撑面的交点。3.5 小腿夹角指装置右小腿中心线和鞋底的纵向切线之间的夹角,此角不得小于 87。3.6 二维人体模型样板一般在车身室内布置设计图上采用二维人体模型样板,见图 1。二维人体模型样板分别由人体的躯干、靠背角基准杆、大腿、小腿和脚等几部分组成,通过人体的各关节点来连接。与车身设计有关的人体特征点主要有:Hp胯点,人体躯干与大腿之间的关节点,车身设计中常称作 H 点。Sp 肩点。Kp膝点、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点。Ap踝点、小腿与脚之间的关节点。AHp踵点,人体的脚跟着地点,此时的脚踏在加速踏板上,是开始布置人体的基准。A小腿长度,SAE 50%人体的 A 为 417mm,SAE 95%人
7、体的 A 为 460mm。B大腿长度,SAE 50%人体的 B 为 432mm,SAE 95%人体的 B 为 456mm。Q/XXX XXXXXXXXX4图 1 二维人体模型样板4 技术要求4.1 人体的舒适姿势角度人体驾驶的舒适和疲劳程度与设计中选择的人体各关节角度所确定的驾驶姿势有关。由于驾驶员的舒适驾驶姿势随车型的不同而变化,往往各自选择的舒适姿势下的关节角度有较大的差别。通常靠背角 最大不超过 30,最舒适为 23;人体躯干与大腿的夹角 以 105为宜,在 110到 115的范围为最理想;肘角为 105为宜;膝角 从112到 118为好;脚角 最小为 87,最大不超过 130。表 1
8、为驾驶坐姿舒适性参数范围。表 2 为乘员坐姿舒适性参数范围。图 2 人体坐姿控制角度符号 尺寸名称 最佳范围Hz 胯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mm 250405 靠背角 2030Q/XXX XXXXXXXXX5 躯干与大腿夹角 95120大腿与水平面夹角 1020 膝角 95135 脚角 87110表 1 驾驶坐姿舒适性参数范围符号 尺寸名称 最佳范围Hz 胯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mm 127405 靠背角 2075 躯干与大腿夹角 95120大腿与水平面夹角 1020 膝角 95145 脚角 90130表 2 乘员坐姿舒适性参数范围硬点描述 备注序号 设 计 硬 点X Y Z1 驾驶员座椅 R 点坐
9、标2 第二排座椅 R 点坐标3 第三排座椅 R 点坐标4 95%驾驶员踵点坐标5 95%驾驶员人体坐姿角度()靠背角 ,臀部角 ,膝部角 ,踝部 6 95%第二排乘客人体坐姿角度() , ,7 95%第三排乘客人体坐姿角度() , ,8 R 点至踵点的水平距离 Hx9 R 点至踵点的垂直距离 Hz10 方向盘中心至踵点的水平距离 Wx11 方向盘中心至踵点的垂直距离 Wz12 方向盘直径 D表 3 人机工程测量结果4.2 乘坐空间舒适性乘坐空间舒适性校核主要包括头部空间、腿部空间、脚部空间、伸腿空间、肩部空间、臀部空间、Q/XXX XXXXXXXXX6肘部空间,前后排 R 点最小间隔等这些都是
10、客户能够主观感受到的。在整车开发或改型设计中按照设计开发流程进行校核,必须满足最小空间要求。保证乘员空间舒适性。4.2.1 头部空间舒适性范围为保证良好的乘坐舒适性,不至于头与顶棚内饰产生干涉,同时不至于产生压抑的感受,头部净空间最小为 867mm(确定 H 点,并引出一条与铅垂线成 8的斜线;从 H 点沿 8斜线方向向上截取867mm 即为有效净空间)。图3人体样板确定头部空间舒适性范围Q/XXX XXXXXXXXX7图4头部包络与顶棚内饰控制线关系4.2.2 腿部空间舒适性范围腿部空间过小,会影响驾驶员驾驶,对于可调试方向盘运动包络与大腿的距离为 80-100mm,小腿与 IP 下护板距离
11、为 120-150mm图5 前排驾驶员腿部空间要求4.2.3 脚部空间舒适性范围方法一:从人机工程学角度考虑驾驶员踩三踏板时脚的舒适性,需要对脚部空间进行校核。以整车设计踵点为圆心,脚长为半径画圆弧一,再偏移 150mm 为圆弧二。仪表板下缘及脚上方的其他零部件不能低于圆弧二,由于布置空间的原因,此标准可以稍微降低。Q/XXX XXXXXXXXX8图6 前排驾驶员脚部空间要求方法二:做一条通过踵点且整车X轴平行的直线,向上偏移300mm,得到一直线,向上偏移300mm,得到一直线,仪表板的下沿及脚上方的其他零部件不能低于此直线,以免妨碍脚的运动。图7 前排驾驶员脚部空间要求4.2.3 伸腿空间
12、舒适性范围有效净伸腿空间范围为 674mm,如下图 8 所示Q/XXX XXXXXXXXX9图8有效净伸腿空间最小要求4.2.3 肩部空间舒适性范围前期策划时要考虑驾驶员、乘员的肩部空间、肘部空间、臀部空间,可以参考竞品车定义其工程目标值。图 9 肩部空间舒适性4.2.3 肘部空间舒适性范围Q/XXX XXXXXXXXX10前期策划时要考虑驾驶员、乘员的肩部空间、肘部空间、臀部空间,可以参考竞品车定义其工程目标值。图 10 肘部空间舒适性4.2.3 臀部空间舒适性范围前期策划时要考虑驾驶员、乘员的肩部空间、肘部空间、臀部空间,可以参考竞品车定义其工程目标值。图 11 臀部空间舒适性名称 坐垫和门内饰之间的间隙臀部空间 坐垫宽度 肩部空间紧凑型轿车 80 1310 510 1310小型轿车 80 1360 520-530 1335Q/XXX XXXXXXXXX11中型轿车 90 1450 540 1445大型轿车 95 1500 550 1490表 4 不同级别车型臀部空间和肩部空间舒适性范围4.2.3 前后排 R 点最小间隔前后排 R 点最小间隔 680mm。图 12 前后排 R 点最小间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