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标要求: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一、商鞅变法的背景,1、当时的时代潮流:,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一:,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商鞅面临一个怎样风雷激荡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吴起,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自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诸侯间频繁的争霸和兼并战争需要富强强兵;,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
2、主阶层日益壮大;,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时期,大变革时期,秦襄公: 护送平王东迁有功, 奠定国家基础,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在位)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霸西戎,2、变法前夕秦国的状况:,材料2: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 莫大焉。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记,材料1: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民众袭用戎狄习俗,“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贵族身亡,以人殉葬 。 史记秦本记 ,阅读课本1-2自然段,结合下面材料说说变法的主观原因。,富国强兵,国家现状,商鞅,商鞅生于战国中期,整个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之中。意识领域
3、则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年轻时的商鞅对各派学说均有涉猎。当时一些国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革故鼎新,出现了国富民强的新气象,给商鞅以很大启迪,使他“少好刑名(法律)之学”,论战权贵, 扫清障碍。,南门徙木, 取信于民。,说服秦王,获得支持。,材料3:商鞅入秦,尽显才华,为争取变法顺利开展,商鞅做了哪些努力?,战国初期,秦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 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重用商鞅 商鞅积极宣传变法的意义,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 其它国家的改革变法为秦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一、变法的前夕变法的历史背景,1、时代特征(战国时期):大变革 井田制、分封制瓦解,土地私有,战争频繁, 百家争鸣,
4、各国变法汇成时代潮流 2、秦国现状:,二、变法的内容,1、军事:,面对血雨腥风的残酷的兼并战争,商鞅设计了什么谋略训练出了一支秦国的虎狼之师?,二、商鞅变法的内容,材料一:“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材料二;在战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缩,要受黥刑(在脸上刺字)或劓刑(割掉鼻子)。,材料三:凡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随时承担着被征调从军作战的义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皆兵。,依据材料归纳出商鞅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军功爵制度。,)严肃军纪,)建立什
5、伍组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军功爵制度。,)建立什伍组织,作用: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增加士兵勇气,提高军队战斗力; 保证兵源。,、军事改革,)严肃军纪,秦始皇陵兵马俑,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庞大军队需要强大国力的支撑。商鞅用什么高招来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呢?,、经济改革,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居
6、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根据材料提炼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1)废除井田制;(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3)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经济方面,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作用: 承认土地私有,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会出现土地兼并的现象。,统一度量衡,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材料二:“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16,1)建立县制,官吏国君任免,3)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5)焚烧诗书,4)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3、
7、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材料: 令(下令)民为什伍,而相(互相)牧司(管理)连坐。不告(举报)奸(违法)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史记商君列传,2)推行什伍连坐法,设立军功爵制度 严肃军纪 建立什伍组织,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为争霸战争提供了兵源,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招徕移民垦荒 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确立私有制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战争的物质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轻罪重刑,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任免权、政治、经济、军事权力),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强兵,重农富国,集 权,A、奖励耕织
8、B、推行县制 C、为田开阡陌 D、重农抑商,2、商鞅变法措施 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项是:,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实际上是废除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即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角色体验: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秦国的旧贵族、新兴地主、农民、军士、商人或国君,你支持还是反对商鞅变法,理由是什么?,新贵族 旧贵族 农民 军士 商人 国君,新兴地主阶级:好样的 !地多了, 口袋鼓了, 地位高了, 挺好,真给力!,农民:救星啊!以前无地无财命一条,而今杀敌吃皇粮,努力耕织得爵位。挺美!,军士:恩人啊!以前立功不受赏,拼死沙场无回报。现今杀敌得爵位,偶尔犯个小错也不怕,真好!,奴隶主旧贵族:小
9、人 天资刻薄 酷吏 不得好死 爵位土地没保障。我来把你问,像我这样的旧贵族日子可怎么过?,国君:贤能啊!从今往后看谁还敢小瞧我大秦?,角色体验,支持。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合法性;奖励军功,可以参政。,新贵族:,旧贵族:,农民:,商人:,国君:,支持。变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改变秦国的卑微地位。,反对。重农抑商,反对。废除世卿世禄制,废除井田制,一分为二。 “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对经济政治利益的要求,但是多缴税,同时还制定了严苛的法律制度,军士:,支持。军功爵制。说不定通过英勇杀敌,我还能一夜成为地主或官僚,偶尔犯个小错也不怕,三、商鞅变法的评价,“商鞅虽死,秦法
10、犹存”,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汉书地理志,(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及P25,归纳出商鞅变法对秦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百代犹得秦政法”,(1)积极作用,对秦国:收富国强兵之效。 政治上: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的中央集权;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军事上:壮大了军事力量;对历史发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
11、了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变法影响,(2)局限性:,严刑峻法(轻罪重罚、连坐),文化专制,重农抑商,1、变法影响,消极 影响,积极 作用,对秦国:收富国强兵之效。 政治上: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的中央集权;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军事上:壮大了军事力量,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对历史发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严刑峻法(轻罪重罚、连坐),文化专制,重农抑商,1、变法影响,学 思 之 窗,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商鞅正确的决策和改革的决心
12、,不畏权贵、执法如山,3)秦孝公的鼎力支持,4)变法立信立威于民,深入人心,5)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2、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2、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适时进行改革;,4、改革不会一帆风顺;,5、改革者要有勇于创新、大无畏的精神;要有正确的 策略;,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终将取得成功。,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3、从中得到的认识,经济,井田制,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商 鞅 变 法,具 体 措 施,“破”,“立”,文化,军事政治,世卿世禄制 分封制,军功爵制度 什伍组织 县制,焚烧诗书,什伍连坐 轻罪重刑,法律,作 用,废除奴隶制,
13、确立封建制,当时;后世,最彻底 影响最深远(特点),核心内容,法治,农战,局限性,性质: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主观)也是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客观),6.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D,7.对右图历史人物的四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 B、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C、主张变法改革,富国强兵, D、在秦穆公支持下全面变法,D,8、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 顺应历史潮流 商鞅不畏强权,执法如山 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 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
14、碍 A、 B、 C、 D、,A,7.商鞅把礼乐、孝悌、仁义等看做亡国之俗,将其统称为“六虱”,因“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燔诗书而明法令”,从“六虱”内容看出其所焚诗书应多为 A、道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诸子百家学说 8.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 A、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 B、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C、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B,D,D,D,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内容有关 A、允许工商者人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奖励
15、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10.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 A、宣传法家思想 B、以法治国 C、富国强兵 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b)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ng),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评论商鞅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影响?,主要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忽略了对变法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因此不能全面地评价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16、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引自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指出评论者的基本立场。,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3)材料三评论商鞅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即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评论者的基本立场是肯定商鞅变法。,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