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某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022557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某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某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某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某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某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年某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奋力谱写绿色有机发展新篇章通河县位于我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内。全县总幅员面积5678 平方公里,总体地貌特征为“七山半水一半田,分半湿地和草原”。全县人口26 万,农业人口约占二分之一。总耕地220 万亩,其中水田 180 万亩,人均水田面积全国居首,年产优质水稻 100 万吨。稻作历史悠久,1958 年周恩来总理曾为通河大米亲笔题写奖状,如今是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通河县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有机林业发展迅猛,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通河县也相继获全国农业功能拓展增收标兵

2、县、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等诸多荣誉。下面,我将通河县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情况作以简要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坚持生态立县,厚植绿色发展新理念通河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坚持生态立县,聚焦绿色发展,深度调整农林产业种植结构,为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创造先决条件。一是确定全县特色支柱产业。通河县地处松花江中游北岸冲击平原上,黑钙土土质肥沃、27 条河流密布全境,是天然大粮仓,适合种植优质水稻,已被列入“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项目”和“黑龙江省新增1000 万亩粳稻基地项目”。 山地丘陵占70%,森林面积 42 万公顷,是天然绿色银行,适合发展复合型

3、生态林业经济产业。县十五次党代会上把以通河大米为代表的绿色有机农业和以大果榛子为代表的生态林业经济作为全县两大特色支柱产业。二是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和生态林业“双百”工程。即五万亩以上水稻合作社联合社规模突破百万亩,绿色有机水稻面积突破百万亩。林业经济规模突破百万亩,产值突破百亿元。今年全县水稻联合社发展规模、绿色有机水稻认证面积均超过 110万亩,绿色农业“双百工程”提前完成。生态林业“双百工程”稳步推进,大果榛子发展到 10 万亩,占全国人工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未来三到五年,将发展到 50 万亩,全力打造全国大果榛子第一县,林下种养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林业经济工作跨入国家先进行列。三是着力

4、做好“三品”大文章。三品,即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优化品种方面。与农科院、清华大学、东北农大等院校合作,加快引进繁育有通河特色的、优质专用的、营养健康的水稻和大榛子当家品种,确立品种优势,避开同质化竞争。提升品质方面。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 整合生产要素,成立水稻、榛子等专业联合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率先创新提出“联合社”发展模式。全面实施“三减”行动计划,推广使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生物除草(虫)技术,加快基质育苗和覆膜技术推广应用,建设水稻全程溯源体系,大力发展鱼稻、鸭稻、蟹稻。

5、发挥联合社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品种、采购、技术、品牌、价格、销售“六统一”。三年后全县的农林特产品将全部实现绿色有机认证。二、坚持有机兴县,构建全域有机新模式为提高有机产品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通过奖励扶持制度推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了有机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有机农业的良好发展。一是设立管理协调机构。为保障有机产品示范区的持续有效性,我县有机示范区设立了独立的有机产品发展管理协调机构。该机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有独立和完善的组织结构,综合多个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规定各自的职责权限,实现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高效运行。二是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对于首次通过有机认

6、证的产品,认证当年根据奖励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根据认证面积确定奖励金额。通过明确的奖励扶持政策措施,极大调动了全县农业企业申报农产品有机认证的积极性,整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强有机生产管理措施。有机生产环节是有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生产产地、加工组织、种植、称号和标牌进行统一管理,强化有机生产环节管理,促进了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有效性,真正使示范区走上自我运行、自我管理的轨道。凡经管理验收合格的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都是具备一定组织能力且能够起到持续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区。四是加快有机农业建设步伐。目前,全县有机种植面积 1554.81 公顷,产量 11084吨,产值

7、17710 万元。有机加工企业 8 个,有机加工产品年产量 6041.8 吨,年产值29719 万元。今年,我县将按照政府政策助力、合作社主体建设、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继续加大有机示范区建设投入力度,提升有机示范区建设水平。重点强化示范基地制度建设,全面规范有机产品管理、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质量控制制度,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和完善有机产品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力推进有机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哈肇公路、鸡讷公路“百里绿色现代农业示范带”,重点在富林乡长兴村、通河镇桦树村、三站乡老站村和清河镇二道村辟建集农业新技术应用、绿色有机生产模式、品种对比试验、田间稻作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综合

8、性农业示范园区 4 处,每个园区的经营管理主体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规模不少于 20000 亩。三、坚持品牌强县,融入国家品牌计划新战略实践证明,品牌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县着力从“种得好”向“卖得好”上下功夫,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推动实施品牌强县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品牌计划,叫响通河有机产品品牌,让品牌成为拉动县域经济新引擎。一是积极培育地标产品品牌。2011 年通河大米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 年“通和”牌大果榛子也获批国家地标产品,下一步要做成生态有机高端品牌。今后陆续还有很多林业种养业特色产品将申报地标产品,让地标产品成为通河对外的拳头产品。二是全面开启

9、品牌营销新时代。2016 年全国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会上,通河大米以83.21 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全国高端品前列,现在更有望突破 300 亿元,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不断提升。2017 年 5 月,2017 位农民成功举办最多人一起插秧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让世界知道了通河,爱上了通河大米。同年 6 月,县委县政府与省绿色食品展销协会共同主办“2017 通河大米国际高峰论坛暨绿色农林产品招商推介会”。受邀的国内外农业、经济、金融、品牌方面专家和全国知名企业代表共同为通河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前景把脉,通河大米品牌声名远扬。三是积极融入国家品牌计划。下一步我县将在省品牌战略促进会和中国品牌战略促进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加入中国东北大米集群品牌,加入中国植物油集群品牌,加入中国森林食品集群品牌,借助平台力量迅速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