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 -梁启超,中外历史改革专题,改革,一般是指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他富强了一个国家, 奠定了一个统一的蓝图,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创中国人民富强的道路。,邓小平-改革开放,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蒙羞,俄国要生存,就必须要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并且要制定一个合法解放农奴的绝妙的政策。,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天皇挥动鞭子,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明治天皇 明治维
2、新,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罗斯福新政,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沿着改革路,共筑中国梦,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改革进行 知识梳理,巩固基础。,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纵向横向比较,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专题复习目标,知识快递,说说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哪些重大改革?,中国 外国,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中国改革开放,按改革性质划分:,1、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有:2、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有: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有:,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洋
3、务运动 大化改新、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东欧改革,按改革结果影响划分:,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中国的改革开放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等,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商鞅变法 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等,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国家改革(匈牙利改革),原因、目的、内容、方式、性质、特点、结果、作用、影响。,改革的规律总结
4、,从哪些方面学习掌握“改革”?,(一)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1、承认 ,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 ;根据 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3、建立 。,使 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 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 国家 废除 ,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 ,部民 转为 ;国家定期把 分给 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1、政治方面:“ ”,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 ,引进 ,鼓励发展 。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即向 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1、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 ,摆脱
5、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是日本历史重大 。 2、仍保留大量 ,而且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道路,1、“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 ” 地主再也不允许 ) 2、赎买份地(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 到 ,但他们必须 这块份地),1、有利于 ,是 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 。 2、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大化改新是日本从 。,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学习西方,土地私有,耕战,徭役,军功,县制,秦国,天皇制封建,贵族世袭制,国有,农民,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废藩置县,土地买卖,近代工业,文明开化,教育,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转折点,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自由人,买卖农奴和干
6、涉他们的生活,一块份地,出钱赎买,资本主义发展,转折点,封建残余,西方技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战国,国家公民,土地,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练一练,1、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参照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实施“大化改新”。然而,19世纪60 代,新成立的日本明治政府却把学习的目标确定( ) A、韩国 B、西方 C、中国 D、印度2、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7、 C、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D、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B,C,3、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推动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重要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C,C,(二)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21年,1933年,1、农村改革:实行 。 2、城市改革:重点是 的改革 3、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 4、形成
8、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 5、1992年 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允许多种经 济并存,大 力发展商品 经济,1、中心措施:国家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 2、特点(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解放了 农村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3、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 ”, 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缓慢恢复, 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 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国家 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 加强;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得到 加强 2、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主 义制度
9、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 消除经济危机,促进了国民 经济的恢复 与发展,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积极性,窗口,列宁,罗斯福,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生产力,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围绕变革这一主题举办专题活动,请你也来参加这次有意义的活动。第一学习小组同学要将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对号入座”,请指出下列三位领导人在20世纪所领导的重大变革。(6分,人物、改革)第二学习小组同学要围绕“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措施”这一主题来展开讨论,你认为上述三位领导人实行改革的历史背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图A和图B
10、领导人进行的改革措施上分别有什么创新之处?图C领导人领导的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4分;2分)(3)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你认为三位领导人进行的改革能够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分),图A,图B,图C,解题指导,1、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 2、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有效信息; 3、结合分值答题,答案要点化。,参考答案,(1)A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实施新政;C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 (2)背景相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困难; 措施创新: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3)共同原因:立
11、足国情进行改革,实事求是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措施。,【提升认识】正确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次改革。这些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时要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从国情出发,( 三)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 代表),1、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2、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3、东欧的匈牙利改革等,一次失败的封 建统治者的自 救运动,社会主义性质,富国强兵,
12、维护清政 府统治,挽救民族 危亡,发 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良运动,摆脱苏联 斯大林模 式的束缚,它没有使中国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 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虽然最终在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但是在社会上起到 思想启蒙(解放)作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未根本改变苏联 高度集中的 。(也是失败的根本原 因),一党制变 。 分散 各加盟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民族分离倾向严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的过程(解体的直接原因),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人民的生活
13、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到80年代,匈牙利又面临了新的经济困难。,斯大林模式,政治经济体制,多党制,国家权力,认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理解认识,学习历史,贵在“以史为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 ( ) 社会主义的失败 社会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结合 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 B. C. D.,B,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 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 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 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 果。” (
14、1)请举出材料中的“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 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 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史实各一例。(2)请用实例说明“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 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度过了统治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都进行了改革,但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东欧改革失败发生了剧变,苏联改革失败解体,我国的改革却取得了巨大成就。,感悟,2、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实事求是,从本国
15、、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1、改革时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利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复习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你有哪些感悟?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1、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言之有理即可),提升认识,感悟空间,学习了中外重大改革,你有哪些感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改革没有固定模式,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政策,走适合自
16、己的道路 4. 善于学习别人长处,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战演练,某校开展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一起参加相关讨论 (1)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改革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19世纪,中国进行的同类性质的改革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请写出对应的事件并说明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2分),(1)俄国1861年改革(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中国的戊戌变法(1分)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17、1分),(2)罗斯福新政(1分)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1分),1、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邓小平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哪两位改革家的改革证实了这一结论。(4)通过上述改革,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某校开展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一起参加第一小组探讨的是资产阶级改革 (1)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走上资
18、本主义道路的重大改革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19世纪,中国进行的同类性质的改革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请写出对应的事件并说明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2分),(1)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中国的戊戌变法(1分)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分),(2)罗斯福新政(1分)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1分),(3)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的实现独立的改革家 ;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的改家 ;使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改革家,。,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罗斯福,1、以经济建设为
19、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邓小平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4)“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哪两位改革家的改革证实了这一结论。改革的不同结果使你对“改革”获得了怎样的认识?,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改革可以带来积极的成效,反之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国家分裂。,(5)通过上述改革,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一、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1、 20世纪20年代, 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的实现独立的改革家_。3、提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他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领导
20、人是 。4、 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的改革家_ 。5、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列宁,戈尔巴乔夫,邓小平,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实战演练,二、中外历史上众多的改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1、 _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 _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 _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4、 _使美国经济缓慢摆脱经济危机,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罗斯福新政,戊戌变法,实战演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杰出的改革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图一的人物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是什么?(2分),图二中的人物实行的改革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分),新经济政策(2分),图三中的人物为推动本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改革开放(2分),上述三位人物的改革得以取得成效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分),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三、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1.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北方
22、地区经济发达 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2.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 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 奖励军功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承认土地私有,A,C,3.对联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行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4.“当年喜分田翻身当家做评价,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两次“分田”所指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实行土地改革,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B.发动“大跃进”运动,开展人民公社化C.实行土地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23、开展农业合作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C,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是(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B. C. D. 6.了解杰出人物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三位杰出人物都曾领导 ( ),列宁,罗斯福,邓小平,A.资产阶级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C.反法西斯战争 D.社会改革,C,D,7.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与此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
24、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8.右图是“19251945美国失业率”的状况。出现1933 1937年的失业率状况的主 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C.新经济政策D.法西斯扩张,A,B,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 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 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 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 果。” (1)请举出材料中的“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 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
25、 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史实各一例。(2)请用实例说明“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 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从中你会有怎样的启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度过了统治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都进行了改革,但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东欧改革失败发生了剧变,苏联改革失败解体,我国的改革却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5、 改革是强国之路,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谈谈今天你们应该培养哪些素质才能成为国家合格的接班人?,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1.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 2.青少年要有敢于改革的勇气和魄力。 ,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有了坚持不懈的改革,我们才会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改革成就“中国梦” 改革铺就“强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