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型2,表 现 手 法,用图示表述如下,(广义) 表 现 手 法,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 法(见下页),修辞手法 (见下页),狭义的表现手法,修 辞 手 法,变式设题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常用的表现手法: 1、比兴/用典/对比 2、衬托: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4、渲染/烘托 5、白描/细节描写/工笔 6、象征/托物言志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
2、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以景结情、直抒胸臆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1、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答题需要熟记术语,【典例剖析】1早 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翻译】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这首早行诗,写的是诗人在天还没亮时孤身一人在道上行走的感受。第一句,“露侵”是早,天亮以前,气温最低,正是露水凝结的时候。“露侵驼褐
3、晓寒轻”,全句也是表现早行的感觉。因为早行,穿上了厚厚的毛衣,有了厚毛衣,仍感到冷,一是露侵,二是在风露中已经行走了多时。第二句写星光灿烂,是因为黎明前天格外暗,地面一片漆黑,所以天上的星光特别显得明亮。第三句写寂寞是说明因为时间早,路上没有行人,更觉孤单;“和梦过”说自己还沉酣在昨晚的睡境中,因为起得早,还没睡够,所以还在马上边走边打瞌睡,懵懵憕憕地前行。第四句描摹稻田虫鸣,是黑暗中应有的情景,又以声音衬托寂静,突出时间还早。,【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
4、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典例剖析】2,补注:1、孤月: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2、当;对着,当楼即为对着楼。 3、满;特指圆月。 4、寒江: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5、动:闪动。 6、夜扉:夜间的屋门。7、委:委蛇,曲折绵延,委波,绵延不断的波浪。8、金:水波闪动着的金光。 9、不定:不住,不止。10、席绮:绮席,漂亮的席具。11逾:越,更加。依,仍旧。12、未缺:即满月的代称。13、空山:幽深人少的山林。14、高悬:高挂,这里指圆月高挂夜空。 15、稀:星星稀少。16、故园:故乡。17、松桂发:松树在长,桂树开花。18、万里:形容非常远的地方。19、共:与亲人一起。 20、清辉:月亮的光辉。,袂:衣袖,觉:睡醒,韦庄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几个概念的区别,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