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的表扬信班级表扬信表扬信同学:恭喜你!本周因班干部工作出色,特评为优秀班干部!吴晓荣月日表扬信同学:恭喜你!本周因班干部工作出色,特评为优秀班干部!吴晓荣月日篇二:表扬信,助孩子高飞表扬信,助孩子高飞余姚市舜北小学毛利铭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学生对进步的向往,对成功的喜悦,对自我的欣赏,往往依赖于教师对其抱有的赞赏、期望、鼓励等积极的情感态度。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优点、进步、成就,得不到合理的肯定、认可、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就容易引发孩子的自卑心理,甚至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表扬手段。“ 表扬 ”是一种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
2、作用,能增加学生的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能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认同,使其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让教学事半功倍。 笔者尝试运用的“ 表扬信” 制度则是表扬艺术的其中一种形式。 “表扬信”制度:只要发现班中同学取得优秀成绩或有明显进步现象,并且这一良好现象能持续二周以上,就给予全班表扬,并向家长发表扬信,表扬孩子的进步或成绩。并在班级中开展比赛,比一比,谁能得到表扬信,谁得到的表扬信最早、最多。记得一位教育界人士这样说过:“一点点的鼓励、夸奖,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他们会拿回去和父母分享,让父母也能知道原来自己的孩子还有这么多优点,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师、家长
3、间的共同教育。 ”事实证明,“ 表扬信”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在学生的引导教育中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一、 表扬信,让学困生找回自信,迈出前进的第一步。与优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也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对于这些学生,我认为,要给他们以格外的关照,而且,激励永远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一:马鑫,回族男生,比较调皮,上课爱做小动作,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书写潦草,学习态度很不端正,成绩居于班级倒数水平;课后活动时与其余学生
4、不 和睦,爱欺负同学,学校组织的好多活动他大多以各种借口不参加,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学困生。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起任何作用,家长的苦口婆心亦是毫无用处。自从设立表扬信制度后,我发现他开始有了变化:上课能坐端正了,有时还能举手回答问题了,作业书写也端正多了,还经常帮助同学擦黑板,这说明孩子是有一定的上进心的,他也希望能得到表扬信。不过,表扬信可不是很容易得到的,得经过半个月的考察期。我相信半个月内能始终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孩子得到表扬信后一定会表现得更加好。在这半个月时间里,孩子出现行为反复是很正常的。但这会影响孩子能否得到表扬信。这就需要老师去帮助他,拉他一把。于是,我找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他感
5、受到进步的快乐,又在私下里提醒他要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继续努力,争取得到表扬信,还电话联系其家长,肯定孩子近阶段的进步表现,要求家长在家中发现孩子的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肯定,多鼓励孩子,树立孩子的信心。就这样,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好,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变得积极起来,作业书写也越来越端正。二周的观察期下来,孩子的进步势头丝毫未减,全班同学也都明显地感受到了他的变化。周五的班队课到了,全班同学都伸长脖子等着我发表扬信,都在心里猜测着这次的表扬信会发给谁。马鑫也不例外,他坐得笔挺笔挺的,似乎一下子长高了不少。 “这周的表扬信,我要发给马鑫。 ”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就刷的把目光集中到马鑫身上。我发现马鑫的脸
6、一下子红了,他不好意思地扭了扭身子,继而又坐得更挺了。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读了表扬信的内容:马鑫妈妈,您好!近阶段,我发现您的孩子表现越来越好了,上课坐得很端正,举手发言也很积极,作业书写更是工整、漂亮,真棒!、 、 、 、 、 、 “同学们,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马鑫同学,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马鑫从我手中庄重地接过表扬信,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书包里。 放学了,学生们排着整齐的路队来到校门口,跟着各自的父母回家了。马鑫一看到等候在校门口的妈妈,就立即高举着表扬信奔向妈妈,口中还欣喜地喊着:“妈妈,老师给我发表扬信了。 ”那股兴奋劲儿把等在校门口的其余家长都给
7、感 染了。他妈妈也向我投来感激的微笑。从那以后,马鑫变得自信多了,也一直在努力进步着。我和家长也在孩子取得进步的同时继续肯定、鼓励着孩子,有时孩子偶尔出现行为反复了,我们也只要在私下里提醒他“别忘了表扬信哦”,他就会立即改正过来,继续前进、 、 、 、 、 、二、表扬信,让中等生学有动力,不断进取 一般来说,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很不稳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可能转化为先进,有的可能转化为后进。如果老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并表扬这些学生的进步因素,就有可能使他们迅速地跃升为好学生。如果单纯地依靠自然主义的发展,效果就不会太好。 案例二:陈亮名,男生,性格开朗活泼,喜欢与同学嬉闹玩耍。脑子比较聪明,但
8、不大爱学习,学习劲头不高。因此成绩居于班级中流水平。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是觉得比较可惜的:这么聪明活泼的一个孩子,如果在学习上能多一份用心,那他的成绩绝对不会比其余的班干部差。我决定利用表扬信制度好好激一激他,激发他学习的动力,让他向优生进军。我先找他谈话,肯定他的聪明,再让他与班中的班干部等优生比一比,找出自己的差距,让他明白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源于认真的学习态度,并鼓励他要向班中的优生学习,争取挤入优生行列。我引导他先从端正学习态度做起,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用知识的力量来武装自己,努力让自己更优秀,争取得到表扬信。 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单元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
9、优秀。就这样,表扬信顺理成章地发到了他的手上。他奉若至宝般地捧回了家。 一段时间后的某一天,陈亮名妈妈有事来学校找孩子。一见到我,他妈妈就拉着我的手,直向我道谢:“毛老师,真是太感谢您了!我这儿子脑子倒是挺好使的,但就是不用功,总爱玩。我和他爸爸教育过他无数次,但都没用。你那表扬信的作用可真是太大了,它让我儿子一下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孩子把您发的表扬信端端正正地压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下,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看一看,还说要接着努力,争取得到第二封表扬信。我儿子的进步离不开您的帮助,真是太谢谢您啦!“听着家长的话,我也感到由衷的欣慰:表扬信,又将为我们班增添一位优秀学生。三、表扬信,让优等生展现自我,展
10、翅高飞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往往非常重视对学困生的鼓励,却忽略了优秀生。学困生需要多鼓励,同样优秀生也需要多鼓励。在一定程度上,优生更要多表扬,这样才能使其更优秀。案例三:看着班中的同学接二连三地获得了表扬信,一些班干部“眼红“ 了:每次发表扬信,他们总会用满怀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希望这一封表扬信能发给他;学习上,他们更加用功了,测试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工作上,他们认真负责,努力协助我管好班级。他们的心意,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努力,我也看到了。特别是施佳丽同学,平时学习态度格外端正,上课不但坐得端正,举手发言最积极,学习成绩也是遥遥领先的,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更让人值得称赞的是,她不但在学
11、习上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工作上更是我的得力助手。作为值日班长,她协助我管好班级的纪律、卫生;作为语文课代表,每节语文课前她总会及时发好课堂作业本;班级图书角里,是她负责同学的借书、还书工作,也是她协助我做好同学的看书过关工作;每周一次的红花总结会上,是她帮同学们数好红花,换成“苹果” 贴到墙上、 、 、 、 、 、可以说,她是我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这样优秀的学生,怎能不发表扬信呢?我在表扬信中肯定了她的成绩、她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对她提出了更高更远的前进目标,争取精益求精,再创佳绩。 我相信,在表扬信的激励下,像施佳丽这样的优等生将更好地展现自我,在浩瀚的学海中将展翅高飞、 、 、 、 、 、
12、综上所述,表扬信不论对班干部、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甚至是整个班集体都是适用的。当然,有的表扬信所起的作用也不是持久的、稳固的,应该允许他们反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表扬信制度与其他合适的方法一起结合使用,力求使这些方法都能发挥最大最好的作用。篇三:表扬信使用 小小表扬信,激励有方法 表扬信是激励的一种手段,虽然,教师有口头表扬,或者在孩子们的作业上批上几句话,这都是好方法,但表扬信的作用是这几种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为它要正式的多。想想孩子们在期末领取奖状的那份自豪和庄重,你就知道了,孩子们多么在意走上讲台的那个几秒钟。而表扬信恰恰具有类似奖状的魅力,却比奖状的激励效果更好。表扬信的
13、使用方法:1、 表扬信版面丰富,图案多样,但内容大体是一样的,具体要表扬的内容都是预留一些直线留老师来填写,这样,表扬信的可用性就很大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或者想要学生达到某些方面的要求,从进步、争优、作业、思考、纪律、获奖、文明等各个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表扬,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到逐步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并慢慢地规范学生的言行,在班级当中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 为了把表扬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可以采取积累晋级的措施。比如:积累到 5 张表扬信就可以获得一张免写作业卡,这张免写作业卡可以自己选择何时使用,但是一次性的,用完没收。免写作业卡积累到两张就可以换一个班级之星的大奖状。每一个
14、月进行表扬信的统计,获得最多表扬信的同学将享有布置家庭作业、给老师提一个要求等特权。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和教育目的进行设计。3、 表扬信要普及到每一个同学,不能总是奖励给个别学生。比如: 对于班级里总是违反纪律,名字上黑板的同学就可以这样激励:一个星期内名字不上黑板就可以获得一张表扬信。对于总是不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可以这样激励:一个星期内都能完成作业,不拖拉就可以获得一张表扬信,不爱写日记的学生,可以这样激励:如果一个星期内能认真写完日记,不管内容多少,只要是真实所写就可以获得一张表扬信等等。总之,让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能有目标,有获得表扬信的机会,这样才会不断纠正一些学生的坏习惯,不知不觉
15、中取得进步。相信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带动下,学生们将不断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和强化行为规则,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一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篇四:表扬信 表扬信 表扬信篇五:自我表扬信,写出一片自信的天空“ 自我表扬信” 我的班级管理小秘诀 昌乐县实验小学:杨树军去年九月份我担任四六班的班主任,接管这个班不久,我发现班里调皮的孩子特别多,对这些“调皮鬼”来说,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就是 “耳旁风”,丝毫不起作用。但我也同时发现:这些孩子虽然爱做恶作剧,但是很善良;虽然调皮,但是自尊心很强;虽然喜欢出风头,但是很在乎我们的班级荣誉。我想,能否用写“自我表扬信”的形式来对这些“调皮鬼 ”进行自我约束呢?自
16、我表扬信就是让学生自己总结一周内做的好事,发现自己的优点,自己表扬自己。一、预约表扬,让部分学生先“优”起来 先让班里的那些纪律“贫困户 ”给自己写表扬信,教师修改后在班会上进行宣读,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建立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班里那些经常捣乱、爱出风头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就那么几个,但是他们却能左右班干部,造成了比较多的纪律事件,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严重的影响了班级声誉。“ 擒贼先擒王” ,我决定先拿这几个“活宝”入手。周五下午放学前,我把班里的那几个“ 风云人物” 叫到了办公室,告诉他们,只要本周的作业完成了,老师就在班上表扬你们,同时要求他们每个人总结一下自己本周做过的好
17、事,给自己写一封表扬信,字数不限,但是必须是真人真事。他们面面相觑,可是见我一脸的严肃,都点头答应。周一到校他们果然都按时完成了作业,每个人还把那份“特殊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预约表扬,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都抬头来走路,找回自信心,对促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思想转变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二、全员参与,实现共同“致富” 班级的“调皮学生”通过给自己“写自我表扬信”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纪律上,表现越来越优秀。每当读他们的(转载于:www.cNBotHwin.cOm 博 威 范文网:班级的表扬信 )表扬信时,全班同学都露出羡慕的神情。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全
18、班推行“给我自己写表扬信 ”活动,让孩子们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的时间给自己写一封表扬信,内容必须真实,范围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可以是发生在学校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家庭或社区的,如果自己认为做得很满意的地方,那就给自己写一封表扬信。写完先拿回家后念给家长听,再在班会上念给同学们听。 刚开始很多同学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优点,我就采用老师提示和 同学相互发现的办法,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活动进行几周后,学生们都能发现自己优点和长处。同学的坏毛病逐渐减少,每个同学都变成了“ 优秀 ”的学生,班里的好人好事也逐渐增多起来,班风和学风越来越好,压在我心上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搬掉了。三、扩大
19、“自我”范围,增强集体凝聚力 自我表扬信活动进行到一定时间后,不等到孩子们“审美疲劳” ,我就采取下一步行动,在表扬的主体范围进一把扩大:1.为自己的朋友写表扬信。我让学生给自己写表扬信的同时,也启发他们注意观察自己的朋友或同桌做的好事,发现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及时写一封表扬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又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2.为自己的小组写表扬信。小组是班级活动的重要组织,几乎每项活动都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各个小组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闪光点,我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写表扬信,及时总结自己小组近期取得的成绩,增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效率。3.为自己的班级写表扬信。为自己的班级写表扬是“自我表扬” 的更高形式,自己班级管理好的做法,自己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都可以写一写,以此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自我表扬信” 活动进行到现在,全班同学每周都给自己写一封表扬信,有很多同学还会给朋友、小组或班级写表扬信。每一同学、每个小组时刻都沈浸在表扬中,做任何事情都充满了活力,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目光和红红的脸庞,我感到,我这次采取的“自我表扬信” 行动是成功的,我感到由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