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安徽省应用英语(会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会展行业的学生素质,根据各单位对会展人才的要求来调整教学重点和方向,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习单位的相关情况和人才需求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次会展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30 份,涉及会展企业/协会共30 家,其中合肥地区企业 20 家,蚌埠 2 家,芜湖 3 家,宿州 1 家,马鞍山 1家,六安 1 家,黄山 2 家。具体名称如下表所示:表 1 本次调查所涉单位序号 公司名称 所属城市1 合肥中博展览有限公司 合肥2 合肥安达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3 合肥中亿展览有限公司 合肥4 合肥华舜展览有限公司 合肥5 安
2、徽智卓广告展览有限公司 合肥6 安徽奥美展览有限公司 合肥7 合肥一格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合肥8 合肥国源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合肥9 合肥蓝箭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 合肥10 合肥群峰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合肥11 安徽新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合肥12 安徽骏飞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合肥13 安徽好博塔苏斯展览有限公司 合肥14 安徽振伟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合肥15 合肥文一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合肥16 合肥京正展览有限公司 合肥17 好博(集团)安徽好博展览有限公 合肥18 安徽省经纬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合肥19 安徽伟纳展览策划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20 合肥恒汇会议会展有限公司 合肥21 蚌埠市鹏宇会展会务有限公
3、司 蚌埠22 蚌埠展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蚌埠23 芜湖市巨晖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芜湖24 芜湖市宏图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芜湖25 芜湖鸿森展览有限公司 芜湖26 马鞍山市达景榕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马鞍山27 六安金桥会议会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删. 六安28 宿州中天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宿州29 黄山市米廷会展有限公司 黄山30 黄山中海会议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黄山本次问卷的 Cronbachs 值为 0.893,说明具有较高信度。1. 会展实习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1.1 企业人员结构该部分有效问卷共 30 份。经分析,发现企业人员结构中,比例最高的是高职专科生,共 260 人,其次是本科生,共 95 人,
4、高中生共 40 人,高中生以下共 13 人,硕士生少,共 8 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在会展相关企业目前的员工学历结构方面,高职专科生为企业员工的主体。说明现在会展企业公司对员工学历的入门要求并不太高。本科生其次,但总的来看,硕士生所占比例最弱,说明会展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1.2 在职业证书方面被调查的公司均表示需要员工具有相关学历毕业证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及会展策划师证。其中要求会展策划师的单位占单位总数的 85.7%。该结果与本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要求是一致的。1.3 在企业的岗位设置方面本次问卷该部分共设置 8 个选项,即综合服务科、外联部、招展部、策划部、设计部、宣传部、网络部、场馆
5、部。被调查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如下表所示:表 3 企业岗位设置数据分析表序号 科室名称 设置该部门的企业家数 比例(%)1 综合服务科 8 26.672 外联部 4 13.333 招展部 19 63.334 策划部 17 56.675 设计部 18 606 宣传部 16 53.337 网络部 14 46.678 场馆部 5 16.67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设置招展部是普遍的做法,共 19 家企业设置此岗位,占企业总数的 63.33%。其次是设计部、策划部和宣传部,分别占企业总数的 60%、56.67% 、53.33%。此外是网络部占企业总数的46.67%。根据对企业岗位设置的数
6、据分析,发现会展企业普遍重视招展工作,此外是会展策划和会展设计,而综合服务科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支撑,也是企业的重要部门之一。与此想对应的,就要求学校应多培养学生的会展营销、会展策划和会展设计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要具备文秘等办公室文员必备的素质。1.4 在企业高职会展类毕业生的月收入方面根据对若干企业的访谈,该项设置了 1500-2500,2500-3500 以及 3500 元以上三个选项。通过对数据的混总分析,发现 88.6%的企业高职会展类毕业生的月收入在 3500 元以下,其中 1500-2500 元为 35.7%,2500-3500 元的在42.9%。选择 3500 元以上的有 3 家,仅
7、占 21.4%。表4 企业高职会展类毕业生的月收入数据分析表月收入水平 频率 比例(% )1500-2500元 8 26.6.72500-3500元 18 603500元以上 4 13.33总计 30 1001.5 在会展专业毕业生的证书要求方面根据对若干企业的访谈,该部门设置了会展从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其他三项。具体分析结果见表 5。表5 企业会展专业毕业生的证书要求数据分析表证书名称 频率 比例(% )会展从业资格证书 18 60英语等级证书 22 73.33计算机等级证书 18 60其他 0 0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会展企业对毕业生证书的要求首先是会展从业资格证书,
8、其次是英语等级证书,而仅有 4 家企业对计算机等级证书有所要求。说明会展专业技能和英语运用能力是会展企业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1.6 在会展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对会展核心工作能力和岗位设置要求的分析,参考相关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本部分对会展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给出 6 个选项,分别是会展营销、会展策划、网络会展运作、场馆管理、展台设计和其他。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参见下表。表6 会展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数据分析表课程名称 频率 比例(% )会展营销 23 76.67会展策划 24 80网络会展运作 21 70场馆管理 5 16.67展台设计 10 33.33其他 0 0分析结果发现,80% 的企业
9、认为,会展策划应该作为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次是会展营销,共 23 家(76.67%)的企业赞同将该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然后依次是网络会展运作(70% ) 、展台设计(33.33% )和场馆管理(16.67%) 。1.7 在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的核心技能方面在会展专业毕业生核心技能方面,共设置会展营销、会展策划、网络会展运作、场馆管理、会展财务运作、展台设计 6 项。表7 会展专业核心技能数据分析表核心技能 频率 比例(% )会展营销 25 83.33会展策划 24 80网络会展运作 20 66.67会展财务运作 5 16.67场馆管理 4 13.33展台设计 16 53.33通过分析,发现 83
10、.33 的企业认为会展营销应是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的核心技能,这与企业要求会展营销作为企业核心课程的比率是基本一致的。其次是会展策划,共 24 家(80%)企业赞成该项。再次是网络会展运作和展台设计,而对会展财务运作的要求最低。说明会展企业对毕业生核心技能的普遍要求就是会展营销和会展策划能力。1.8 在影响高职会展学生毕业的主要因素方面在影响高职会展学生毕业的主要因素方面,共设置工作能力、掌握的专业知识、学生心态和个人外在条件四项,要求企业从企业的角度为学生分析导致他们就业失败的原因,从而找出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的不足。表 8 影响高职会展学生毕业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 频率 比例(% )工作能力 2
11、7 90掌握的专业知识 21 70学生心态 23 76.67个人外在条件 3 10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认为学生的工作能力不够的占 90%,其次是认为学生的心态,占 76.67%,然后是掌握的专业知识,占 63.33%。认为是学生个人外在条件影响学生就业的仅 3 家,占 10%。说明企业在员工招聘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次,学生的良好心态甚至比掌握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而个人外在条件则对学生的就业影响较小。1.9 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需要的素质根据对若干企业的访谈,共设置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职业精神、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其他六项。表 9 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的素质需求
12、数据分析表素质类型 频率 比例(% )吃苦耐劳的精神 28 93.33良好职业精神 25 83.33写作能力 18 60语言表达能力 21 70组织协调能力 24 80其他 0 0通过分析发现,企业认为会展专业毕业生首先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赞成率占 93.33%,其次是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 83.33%和80%。与上一题相结合,说明会展企业普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应对会展行业繁杂的工作。此外,由于会展的核心工作招展、招商均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最后,会展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组织协调能力也是企业要求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13、1.10 企业能够接受的实习月份表 10 企业能够接受的实习月份汇总表能够接受的实习月份 频率 比例(%)1 月 8 26.672 月 8 26.673 月 12 404 月 12 405 月 13 43.336 月 20 66.677 月 18 608 月 17 56.679 月 13 43.3310 月 12 4011 月 12 4012 月 19 50在一年的 12 个月中,选择可以接受让学生在 6 月份实习的有 20 家,占总数的 66.67%,其次是 12 月,共 19 家,占 63.33%,然后是 7、8、9、3、4 五个月份。这与目前本专业的实习时间安排基本吻合。1.11 企业能
14、够接受的连续实习时间表 11 企业能够接受的连续实习时间汇总表能够接受的连续实习时间 频率 比例(% )3 个月 13 43.334 个月 12 405 个月 12 406 个月 14 46.677 个月 8 26.678 个月 4 13.339 个月 8 26.67在实习期限安排上,被调查企业的意见较为分散。其中,支持比率最高的是 6 个月,共 14 家企业表示可以接受学生实习 6 个月,占被试的 46.67%。其次是 3 个月的,占 43.33%,接着是 4 个月和 5 个月的,分别为 12 家,占40%。本专业的实习时间是不少于 4 个月,基本符合企业要求。1.12 对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
15、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该部分选取了会展电话销售、会展客户服务、商务谈判、外语沟通、会展项目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会展危机处理七项技能要求企业给予评价。评价结果如表 12 所示。表12 对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技能 均值 标准差 肯定评价率会展电话销售 2.54 1.050 61.6会展客户服务 2.46 1.198 53.9商务谈判 2.15 0.987 38.5外语沟通 2.00 0.707 23.1会展项目管理 2.31 0.947 47.2会展项目策划 2.31 0.947 47.2会展危机处理 1.85 0.801 23.1注:肯定评价率是指评价为“熟练”及“一般”的比例总和根
16、据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对学生的会展电话销售能力的评价较高,其均值为2.54,肯定评价率为 61.6%;其次是会展客户服务技能,均值为2.46,肯定评价率为53.9% ;然后是会展项目管理和项目策划的能力,肯定评价率为47.1%。此外,发现企业对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评价相对较差,肯定评价率仅为23.1%。说明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还需要极大的提高。2. 会展人才需求调查结果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出有关会展人才需求的以下结果:2.1 会展企业从业人员学历要求逐渐提高本次调查所涉会展企业的从业人员中,本科生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高职专科学生。尽管目前会展企业中的硕士学历从业人员还教少,但与之前相比,这种现象
17、已经是一种趋势,即会展企业对从业人员学历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开始对高学历人才有所需求。2.2 会展企业对学生的证书要求主要是会展策划师证和英语等级证书涉及到本结论的题目主要有对企业现有职业证书类型的统计和对企业证书要求的汇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企业的性质如何还是地域差异,会展从业资格证书即会展策划师证,英语等级证书以及相关毕业证书都是企业的要求之一。此外,企业对会展毕业生计算机等级的要求不高,并不代表对计算机能力要求不高。经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企业对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发现企业是对学生的网络设计、展台设计、绘图等能力要求较高。2.3 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核心技能应是会展营销和策划能力根据对企
18、业岗位设置、毕业生技能要求和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建议的数据分析结果分析,说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应该是会展营销和会展策划能力。首先,企业的岗位设置中,设置会展招展部和策划部的比例较高;其次,会展企业对会展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中,会展营销和策划能力要求最高;最后,多数企业都认为会展营销和策划应是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与本专业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在本专业,会展营销和会展策划均是专业核心课程和骨干课程。2.4 实际动手能力、良好心态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企业选择毕业生的重要依据根据对“企业认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及“企业认为高职胡子涵专业毕业生需要的素质是”两题的数
19、据分析,发现企业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的工作能力。此外,良好的心态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会展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再次,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的用人选择。最后,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建议的分析,亦可以得出,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培养也是企业的需求之一。据此,会展专业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内容。其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职业心理的教育,以增强学生对日后繁重工作的心理适应性。2.5 实习单位能接受的实习月份是 3-8 月,实习期限要求不一实习单位普遍能够接受的实习月份集中在 3-8 月,这与本专业目前的实习时间安排是完全吻合
20、的。而在实习期限上,各个企业的要求不一。三分之一强的企业表示可以接受的实习期限是 3 个月,但仍有多数企业表示可以接受学生连续实习的期限为 6 个月以上。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与各个企业具体项目的运作时间影响。对此,本专业的实习期限是不少于 4 个月,学生和企业可以视具体工作进展情况,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在不影响学生下一学期正常返校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实习期限,基本符合企业要求。2.6 企业对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评价较高,其中对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评价最低企业对学生会展电话销售、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客户服务等技能的熟练程度评价均值普遍大于 2,评价较高。其中对会展电话营销技能的熟练程度评价最高,相比之下,对学生的外语沟通、危机处理和商务谈判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最低。据此,本专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的培养。此外,适当的调整相关课程的时间安排,尽可能安排在学生实习前展开,有助于解决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