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平 6 月高二历史期末选择题解读参考答案1.B 2.A 3.C 4.A 5.B 6.A 7.D 8.C 9.B 10.B 11.D 12.C 13.D 14.B 15.D 16.A 17.C 18.D 19.C 20.B21.D 22.D 23.A 24.D试题解读1.荀子说,人生下来就有物质欲望,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争夺,争夺就会使社会秩序紊乱。因此,荀子A认为社会有自身运行规律 B.用性恶论解释礼的起源C继承和发展孔子忠恕之说 D.要求国君行仁政致大同【解析】材料的内容开头即是强调人的物质欲望,然后层层递进,得出欲望将引起争夺,争夺将引发社会紊乱,以此倒推,必须从人性的原点
2、来解决问题,所以, “人性本恶”就必须以礼来加以约束。本题可结合下文理解:荀子理论 礼起于何也?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另,本题还旨在引导教学中关注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对主干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因为全国卷不关照教材,更多地在于他们认为学生应掌握的主干内容。2.公元前 140 年,汉武帝下诏称, “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挟世导民,莫善于德”。这反映出当时西汉王朝A.礼乐教化与等级秩序相辅相成 B.明教化兴礼仪发展乡学C
3、.倡导伦理纲常以维护宗法血缘 D.强调以德治民发展仁政【解析】材料核心是“齿” 、 “爵” ,即以年龄的差距、爵位的高低来辅助世道引导人民。关于“德”是与“仁”和“礼”分不开的。其次,可结合下文理解:儒家学说中的“礼”和“仁”分别具有两种含义。 “仁”首先是指“爱人” ,子曰“仁者爱人” ,仁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根源于家庭内部的血亲关系因此强调血缘纽带,强调亲亲、孝悌,故“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仁”的第二个含义是从个体的角度讲,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 “为
4、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如果从社会角度来讲,仁则代表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国” ,是人类崇高的社会境界,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 “礼”首先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个体立身的基石,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其次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儒家强调礼治而不是法治,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关于礼和仁的关系,简单一点说就是, “礼”是“仁”的表现形式,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不仁则谈不上真正有礼,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以
5、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个人的道德完善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前提,而社会的政治成功,则是道德完善的结果;政治统治的权力基础,不是经济上的富裕或军事上的强盛,而是老百姓的精神信念;治国安邦的根本途径,在于统治者把自己本性中的道德天良弘扬出来,发扬光大,引导和教化老百姓弃恶从善,提高精神境界,最终实现“无讼而治”的社会理想。 在儒家思想中,伦理道德被看作是人的本质,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就是实现伦理道德,即按照“礼”的规范修身养性,以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的伦常关系、国家的政治统治被置于同坐标系中,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式。3.山涛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之一。他
6、“性好老庄、每隐身自晦” ,在入仕后多次上书晋武帝要“崇风尚教”以治民。这反映出当时A儒学名教的影响深远 B三教合一的趋势C无为而治的为官之道 D玄学的广泛传播【解析】山涛作为玄学领军人物,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在入仕后仍然以儒家名教作为其治国之道,反映了当时在佛道的冲击下,儒学仍有相当社会影响。可结合下文理解:上疏告退 臣年垂八十,救命旦夕,若有毫末之益,岂遗力于圣时。迫以老耄,不复任事。今四海休息,天下思化,从而静之,百姓自正。但当崇风尚教以敦之耳,陛下亦复何事。臣耳目聋瞑,不能自励。君臣父子,其间无文,是以直陈愚情,乞听所请。 (晋书山涛传 )当然,此题在命题技法上有些不足,一是若能回一
7、个“但”字作为语气转折,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二是用“影响深远”略为有点过。另,教材谈虽然没有明确提到玄学,但从儒学发展主线上,教师有必要对汉末至唐中后期儒学复兴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叙。4.黄宗羲认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底。束书而从事游谈,更滋流弊然拘执经术,不适于用” 。这表明黄宗羲A反对理学的空谈心性 B主张以六经为行事的规则C反对理学的格物致知 D批评理学拘泥于儒家原典【解析】黄宗羲想突出的意思是,当时的理学代表人物只知道机械照搬前代宗师的教条,即“袭语录之糟粕” ,只知道空谈而不钻研学问经典,即“束书而从事游谈” ,结果导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即“不适于用” 。所以选择反对理
8、学空谈心性。可结合下文理解:反对理学空谈心性 主张实学实行实用经世实学思潮是批判理学空谈性理的产物。经世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经世”一词最早载之于庄子一书,“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经世致用是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传统,是中国知识分子实现其价值目标和道德理想的内在精神。“经世”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有时强调治国安邦平天下;有时强调实行实用;有时强调事功趋利。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的“经世”思想体现了这样一种价值走向:当社会处于稳定或“盛世”时期,“经世”思想表现得比较平淡;当社会处于转轨或危机时期,“经世”思想就表现得比较明显。明清之际,在中华大地上,
9、涌现出了一大批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家,他们或以经学济理学之弊,以复兴古学(经学)为己任;或独辟蹊径,开诸子学研究之风气;或探究“切用于世”的学问,以求实功实用;或会通西学,倾心于“质测之学”的研究,尽管他们各自在学术领域各领风骚、各显风采,在他们有一个特点是共同的,就是在抨击理学空疏之弊的同时,竭力提倡经世致用、实学实用,从学风、学术上呈现出一股崇实黜虚、舍虚务实的新风尚,他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学派经世实学派。与明清时期出现的从理学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强烈要求相呼应,明中后期以后在江南地区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相当明显,对明清之际兴起的经世实学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10、。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就是从总结和批判理学与王学末流空谈误国的潮流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陈子龙、陆世仪、李时珍、杨慎、徐光启、李贽、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他们大多胸怀救世之心,关心国计民生;读书不尚空谈,重视实用之学。由此可见,明清之际提倡的新学风,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的“空疏之风”而产生的。学风问题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问题,一代学风的形成与转变,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潮密切相关。经世实学派的学术宗旨就是“崇实黜虚”、“废虚求实”。不可否认,理学在初创之时,颇具有疑经、不守传注等创新精神,但其疑经往往流于主观武断;不守传注往往流于任意解经甚至改经,以至学
11、界盛行穿凿附会、蹈空尚虚之歪风。早在明中后期,杨慎就已公开把程朱理学斥为“学而无用”之学,指出理学之根本错误就在于否定汉唐人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成果,从而陷入“师心自用”和“一骋己见,扫灭前贤”的境地;把陆王心学斥为“学而无实”之学,走上了“渐进清谈,遂流禅学”的道路。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也揭露说,那些谈论程朱理学的人,其实都是一群“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的伪君子,是一群“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败俗伤世者。这群人虽口谈“我欲厉俗而风世,”但他们对社会道德和风气的影响,“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明末另一位著名思想家吕坤也指出
12、,学术要以“国家之存亡,万姓之生死,身心之邪正”为目标,吕坤称之为“有用之实学”。高攀龙也强调“学问不是空谈,而贵实行”,如果“学问通不得百姓日用,便不是学问”。明亡以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更是从文化的原因来阐释社会政治问题,把宋明理学清谈空疏之学风看作是明亡的根本原因,李恭说:“当明季世,朝庙无一可倚之臣,坐大司马堂,批点左传;敌兵临城,赋诗进讲,觉建功之名,俱属琐屑。”李恭把明亡的原因归结为“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真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黄宗羲对明以来理学空谈性理的弊端进行了猛烈抨击,以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底。束书而从事游谈,更滋
13、流弊。然拘执经术,不适于用。”宋明儒者“假其名以欺世。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世道以是潦倒泥腐。”陆世仪把当时除六艺之外的“如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皆看作是实用的学问。11 顾炎武反对“空疏之学”,力倡“经世致用”,以“修己治人之实学”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言”,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12 他撰著日知录的目的就在于“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13 认为“文不关于经术政事者,不足为也。”14 顾炎武把当时理学的清谈与魏晋时期做了比较,指出:“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他指责那些夸夸其谈者“不习六艺之文,不考
14、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15 在顾炎武看来,正是由于理学的清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这是顾炎武从历史的回顾中和对理学的批判反思中得出的历史结论,反映了明清之际思想家对理学的一种共识与历史自觉。李二曲在提出“明体适用”主张的同时,指出“真知乃有实行,实行乃为真知。”16 主张用“酌古准今,明体适用”的实学取代“凭空蹈虚,高谈性命”的俗学,把那些“明体而不适用”的人皆视为“腐儒”。史谓其“言言归于实践。”王夫之也主张“明体适用”,提倡“言必征实,义必切理。”17
15、傅山也认为,“兴利之事,须有实功。”18 著名史学家全祖望评价说,傅山是“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19 朱之瑜“论学问,以有实用为标准。所谓实用者,一曰有益于自己身心,二曰有益于社会。”20 如果说顾、黄、王、唐等思想家或偏袒程朱、或偏袒陆王,对理学还有所保留的话,那么,明清之际另一系统的思想家颜元、潘平格、陈确、傅山等人则对于理学或心学,一齐推倒,没有丝毫保留。颜元为学最强调实学实用,他认为,自汉晋章句泛滥以来,清谈虚浮日盛,尤其是宋儒“著述讲论之功多,而实学实教之力少。”21 其为学之要旨是“习行于身者多,劳枯于心者少。为做事故求学问,做事即是学问。”22 颜元认为,要看一件事有无实
16、用价值,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他把理学家空谈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予以根本扭转,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并把自己的治学之道归结为实学、实习、实行。梁启超说他“举朱陆汉宋诸派所凭借者一切摧陷廓清之,对于二千年来思想界,为极猛烈极诚挚的大革命运动。”23 潘平格斥责理学家丧失良心、学杂佛老,根本谈不上是真儒。潘平格的反理学思想,在清初颇受重视,被誉为“儒门之观音。”陈确从另一个方面把怀疑矛头指向程朱理学数百年立论的根基之一大学,作大学辨,阐明大学非圣经贤传,理学存在的根基被动摇,与之相呼应,傅山倡导的诸子学研究认为先有“子”,然后才有“经”,动摇了孔门独
17、尊的地位,开创了清代诸子学研究的新风。总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已深刻地意识到,理学的空谈已经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对理学进行纠正和批判,将有可能导致“亡天下”的后果。因此,对理学的“清谈误国”是当时思想家的普遍共识,也是引发经世实学思潮滋生和发展的契机。5.康有为说:“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 (设)议院以通下情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吾国兵、农、学校、皆不修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 ”康有为此说意在A借助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 B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C融合西方学说建立新儒学 D为维新运动培养理论人才【解析】康有为认为西方立国的本末之道与中国传统相契合,故以
18、致强大,而中国却抛弃了自己的传统,导致积弱,他这样说的用意就是为变法寻找依据,以减轻顽固势力的阻挠力量。6.1934 年,学者陈序经指出, “文化本身是分开不得的,所以它所表现出的各方面都有连带及密切的关系外来的势力冲动或变更任何一个方面,则其他方面也受其影响因为他自己本身是一种系统”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陈序经主张A中国应该全盘西化 B固守中国传统文化C抵制西方文化传播 D中西文化各取其长【解析】题干材料的核心是文化本是一个系统,这一个系统的任何一方面受到外来势力的冲击,其它方面也会受到冲击。面对当时中国文化已深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现实,陈主张学习西方一定要全盘学。B 项错在“固守” ,因为文
19、化是一个系统,既已受冲击,固守已不可能;C 项错在抵制; D 项更与材料主旨无关。本题是观点类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一分材料讲一分话”的原则分析概括材料内容即可。鉴于学生对陈序经不了解,为降低试题难度,在题干设计中加了“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 ,使学生明白,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大家还可参看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文化建设走向问题的论战一文。7.郭沫若 1959 年创作话剧蔡文姬 ,里面的曹操吃糠咽菜、穿打补丁衣服;1971 年发表的李白与杜甫 ,把杜甫描绘成一心做官、仇视人民的地主阶级分子。这些作品反映出A双百方针促进文艺领域的繁荣 B艺术创作摆脱了现实政治的束缚C文
20、学作品力图真实地反映历史 D文艺界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解析】略。8.在中国古代,每当社会进步、经济变迁加剧之时,总有人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活境界。这种观念容易导致A安于现状、缺乏远见的社会意识 B抱残守缺、闭关自守的治国理念C盲目自大、拒谏爱谄的统治思想 D固步自封、派系对立的学术观点【解析】材料强调和突出的是“社会”进步、 “经济”变迁时,有人不能适应,不能适应时,总是以追溯既往来应对,这种向后看的意识就是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另,题干的问题指向是“容易导致” 。9.元世祖认为“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 ;满清入主中原不久即“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制” 。这些现象A.加强了中华
21、民族的凝聚力 B.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C.导致了华夏文化的转型 D.丰富了华夏文化的内容【解析】本题列举了两个历史现象,一是元朝行汉法,二是清朝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两个现象的共性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对中华文明主体汉文化的吸纳。他们的做法是吸纳汉文化,而不是破坏、甚至中断了汉文化,故 B 项正确。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从两个现象的共性入手解读。有老师提到本题“断章取义” ,只取了满清材料的前一段话,原文为“清顺治十一年上谕:朕茆谕宗人府曰:朕思习汉书,如汉俗,渐忘我满洲旧制。前宗人府礼部请设立宗学,令宗室子弟读书其内,因令设立宗学,教习满书,其愿习汉文者,各听其便。今思既习满书,即可将番译各汉书
22、观玩,其宗室子弟,永停止其习汉书,仍习满书。再衙门传示。 ”这正好印证了汉文化已深刻地影响了满族,且结合史实可知,元、清都大量采用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这些沿用及文化甚至习俗等的影响都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另,审题时,还要注意, “有利于”这个词表述是比较准确的。A 项,一是与史实不符,如元推行的是民族分化政策。二是中华民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以汉族为主体的 56 个民族的统称,也是海外华人的统称。是梁启超在 1902 年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中提出的概念。C 项错在“转型”,D 项错在华夏,因为不少数民族吸纳汉文化,而且不是汉族吸纳少数民族
23、文化。附:刘鑫同志理解:从节选的材料来看,无论元、清都有学习汉制的一面,这自然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承在此处,既有延续之意也有融合他人长处,发扬光大之意。10.1839 年,林则徐根据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译了四洲志 ,向国人介绍系统的世界地理知识,之后,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和海国四说等类似书籍先后问世。这表明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已初具A.民主意识 B. 世界意识C.科学意识 D.改革意识【解析】此题考查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 。林则徐魏源写的著作,均是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方面的,因此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要求。故选 B。A、D 项均不符合题意,因为没有政治改革的内容。C 项,这些书籍并非
24、单纯的科技著作。11.鸦片战争后,广东学者邹伯奇发现墨子中有算术、光学、重学等原理,于是断言“西学源出墨子” 。之后,从科学到宗教,由宗教进而到政治, “西学墨源”说大为盛行。这说明A.墨学蕴含社会改良的思想 B.西方科技与墨学本质一致C.墨学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 D.西学传播需借用传统文化【解析】此题考查近代思想潮流。鸦片战争后,西学源源不断传入,这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冲击,他们便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又由于墨学与西方科技政治最为接近,故而大显。时人便将西学附会于墨学,提出“西学墨源” 。故而墨学的兴盛,本是西学传播的结果,并非当时人不要西学,而是自己找到了一个文化上的心里优势,在此基
25、础上西学得到传播。故选 D。A 项“改良”不符合墨学思想。B 项“本质”错误。C 项“整合”错误。12.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有两派,一派只布新不除旧,一派在布新的同时也除旧。这“两派”分别是指A.洋务派和保守派 B.维新派和革命派C.洋务派和维新派 D.保皇派和洋务派【解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潮流。洋务派提倡学习西方的技术,而对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并未正面的批判和否定,故“只布新不除旧” 。维新派在宣传思想政治思想的同时,对封建思想和制度进行了批判,虽如康有为“给孔子穿上了西装” ,但毕竟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正统地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同时,他们的“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26、宪”等主张,也是对封建专制的否定。故选 C。13.1895 年以后,一般中国人自有的事物与名称,多加以“国”的冠称,如“国权” “国地”“国民”等,1900 年以后出现的带“国”字的新名词更多。这表明当时中国A.国家主权逐步丧失 B.国民政治素养得以提升C.国际地位日益突出 D.国家民族观念日渐觉醒【解析】此题考查甲午战争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材料中的“国”代表的是国家、民族,意味着中国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 ”故选 D。A、B、C 均不符合题意。14.下图是 1908 年 1 月光绪索要购书的名单。这表明A.清朝宪政改革稳步推进 B
27、.政治改革成为社会焦点C.世界政治模式趋向同一 D.政治改革已成时代潮流【解析】此题考查近代政治思想的演变。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可谓异常猛烈,既有革命派的民主革命风起云涌,又有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热热闹闹。就连身陷囹圄的光绪帝亦关心各国政治制度。故选 B。A 项不符合史实。C 项表述本身错误。D 项,当时已经处于革命前夜,故“时代潮流”的说法不妥。根据初中教材的表述,在戊戌变法变法失败之后,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而在辛丑条约之后,推翻满清统治更成为社会的主流之一。15.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在积极提倡新文学的同时,又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学史,使被正统主义者视为邪僻的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应有的
28、历史地位。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的特征 B.古典文化全面复兴的现实C.新知识分子全盘欧化的趋向 D.新旧文化并行发展的现状【解析】此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有其激进的一面,但激进只是当时的知识份子为了救亡和彻底扫除封建势力而选择的一种方式,其实当时的知识份子对传统文化并非完全否认,如白话文就被挖掘出来。故选 D。A、B、C 均只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方面,故均较片面,且与题干中的材料主旨不符。此题还在于纠正人民版教材上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的提法。16.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对资本问题的主张,概括起来,就是 “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 。在此,孙中山强调A.限制私人垄断资本 B.
29、取消资本主义C.建立工农统一战线 D.消灭贫富分化【解析】此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反对资本,即不反对资本主义;反对资本家,即反对资本家的盘剥。故选 A,主张限制私人资本。B、C、D 均不符合题意。17.1929 年,中共中央发出致红四军的指示信,指出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要求红军官兵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明确毛泽东为前委书记。这表明A.毛泽东思想指引了革命方向 B.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正式确立C.井冈山的经验得到中央肯定 D.中国革命摆脱了苏俄的影响【解析】此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央对毛泽东的做法持肯定的态度,尽管后来又改变。故选 C。A 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并
30、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那是在延安时期。B 项,应该是在遵义会议。D 项,中国革命一直都受到苏俄(苏联)的影响,可以参照杨奎松的文章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 ,至少在 1929 年说摆脱了还为时尚早。18.1979 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加拿大友人时谈到,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是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到1992 年,我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A.邓小平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C.西方国家肯定我国改革成果 D.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点【解析】此题考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1、。材料反映,早在 1979 年时,邓就已经有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想法,但到 1992 年我国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中间还经过了漫长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并非一步到位。故选 D。A 项错在“否定” ,邓小平当时说是“计划经济为主” 。B 错误, “社会共识”无依据。C 项错误,西方国家肯定与否从材料中无从判断。19.梭伦按照每年财产收入,将公民分为五百斗者、骑士、双牛者和日佣四个等级,前三个等级可选任不同级别官员,第四等级者可参加公民大会与陪审法庭。这一措施A.赋予了公民平等的参政权 B.导致了贵族与平民的严重对立C.确立了财产与权利的关系 D.消除了氏族贵族的政治影
32、响力【解析】此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A 项说“平等”的参政权,错误,因为有财产上的条件。B 项错误,梭伦改革是要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也确实缓和了两者的矛盾。D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氏族贵族” 。故 C 正确。20.商鞅变法将原来“百步为亩”的田界开拓为“240 步一亩” 。这一做法A. 使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 B.适应了耕作方式的改变C是精耕细作发展的结果 D.有利于扩大田租的数额【解析】一亩由“百步”变为“240 步” ,增加了一倍多,说明当时生产力发展了,人们耕种的土地更多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是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故选 B。A 项与材料无关。C 项逻辑关系不对,精耕细作是我
33、国传统农业的突出特征,其建立的基础是铁犁牛耕。D 项并未体现田租情况。2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均田令,规定奴婢同平民一样受田,耕牛也可以受田,四头以内,每头受田三十亩,这一规定A削弱了奴婢的人身依附关系 B.推动了土地国有制的发展C改变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地位 D.强化了封建制的统治基础【解析】此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均田制。A 项“人身依附关系”在 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 项,均田制既包括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北魏实施均田制时,中国北方一方面存在着大量无主土地和荒地,按照传统,属国家所有;一方面存在着以宗主为代表的巨大的地主势力和早已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实施均田制并没有改变私
34、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均田制的两重性,正是客观存在着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在法令上的反映,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这一原则贯彻于北魏至唐的均田令中,始终未变。均田制范围的露田(正田、口分田) 、职分田、公廨田等,属国家所有,原有的私田、园宅地、桑田(麻田、世业田、永业田) 、官人永业田、勋田、赐田等,属私人所有,这两种封建所有制性质不同的土地,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占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 项本身错误。奴婢、耕牛都要授田,实际上意味着地主在均田制下可以拥有更多的田地
35、,同时农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故 D 正确。22. 北宋有人批评市易法, “尽管诸路杂货,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交易司” ,结果造成“卖梳朴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这反映出市易法A有效抑制了大商人的重利盘剥 B.保护了中小商人和平民的利益C造成了城市商业的萎靡和萧条 D.导致了官员借助权力影响市场【解析】此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措施的理解。市易法是依靠国家行政权力来干预市场,既有利于抑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又导致产生腐败的可能。材料便引用的时人对市易法的批评。故 A、B 不符合题意。C 项无法体现“萎靡”与“萧条” 。造成买什么什么贵的
36、原因是“必卖于交易司” 。故 D 正确,符合题意。23.新教的独立使许多欧洲国家同罗马教会隔断了联系,即使在天主教盛行的国家中,教会的权力实际上也被君主所接管。这说明当时欧洲A.民族国家日益成长 B.宗教地位渐趋没落 C.专制王权逐渐强化 D.教会影响一落千丈 【解析】此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后,加尔文教、路德教和英国国教等纷纷建立新的教会(民族教会) ,他们纷纷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而听命于本国的国王,这些国家王权得以强化,这些都促进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成长。可结合教材理解,故选 A,再加之,A 项中强调的是民族国家日益成长,而非最终形成或正式建立,事实上,有些国家的形成是一
37、个漫长的过程,如德国、意大利等。B、D 都不符合史实。C 答案具有一定迷惑性,错误原因在于:一者,它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而已,只揭示材料后半段的信息,而做题时,应该把前后材料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来理解;二者,事实上,专制王权的强化本身不能适用于宗教改革的所有国家,如日内瓦,宗教改革后,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又如,荷兰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最终建立了荷兰共和国;三者,应从民族国家的成长与专制王权强化的关系来理解。见下文:另,关于专制王权与民族国家成长之间关系,可见下文:在西欧,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便是民族国家的建立。所谓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
38、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即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民族国家的核心是主权,即在一定范围和疆域内,只有承认国家权力存在,才有其他存在的可能。而主权最初是以君主制形式出现的,所以这个时期民族国家的长成最主要的表现便是君主制的加强。民族国家的建立需克服自中世纪以来危害民族国家利益的两大难题,即封建离心倾向和教会大一统倾向。只有既把破碎的行政区域统一起来,又要把统一的基督教世界予以分裂,才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中世纪后期,封建王权得到振兴,在国王统治下,形成了一个个领土完整的主权国家。这个统一空间使人们的经济、文化交往加强,社会生活日益一
39、体化,过去分散甚至彼此对立的各个地区、阶层开始联结起来,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对共同体的热爱和忠诚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民族”息息相关。自 15 世纪起,拉丁文衰微,各地的土语方言日益受重视,在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中,各土语逐渐成为各语族共同操用的语言(如法语、英语、西班牙语等)促进了民族的形成。同时,由于路德新教思想的传播,在西欧产生了一些新教教派,从而打破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到 16 世纪前后,英法西这三个西欧国家初步完成民族统一,建立君主专制国。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王权成为一个关键性因素,它成为开始构建的民族国家统一的象征。英法西三国正是在大众忠诚于王
40、权的政治认同中,成为最早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的一批民族国家。而当时西欧另外两个主要国家德意志、意大利正由于缺乏一个市民阶级支持下的强大王权,难以完成民族统一,仍陷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在走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专制王权起了重要作用。专制王权确立了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框架,大体明确了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基本区别,人们效忠的对象转向了国家,王权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王权的领导下形成的,王权统一了国家。因此,可以说,专制主义是王权统一国家的工具,专制的王权缔造了民族国家。故,从上述长篇论述中,可知,专制王权只是民族国家形成的途径和桥梁,也或是民族国家成长的工具,也或是其表现。故,此题,若
41、按上海卷的程度式选择,那么,选 A 可得 3 分,选 C 只以得 1 分。此题若还有疑问,可参看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 。24.在戊戌变法的 103 天内,以光绪名义发布各种谕旨达 300 多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国防、农工商业、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才选拔等方面。这客观上导致了A.光绪帝政治权威的强化 B.社会全面转型的加快C.旧制度遭受全面的冲击 D.政治改革阻力的增大【解析】此题考查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变法存在急于求成、贪大求全的问题,短期来颁布法令过多,变革过快,使社会上下难于短期内接受,顽固派的反对自不必说,一些开始支持变法的人后来也加入反对的行列。故选 D。A 错在不符合史实,光绪帝的政治权威不但没有强化,而更沦为囚徒。B、C 均错在夸大了变法的影响,在政治上其实不彻底的,未涉及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且法令也未得到真正执行,故说“全面”说“转型”有夸大其作用之嫌,更何况,时间极短,导致其实际影响有限。再者,变法的主要作用在思想启蒙,而在政治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方面由于变法本身的局限而影响有限。(注:此解读由命题组代小强、易复官、刘鑫执笔。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