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月考试卷第一部分(26 分)1.默写。 (6 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 ”两句写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仅 10 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6 分)这样纯粹的声音,这样仿佛溅着绿魂的声音!它朴素的本质,让我感到一种生活的快意与灵魂的悸动。循着鸟鸣声,我来到空荡无人的后花园。后花园以竹篱为墙,墙身挟以盛开招展的牵牛花,端庄古雅的宫粉茶花,悠香挺拔的寿星桃,以及各类
2、错综复杂的荆棘藤蔓、蒿芒杂树。花园之中,有蔬菜摇 y, ,有春风吹动泥土发出的细碎“琴声” 。在“琴声”里,我能抓捏出年迈的母亲精心打理过的岁月。(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分)纯粹( ) 摇 y(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 ,正确写法是“ ” 。 (2 分)(3)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文中的横线处再仿写一句:(2 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城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B.清香扑鼻的新茶配上甘醇清洌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C.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锐同学首当其冲
3、,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D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C.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D.加拿大政府拘押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行为,引发全球各界的高度关注。5.综合性学习(共 8 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材料一两晋、南北朝
4、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 、苏轼的咏茶 、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 ,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 。 “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材料二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
5、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1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3 分)(2)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
6、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 (3 分)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3 )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 ,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只填序号) (2 分)从来佳茗似佳人 日高人渴漫思茶 欲把西湖比西子 尝尽溪茶与山茗上联:_ 下联:_第二部分(44 分)(一)诗词鉴赏(5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
7、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 分)上阕: 下阕: 7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D.作者用语刚劲,挥洒自如,
8、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二)文言文阅读(14 分)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sh)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n) ,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
9、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y)焉。 ”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注】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 数:责备 诛:责罚 内(n):纳 便:顺左右:君之宠幸 便僻:恭敬得很 强:勉力 与(y):参预,干预。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改道易行 ( ) 景公许 ( )下席而谢之曰( ) 子之东阿也( )9.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例句:寡人将加大诛于子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皆以美于徐公 C.管夷吾举于士 D.万钟于我何加焉10.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 3 分)当 此
10、 之 时 饥 者 过 半 矣 君 乃 反 迎 而 贺。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2 分)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12.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2 分)1.略2. (1)cu 曳 (2)悠香 幽香 (3)示例:有瓜果飘香3.B 4.D5 (1)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3 分)(2)传统的茶文化为人们所欢迎;喝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喝茶有预防保健的作用。(3)(2 分)6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 (2 分,意同即可)7C(2 分)8.改变,更换 答应,许诺 道歉 到,往9.D(A 介词,在 B
11、 介词,表比较, “比” C 介词, “从” ,D 介词, “对” ,与例句中的“于”用法相同。 )10.当 此 之 时 / 饥 者 过 半 矣 / 君 乃 反 迎 而 贺。11.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12.(1)评价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2)官员治理一个地方,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为政清廉。附:译文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 ”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
12、,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 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对方身边的)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