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器系统布置规范.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002631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器系统布置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器系统布置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器系统布置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器系统布置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器系统布置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器系统布置设计规范电器系统布置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器系统布置设计流程。本标准适用于电器系统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10830 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条件GB 11118.1 矿物油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GB 11121 汽油机油QC/T 417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JT/T 225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安全

2、使用技术条件Q/SQR.04.030 汽车低压电线束基本技术条件IEC 60068-2-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c: 振动(正弦)IEC 60068-2-6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h: 振动、宽带随机(数控)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 一般规定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 斜纹编织线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 直纹编织线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n

3、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SQR.04.050 三元乙丙橡胶材料Q/SQR.04.295 线束波纹管Q/SQR.04.421 电线束绝缘胶带标准Q/SQR.04.572 线束紧固件标准Q/SQR.04.923 轿车、轻型汽车温度场底盘测功机法DIN 72551 道路车辆低压电缆JASO D 608 汽车用耐热低压电缆JASO D 611 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JIS C 3406 汽车用低压电缆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1部分

4、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QC/T 73-1993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C/T 413-1999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29106-2004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QC/T 265-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GB 13094-199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QC/T 420-1999 汽车用熔断器QC/T 220-1996 汽车用易熔线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15082-1999 汽车车速表GB 18655

5、-2002 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744-1997 载重轮胎GB/T 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Q/ZKJS04040211-2002 电瓶线型号编制、描述、采购技术标准Q/ZKJS04040302-2003 翘板开关型号编制、描述、采购通则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10830 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条件GB 11118.1 矿物油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GB 11121 汽油机油QC/T 417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JT/T 225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安全使用技术条件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JB

6、/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 一般规定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 斜纹编织线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 直纹编织线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SQR.04.050 三元乙丙橡胶材料Q/SQR.04.295 线束波纹管Q/SQR.04.421 电线束绝缘胶带标准Q/SQR.04.572 线束紧固件标准Q/SQR.04.923 轿车、轻型汽车温度场底盘测功机法

7、DIN 72551 道路车辆低压电缆JASO D 608 汽车用耐热低压电缆JASO D 611 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JIS C 3406 汽车用低压电缆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1部分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3 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GB/T 5337-1985标准中的符合、代号、术语适用于本标准。4 设计准则4.1 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GB 7258-2004标准中对车辆外围灯具配光性能的要求、对车速表的要求、对行车记录仪的要求、对ABS系统的要求、对线路可靠性的要求等

8、。4.2 应满足的功能要求(1)、根据车型配置要求,确定整车电器件的配置,并了解每个电器件的接线原理及功能;(2)、了解各操纵件的档位及接线位置;(3)、设计出整车电气原理图、电器盒原理图及接线位置图;(4)、确定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5)、根据原理图及电器件的安装位置设计出整车线束图、整车电器系统物料BOM等相关资料。 4.3 应达到的性能要求(1)、满足设计的通用性、维修方便性、可靠性、先进性等;(2)、设计过程中电器元件的安装要考虑外部环境条件的沟通和协调;(3)、线束的长度和分支的位置应满足扎线要求(分支应留 100150mm 的余量) ;(4)、保险丝、电线截面积、电线材质、插接件

9、的选用满足使用要求:所使用导线必须满足 QVR-105/JB/T8139-1995 的要求;保险丝统一选用台湾吉门保险丝,在车厢之外的连接件选用 AMP 的防水件;(5)、水暖线束、暖风机线束、电加热除霜器线束原则上同底盘线束分开,单独安装布置;(6)、电器盒的设计要充分综合组合开关档位图及其触点功率,从而确定雨刮间歇器、雨刮继电器、闪光器的型号选择和线路设计;(7)、干扰信号的预防:在电感性负载的两端并接 1N4007 二极管,比如:继电器线圈、门泵电磁阀等的两端并接 1N4007 二极管;(8)、发电机的抛负载保护:在电源总开关的控制端并接受发电机控制的保护回路;(9)、组合仪表各参数的确

10、定要充分综合边界条件,包括:发动机工作状态、变速箱参数、轮胎规格、飞轮齿数、发电机结构、主动轮结构、油箱结构、各传感器的参数等;(10)、车速表传感器、水温表传感器、机油压力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高档车全部选用进口件(德国 VDO 产品) ,普档车可以选用国产件;(11)、大保险的选取:充电保险300A、150A、空调保险150A、前电器盒保险150A、常火线保险选用30A。4.4 设计输入、输出要求(1)、电器系统设计从整车电气原理图开始,在导入整车电器物料BOM时终止; (2)、电器系统设计前,根据车型配置要求,确定整车电器件的配置,在了解每个电器件的接线原理及功能基础上开始设计,设计服务于

11、:整车电气原理图、电器盒原理图、接线位置图、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图、整车线束图、整车电器系统物料BOM等相关资料。4.5 设计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求电气原理图的设计:电器系统设计前,根据车型配置要求、底盘配置要求、发动机配置要求,确定整车其它电器件的配置;根据每个电器件的接线原理及功能,先确定电器盒原理图,在确定整车所有电器件原理图、接线位置图的基础上,按照各电器元件符号的要求,设计整车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要能全面表达整车各电器件的接线功能,是电器系统各分支模块设计的参考工具,是指导生产、指导维修的理论依据。电气原理图的评审:电器专业组内全体人员评审输出电气原理图评审建议。底盘电器系统BOM的设

12、计:根据自制底盘配置要求、发动机配置要求,确定底盘其它电器件的配置;根据每个底盘电器件的接线原理、功能、安装位置,根据底盘线束接口规范,分别设计:底盘线束、水暖线束、ABS线束、缓速器线束、ECAS线束、电源线等底盘部分的各线束图、线束布置图;根据发动机、变速箱、气路等的接口,确定水温、机油压力、车速、转速、气压等传感器的型号和发电机的型号;最后,将底盘电器的各物料导入底盘电器系统BOM中,完成底盘电器系统BOM的设计。底盘电器系统BOM的评审:电器专业组内参与底盘电器系统设计人员评审输出底盘电器系统评审建议。整车电器系统BOM的设计:根据车型配置要求、外购或自制底盘配置要求,确定整车其它电器

13、件的配置;根据各电器件的接线原理、功能、安装位置,根据线束接口规范,分别设计:主线束、顶架线束、阅读灯线束、底盘线束(外购底盘时)等整车部分的各线束图、线束布置图;根据整车结构和要求,确定整车电器系统的各物料并导入整车电器系统BOM中,完成整车电器系统BOM的设计。整车电器系统BOM的评审:电器专业组内参与整车电器系统设计人员评审输出整车电器系统评审建议。5 布置要求5.1 电器系统布置的原则(1) 、电器系统布置贯穿车身和底盘,是一个内容繁多、经验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经常要和车身布置、底盘布置、配套厂家等的工作交叉、协调进行,需要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协调能力。电器系统布置的好

14、坏直接影响整车电器系统的可靠性、成本、生产率以及产品的销售市场。设计时应把使用性能、可靠性放在首位,然后按照制造、修理、美观的顺序来考虑问题,使电器系统布置满足电器系统对可靠性、通用化、标准化的要求。(2) 、必须满足国内有关的各种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同时为使我公司客车产品进入世界市场,设计时也应考虑到国际标准,尤其是先进工业国家的有关法规,例如美国、日本及欧洲经济共同体诸国的法规。布置设计要在这些标准和法规的指导下进行。除设计图纸的绘制与标注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外,车辆设计还应遵守与客车有关的一些标准与法规。(3)、充分考虑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和现有车辆)、产品系列化(以后变型车的要求)。

15、由于客车的产量相对较大、品种及型号多,设计中实行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和产品系列化,可简化生产,提高工效,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配件品种,方便维修。(4)、考虑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为了使所设计的客车产品在全国和全世界这样的广阔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提高其对复杂多变的使用条件的适应性,特别应注意热带、寒带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高原、山区、丘陵、沼泽、沿海等不同的地理条件,以及燃料供应、维修能力等不同的使用条件对客车结构、性能、材料、附件等的特殊要求。例如:在热带地区要考虑装备空调、通风装置等;在寒带地区要考虑装备暖气、发动机的冷起动、燃油预热装置等;在山区则应考虑装备减速器、换

16、气装置等。(5)、从降低制造成本考虑。在保证整车配置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零部件的品种,优化零部件的功能,提高电器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6)、按照车辆的级别、用途及法规选择各种电器系统附件;同时确定必装件与选装件。5.2 电器系统布置的内容(1)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布置。按 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并结合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第 8 条,具体参见附录的第25 项。(2)、底盘线束、电器的布置。结合底盘结构进行合理布置,并满足GB 13094-199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中4.3.4、4.3.5条。由于底盘管路较多,

17、在安装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电路、气路、油路、管路的整体化布置,分析它们走向的合理性、维修的方便性、固定的一致性。a、电路、气路、油路固定于大梁上时,电路走向布置在最上端,气路走向布置在中间,油路走向布置在最下端,三者之间走向要尽量平行,并且相邻间距保证在 50-100MM 左右;b、三段式内固定时,电路固定在靠近大梁侧,电路与油路之间要保证有 100MM 以上的距离,气路、油路、电路、管路均平行布置且每个分支均单独紧固;c、电路与发动机、压缩机等活动部位连接时,要保证每个分支有 200MM 的活动余量;电路、车轮周边等活动部位连接时,要保证每个分支有 200MM 的活动余量;同时要固定牢固,以防

18、止线束绕进活动部件;各分支布置要有一致性,用照片或样板来保证;d、电路局部分支线的固定用定位块、定位卡、小扎带固定,固定外径 10 以内的分支用定位块(型号 DWK001) ,固定外径 10 以上的分支用定位卡(型号 DWK002) , 为保证固定的一致性,要用样板来定位;e、电路安装布置要避开高温(排气管、打气泵等) 、易潮湿(发动机下部区域等) 、易腐蚀部位(蓄电池底座区域等) ;电路用扎带或大梁线卡固定在大梁或固定管上,紧固时,电路每350MM 内要有一个固定点;过棱角处要进行保护处理,保护处理方案主要有:加波纹管、胶圈等;严禁打死弯,转弯处用圆弧过渡;f、随底盘原带的传感器保证其状态不

19、变,只需把其与电路连接即可;需更换的传感器要正确安装,保证接触良好,工作可靠;转速表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外壳上,安装时 ,将其拧入直至接触飞轮齿后,再将其回拧 1/21 周,使传感器的前端与飞轮齿的间距为0.51.5mm,最后拧紧锁紧螺母;车速里程表传感器安装在变速箱被主齿输出轴上;机油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机油道上;水温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水套内;燃油传感器安装在油箱上;气压表传感器安装在前、后储气筒上;g、保证蓄电池的电桩头与电源线紧密接触,不可松动;接线桩头处涂一层凡士林以防止接头腐蚀;拆下蓄电池时,先拆搭铁线,安装蓄电池时,后装搭铁线。(3)、顶架线束、电器的布置。结合顶架结构进

20、行合理布置,并满足GB 13094-199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中4.3.4条。a、顶架线束多沿着大顶骨架的左侧过线孔走线,沿着左侧司机门前立柱送至仪表台与主线束对接,其所经过的过线孔处都要用相应的穿线孔护套进行保护;阅读灯线束、铺线束、顶置空调线束多用车身线卡固定在风道内,一般沿着左侧司机门前立柱送至仪表台与主线束对接,大约每350MM内要有一个固定点;b、灯具、扬声器、电视、天线等电器件固定牢固、完好有效,不得因车辆振动而松脱、损坏、失去作用;其与顶架线束的对接插体要求连接可靠、接线正确。(4)、驾驶区线束、电器的布置。结合仪表台结构进行合理布置,并满足GB 13094-1997(客车结构

21、安全要求)中4.3.4条。a、主线束用扎带或车身线卡固定在前风挡下框横梁上,电器盒安装在仪表台右侧靠近乘客门处;各种开关、仪表、控制面板按照仪表台的布置要求进行安装,所有开关应安装牢固,开关自如,不得因车辆的振动而自行开关,开关的位置应便于驾驶员操纵;驾驶区的过线孔处要有护套保护并涂密封胶防护;b、雨刮器、洗涤器安装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保证刷杆运转平稳。6 结构设计要求6.1 模块化设计要求在设计时,电器系统根据用户选装要求划分电器系统模块,例如:国产雨刮器选装模块、进口雨刮器选装模块、收放机选装模块、博晧VCD选装模块、厦华VCD选装模块、第二电视选装模块、博晧行车记录仪选装模块、哈威帝行车记

22、录仪选装模块等。6.2 标准化结构、零部件见附录:电器系统标准化结构、零部件(补充件)。6.3 数据表达要求无7 材料选用要求电线束材料:QVR-105雨刮吊臂固定管:无缝管38*5(9105-0385001)雨刮助动板固定管:无缝管38*5(9105-0385001)雨刮器传动杆:槽钢(厚2.5)8 性能设计要求组合仪表提供驾驶员对整车工作状况进行时时监控;中央电器盒对整车负载提供保护,对整车负载功能实行集中控制;组合开关提供驾驶员对整车的变光、转向、雨刮、洗涤等功能实行集中控制;空调系统担负调节车室内温度的性能要求;换气扇担负提供车室内新鲜空气的性能;灯具为驾驶员提供照明或信号。9 设计计

23、算车速表速比: x=1000 a c/16r b,其中x为车速表速比,a为主减,c为车速传感器每周脉冲数,r为轮胎的滚动半径,b为被主齿比,计算结果满足GB 15082-1999汽车车速表的规定。蓄电池容量:Qe=837Pst/Un,其中Qe为蓄电池容量(AH),Pst 为起动机额定功率(KW),Un为整车额定电压(12V/24V)。欧姆定律:I=U/R,其中 I 为电流(A ) ,U 为电压(V) ,R 为电阻() 。瓦特定律:P=UI,其中P为功率(W),U为电压(V),I为电流(A)。10 设计评审要求10.1 评审的时机和方法电器系统设计评审的时机和方法序号 评审内容 评审时机 评审方

24、法 评审人员 备注1 整车电气原理图车身总布置方案图绘制完成,底盘布置方案确定组级评审 项目组内关键人员、专业组内人员、底盘总布置人员2 中央电器 整车电气原理图绘制完 组级评审 项目组内关键人员、专序号 评审内容 评审时机 评审方法 评审人员 备注盒 毕,仪表台布置方案确定业组内人员、仪表台布置人员3 组合仪表 整车电气原理图绘制完毕,仪表台布置方案确定,中央电器盒方案确定组级评审 项目组内关键人员、专业组内人员、仪表台布置人员4 底盘电器系统底盘电器系统设计完毕,并导入底盘电器BOM组级评审 项目组内关键人员、专业组内人员、底盘总布置人员5 整车电器系统整车电器系统设计完毕,并导入整车电器

25、BOM组级评审 项目组内关键人员、专业组内人员、底盘总布置人员10.2 评审的项目和依据项目分类 评审项目 评审指标 评审验收的依据数量 2、4指示器 有(兰色)光色 白色远光灯安装位置 车前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 4599-1994数量 2指示器 选用光色 白色近光灯安装位置 E400,500H1200,车前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 4599-1994数量 2(选装)指示器 选用光色 白色、黄色前雾灯安装位置 E400,250H1200,车前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 4660-1994数量 2指示器 有(绿色)光色 琥

26、珀色前转向信号灯安装位置 E400,350H15002100数量 2指示器 有(绿色)光色 琥珀色后转向信号灯安装位置 E400,350H15002100数量 2指示器 选用光色 琥珀色侧转向信号灯安装位置 500H15002300,K 前18002500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17509-1998数量 2前位灯指示器 选用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5920-1999项目分类 评审项目 评审指标 评审验收的依据光色 白色安装位置 E400,350H15002100数量 2指示器 选用光色 红色后位灯安装位置 E400,350H15002100 ,车

27、后数量 1指示器 选用光色 白色牌照灯安装位置 横向、高度、纵向均根据牌照板的照明要求而定数量 2 指示器 选用光色 白色前示廓灯安装位置 E400,H数量 2 指示器 选用光色 红色后示廓灯安装位置 E400,H数量 2指示器 选用光色 琥珀色侧标志灯安装位置 250H15002100,K 前3000,D30004000,K 后1000侧标志灯每侧最少数量满足纵向定位要求,中间 1/3 范围内至少 1 只数量 2指示器 选用光色 红色制动灯安装位置 D600,350H15002100,车后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5920-1999指示器是非闪烁报警指示灯,在制动灯发生

28、故障时亮数量 1、2指示器 选用光色 白色倒车灯安装位置 250H1200,车后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15235-1994只配备一只时,安装在右侧数量 1、2指示器 有(琥珀色)光色 红色后雾灯安装位置 250H1000,车后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11554-1998只配备一只时,安装在左侧;与制动灯间距大于 100数量 2(选装)指示器 无光色 白、无色前回复反射器安装位置 E400,250H900,车前数量 2侧回复反射器 指示器 无安装满足:GB 4785-1998配光满足:GB11564-1998非三角形,其中:侧回复反射器每侧最少数

29、量满足纵向定位要求,中间 1/3 范围内至少 1 只项目分类 评审项目 评审指标 评审验收的依据光色 琥珀安装位置 250H9001500,K 前3000,D30004000,K 后1000数量 2指示器 无光色 红色后回复反射器安装位置 E400,250H9001500 ,车后仪表灯 仪表台应设置仪表灯,仪表灯点亮时,应能照清仪表板上所有的仪表并不眩目厢灯和门灯 应设置厢灯和门灯,并有两条车厢照明线路,仅用作进出口处的照明可作为其中之一,当一条照明线路失效时,另一条应能正常工作,以保证车内照明,但不得影响驾驶员工作和其他机动车辆的工作车 内 灯照明和信号装置 照明和信号装置的任一条线路出现故

30、障,不得干扰其他线路的正常工作GB7258-2004线束装配 所有电线应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套,在导线穿越孔洞时需装设绝缘套管安装电源总开关 电路系统应安装电源总开关,操纵总开关,可切断蓄电池电源。分线路保险完善的客车除外油箱处线束走向 油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口应距离裸露的电气接头及电器开关 200mm 以上线束绝缘 应绝缘良好,不允许超负荷使用线束保护 导线应固定牢固,防止遭受机械损伤或腐蚀线束线束材质 电器与导线应能耐受其环境温度与湿度,尤其能耐受发动机舱中的温度、油和蒸气GB7258-2004GB13094-1997GB 18986-2003项目分类 评审项目 评审

31、指标 评审验收的依据电路保护 对于 7 米以上的客车,要求除起动机、点火线路(强制点火) 、电热塞、蓄电池及其充电电路外,每项电器的电路均应设置熔断丝或电路断电器;对低耗电电器可设置公用熔断丝或公用电路断电器,其电流强度不超过16A。对于 22 座以下的客车,要求除起动机、点火线路(强制点火) 、火花塞、发动机熄火装置、蓄电池及其充电电路外,每项电器的电路均应设置熔断丝和电路断电器;对低耗电电器可设置公用熔断丝或公用电路断电器,其电流强度不超过 16A线束走向 系统一旦发生泄漏,决不允许流到电器系统上影视设备 装配 大型高三、二、一,中型高二、一音响设备 装配 大中型客车乘客读书灯装配 大型高

32、三、二、一,中型高二、一饮水设备 装配 大型高三、二、一,中型高二、一时钟 装配 大型高三、二、一,中型高二、一JT/T325-2002汽车行驶记录仪功能 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记录装置。GB/T19056-2003安装 蓄电池应安装牢固,防泥防短路并易于接近。蓄电池舱应与车厢隔开,并通风良好GB13094-1997电压 蓄电池电压应保持常压 GB 18986-2003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应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需要GB7258-2004性能 喇叭声级在距离地面 1.2 米,车前 2米处测量时,其值应为 90dB(A)1

33、15 dB(A)GB7258-2004电喇叭性能 在车前 7 米离地高度 0.51.5 米时,其值应不小于 93dB(A)且不大于 112 dB(A)GB15742-2001说明:D 为两灯间距、E 为横向( Y 向) 、H 为高度(Z 向) 、K 为纵向(X 向) ,单位 mm(尺寸) ,数量单位:件10.3 评审通过的准则影视设备、饮水设备按相应车型的配置表执行。11 装车质量特性11.1 验收的质量特性项目和试验规范(1)灯具采用公司检测线的专用设备,检验远近光灯配光性能。检验人员可按JS040501132组合大灯检验标准执行。参照上述10.2评审验收依据,使用盒尺对灯具安装验收。(2)

34、行车记录仪按GB/T19056-2003和JS040501145汽车行驶记录仪检验标准执行(3)线束布置规范按 JS040502010底盘管路、电气线路的装配质量标准执行(4)其余电器件验收标准按10.2执行。11.2 接收和拒收的准则(1) 灯具远近光配光性能不符合公司检测线标准或灯具安装尺寸不符合10.2评审验收依据。、(2) 行车记录仪不满足GB/T19056-2003和JS040501145中任何一条标准。(3) 线束布置规范严重不符合JS040502010底盘管路、电气线路的装配质量标准。(4)不满足上述10.2电器件验收标准。11.3 正常使用安全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所有产品特性的最低使用要求同10.2标准. 12 设计输出图样和文件的明细完成电器系统设计时,必须输出的图纸有:整车电器原理图、电器盒总成图、线束图(主线束图、底盘线束图、顶架线束图、阅读灯线束图等);完成电器系统设计时,必须输出的文件有:整车电器系统BOM共1套;底盘电器系统BOM共1套(自制底盘时)。13 制图要求 主线束图的绘制:图幅宜采用A1、A0或A0加长;其它制图要求按QC/T 490-2000中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