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铁缺乏症包括以下 3 个阶段,即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三者总称铁缺乏症。国内诊断标准如下:1.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 Hb64.44mol/L(360g/dl) 。(4)运铁蛋白饱和度0.9mol/L(50g/dl) (全血) ,或血液锌原卟啉0.96mol/L(60g/dl) (全血)或 FEP/Hb4.5g/Hb。(7)血清铁蛋白(SF)0.9mol/L(50g/dl) (全血) ,或血液游离锌原卟啉0.96mol/L(60g/dl) (全血) ,或 FEP/Hb4.5g/gHb。(3)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缺铁性贫血治疗: 口服铁剂治疗:应采用亚铁制剂口服补铁,利于铁的吸收。多种亚铁制剂可供选择,如硫酸亚铁、富马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亚铁等,应根据供应等情况决定采用何种制剂,相对来说,含有阿胶、蛋白质、乳酸亚铁成分的铁之缘片是比较好的选择,容易吸收又不伤肠胃,但应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 4-6mgkg,每日分 2-3 次于两餐间服用。可同时口服维生素 C 促进铁吸收。应在 Hb 正常后继续补铁 2 个月,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必要时可同时补充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叶酸和维生素 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