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99383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 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 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一般是有限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10,易溶,可溶,1,微溶,0.01,难溶,S /g,(1)NaCl在水溶液里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2)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采取什么措施?,蒸发(减溶剂),降温,NaCl的溶解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并且只要溶解平衡的条件不变,该溶液中溶解的NaC

2、l的量就是一个恒定值。,加入浓盐酸?,交流、讨论,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现象:,解释: 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aCl(s) Na+(aq) + Cl-(aq) 加浓盐酸会使c(Cl- )增加,平衡向左移动,因而有 NaCl晶体析出.,NaCl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问题讨论: 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实验】向盛有2 mL 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NaCl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依然有Ag+、 Cl-存

3、在,即Ag和Cl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1)、恰好反应没有? (2)、溶液中还含有Ag+和Cl-?,【继续试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I溶液,有何现象?说明了什么?,资料: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沉淀是难溶物,但不是绝对不溶,只不过溶解 度很小,难溶物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Ag+和Cl-的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1、谈谈对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度表中“溶”与”不溶“的理解。 2、根据对溶解度及反应限度、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 3、上表中哪些物质属于易溶物质?可溶?微溶?难溶?难溶物质溶解度差别?,不移动,不

4、变,不变,不变,不变,正反应,正反应,正反应,正反应,逆反应,逆反应,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减小,减小,(1)AgCl溶解平衡的建立,当v(溶解) 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注意写法,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也叫沉淀溶解平衡),(3)溶解平衡的特征:,逆、等、动、定、变,(2)溶解平衡的概念:,平衡的共性,注意: 溶解平衡的存在,决定了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习惯上将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认为反应完全了,因对于常量的反应来说,

5、0.01 g是很小的。当溶液中残留的离子浓度 1 10-5 mol/L时,沉淀就达到完全。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0。如Ag2S的溶解度为1.310-16 g。 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移动。,结论:电解质溶液中,不管是易溶的,微溶的,难溶的电解质都存在着溶解平衡。,(5)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a、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b、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c、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 存在溶解平衡。,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外因:,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特例: Ca(

6、OH)2,C、同离子效应: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生成沉 淀的方向移动。,D、化学反应: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 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有AgCl固体存在,当分别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时,将有何种变化?,加入物质 平衡 溶液中浓度 AgCl AgCl 引起变化 移动 Ag+ Cl- 溶解度 KSP 原因,HCl(0.1 molL-1),课堂练习:AgCl(s) Ag+ + Cl-,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稀释, 不变 生成配离子, 增大 温度, 不变 同离子效应,AgNO3(0.1 molL-1),升高温度,NH3H2O(2 molL-

7、 1),加H2O, 不变 同离子效应,例题(1) 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 A. 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 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 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 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例题(2) 石灰乳中存在下列平衡: Ca(OH)2(s) Ca2+(aq)+2OH-(aq),加入下列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A、Na2CO3溶液 B、AlCl3溶液 C、NaOH溶液 D、CaCl2溶液,AC,AB,三、溶度积(Ksp),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性电解质形

8、成饱和溶液并达到溶解平衡时,其溶解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KSP)zxxk,例1:写出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关系式和溶度积表达式。 Ag2CrO4(s) Fe(OH)3(S),Ksp=Cm(An+) Cn(Bm-),2Ag+(aq)+CrO4-(aq),Ksp=C2 (Ag+) C (CrO4- ),Ksp=C (Fe3+) C3 (OH-),Fe3+(aq)+3OH-(aq),、意义:,一定温度下, Ksp的大小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大,其溶解能力越强。,、特点:,和其他平衡常数一样,Ksp 只与本质和温度有关,温度一定时,Ksp不变。,一

9、定温度、Ksp=Cm(An+) Cn(Bm-),假设溶液中离子溶度积为Qc,1、QcKsp时,溶液过饱和,逆向移动,有沉淀析出。,2、Qc=Ksp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3、QcKsp时,溶液不饱,正向移动,沉淀溶解,沉淀溶解和生成的本质:平衡体系中离子浓度改变,导致Qc与Ksp不相等,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1、已知Ksp (CaC2O4)=4.0109,若在c(Ca2) =0.020molL1的溶液生成CaC2O4沉淀,溶液中的c(C2O42)最小应为( )A4.0109molL1 B2.0107molL1 C2.0109molL1 D8.01011molL1,【算算看】,2、已

10、知室温下Al(OH)3的KSP=1.010-33欲使溶液中的c(Al3+) 1.010-6mol.L-1 溶液的pH_,B,Ksp = c(Al3+ )c3(OH) = 1.010-33,5,四、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生成的条件:,QcKsp,3、生成沉淀的方法:,加沉淀剂法: 例:AgNO3溶液中加入NaCl可生成沉淀,调节pH法:,(一) 沉淀的生成,2、应用: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例2、若使Fe3+ (当c(Fe3+) 10-5molL-1 时认为已完全沉淀)完全沉淀,pH至少应为多少?,Fe (OH)3(S) Fe3

11、+ + 3OH Ksp = c(Fe3+ )c3(OH) = 2.610-39,pH = 2.8,Cu(OH)2(S) Cu 2+ + 2OH Ksp = c(Cu 2+ )c2(OH ) = 5.610-20,pH = 4.4 控制 pH:2.8 4.4 .,例3、1molL-1CuSO4溶液中,除去含有少量的Fe3+杂质,则pH应在什么范 围?Zx.xk,例4、现有一定浓度的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已知:,若要除去Fe2+,如何处理?最好选用什么氧化剂氧化Fe2+( )A.稀硝酸 B.KMnO4(H+)溶液 C. Cl2 D.H2O2 选用什么物质调节pH( )A.NaOH B.

12、氨水 C.CuO D.Cu(OH)2,先将Fe2+氧化成Fe3+,再调节pH至约4。,D,CD,绿色氧化剂,思考与交流,1、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你选择加 入钡盐还是钙盐?为什么?,加入钡盐,因为BaSO4比CaSO4更难溶,使用钡盐可使SO42-沉淀更完全,2、以你现有的知识,你认为判断沉淀能否生成可从哪些方面考虑?是否可能使要除去的离子通过沉淀反应全部除去?说明原因。,从溶解度方面可判断沉淀能否生成;不可能使要除去的离子通过沉淀完全除去,因为不溶是相对的,沉淀物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2NH4+=Mg22NH3H2O,(二)、沉淀的溶解,3Ag2S8H 2NO3-=

13、6Ag3S2NO4H2O,AgCl + 2NH3H2O =Ag(NH3)2+Cl-+2H2O,1、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2、盐溶液溶解法:,3、氧化还原溶解法:,4、配位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如Ag2S溶于稀HNO3,如AgCl溶于氨水,CaCO32H=Ca2H2OCO2,(1)你能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上述沉淀的转化吗?,AgCl Ag+ + Cl-,NaBr = Br- + Na+,沉淀转化的实质: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转化的特点: Ksp差值越大,沉淀转化越彻底。,(三)沉淀的转化,1、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思考: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加

14、入氯化铁溶液后, 为什么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Mg(OH)2(s) Mg2(aq)+2OH(aq),,【实验3-4】,有白色沉淀析出,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AgCl,AgI,Ag2S,例5、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重要原料,但由于BaSO4不溶于酸,有人设想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 (1)BaSO4的Ksp比 BaCO3小,你认为能实现这一转化吗? (2)已知,常温下, BaCO3的KSP = 5.110-9BaSO4的KSP =1.010-10 若在上述体系中,实现BaSO4向BaCO3转化,则CO32-溶液中CO32-浓度必须:

15、 如何操作才能保证绝大多数BaSO4 转化为BaCO3?,大于5.110-4mol/L,BaSO4 、BaCO3,BaSO4,Ba2+,BaCO3,2、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沉淀的转化:,(1)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条件:,一般情况下,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转化为 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Ksp差值越大,沉淀转化越彻底。,反常: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 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化学法除锅炉水垢的流程图,CaSO4+CO32- CaCO3+SO42- CaCO3+2H+=Ca2+CO2+H2O Mg(OH)2+2

16、H+=Mg2+2H2O,水垢成分CaCO3 Mg(OH)2 CaSO4,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数天,疏松的水垢CaCO3 Mg(OH)2,写出除去水垢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离子方程式,用盐酸或 饱氯化铵液,除去水垢,应用1,应用2: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CaCO3 Ca2+ + CO32-,2HCO3-,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 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 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 便慢慢地使之转变为铜蓝(CuS)。,沉淀溶解平衡小结,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s) 5

17、Ca2+ +3PO43-+OH-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已知Ca5(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用离子方程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因 。,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加速腐蚀牙齿,5Ca23PO43FCa5(PO4)3F,思考:,氟化物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溶于不的物质溶解度为0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D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以较高

18、浓度大量共存的是( ) I ClO NO3 H K NH4 HCO3 OH SO42 SO32- Cl OH Fe3+ Cu2+ SO42 Cl H K AlO2 HSO3 Ca2 Na SO42- CO32- A B C D,B,B,课堂练习,3、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C,课堂练习,4、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 (1)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2)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mo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