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9284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志存高远 兴船报国 创新超越 引领示范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船舶工业是军民结合型产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的转变,造船技术日新月异,造船工艺不断创新,我国要实现由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的迈进,船舶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关键,作为以船舶类专业为主导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着机遇和选择。一、把握产业发展,关注地方造船,明确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改革方向2004 年以来,我国造船工业快速发展,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大幅增长。2009 年我国新承接船订单 2600 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61.6,位居

2、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 4243 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34.8,手持船舶订单 18817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38.5,连续五年世界第二。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船舶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未来我国船舶工业综合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我国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势头不可阻挡。学校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毗邻“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造船基地,是长江航运的重要中转地,也是我国中小船舶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江西省明确提出要把造船业打造成为江西重要的经济板块,形成产业集群,十一五末造船产量达到 100 万载重吨,产值 100 亿元。通过对“长三角” 、 “珠三角”及九江地区船舶企业的调研,船舶军工和民用造

3、船企业急需一大批熟悉现代造船知识、掌握现代船舶建造技能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其中,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两大造船集团年需超过4000 人,迅猛发展的民营造船企业需求则更加旺盛,而每年同类院校的毕业生不超过 3000 人,人才缺口巨大。同时,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二、明确办学思路,充分发挥优势,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面对船舶工业和江西地方造船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了解行业特点、适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缓解当前乃至今后几年国防工业、船舶工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对船舶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4、,成为船舶类高职院校的历史重任,这也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历史契机。学校前身为九江船舶工业学校,隶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有近 50 年与船舶军工合作办学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军工情节。学校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并在两大船舶集团公司下属数十个企业中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培养的 13000 余名毕业生正在我国船舶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确定了“面向企业、工学结合”的开放办学思路,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和“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

5、基地” 、 “江西省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基础,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办学理念,以学校重点专业为突破口,校企全程合作,全面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三、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不断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紧密依托行业办学,寻求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工作机制。学校各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既重视自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还注重相互借鉴,既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又充分共享校内外优质资源,形成了“校企交替、分段实施、能力递进”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从培养目标入手,以行动为导向,重构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岗位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对

6、原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以项目为导向展开教学设计;通过深入企业找项目、走出校门搞教学,建设了具有与企业岗位对接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等模式,引进企业实际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同时,全面启动了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三合一”即:教室与实训场地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四、牵手行业,搭建校企互动平台,全面落实专业校企共建依托学校与行业 50 多年的合作办学背景,积极发挥江西省造船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和江西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单

7、位的作用,强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平台建设,建立了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通过人员互派、互培的方式一方面专业教师进企业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行业与企业向专业注资和捐赠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通过专业校企共建,带动了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了船舶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了江西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造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增强了船舶类专业全面、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势头。五、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四学段校企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依托江西江州、九江同方江新等区域骨干造船企业,以船

8、舶建造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以企业典型船舶和在建船舶的真实工作为基础,根据企业船舶建造流程基本一致的特点和典型工作任务实施环境的要求,将专业人才分“学校( 学段 )企业( 学段) 学校(学段) 企业( 学段)”四个学段进行培养。第学段,学生主要在学校进行造船准备,训练基本技能;第学段,学生到企业进行船舶中间产品的建造,进一步增强岗位基本技能,培养专业能力;第学段,学生在校学习造船生产管理、船舶涂装与防腐等课程,拓展岗位职业能力;第学段,学生在船厂顶岗实习,独立完成企业作业计划,培养职业综合能力,提升职业综合素质。通过“四学段校企交替”教学,有效的解决了学校和企业联系少、教学与生产相脱离、理论

9、和实践分体系等职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使人才培养过程不再封闭。形成了造船企业参与教学时间明显增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明显增强,教师“双师”结构明显优化的人才培养新局面。随着循环有序的校企交替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实现了师资、场地、教学方法与手段由单一性向教学团队“双师”化、教学场地多元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转变,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由单一的学校评价向以社会评价和企业评价为主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图见图 1。船体放样员船体建造施工员船体建造工艺员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教学场地 校企交替专业教学时段划分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企业船体建造生产现场船体生产设计部顶岗实习独立胜任岗位工作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第学段第 6 学期学校为主船舶工艺实训室船舶舾装实训室岗位专业技能增强造船质量检验 岗位工作能力拓展船舶舾装第学段第 5 学期企业为主船体构件加工车间船体分段建造车间岗位基本技能增强船体构件加工 岗位专业技能培养船体分段建造 职业素质提升第学段第 4 学期学校为主船体结构实训室船用机械加工实训室岗位基本技能培养船体工程图样识读船体放样基本职业素质养成第学段第 13 学期图 1 “四学段校企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理论/案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