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4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课标表述课标对病句修改的基本要求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考点内容本考点的考查范围主要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只有正确地辨识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修改病句, 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层级的要求。六种类型的病句在每年中考试卷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近年来,涉及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
2、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的较多。常见题型:1. 选择题。选出没有语病或有语病的一项。2. 语段改错题。在具体的语境中辨别语病,并加以改正。 3. 填空题、简答题。常常融合在语段综合题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考查。典题一 (2015浙江杭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 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B. 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 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 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3、D.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选项中,成分残缺, 缺失宾语,应该是“形成的格局”, 应该在“多水源供水”的后面加“的格局”。B 选项中,搭配不当,“减少人口增长速度”动宾搭配不当,速度不能减少, 应该将 “减少”换成“减慢”。D 选项中,“ 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这一句句式杂糅,修改时去掉“为积累”。【答案】 C【方法归纳】要对几种病句类型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有一个全面、清楚地认识。既要学会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又要在多做多练典型题的基础上,培
4、养语感。【误区警示】不知错因,难明就里。要尽可能地掌握病因类型,如搭配不当中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等。典题二 (2015辽宁沈阳)下面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纂的繁荣,使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后来 ,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树立。 【解析】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第句“随着使”,句子没有主语,属成分残缺; 第 句“ 图书馆”与“树立”属于主谓不搭配。【答案】 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纂的繁荣,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后来, 传统
5、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创立(建造) 。【方法归纳】修改病句的方法:(1)看到长句子, 注意运用简化成分法: 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2) 感觉语句不通, 读起来别扭: 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中心词的修饰语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结构混乱。(3)抓重点词,见相应词,想到相应类型病句。关注以下容易形成病句的重点词,快速辨别是否存在病句:并列词或并列短语,看是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介词当头,看是否缺主语;“是否 ”“能否”“优劣 ”“好坏”“成败”等词 ,看看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关联词, 看是否颠倒、成套和有无必要; 否定词,看是否多重否定错误;代词,看指代是否明确。【误区警示】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不能另起炉灶;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切忌盲目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