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专题 北京四中 李丽娟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读数例 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二、一些基本实验例 2、 (北京)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 53时,其状态是_;(选填“固态”或“液态” )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海
2、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例 3、小丽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5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cm。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cm。小丽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 a、 b、 c各点,发现在_点处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例 3、 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
3、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 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 、 “等大”或“缩小”)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 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改变蜡烛,使其位于 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 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 、 “等大”或“缩小”)例 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
4、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 ,而实验桌上只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如果选择的透镜不合适,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例 5、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例 6.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 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 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 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 16所示。请你在如图
5、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u。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三、典型题例赏析例 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例 8、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质
6、量 mkg 初温 t0 末温 t 加热时间 tmin 吸收热量 QJ 1 0.1 20 30 2 2 0.2 20 30 4 3 0.3 20 30 6 4 0.3 20 40 12 5 0.3 20 50 18 (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_。(2)第_ 、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3)第 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与_。 例 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 ,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