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加减法信息窗一 裁纸教学目标:1. 结合解决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 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 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准备:若干张长 24 厘米、宽 18 厘米的长方形纸;若干张边长 1-8 厘米的各种正方形纸。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剪纸作品吗?今天,我们来解决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剪纸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活动二1.要将长 24 厘米,宽 18 厘米
2、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2、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摆看。学生分组进行拼摆并按有剩余和没剩余两种情况进行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小组汇报,教师分类板书。3.独立观察,总结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4.学生观察集合图,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活动三1.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找出 12 和 18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 学生交流。3. 教师教授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活动四自主练习第 1、3 题。活动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的感受。信息窗二 剪纸教学目标:1. 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2. 理解掌握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3.
3、 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教学方法:验证、比较、归纳。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二,获取有关信息,提出问题。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发言交流。二、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化简。a) 化简后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介绍最简分数,并由学生举出一些最简分数的例子加以巩固。b) 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让学生根据已往经验,独立完成,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和充分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特别要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c) 巩固练习:信息窗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4、2. 理解分子是 0 的分数等于 0。3.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 1 的改写和计算结果的约分。教学方法:验证、归纳。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以前没解决过的问题。1. 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2. 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解决。解决完毕交流三个数连加和两个数连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二、强调计算结果要约分。三、课堂练习:108 页,自主练习 1、2、3、4、5、6、7。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信息窗四教学目标:1. 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 理解算理并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 掌握求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和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简单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并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掌握求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和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简单方法。教学方法:验证、比较、归纳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仔细看信息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1. 先组织学生利用教具摆一摆,把摆的结果记录下来,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2. 师生共同归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