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5 高考真题精选1、 【 2018 年全国 1】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详解: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 正确;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 正确;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 正确;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 错误。答案选 D
2、。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2、 【 2018 年全国 2】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详解: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氯代烃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
3、 D。点睛: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取自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难度不大,体现了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3、 【 2018 年江苏】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 I的 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 I后的 Cl2 尾气【答案】B【解析】分析:A 项,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B 项,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获得含 I-的溶液;C 项,MnO 2 与浓盐酸反应制 Cl2 需要加热;D 项
4、,尾气 Cl2 应用 NaOH 溶液吸收。详解:A 项,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 项错误;B 项,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获得含I-的溶液,B 项正确;C 项,MnO 2 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 Cl2 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 项错误;D 项,Cl 2 在饱和 NaCl 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 NaCl 溶液吸收尾气 Cl2,尾气 Cl2 应用 NaOH 溶液吸收,D 项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以从海带中提取碘为载体,考查基本实验操作、Cl 2 的实验室制备,解答时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分析必需的试
5、剂和仪器、合理的装置和实验条件的控制。4、 【 2018 年江苏】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Na2CO3 溶液,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 H2CO3 的酸性B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I2 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 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2+的氧化性强于 Cu2+的氧化性D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Cl) Ksp(AgI)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
6、析:A 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B 项,CCl 4 将 I2 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 2 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 项,Fe 从 CuSO4 溶液中置换出 Cu,Cu 2+的氧化性强于Fe2+;D 项,向 NaCl、NaI 的混合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NaCl、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 AgCl、AgI 溶度积的大小。详解:A 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Na2CO3 +NaHCO3,酸性:H 2CO3 HCO3-,A 项错误;B 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 CCl4
7、将 I2 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 2 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 项正确;C 项,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Fe+Cu2+=Fe2+Cu,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 Cu2+ Fe2+,C 项错误;D 项,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 AgNO3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 AgI 的溶度积,但由于 NaCl、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 AgCl、AgI 溶度积的大小,D 项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苯酚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探究、萃取的原理、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沉淀的生成。易错选 D 项,产生错误
8、的原因是:忽视 NaCl、NaI 的浓度未知,思维不严谨。5、 【 2018 年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 溶液滴入FeSO4 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 溶液滴入AgCl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A 项,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 ) 3;B 项,红色褪色是 HClO 表现强氧化性;C 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 2
9、AgCl+Na2S=Ag2S+2NaCl;D 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详解:A 项,NaOH 溶液滴入 FeSO4 溶液中产生白色 Fe(OH) 2 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 4Fe(OH ) 2+O2+2H2O=4Fe(OH) 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 项,氯水中存在反应 Cl2+H2O 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 HClO 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 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
10、化还原反应;D 项,Cu 与稀 HNO3 反应生成 Cu(NO 3) 2、NO 气体和 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 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C 项,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颜色变化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6、 【 2018 年天津】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 现象 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 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 Fe2+,无 Fe3+B向 C6H5ONa 溶液中通入 CO2 溶液变浑浊 酸性:H 2CO3C6H5OHC向含有 ZnS 和
11、Na2S 的悬浊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CuS)Ksp(ZnS)D某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液再加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 SO42-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化学实验的基本问题,主要考查物质检验和性质比较实验的问题。根据题目表述,与课上讲解的实验进行对比,比较异同,就可以判断了。详解:A某溶液中滴加 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Fe2+,但是无法证明是否有 Fe3+。选项 A 错误。B向 C6H5ONa 溶液中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得到碳
12、酸的酸性强于苯酚。选 B 正确。C向含有 ZnS 和 Na2S 的悬浊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虽然有 ZnS 不溶物,但是溶液中还有Na2S,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后,Cu 2+一定与溶液中的 S2-反应得到黑色的 CuS 沉淀,不能证明发生了沉淀转化。选项 C 错误。D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有很多可能) ,再加入盐酸时,溶液中就会同时存在硝酸钡电离的硝酸根和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如果上一步得到的是亚硫酸钡沉淀,此步就会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依然不溶,则无法证明原溶液有硫酸根离子。选项 D 错误。点睛:在解决本题中选项 C 的类似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判断溶液中的主要成分。当溶液混合进行反应的时候,一定是先进行大量离子之间的反应(本题就是进行大量存在的硫离子和铜离子的反应) ,然后再进行微量物质之间的反应。例如,向碳酸钙和碳酸钠的悬浊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先和碳酸钠反应得到碳酸氢钠,再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