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化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试题: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8101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5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化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试题: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化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试题: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化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试题: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化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试题: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化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试题: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单元质检卷第 8 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2018 北京丰台二模)美国宇航局拍到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 ,令人震撼,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下图为咸海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示意图及不同年份咸海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 12 题。1.咸海流域水汽的主要来源及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 )A.大西洋 盛行西风 B.太平洋 东南季风C.印度洋 西南季风 D.北冰洋 极地东风2.造成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增强,减少 B.增强 ,减少C.减少,增强 D.增强,增强答案 1.A 2.D解析第 1

2、题,咸海流域位于中亚地区,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部分来自北冰洋。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主要由中纬西风带来,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较少,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该地。第 2 题,咸海的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造成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人为引水()量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而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蒸发() 增强,所以 D 项正确。(2019 山西河津二中月考)下面的图 a 示意某区域略图,图 b 示意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读图,完成 34 题。3.按照图示地区河流径流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甲河流域此季节 ( )A.盛行西北风 B.受冬季风影响C.盛行西南风 D.受高压带控制4.甲河

3、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A.冰雪融水补给、1 月 B.大气降水补给、7 月C.地下水补给、4 月 D.大气降水补给、11 月答案 3.D 4.B解析第 3 题,按照图示地区的纬度和大陆西岸的位置,判断甲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甲河流域此季节潜水补给河水,是枯水期,受高压带控制,D 项对。第 4 题,甲河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冬季大气降水。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7 月份是冬季,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是 7 月。(2018 宁夏银川一中考前适应性模拟一)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 4080毫米,可能蒸发量 3 000

4、 毫米。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 70 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 1 0801 590 米) 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 163.6 毫米,全年蒸发量 1 261 毫米。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 57 题。5.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 )A.降水 B.地下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6.苏木吉林湖( )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 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 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7.研究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区( )A.多

5、阴雨天气 B.植被茂盛 C.风速较小 D.海拔更高答案 5.B 6.D 7.C解析第 5 题,苏木吉林湖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据图可知,湖泊补给量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在众多河流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所以 B 项正确。第 6 题,由图可知,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基本相等,所以输入与输出基本对等,即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D 项正确;干旱半干旱区的湖泊主要为内陆湖(该区域湖泊多为高大沙山环抱湖泊), 所以只流入无流出,A 项错;该地区全年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B 项错; 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均为夏季多于冬季 ,所以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 项错。第 7 题,湖泊

6、位于沙漠东南部,四周被高大沙山环抱,削减了风速,阻挡了风的进入,减小了蒸发量,C 项正确。(2018 湖北荆州一模)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读图 ,完成 89 题。8.科考船途经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A. B. C. D.9.关于处对应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洋流向低纬地区流动B.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作用明显C.处洋流受信风带影响而成D.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答案 8.C 9.B解析处为日本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度,故逆水;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该纬度范围盛行东南信风,故逆风;为西风漂流 ,受盛行西风影响,顺风顺水; 为南极环流,受极地东风影响,顺风顺水;为西澳大利亚

7、寒流,附近没有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读图,完成1012 题。10.若图中 X=22 ,等温距为 0.5,则 Y 的值为( )A.20 B.22 C.24 D.26 11.上图所示季节,图中四地为一年中最湿润的是 ( )A. B. C. D.12.珊瑚对水温、水质和水深的要求极高,图中所示海区曾是珊瑚的重要分布区,但现在大多死亡,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所致 B.石油运输污染海域C.寒流导致海水变冷 D.板块张裂海水变深答案 10.C 11.D 12.B解析第 10 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读图可知,

8、图中等温线向西凸出,说明此时该海域洋流自东向西流动,为逆时针方向流动。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图示海区为北印度洋海区,此时为冬季季风洋流。该洋流性质为暖流,X 处温度为 22 ,计算可得 Y 为 24 。第 11 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该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地盛行风均由陆地吹向海洋,较为干燥,不易产生降水;位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该地盛行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故选 D 项。第 12 题,北印度洋海域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海上通道,海上石油运输的泄露导致水质下降是影响珊瑚死亡的主要原因,故选 B 项。(2019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第一次调研联考) 中

9、国东部海域汇集了多种水体 ,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中国沿岸流以及日本暖流分支等。各种水体相互穿插,叠加风的影响,使得该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团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典型锋面涡。下图示意 6月份中国部分海域的主要水体分布。据此完成 1314 题。13.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出现典型锋面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4.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利于海洋航行 B.吸引鱼群集聚C.加快污染物扩散 D.形成连续性降水答案 13.D 14.B解析第 13 题,由图可知,丁区域是黑潮水(日本暖流分支) 与长江冲淡水相互穿插区域 ,由于冷、

10、暖水团交汇,是锋面涡的多发海域,据此选 D 项。第 14 题,锋面涡形成区域海水搅动剧烈,饵料较多,有利于鱼群的集聚,据此选 B 项。二、综合题(共 44 分)15.(20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面积可达 1 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 11 米;最小水面面积只有 2 7003 300 平方千米 ,平均水深仅 1 米左右。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1)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非常大,试分析其原因。(8 分)(2)洞里萨河的流向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试推测 1、7 月的洞里萨河的流向有何差异

11、 ,并说明原因。(8 分)(3)夏季,甲区域的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温低,请简述原因。(4 分)答案(1)洞里萨湖周边地区地势低洼,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 ;河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流量季节变化大。(2)7 月,由东南流向西北;1 月,由西北流向东南。成因:7 月处于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 ,河流水位上涨并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 月处于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3)夏季,该区域东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属于

12、离岸风,风使表层海水向偏离中南半岛的方向流动,深层的冷海水上泛,导致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解析第(1)题,分析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主要从其补给水源进行分析。第(2) 题,水从高处向低处流。结合气候等自然地理背景,分析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位的相对高低和相互补给关系。第(3)题,沿岸海水水温较同纬低,考虑可能是寒流影响。该地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所以该海岸盛行的是离岸风,进而导致沿岸形成上升的寒流。16.(24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浊水溪发源于台湾山脉,是我国台湾流程最长且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地区多脆弱的粘板岩,由于河流浑浊度高,含沙量大,故有浊水溪的说法。彰化

13、县和云林县以浊水溪为界,浊水溪是两县最重要的水源地。为了满足用水的需求,我国台湾在浊水溪上游投巨资修建了拦水坝,而在拦水坝修建之前,彰化和云林两县的水源经常得不到保障。上图为我国台湾局部区域图。(1)指出浊水溪含沙量高的原因。(6 分)(2)说明云林、彰化两县拦水坝修建前水源供应得不到保障的自然原因。(6 分)(3)除修建拦水坝外,简述云林、彰化两县缓解水资源可采取的措施。 (6 分)(4)简析修建拦水坝的必要性。(6 分)答案(1)夏季由于受夏季风、地形以及台风等因素的影响, 多暴雨;该地区上游山区地势高峻,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地表径流冲刷能力强;粘板岩脆弱,易被侵蚀形成泥浆,因此河流含

14、沙量高。(2)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冬半年降水少,且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流流程短,总体水量不大;由于多地震及洪涝等灾害,水利设施被破坏;夏季洪水期,河流浊度高,利用困难。(3)靠近海洋,利用海水淡化; 地处湿润气候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地下水;加强对工农业污水的回收利用。(4)缓解两县对于水源的争夺而产生的矛盾;保障两县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釆,修复生态,防止地面沉降。解析第(1)题,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有植被覆盖率、土质、降雨强度、地势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浊水溪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夏秋季节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浊水溪发源于台湾山脉,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结合材料可知 ,浊水溪流经地区多脆弱的粘板岩,易被流水侵蚀,所以其含沙量大。第(2)题,修建水库主要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再结合岛屿河流流域面积小、水浑浊的背景,从水资源总量有限、季节分配不均、利用难度大等角度分析。第(3)题,缓解水资源不足状况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析。第(4)题,水利工程设施的意义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