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单元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883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单元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单元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单元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单元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单元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高中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学科集 体 备 课 教 案主备教师 王丙锐 徐庆丰 项目 内容课题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敢于发言的能力。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通过探究活动,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

2、发育过程及特点。难点:通过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以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片,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有关两栖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教师: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闭好了,一定不要偷偷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好了,睁开双眼,看我给大家带的礼物是什么呢?(说话的同时,从袋子里取出提前准备好的青蛙模型。)学生:青蛙。教师:大家都知道它是青蛙,你对它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版块畅所欲言。学生 1

3、: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能在水里游来游去,到处找妈妈。学生 2:青蛙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它长大以后尾巴就逐渐消失了。学生 3:青蛙视觉和听觉都很敏锐,它是用肺来呼吸,适于在陆地上生活。它的四肢中后肢是比较强大的,前肢短小,特别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学生 4:青蛙除了用肺呼吸以外,它的皮肤也能辅助呼吸;而且,青蛙的皮肤很光滑,在游泳时是能够减少水的阻力的。学生 5:我想提出几个问题来,请大家帮我找找答案。1青蛙是农业益虫,经常被古人描绘的入诗入画,比如宋朝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要提出的第

4、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所有的蛙都能鸣叫?鸣叫又意味着什么?2到了寒冷的天气,我们几乎看不见青蛙的踪影,青蛙为什么要进行冬眠?3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巴后来怎么就没有了?小蝌蚪吃什么长大?4蝌蚪是用鳃来呼吸的,也有尾巴,能够游泳,它有很多和小鱼相似的特点,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说完后,教师首先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用词上的一些错误之处)来源:数理化网教师:很好,大家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多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谓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日积月累,总能成为一个“百事通”。那么,我们大家就一起看一看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看是否能帮助己同学回答出这

5、几个问题来。讲授新课板书: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你了解青蛙的全部生命过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段。(教师播放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教学录影带。)教师:录影带播放完了,我们从中了解了青蛙全部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你能回答出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吗?学生 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学生 B:春末夏初,我们在野外经常能够听到青蛙的鸣叫,这些鸣叫的青蛙都是雄蛙。雄蛙的口角有一对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在繁殖季节,雄蛙以鸣叫作为求偶方式,所以青蛙的鸣叫对种群的繁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 C:春季,雌雄蛙经抱对以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

6、水中,使二者在水中相遇而受精。受精后,刚孵化出来的青蛙幼体即蝌蚪头部两侧有鳃,用鳃进行呼吸。在它的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此时的蝌蚪和鱼非常相似,蝌蚪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巴上的细胞按照编好的“程序”全部死亡消失,所以青蛙成体是没有尾巴的。学生 D:刚孵出的小蝌蚪是不会取食的,它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的卵黄获得营养,23 天以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食物。学生 E:我还要说一点,蝌蚪的鳃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消失。学生 F:由于青蛙身体表面没有羽毛、毛等专门的保温结构,所以它的体温不恒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冬季,当地面温度在 8以下时,青蛙就钻入水

7、边泥土中,不食不动,呈睡眠状态,进入冬眠。冬眠是青蛙对冬季不良外界条件的适应。冬眠期间的青蛙,几乎全靠皮肤进行呼吸。教师:大家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而且也从其他方面加深了对它的认识。比如:体形、皮肤、呼吸等。那么,老师在此提出一个问题: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我们请一个同学来作答。学生 G: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异性都很大,所以和家蚕一样都属于变态发育过程。但是蚕的整个生命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青蛙只经历了卵、幼体、成体三个阶段。(教师进行板书。)板书: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有性生殖2体外受精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教师:回答得非常

8、准确。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还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说两栖动物并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有人认为上面所说的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对不对,我们看一看下面的报道便一目了然。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许多几十年前常见的青蛙物种,现在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引起蛙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对蛙类栖息地的改变与破坏。在英国过去的 50 年间,为了发展农业和扩展人类居住面积,大量蛙赖以生存的池塘被填平,结果蛙类绝迹,蛙声消失。近 10 年来,“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了我国城乡

9、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可是人们没有意识到,阡陌交错的公路对蛙类来说却是分割它们栖息地的一条条“死亡峡谷”。人类,该到了从公路上的蛙类尸骨中有所意识的时候了。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时候,无形之中已经对我们的朋友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大家注意阅读 16 页的资料分析,回答讨论题。(学生讨论)学生 H:从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学生 I:美国和非洲之所以出现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

10、常发育的物质教师:也就是说环境变迁和水质的污染都给青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这些归根结底却都是我们人类的“杰作”。板书: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课堂小结教师:亲爱的同学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它现在的生存却直接受到了人类对它的威胁,我们应该去为它做些什么呢?(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希望大家所说的话都能用实际行动来体现。让我们一起关注青蛙,保护两栖动物吧!练习一、选择题来源:学优高考网1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A卵胚胎幼蛙成蛙B卵胚胎蝌蚪成蛙C受精卵蝌蚪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 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正确的叙述是 ( )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无变态发育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无变态发育作业基础训练板书设计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有性生殖2.体外受精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教学反思来源:gkstk.Com结合实例,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强调生物与环境关系。附件 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 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