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018 年 5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主持召开政法口机构改革专项协调小组会议暨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他强调,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统一、改革与法治相统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抓部署与抓落实相统一,形成共同推进政法改革的合力,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2、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切实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设问】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依据。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信息源 对接知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第二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答案:(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
3、司法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助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基础巩固1 “租购同权”是指保障符合条件的房屋承租人享有和房屋购买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权益(如子女就近入学等)。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一个有着住房长期偏好的国家而言,租购同权正在调整的,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念。 ”最
4、符合这一论述的唯物史观道理的是( )A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类思维的发展C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解析:A 项说法太绝对,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调整了“全社会的理念”这说明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C 项正确;B、D 项不是唯物史观,故选 C。答案:C2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落后、错误的观念,如男尊女卑、多子多福、及时行乐等。这表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C社会意
5、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社会主义文化占主流的今天,仍然存在一些落后、错误观念,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C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民法总则有很多创新和特色,比如,强化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提升人身权利的地位与保护水平,特别是注重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权利和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等。充分彰显了民法总则的时代特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由此可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
6、的强大动力A BC D解析: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体现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正确;民法总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民法总则回应现实社会的需求而作出创新,这体现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D。答案:D4要实施“中国制造 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人们应该尊重规律、利用客观规律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解析:A、B 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 项观点错误;对分配制度的改革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
7、范畴,D 项符合题意。答案:D能力提升5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是基于(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 BC 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由材料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可知,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错误;说法错误,社会存在
8、决定社会意识。答案:D6近年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 BC D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失业率、财富分配不公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导致政权更迭或内战等社会动荡现象发生,前两者表明经济状况影响社会政治制度和设施,当选;意识形态的影响表明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当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能够推动生产力
9、的发展,说法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说法错误。答案:A7 “新常态”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从经济发展到政治生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领域,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时事社团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并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其中的问题。【发展新动力】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法治新思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
10、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 ,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请结合以上信息,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解析:“以市场改革开路”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树立“法治新思维”体现了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最终也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答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市场改革开路,突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树立法治新思维,才能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适应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